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人体解剖学论文

遗体的清洁消毒与防腐处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9 共4320字
摘要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自然科学;殡葬是人类悼念死者(殡)、处理遗体(葬)的社会活动。殡葬与人体解剖学都以人和人体为对象,因此二者之间存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学的都必须通过殡葬部门和殡葬过程中取得遗体,才能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生和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尤其是解剖学教研室的负责人和技术操作人员都须十分了解并尊重当时当地的殡葬风俗习惯和有关殡葬的法律法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违法违规事故;殡葬活动中的遗体处理(包括防腐和整容)都必须学习并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1 遗体与遗体捐献

  遗体来源于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外伤性死亡等留下无生命的躯体,而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行为 ,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而死亡后由其近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的行为。

  无生命的遗体从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被送到殡仪馆 ,举行殡仪仪式后遗体可选择土葬或其他葬式或火化场火化成骨灰,然后再土葬在公墓内或存放保留于指定场所。骨灰也可撒入江河湖海(海葬)或其他不保留骨灰的葬式;个别有捐献遗嘱的遗体可通过办理相关手续,合法送入医学院校以供医学解剖教学科研。原则上医学院校解剖学实验室的遗体来源只能来自遗体捐献,而遗体捐献是一项严肃的社会公益性奉献活动,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其包括死者生前遗嘱捐献和亲属捐献,但均须履行严格的法律程序。捐献的遗体应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事业。捐献人捐献遗体的意愿和遗体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1].

  卫生行政部门是遗体捐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红十字会承担遗体捐献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公安、民政、财政、教育、房屋土地资源、城市交通、信息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遗体捐献工作。申请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单位应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取得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资格,并受红十字会委托后方可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其他未经授权的任何民间组织和单位均不可从事遗体受捐活动,医学教学使用过的遗体须按有关规定送交殡葬单位火化处理,同时通知死者亲属,而对于无主遗体也应按照有关文件并送交公安等部门存档,以便日后需要时查询[2].

  2 遗体的清洁消毒与防腐处理

  现代殡葬工作流程中对遗体的消毒和防腐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阻断疾病传染的途径并让家属看到满意的遗体保存效果。医学院校解剖学教研室在遗体消毒、防腐、固定和保存等方面均有丰富且熟练的经验和较深的科研历史,这些都是殡葬行业十分需要的。

  2.1 遗体防腐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2.1.1 国外遗体防腐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埃及是最早实施遗体防腐技术的国家。从公元前 6000到公元 600 年间约完成 4 亿多遗体的防腐处理。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元 4 世纪后制作木乃伊的习俗才被废止[4],在埃赛俄比亚古老部落保存死者方式与埃及相似;加那利群岛的原始居民从公元前 900 年已对其死者进行防腐处理;巴比伦人、波斯人和叙利亚人保存其死者的方式是将他们安放在特殊的容器里用蜂蜜或蜡外封口,以防空气进入,同时抑制了细菌分解遗体的速度;而犹太民族用特殊的香油及香料涂抹遗体并对其进行包裹。

  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遗体防腐技术发展缓慢。然而从十六世纪后解剖学的发展推动了遗体防腐技术的发展。

  Andreas Vesalius 应用系统解剖方法揭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和源泉,具有开创性成果,后人称其为"解剖之父",从此开始应用循环系统理论以达到全身防腐的目的。

  自十八世纪后遗体防腐技术开始发展:William Hunter应用酒精保存和固定遗体;而后 Pieerre Dionis 应用醋酸阻止细菌生长,从而防止遗体腐败;Joham Jacolo Ritter 使用针剂砒霜进行遗体防腐;Karl Wilhem Sheele 则应用甘油保存遗体,在防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酒精、甘油、醋酸的防腐效果并非十分有效,但由于其各自的特点仍沿用至今,在各种防腐剂配方中都必不可少,只是比例、浓度等不同。

  之后德国化学家 Wilhem V. Hofmann 于 1868 年发明了福尔马林,开始只应用于组织固定,后来发展到尸体解剖固定。在此后的百余年中经过诸多学者的研究,福尔马林的应用范围和技术不断拓展,1876 年,阿根廷 Cordoba 医学院的Lao Frederick 教授在殡葬领域中应用福尔马林保存遗体,成为跨时代的贡献,为遗体保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从此打开了现代遗体防腐史的新局面。

  美国内战期间为将在外战场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国,曾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遗体防腐处理,使该技术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防腐操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3].

  2.1.2 国内遗体防腐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与国外木乃伊的制作不同,我国的社会习俗不允许对遗体进行制作,只是通过对遗体的精心保护,良好的墓葬条件以使遗体经久不腐烂。商周时期已出现遗体防腐萌芽,殷商以来棺椁并用,采用樟、柏、松、桐等木质起到了芳香防虫的作用。同时墓穴也要求有一定深度;秦汉以后的统治者不但注重棺、椁的层次、厚薄及皮革漆合等,且对墓穴的深浅、填充内容也有严格规定。同时更加强调芳香药物的应用,遗体的沐浴、衣着、被裹等一系列处理,所有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使我国秦汉以来有不少遗体保留至今不腐烂[5].

  目前,国内常用的遗体防腐包括冷冻冷藏和福尔马林防腐剂等,前者使遗体冻硬;而后者则会使遗体变黑、变黄和肿胀,效果较差。生物塑化技术是一项生物保存的新技术,此技术通过固定、脱水、真空浸泡和硬化成型等过程将遗体组织细胞内的水分被硅胶置换出来,而遗体的组织细胞及整个遗体外形仍可保持原有状态使遗体得到永久保存。塑化标本干燥、无味,且可用手触摸,从而打开了生物保存的新领域。

  2.2 遗体的清洁消毒

  阻断疾病传染是殡葬行业最为重要的社会职责,因此殡仪馆接到遗体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对遗体采取清洁消毒处理。除了一般的冲洗、沐浴等清洁操作步骤外,紫外线照射是最为简便有效的遗体全身消毒法。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遗体防腐整容化妆工作间和各个遗体保存场所内安装能自动开启和关闭的紫外线消毒设备,以达到对遗体及其周围环境的定时消毒作用。

  2.3 遗体的防腐处理

  2.3.1 防腐消毒液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防腐消毒液的种类很多,按照配制防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分:固定型防腐消毒液(福尔马林为主);氧化型防腐消毒液(双氧水为主);腐消毒液(酸碱类为主)[6].

  防腐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包括:局部腔内注射法(四腔注射法);全身血管灌注法。近年的新技术是在负压抽吸出胸腹腔及胃肠道内的液气体、减轻胸腹腔及胃肠道内的压力以后,再注入一些具有凝固作用的新型化学制剂,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液气体从遗体口鼻或肛门阴道等开口处漫溢出的污染。

  2.3.2 遗体的防腐方法

  综观古今中外的遗体防腐,不外乎采取自然防腐和人工防腐两种方法以达到防腐效果。自然防腐方法包括自然冷冻、自然干冻、自然干热、尸腊、鞣尸、湿尸等;人工防腐方法包括人工干热法、简单加热法、人工冷冻法、剜除内脏浸渍法、浸泡法、动脉灌注法、空腔防腐法、皮下注射法、表皮涂抹包捆法等。自然防腐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人工防腐则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人工操作,相对来说,更为方便容易。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以及先进的防腐药剂、防腐器械等的出现,遗体防腐以人工防腐为主,防腐所用的化学药品可分为遗体防腐剂、遗体杀菌剂、遗体防腐改良剂、遗体防腐阻凝剂、遗体防腐表面活性剂、遗体防腐染料、遗体防腐香料、遗体防腐液料等。

  现代防腐技术向外防腐和内防腐二方面发展。目前国内外对遗体的防腐处理,大部分采用血管灌注或腔内注射化学防腐液的方法 , 这应属于"遗体内防腐"范畴。"遗体外防腐"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遗体表面的处理以达到防腐效果。

  (1)遗体内防腐

  近年来,临床医疗操作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各种导管的穿刺技术日渐普及,防腐液注入技术方面除传统的切开动脉血管,将防腐消毒液灌注入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外,还可使用微创的导管防腐技术。经血管全身灌注的防腐操作需要在遗体上作一些切开和缝合,就会在遗体上留下切口,而这也正是微创导管防腐技术的优势所在[7].与临床医疗操作的操作技术相比,经血管全身灌注的遗体微创防腐技术在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头形状的设计以及导管插入遗体后的导向等具有完全不同的操作方法,在实践过程如何应用,仍需探索。

  (2)遗体外防腐

  "遗体外防腐"方法步骤包括清洁沐浴、抑菌消毒、表面膜封以及冰冻冷藏保存等等。与"遗体内防腐"相比较,"遗体外防腐"具有可以保留遗体表面的完整性、简单方便、卫生安全、可以较大程度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减轻防腐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保证遗体的防腐质量、符合环保要求以及自然界物质演绎变化规律等优点。

  虽然在目前"遗体外防腐"的长期效果还不及"遗体内防腐",但就我国实际情况下(10 天以内的短期防腐占遗体防腐工作的 95%以上),开展"遗体外防腐"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3 遗体防腐与遗体防腐固定

  遗体防腐与遗体防腐固定的概念、方法和应用目的都不相同。遗体防腐是在一段时间内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防止或减缓遗体腐败腐烂过程的进一步发展,使遗体保存在相对良好的状态并可防止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染,以便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殡仪活动或遗体转运;遗体防腐固定则是采用化学的方法促使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成分变性凝固,以使组织细胞及其组成的器官固定在一定的形态位置并可保存相当长的时间。除了防腐保存遗体外,遗体的防腐固定主要用于医学院校解剖学的教学与研究。

  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剖学教学研究工作中积累有丰富的遗体处理和遗体防腐经验,完全有能力帮助支持殡仪馆开展、培训和改进遗体防腐整容工作。同时,如果将临床医学的新技术和新经验应用于遗体防腐整容,则可以改进操作,创新遗体防腐整容技术,从而提升防腐整容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娇娇 .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法律问题研究 [D]. 吉林大学 , 2013.
  [2] 刘长秋 《。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的修改和完善研究 [J]. 上海医药 , 2013,(15): 42-45.
  [3] 杨德慧 , 单娜娜 , 高富合,等 . 遗体防腐保存的历史与现状 [J]. 局解手术学杂志 , 2011, (6): 669-670.
  [4] 中青 . 科学家利用现代人遗体复原法老木乃伊制作过程 [J]. 今日科苑 ,2011, (22): 61-64.
  [5] 寇淑愉 . 中国古尸保护研究初探 [D]. 吉林大学 , 2013.
  [6] 黄钻宜 . 遗体防腐新技术新药剂的发展与创新 [J]. 科技风 ,2011,24:23.
  [7] 单娜娜 , 张实 , 董化江,等 . 经皮穿刺主动脉弓法灌注尸体的解剖学研究 [J]. 解剖科学进展 , 2013, (1): 13-15.
  [8] 叶雁杰 . 遗体防腐处理方法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 2013, (5): 95-9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