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2014年莱芜市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8 共7001字
论文摘要

  2013 年, 面对复杂严峻 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市生 产 总 值 达 到 653 亿 元 , 增 长10.1% ; 固 定资 产 投资 完 成 472.6亿元, 增长 19.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46.76 亿元, 增长 1.7%,其中税收增长 6.1%, 税收占比达到 81.6%, 提高 5.4 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达到 29179 元和 12161元, 分别增长 9.7%和 11.7%。 工作中, 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工作方向。 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全市发展形势和工作大局, 形成和完善了 “一二三四五” 的总体发展思路。 “一” 是 “一个主题”, 突出 “奋起赶超、 科学跨越” 这个主题; “二” 是 “两个率先”, 力争通过 3 年左右努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再经过 5 年左右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 是 “三个坐标”, 努力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 全国钢铁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四” 是 “四个发展”,推动莱芜转调发展、 协作发展、创新发展、 和谐发展; “五” 是“五个 莱 芜 ”, 建设实 力 莱 芜 、 活力莱芜、 魅力莱芜、 生态莱芜、幸福莱芜, 努力实现莱芜科学发展新跨越。

  二是加快转调步伐, 提升发展水平。 坚持把转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壮大、 服务业跨越、 现代农业增效、 标准经济引领 “五大提升” 工程,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钢铁产业提质增效,莱钢产品改造升级、 泰钢轧线节能、 九羊优特钢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 钢铁行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市高端板带型材占比提高到 80%以上。 加快发展机 械、能源、 纺织等非钢产业, 非钢产业增加值增长 17%, 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 51%, 首次实现占比过半。 培育壮大新材料、 新能源、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17.4%, 较年初提高1 个 百 分 点 。 繁 荣 发 展 现代 服 务业, 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 35.5%, 我市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姜蒜标准化种植面积 30 多万亩、 年产姜蒜 50 万吨, 新增 “三品一标” 农产品 19 个。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环保转变,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3.8%, 顺利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三是壮大经济实力, 夯实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 企业成长、 园区开发、 镇域突破 “五大带动” 战略, 进一步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 加大项目引建力度, 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 更加注重诚信与服务, 更加注重生态与创新, 更加注重基础与长效, 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去年新建投资过亿元项目 222 个, 其中过 10 亿元、 20亿元项目分别达到 43 个和 16 个,151 个项目竣工投产。 扎实推进大企业培植 “613” 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5 家, 新发展私营企业2050 家 、 个 体 工 商 户 1.05 万 户 ,工业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850亿元、 增加值 330 亿元, 分别增长 14.6%和 12.5%。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 去年镇级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 40%, 9 个镇 (街道) 过亿元。

  四是加强改革创新, 增创发展新优势。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股权化试点进展顺利, 产权质押融资初见成效。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104家、 1023 家和 50 家。 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 引导民间金融机构规范发展, 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和产权、 股权交易, 全市小额贷款公司、 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达到 13 家, 7 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强化政府引导, 深化产学研合作, 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平台 8 家, 高密度粉末冶金构件制备技术 列入国 家 “863” 计划。

  五是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 拓宽发展空间。 按照 “深化研究、 加强对接、 积极作为、 推进落实”的思路, 围绕交通、 通信、 户籍管理、 公共服务、 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 全面深化与济南市的合作, 努力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交通方面, 开通济莱城际快客, 积极争取建设连通济南的快捷道路体系,济莱城际铁路前期规划论证工作正在启动。 通信方面, 推动通讯并网升级, 争取广播电视频道交叉落户, 目前莱芜在济南落地节目顺利试播。 户籍管理方面, 开辟户籍同城绿色通道, 对涉及两市居民迁移、 落户、 办理居住证等户籍业务优先办理。 公共服务方面, 在科技、 教育、 卫生等方面的对口协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建立两市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和同城结算机制,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资源配置方面, 加强产业合作, 新引进高性能环保工业新材料等项目; 推动旅游、 物流、金融等服务业融合, 吸引交通银行正式落户莱芜; 积极开展雪野水库向济南东部供水、 大汶河补源工程论证等工作。

  六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 “小市大城区”、 “全域城镇化” 理念,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加快城市重点片区、 重点组团和重点部位建设, 去年全市开工城建重点项目 140 个, 完成投资 170 多亿元。 城市污水处理率、 天然气普 及 率 、 集 中 供 热 率 分 别 达 到90%、 73%和 55%。 加 强 城 市 社区建设, 对 63 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进行标准化改造。 集中开展 “环保百日攻坚行动”, 重点打好大汶河 综 合 治 理 、 空 气 污 染 治 理 等“六 大 攻 坚 战 ” , 着 力 解 决 一 批 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稳步推进合村并点,推动各项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 129个标准用电村, 实施 100 个村综合整治,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七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 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59%。 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 年初确定的 “10 件实事” 全部完成。 按照 “搭框架、广覆盖、 建机制、 提水平” 的要求, 抓好就业、 住房、 养老、 医疗等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新增城镇就业 2.2 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8 万人, 住房保障覆盖到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80%的全部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家庭。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 文化、 体育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信访维稳、安全生产、 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 有力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八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 积极推行 “一窗式” 服务、 标准化服务, 落实行政审批 “两集中、两到位”, 行政审批事项由 485 项削减到 97 项, 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 开展 “千名干部下基层” 活动和 “到一线、 解难题、办 实 事 ” 活 动 , 为 群 众 办 实 事8000 多 件 , 为 企 业 解 决 实 际 困 难7600 多件。

  2014 年 是 我 市 推动 科 学 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纪元, 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战略部署,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上来, 积极推进转调发展、 协作发展、 创新发展、 和谐发展, 加快建设实力莱芜、 活力莱芜、 魅力莱芜、 生态莱芜、 幸福莱芜, 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具体工作中, 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当前, 莱芜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面临的困难很多, 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的勇气,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突出抓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放宽注册资本、 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健全促进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年内私营企业、 个体工商户数量均增长 12%以上, 新增中小企业1600 家 以 上 。 引 导民 营 企 业 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等领域。二是推进金融财税领域改革。 建立规范而富有活力的政府投融资机制, 完善金融监管服务,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 开展直接融资和产权、 股权交易, 争取新增挂牌企业 8 家以上。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预算执行全过程监控 体 系 , 进 一 步 提 高 “两 个 占比”。 抓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推进行政管理、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 巩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着力转变作风、 提速增效, 着力打破思维惯性和工作惯性, 放掉该放的权, 管好该管的事, 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实施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 中介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 积极稳妥开展文化、教育、 卫生、 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 力争最大综合效益。 同时,继续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发展农民股份合作, 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第二, 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总量小、 实力弱是莱芜的基本市情,结构不优、 发展粗放、 质量效益不高是我们发展的 “软肋”。 下一步, 我们将坚决破除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倾向, 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战略, 在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 企业培育中牢牢树立质量效益优先的理念,推进结构优化, 加快产业升级,靠转型增实力, 向结构要效益,实现更高水平的赶超跨越。 一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 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引导资金主要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 产品效益好、 创税能力强的项目。 健全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投资强度、 产出水平、 资源占用和财税贡献, 树立科学的项目建设导向。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钢铁产业重点抓好优化延伸,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非钢产业努力壮大规模,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新兴产业主要是立足优势, 抢占市场, 突出抓好新材料、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25%以上。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健全研发机构, 加大科研投入, 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到 2.4%以上。 实施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扶持计划, 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 50 家。 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院士工作站和产业技术联盟 8 家以上。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依靠 “人才红利”推动科学发展。 三是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各个流程实行全程控制, 强化财务资金风险管理, 加强对市场的研究,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向管理要效益。

  第三, 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坚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 市场深度融合, 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重点抓好济莱协作区建设。 建设济莱协作区是莱芜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 我们将把握先后缓急和注重实效, 深入开展交流对接, 促进两市全面融合, 努力打造全省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着力加快推动济莱同城发展, 积极推进交通、 通信、 户籍管理、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五个同城化”, 推动两市互促共赢。 健全推进落实机制,编制济莱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重大问题协商论证机制。 加强两市政府、 社会、 企业不同层面的联系合作, 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经贸、 文化交流活动。 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扎实做好进出口工作, 发展一批进出口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优势出口产品。优化外资利用结构, 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抓好 “无水港” 和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搭建对外贸易服务平台。

  第四,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 “三农” 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 要坚持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经济互融、 产业互动、 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 “现代农业增效提升” 工程,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重点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培育。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推广农业生产标准, 建设市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 二是提高城乡建设水平。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 构建主副分明、 定位清晰、 功能互补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实施整体规划、 连片开发, 启动大汶河片区等重点部位规划建设, 加快城中村、 厂中村改造。 抓好城市道路、 水电、绿化、 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承载功能。 加大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扶持, 稳步推进合村并居, 建设一批水平较高的农村新型社区。 强化管理执法, 抓好便民市场、 户外广告、 交通秩序整治, 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创造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三是完善城乡公共服务。 进一步加大投入, 推动城市供水、 供电、供气、 供暖、 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实现基础设施的城乡共享和高效利用。 科学制定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办法,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开展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提升活动, 促进各项服务向社区转移。 推进社会保障、教育、 医疗、 住房等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 更加注重生态环保。 莱芜是重工业城市,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调发展, 必须抓好环保工作, 为长远发展留足生态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 经济发展可持续、 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原则, 坚决抓出一批群众看得见、 摸得着、 能受益的治理成果,既发展好经济, 更保护好环境。一是突出抓好大气治理。 围绕工业废气治理, 加快钢厂、 电厂等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 确保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实施燃煤总量控制, 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淘汰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 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 严格新上项目环评、 能评审查, 坚决关停一批落后产能。 围绕机动车尾气治理, 启动淘汰 “黄标车” 工作。围绕城市扬尘治理, 突出抓好城区建筑施工、 物料储运、 道路保洁等环节的扬尘污染控制。 年内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比 2010 年改善10%以上。 二是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污水配套管网, 新建改造 4 处污水处理厂,加大中水回用力度。 强化水系治理, 建设一批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 加强城区主要河道综合整治,努力使各条河流成为清水廊道、 生态廊道。 三是加强生态建设。 加快实施水系绿化、 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 广泛开展植树造林, 争取全市新增造林 5 万亩以上。 着力抓好城市绿化, 突出工业企业、 工业园区周边和城市裸露地块绿化, 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43%。

  第六, 更加注重惠民利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一步, 我们将坚持把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 积极回应民生诉求, 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一是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积极扩大城乡就业,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 城镇困难人员、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 新增城镇就业 2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5 万人。 继续抓好城乡居民养老、 医疗、 住房、 低保等工作,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 70 元;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 320 元; 开工建设 5100 套 保障 性 住房, 落实560 户 城 市 低 收 入 家 庭 租 购 房 补贴。 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 抓好“气化莱芜” 建设、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 10 件民生实事, 确保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 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任务, 建立中小学、 公办 幼 儿 园 教 师 补 充 机 制 。 实 施“居 民 健康 促进工 程 ” , 加 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推行社区首诊制, 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开展千村 (企业) 文艺演出活动, 新建178 处基层健身场所, 抓好 200 个村健身器材更新。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深化平安莱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开展社区管理服务提升活动, 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做到基本社会事务向社区转移, 把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第七,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 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切实把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建设法治政府、 清廉政府。 一是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论证、 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 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的跟踪问效,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 科学化水平。二是严格规范执法。 全面加强政府各领域、 各环节的制度建设,依法规范约束行政行为。 自觉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严格行政执法程序, 加强执法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深化政务公开。 充分利用政府网站、 市长公开电话、 政务微博等平台, 发布政务信息,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