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东北三省省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1 共2473字

  3.4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分析。

  由于在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过程中采用单一指标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文章下面采用综合指标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 2013 年东北三省各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从而分析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所选的数据的相关性大小把原始的变量进行分组,这样就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互相的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综合变量称为公共因子[45].

  (1)综合差异指标的选取。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以 2014 年辽宁统计年鉴、2014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4 年吉林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从人均 GDP(X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2)、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外商直接投资额(X5)、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X6)、人均社会用电量(X7)、人均拥有道路面积(X8)、人均公路货运总量(X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0)、每万人拥有医生数(X11)、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12)、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13)13 项指标入手进行因子分析。

  第一,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因子分析主要是在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因子进行降低维度的一种思想方法,将一些错综复杂的相关变量变成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因子变量,避免了人为筛选信息的随意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了信息的重复,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度可以确定各个因子与综合因子之间的权重。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通常有以下 4 点[46]: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较较强的相关系数,是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2)因子提取。将很多的变量通过降维的思想把这些多变量成少数几个因子是我们进行因子分析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研究如何通过给定的样本数据提取和综合因子。

  (3)因子旋转。将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后,如果因子的实际含义不清,则极不利于进一步分析,通过正交旋转提取出的因子往往具有更可靠的解释性。

  (4)计算因子得分。因子分析的最终目的通常是通过对变量个数的减少,以便在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中用较少的少数因子来代替原有的变量参与经济建模的建立,通过各种方法求解各样本在各因子上的得分。

  第二,因子分析结果及评价。遵循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本文通过查阅 2014 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地统计年鉴选取 2013 年东北三省各个市的 13 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2013 年东北三省各市 13 项指标在 SPSS19.0 软件中进行处理。检验 KMO 值,结果得出KMO=0.731,表明选取的 13项指标很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按特征值大于 1 原则提取主因子,如表 3.2 所示。可以看出前面 4 个因子是特征值大于 1 的主因子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8.197%,能够反映原始 13 个因子代表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第一个主因子解释了 13 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 42.572%,对解释原有 13个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二个主因子解释了 13 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15.852%,第三个主因子解释了 13 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 11.457%,第四个主因子解释了 13 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316%.因此,将这四个主因子作为评价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变量,分别用F1,F2,F3,F4表示。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主因子的典型代表量不是很突出,这样就会使某个因子的变量的经济含义变得模糊不清。

  因此,需要通过方差最大旋转法来进行处理,使一个公共因子能够为原始变量的典型代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3.4 所示。从表 3.4 可以看出 F1主要由X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7(人均社会用电量)、X9(人均公路货运总量)、X13(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构成,反映了区域经济总体规模。F2主要由 X3(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外商直接投资额)、X6(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X12(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构成,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F3主要由X1(人均 GDP)、X8(人均拥有道路面积)、X11(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公路投资和医疗水平。

  F4由 X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并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 4 个主因子总方差的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出东北三省各市的综合得分 F,即有东北三省各市的综合得分F=(28.850F1+22.742F2+17.527F3+9.078F4)/78.197,并按降序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到综合得分如表3.7 所示。从表6 中可以看出综合得分值为正分别为大连、沈阳、大庆、盘锦、本溪、鞍山、哈尔滨、辽阳、长春、抚顺、营口、丹东、锦州 13 个城市(其中鞍山和哈尔滨综合排名均为第 6 位),表明这 13 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北三省各市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且这13 个城市中除长春位于吉林省,哈尔滨和大庆位于黑龙江省,其余10 个城市均为辽宁省内城市,这说明辽宁省经济整体实力要高于黑龙江和吉林。

  综合得分值为负的吉林、葫芦岛、牡丹江、阜新、鹤岗、铁岭、伊春、佳木斯、七台河、黑河、白山、鸡西、双鸭山、齐齐哈尔、通化、辽源、松原、朝阳、四平、白城、绥化21 个城市,表明这 21 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北三省各市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又由得分排第一的大连综合得分1.69,辽宁省内最低得分城市朝阳为-0.52,差值为2.21.

  黑龙江综合得分排第一的城市大庆为 0.80,综合得分最低的城市绥化为-0.72,差值为1.52.吉林综合得分排第一的城市长春为 0.32,最低得分的城市白城为-0.62,差值为0.94.由此可以得出辽宁省内经济发展差异最大,其次为黑龙江,最后是吉林。这样表明了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发展理论过程中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 ,导致了东北三省各市经济发展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

  3.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从东北三省 GDP总量和人均GDP方面入手分析了东北三省区域目前的经济现状,以人均 GDP 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单一指标,用标准差表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Theil 指数表示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得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缓慢缩小的趋势。并从综合指标的角度入手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东北三省各个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进一步量化了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