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7 共75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析
  【第一章】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区域金融发展指标构建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第五章】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区域金融对经济差异的作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格利(Gurley John G.)和肖(Shaw Edward S.)基于对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金融发展模型,提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由此揭开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序幕。80 年代中后期,"内生金融发展"(Endogenous FinancialDevelopment)理论成为学术界从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主流思想。
  
  其中,罗默(Romer,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为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内容丰富,成果颇多,对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分别从国外与国内两个方面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起步早,研究面广且趋于成熟,主要包括对区域或国别层面的研究和对公司或行业层面的研究,研究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一)对区域或国别层面的研究

  King and Levine(1993)基于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在金融发展模型中综合考虑金融资产,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等因素,并发展和改进了戈德史密斯(1969)的计量研究方法,在模型中控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变量,对 77 个国家在 1960-1989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采样、处理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金融发展可以斟酌选取优质资产并提升项目的生产效率,从而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达的金融市场还能够通过实现资金的充分流动,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Levine and Zervos(1998a,1998b)基于 42 个国家 1976-1973 年的股票市场数据构建股票发展测度指标,发现股票市场上的高流动性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而股票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是很显著。Beck and Levine(2004)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矩法系统(GMM)对 1976-1998 年的股票市场和银行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市与银行发展均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正面影响。
  
  Levine (1998,1999,2002)从规范金融契约形式的法律效益出发,提出较高的法律体系能够维护金融参与者的利益,保证资金的安全和交易的切实履行,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能够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Felix Rioja and Neven Valev(2004)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进行分析,发现:在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Boyreau-Debray(2003)为了分析中国省际范围内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关系,以 1990-1999 年 26 个省市的综合数据作为评价地方发展水平的依据,并引入到传统的增长回归模型中,使用广义矩法系统(GMM)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国有银行业务存在多元化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Aghion,Howitt and Mayer-Foulkes(2005)将熊彼特的技术增长理论运用于解释多个国家债权人保护体系的不完善性,发现: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最终都会收敛于一个稳定的增长率边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趋于成熟,将会从最初的积极作用逐渐转变为不发挥影响。Dehejia and Lleras-Muney(2003)对银行存款保险进行检验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会促使信贷恶性膨胀,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提高贷款质量而不是贷款数量对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Seetanah B.(2007)为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 30 个发展中国家 1970-1999 年的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Luintel K.,M. Khan and P.Arestis,K(2008)运用时间序列和动态异质面板模型对 14 个中低收入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关系,且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优化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Jagdish H.,S. Khan(2008)对 13 个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和土耳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印度、阿根廷、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不存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单向影响的国家。

  (二)对公司或行业层面的研究

  Getorelli and Gambera(2001)探讨集中性银行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大量证据表明,银行对过重依赖外部融资的新型公司增加信贷配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而银行业的过度集中会制约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Wright 等(2002)通过考察美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全过程,提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契约合同,对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存在巨大作用,是推动美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经济能够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Guiso, Sapienza and Zingales(2002)对意大利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地区金融发展影响的概率指标,发现:

  金融发展增加了个体从事自营业务的概率,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因此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说明地方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Claessens and Laeven(2003)通过研究产权保护度对公司资源分配的影响情况,发现对产权保护不足的企业会过多的投资于固定资产,从而阻碍了资本的有效配置,影响经济高效发展,但当企业加强产权保护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继续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然而,Johnson(2002)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对产生与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新公司进行调查并发现,企业的产权相对较强会削弱公司对利润进行再投资的动力,不利于资本的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
  
  Bertrand 等(2004)分析放松银行管制对经济的影响,当放松管制后,银行会斟酌资本在企业间的信贷配给比率,避免借贷成本的增加,因此能有效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改善银企关系,对完善产品市场的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Allen 等(2005)探讨了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机制,即在法律和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仍然获得了高速发展,研究发现私营部门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治理机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Hasan I., P. Wachtel and M. Zhou(2009)的分析同样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并且提出法律环境的改善、产权意识的增强和政治多元化都与经济增长存在强劲的促进关系。

  二、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促使金融市场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相关经济数据获得性的增强,使我国经济进行实证研究成为了可能,因此,对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考虑到本文重点是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我们可以将国内文献按照对全国层面的研究和对区域层面的研究两个部分进行整理综述。

  (一)对全国层面的研究

  陈国伟和张红伟(2008)实证比较金融抑制论与金融结构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方法论对我国经济增长均存在促进作用,但金融结构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比金融抑制论更强。孙力军(2008)基于我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 1978-2004 年的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数据建立以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为基础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外商提供金融服务,将潜在的溢出效应转化为生产效益,促进国内经济增长。陆静和唐小我(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稳态的经济增长中,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在非稳态的经济增长中,只有适度的增加资本投入,才能使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姚耀军(2009)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进行实证回归,发现非正规金融对区域经济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且与正规金融一样,均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武志(2010)采用戈氏指标法获取能够反应我国真实金融发展水平的数据,并依据此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再检验,提出金融发展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内在质的飞跃却只能有经济增长引致的理论假说。云鹤,胡剑锋和吕品(2010)根据对金融效率中的转换效率、分置效率和配置效率分别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详细探究,发现资金转换效率与资金分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且估算出我国金融部门的这两种效率都大约在 60%左右。
  
  马铁群和史安娜(2012)运用 VAR 模型对我国 1978-2010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会降低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但对经济增长未来变动的协调性贡献作用有限。苏建军和徐璋勇(2014)运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发现金融产业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我国金融效率的低下却会严重的制约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正面影响的发挥。
  
  黎欢和龚六堂(2014)依据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我国的金融发展通过增强企业的研发投资力度,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对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李苗苗和肖洪钧等(2015)基于我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回归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刘文革等(2014)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抑制效应。

  (二)对区域层面的研究

  艾洪德和徐圣明等(2004)通过对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不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抑制作用。赵伟和马瑞勇(2006)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我国 1978-2001 年的金融增长差异,结果表明对我国区域总体差异贡献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中西部贡献较小,且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造成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俊才和何友玉等(2006)分别从我国的东、中、西部选取六个省市进行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在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但在中西部却表现为不显著或负面影响,说明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杨龙和胡晓珍(2011)采用松弛变量效率测度模型(SBM)对我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体系效率进行测算与度量,发现整体上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改善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区域上的影响结果却显著有别,东中部地区金融体系的高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而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陆远权和张德钢(2012)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出我国1995-2009 年间的金融效率水平,发现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金融效率水平不平衡并不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李强和徐康宁(2013)建立 2000-2010 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虽然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最小。
  
  周丽丽和杨刚强等(2014)在干中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收敛的速度,经济增长差距实现1%的缩小,金融发展差距将会缩小 8.79%.周天芸和岳科研等(2014)重点分析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中只存在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单向促进关心,在长期中二者存在双向促进关系。

  三、文献评述

  "金融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坤荣和张成,2004),早在 1973 年麦金农和肖就对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会降低有效资本的积累速度,从而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份额中所占的比率不断增加,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大量国外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心转向了发展中国家,试图解答在不太完善的金融环境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我国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在借鉴、吸收和改进前人优秀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环境下,也取得了丰富的和富有成效的学术成果。

  但是,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研究结论差别较大。目前,众多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学者主要是从二者的因果关系与相互关系,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供给方式与需求模式、传导机制与渠道途径以及金融结构与服务功能的作用影响等角度进行探究(李月,2014),由于分析主体、样本采集、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的不同,研究结论的差异性较大,且由于对金融发展水平缺乏合理的衡量方法,造成研究结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背离程度更大,得出的实证结果参考价值也会被大大降低。因此,对金融发展程度的科学度量就显得无比重要。

  其次,研究主体过于宏观。当前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以整个经济体或东、中、西部作为分析对象,东中西部的划分形式过于笼统,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结果也无法真实的代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情况。由于缺乏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细化分析,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无法落实到地方。因此,合理的区域划分形式应该既能体现省市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又能突出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性。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回顾
  
  金融发展理论是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其实质是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怎样的金融体系更能有效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作用,实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功能。纵观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理论、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内生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金融机构理论

  格利和肖(Curley and Shaw)为了解决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停滞、金融落后的问题,尝试建立了一种包含多种金融资产、多类型金融机构和完善的金融政策的金融机构理论,该理论通过推导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金融产业获得迅速发展时,金融资产数量会大量增加,各类金融资产工具的出现和金融机构的规模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扩张,资金的投放、流动、转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显著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该理论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序幕。

  二、金融结构理论

  戈登史密斯(Goldsmith)于 1969 年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金融工具数量和金融结构类型决定了一国金融的发展水平,国与国之间金融规模差异与结构差异是造成金融发展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一国经济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因此,金融结构选择、金融规模、金融资产数量的不同会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该理论中提出的金融相关率被广泛运用到对金融效率的研究中。金融结构理论为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奠定性的贡献。

  三、金融抑制理论

  麦克农和肖(Mckinnon and Shaw)指出"金融抑制"是指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过多涉足于金融领域,并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干预与管制,尤其是对利率与汇率的人为调控,导致二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失效,造成供需关系失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政府对金融行业信贷资金配给的干涉,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也十分突出,金融机构主体将有限的资金大量的贷给国有特权企业,一方面不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获得资金支持的国有企业由于资金使用的低成本和便捷性,在行业领域中长期处优势地位而影响经营效率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金融深化理论

  麦克农和肖(Mckinnon and Shaw)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指,在适度的金融市场自由化下,金融机构能够以合理的利率水平吸收企业和个人手中的闲散资金,将聚集起来的资本投放到高效率、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中,从而有效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推动金融活动主体不断的推陈出新,促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彼此之间出现持续的良性循环。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作为金融发展理论的代表性成果,对后期学者研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 Mckinnon - Shaw 学派的观点批评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内生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五、金融内生理论

  在 Mckinnon - Shaw 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吸收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前沿成果,将金融的内生因素并入到模型中,全新论述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及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打破了 Mckinnon - Shaw 理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引入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监督成本等因素,使模型更加规范和贴近现实,更符合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六、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改革中遭到了惨败,而金融抑制政策却使一些新兴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学术界开始对 Mckinnon - Shaw 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提出质疑。赫尔曼和斯蒂格利茨(Hellman and Stiglitz,1997)在分析金融深化理论中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即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适当对金融市场中利率、汇率、市场进入门槛和资本市场竞争进行干预,激励金融机构部门提高经营效率,刺激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活跃经济热度,政府利用自身的特殊身份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信息,规避与企业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用风险问题,从而实现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七、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白钦先(1998,2001)从将金融作为稀缺战略资源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金融资源理论,并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将金融视为一种资源要素,探索全球的金融资源如何在各国得到合理的开发、分配、流动、有效利用、受益与风险、后果与影响的一般规律,试图解决金融资源永续使用和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维持的两个根本问题,从而实现金融经济在全球与各个国家中获得长远、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