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14 共7390字
论文摘要

  自国家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战略后,湖南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0 年湖南县域 GDP总量达到9 241. 27亿元,较 2001 年增长近 4 倍,县域 GDP 平均规模为 105. 01 亿元,34 个县(市) 的GDP 超过 100 亿元,6 个县(市) 的 GDP 超过 200 亿元。县域人均 GDP 也由 2001 年的4 219元上升至2010 年的17 392元。不仅如此,湖南县域经济强县不断涌现。2001 年,湖南仅长沙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排名全国第 73 位。到了 2011 年,湖南已有 4 县(市) 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其中长沙县排名跃居全国第 18 位,位列中部各县之首。然而,在湖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县域内部经济差距不断扩大。2001 年,省内人均 GDP 最高县与最低县的比值为 7. 17 倍,到了 2010 年,该比例扩大至 11. 02 倍。虽然适度的区域差异可以产生激励机制,促使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但区域差异过大,则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等。因此,有必要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研究,以实现湖南县域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1、 文献综述

  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历史遗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呈现不平衡状态,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十分明显,且省域内部间的经济差异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进入1990 年代以后,有关该领域的文献十分丰富。

  国外方面,学者们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时,使用了较前沿的研究方法,这为后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Rozelle 通过对 1984—1989 年基尼系数进行分解,认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间的经济差异急剧扩大,这主要是由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引起的。Ying 对 1978—1994 年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后,得出结论: 1990 年以前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减小,但 1990 年以后,差异扩大。Kanbu 和 Zhang 对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发现在 1983—1995 年期间,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大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差异。Lyons、Long 和 Ng 缩小了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县作为分析单元,分别研究了福建省和江苏省内部经济差异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和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都在不断扩大。

  国内学者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时,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单元,包括以全国整体为研究单元、以地带或地区为研究单元、以省为研究单元和以县(市) 为研究单元。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用县(市) 作为分析单元,以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主要使用了标准差、极差、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对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分析。张毅通过对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的分解,得出结论: 1980—2008 年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巨大,且呈现扩大趋势。曹芳东等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来反映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变动差异程度,结果表明: 从总体来看,1996—2008 年间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刘世薇等采用泰尔指数对 1989—2010 年新疆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总体差异不断扩大,且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指标和研究时限的不同,各学者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且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许多研究结论的推广价值有待考究。

  从目前来看,专门针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还较少,许多研究仅对各县(市) 的经济指标进行了简单对比,并未探讨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之道。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来源进行分解,探索引起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加快湖南县域经济转型、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2. 1 研究方法

  2. 1. 1 指标选取。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主要有两类,即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单一指标通常采用人均收入或人均 GDP 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而综合指标则不仅包括人均收入指标,还包括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如人均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因此,综合指标能更加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差异。但是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又有密切关系,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均 GDP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考虑到单一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部分信息,加之综合指标数据收集的困难,本文采用单一指标法,用人均 GDP 来衡量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这也是大多数同类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2. 1. 2 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本文主要采用泰尔指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从空间结构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两个维度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泰尔指数法。泰尔指数具有将区域总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的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差异变动研究。其计算公式如下:

  论文摘要

  式中: 第一项表示组内各区域间人均 GDP 差异; 第二项表示各组间人均 GDP 差异; pj表示第 j 组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vj表示第 j 组占总的比重。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其值介于 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反之,收入分配越平均。其计算公式如下:

 论文摘要

  式中: G 为基尼系数; pi表示第 i 个县(市) 的人口占县域总人口的比重; wi为第 i 个县(市) 的第 j 产业GDP 占县域第 j 产业总 GDP 的比重;

论文摘要

  它是第 j 产业 GDP 从 1 到 i 的累积,并且各县(市) 必须按人均 GDP 由小到大排序。由于基尼系数具有可按产业进行分解的特点,因此把各分项基尼系数汇总就可以得到区域总的基尼系数:

  论文摘要

  式中: Sk为各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 SkGk/G × 100 表示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在测算出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大小并对其进行产业分解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测算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式中: ΔG 表示总基尼系数的变化; ΔSk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化; ΔCk表示分项基尼系数的变化; ∑ΔSkCkt为由产业结构的改变引起的总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产业结构效应”; ∑ΔCkSkt为由产业集中度的改变引起的总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产业集中效应”; ∑ΔSkΔCk为由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度同时改变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综合效应”; t表示时间,单位为年份。

  2. 2 数据说明

 论文摘要

  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湖南共有县级行政区122 个,其中市辖区 34 个、县级市 16 个、县 72 个。

  廖乐焕认为,县域经济是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概念,市辖区应排除在外。而已有研究,如彭宝玉、刘海云、申群意等,也都未将市辖区纳入研究范围。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共计 88 个县级行政区,包括 16 个县级市和 72 个县。根据各县(市) 所处地理区位、地域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已有划分标准,本文将湖南省 88 个县(市)划分为四大地带,分别是长株潭地区 12 个县(市) 、洞庭湖地区 17 个县(市) 、大湘西地区 30 个县(市)和泛湘南地区 29 个县(市) (表 1) 。文中所使用数据均来自 2002—2011 年的《湖南统计年鉴》、湖南各县(市) 政府门户网站和中国县域经济网。

  3、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定

  3. 1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0 年湖南县域人口达到 5 131. 96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72. 39%,县域平均人口为 58. 32 万人。县域国土面积 19. 32 万 km2,占全省的 91. 22%,县域平均面积为2 195. 93km2。县域 GDP 总量达到9 241. 37亿元,较上年增长 22. 35% ,其占全省 GDP总量的 57. 62%。县域 GDP 平均规模为 105. 01 亿元,其中 34 个县(市) 的 GDP 超过 100 亿元,6 个县(市) 的 GDP 超过 200 亿元,3 个县(市) 的 GDP 超过 400 亿元。县域人均 GDP 达到17 392元,比上年增加 21. 35%。

  3. 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定

论文摘要

  在湖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湖南县域经济内部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1 年 GDP 排名前 10 位县(市) 的 GDP 总量为 638. 42 亿元,占湖南县域 GDP总量的 27. 53%,到了 2010 年,排名前 10 位县(市)的 GDP 总量达到3 101. 4亿元,占县域 GDP 总量的比例上升到 33. 56%。并且,2010 年经济前 10 强中,有 6 个县(市) 都位于长株潭区域内。从表 2 也可以看出,虽然湖南县域人均 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2001—2010 年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其各自的极值比率也在不断扩大。2001年人均 GDP 最高的长沙县为13 108元,最低的桑植县为1 829元,极值比率为 7. 17,到了 2010 年,省内人均 GDP 最高的长沙县增加到70 604元,而最低的桂东县为6 406元,极值比率扩大至 11. 02。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极值比率也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论文摘要

  分区域来看,长株潭地区是湖南县域四大分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在 2001—2010 年间其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位列各地区之首,且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明显。2010 年长株潭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 437元,是整个湖南县域人均财政收入的2. 18 倍(表 3) 。洞庭湖区作为湖南省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和水产品等的生产基地,其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湖南省总体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省县域的平均水平,其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县域平均水平高13. 7%左右。泛湘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反映了湖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其各项指标值与整个县域基本持平。大湘西地区则是四个地区中经济最不发达的。

  2010 年湖南县域人均 GDP 最低的 10 个县(市) 中,大湘西地区就有 8 个,其最低的隆回县的人均 GDP 不到长沙县人均 GDP 的1/10。

  4、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分解

  4. 1 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解

  在测算湖南县域经济差异时,本文按 2000 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各年份的人均 GDP,再计算其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之所以选择 2000 年是因为之前湖南县(市) 行政区划一直在变动,直到近年行政区划才固定。根据泰尔指数法的计算公式测算出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及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表 4) 。从表 4 可以看出,湖南省县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

  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 80% 以上,2003 年最高,达到 93. 53%,此后基本呈现下降趋势,2010 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达到最低,为82. 45% ,但仍是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从四大分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来看,泛湘南地区的贡献最大,其贡献率均值为 45. 28%,最高年份2003 年达到 50. 49% 。其次是大湘西地区和洞庭湖地区,其贡献率分别为 23. 93% 和 19. 28%。

  2005 年以前,泛湘南地区和洞庭湖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联合贡献率最大,达到 70%。2005 年以后,区域内差异的贡献则主要来自于泛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这两个区域的贡献率合计占到区域内差异的 74. 75%。长株潭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年均为 11. 47%。

  论文摘要

  相比区域内差异对湖南县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很小,其贡献率的平均值为11. 13% ,贡献率最高的年份 2009 年,为 17. 62% ,说明湖南县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小。但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和“3 +5”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区域间经济差异逐步扩大,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也随之增大。

  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趋势来看,I间和 I内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 I间的上升幅度小于 I内,前者 10 年间累计上升0. 0145,后者累计上升 0. 0251。

  从四大分区内的差异变化趋势来看,泛湘南地区的泰尔指数呈波动扩大趋势,其对全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也呈增加趋势。该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十分明显,其泰尔指数均值高达 0. 0357,分别是长株潭、洞庭湖和大湘西地区的 4. 1 倍、2. 4 倍和1. 8 倍。该地区的冷水江市、资兴市、永兴县、嘉禾县和桂阳县等县(市) 矿产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经济发展明显快于区域内的其他县(市) 。以资兴市和冷水江市为例,2010 年资兴市和冷水江市的人均 GDP 分别达到45 207元和43 373元,位列全省88 个县(市) 的第三和第四位。同区域内的新化县、桂东县、汝城县和新田县等县(市) 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桂东县 2010 年人均 GDP 仅为6 944元。

  大湘西地区泰尔指数的变化可基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1—2003 年,不断下降; 第二阶段:2004—2010 年,持续上升。大湘西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省县域国土面积的 36. 09%,人口占整个县域的 27. 23%,但其 GDP 总量却不到县域的 17%。它属于传统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工业欠发达,旅游业对当地经济贡献显著。经济发达的吉首市、花垣县、中方县和沅陵县等,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不断上升,而经济欠发达的隆回县、永顺县和邵阳县等地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第二产业发展缓慢,使得大湘西地区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

  洞庭湖地区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是扩大—缩小—扩大,总的来说,变化幅度很小,说明该区域内各县份之间的经济差异未发生明显变化。该区域内的岳阳市被视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次中心城市,其所辖的岳阳县、汨罗市、湘阴县和华容县经济较发达。同区域内的益阳市所辖的 4 县(市) 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但整个洞庭湖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一致,因此泰尔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

  长株潭地区的泰尔指数是四大分区中最小的,其变化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说明该区域内各县(市) 经济差异不明显,且近年来差异逐步缩小。该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并且所辖县份较少,能够有效辐射各自所辖县份,经济发展迅速。长沙市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表现突出。而长株潭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株洲和湘潭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了该区域内的差距,但也加大了它与其他三大分区之间的差距。

  4. 2 县域经济差异的产业分解

  本文利用2001—2010 年湖南88 个县(市) 的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资料,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产业分解(表 5) 。计算结果表明,湖南县域地区总的基尼系数在 0. 3 以下,除个别年份外,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与泰尔指数的结果一致,即湖南县域地区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的基尼系数最大,其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均值超过了 60%,并且其基尼系数在考察期内不断上升,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也不断增加,2010 年其贡献率达到了 69. 97%,说明第二产业是导致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因素。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方面,在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战略影响下,以长沙县为中心的县(市) 第二产业迅速发展,逐步拉大了与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的古丈县、桂东县等县(市) 的差距。如 2001 年第二产业 GDP 最高的长沙县其值为524 327万元,最低的古丈县5 861万元,前者是后者的 89. 46 倍。到了 2010 年,第二产业 GDP 最高的长沙县其 GDP 增长至最低的古丈县的 176. 78 倍。而各县(市) 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差异却没有这么明显。另一方面,湖南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导致了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贡献率高。在湖南县域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 GDP 占比最高,并且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上升。2001 年湖南县域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34. 12∶ 32. 34∶ 33. 54,经过10 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 19. 67 ∶ 48. 49 ∶31. 84,这使得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基尼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也不断下降,10 年间其贡献率累计下降了 8. 95%。四大分区中,大湘西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区域内的凤凰县、桑植县和古丈县等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份额均超过了 50%。

  当地自然景色优美、风景秀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来源。第一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最小,最高年份 2001 年,其贡献率也未超过 20%,并且近年来不断下降,2010 年已降至 7. 67%,说明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受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然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一产业产值份额缩小造成的。仅从基尼系数来看,湖南县域地区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第一产业人均 GDP 较高的县(市) 主要集中于洞庭湖地区,当地农业生产中使用了较先进的农用机械工具。

  古丈县等地区则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农作物产出价值相对较低。

  论文摘要

  在测算出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大小后,我们利用式(5) 进一步计算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表6) 。从表 6 可以看出,除 2004 年总基尼系数较上年下降外,其余年份总基尼系数的变化都为正值,这说明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在扩大。从引起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三种效应来看,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集中效应是导致湖南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综合效应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很小。在考察期内,各年份的产业结构效应均为正值,年均水平达到 0. 4093,其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起扩大作用,其中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大。产业集中效应方面,2002—2003 年、2003—2004 年、2009—2010年其值为负,对县域经济差异起缩小作用,其余年份其值均为正,对县域经济差异起扩大作用。综合效应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具有扩大作用,但其效应很小,仅为 0. 0094。

论文摘要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将湖南县域划分为四大分区,分别是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和泛湘南地区,并利用 2002—2011 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以人均GDP 为主,辅以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大小、变化趋势及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湖南县域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县域内部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2001—2010 年,湖南县域人均 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 别 以 17. 11%、16. 63% 和10. 47% 的年均增长率上升,其各自的极值比率也分别由 2001 年的 7. 17、10. 10 和 3. 27 扩大至 2010 年的 11. 02、14. 12 和 5. 61。②从空间分解上看,湖南县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四大分区中,泛湘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最大,长株潭地区最小,并且区域间差异对县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不断扩大。③从产业结构分解上看,第二产业发展差异是导致湖南县域经济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不断下降。从产业效应上看,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是引起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它们均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起扩大作用,综合效应虽对县域经济差异也有扩大作用,但效应很小。

  因此,在加快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要努力缩小县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实现湖南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贫困县(市) 的扶持力度。通过不断加大对贫困县(市) ,如隆回县、桑植县和汝城县等的扶持力度,稳步提高贫困县(市) 的人均收入水平,确保整个县域都能分享到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采取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第二产业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但各县(市) 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条件并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地特色并能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湖南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