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老子“无”的人生价值观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13 共4459字
  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主张尚古,提倡恢复人本初源于自然的道德,这无疑与当时的社会形态密不可分。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老子”无“的人生价值观念”的人生价值观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子“无”的人生价值观念

  原标题:浅析老子的人生价值观
  
  摘要:研究指出,老子的人生价值哲学思想是以“无”“道”“德”三者为基础来展开的。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老子对人事的评判标准与世俗的评判标准并不一致。看似有违常理的事情,例如柔弱胜刚强,老子却给予其合理性。在老子看来,只要遵循“道”的运行规律,就能成为有“德”之人。认为,老子的人生价值观所带来的幸福,是一种内心自我满足的、无需外求的圆满体会。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仍然不失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生价值观;老子;道德经
  
  人生价值观是中国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个人的理想,蕴含着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诸多价值取向,最能反映人的思想内涵。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无不基于某一种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取向是其思想的灵魂之一。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一己之私,对人口、领地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缓和社会矛盾,老子对统治阶级提出了一系列人事评判标准。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主要围绕“无”这一本体来展开。
  
  一、老子人生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观《道德经》一书,“无”“道”“德”是其核心内容,其中蕴含了老子的人生价值观。老子提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223他认为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皆来自于“有”这一看得见的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来自“无”.“无”正是因为无形,比有形之物更加具有包容性,所以才具有形成世界万物的可能性。正因为“无”具有形成万物的可能性,老子才将其当成万物的本原。在《道经》中,老子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1]53“道”的本意为道路,亦可引申为道理、规律、原则等。作为老子哲学最高范畴的“道”,其意义并非人们一般所言说的道路、规律等恒常之道。老子认为“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说明,就被赋予了某种特殊性,那就不可能是永恒存在的道。而关于“道”的特征,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163老子认为“道”在天地万物之前就有了,它具有无声无形的特质,其产生无需借助外物,所以“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因其无名且为万物之母,所以也勉强可以被称为“大”.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人作为万物之一就必须要遵循“道”的法则。“道”的法则究竟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63可见,“道”以自身的规律为准则,人类也应该从天地间的万物来探索自我人生价值观。此外,老子言“德”是因为他认为人性中需要有德,“德”是“道之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1]212老子认为“德”无需外求于其他,“德”乃是“道”的外化。人只要遵循“道”,其外在表现就是有“德”.
  
  “无”“道”“德”三者都具有广博性与包容性,因而此三者成为老子人生价值观的基础,老子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具有了深刻的内涵。
  
  二、老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 一) 柔弱胜刚强
  
  老子云:“弱者道之用。”他赋予“道”以“柔”的特征,认为“柔”是“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无所不包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发现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往往是柔软的,而死了之后就会变得僵硬; 草木也同样如此,在其生长的时候往往是柔软的,死了之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老子通过对人和物深入细致的观察,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柔弱胜刚强。”[1]205柔弱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人性,生命力非常旺盛。较之刚强,柔弱更加具有发展的空间。对于这一逆向思维,老子以水来作比喻:“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胜。”[1]350水是最具柔弱性的物体,但其能攻克坚硬而刚强的东西。“水滴石穿”亦正好说明这一点。老子之所以认为“柔弱胜刚强”,是因为他看到了物极必反这一自然规律。当然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即柔弱的事物需要有发展的基本条件。动物或者植物的长大需要外界的养料、阳光、水等等,如果脱离外因,柔弱自身就没有发展的可能。柔弱与刚强之间的变化,依赖的是矛盾的相互转化。“将欲弱之,必固强之”[1]205,老子意识到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开始朝自己的反面发展。因此想要削弱,必须让其先强大起来。只有强大到顶峰的时候,才开始走向衰退。
  
  (二) 寡欲
  
  老子认为人的贪婪和欲望是使人胡作非为的终极根源,应该“使民无知无欲”[1]71.人来的欲望比之大海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大海也有填平的那一天,而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填满的鸿沟。大海之大体现的是广博,而人欲之深体现的是人性的贪婪。故老子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244“不知足”和“欲得”之心是滋生贪念的原因,而只有知足者才能做到常足。追求身体感官的享受而带来的满足都只是暂时的满足,只有发自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136是人最自然的本性,然而人在社会中逐渐丢失了自己的本性,这是与大道相违背的。在老子看来,要消除后天的欲望就需要“涤除玄览”.人心就像一面镜子,本应该清晰透亮; 可惜人在后天的社会活动中,由不足之心带来的各种欲望使得这面镜子沾满灰尘,从而使人看不到先天的道德。去除后天的欲望就像擦亮这面镜子一样,使人心回复到最本初的状态,即婴儿时的样子。老子认为婴儿是最纯洁也最无私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96婴儿既无私心又无欲望,是最符合自然之道的; 而人往往抛开本心、忘掉自身,去追逐外界的事物来求得自我的暂时满足。这种暂时的满足终将使人落入追求更深层次满足的恶性循环中,导致人离心灵的满足越来越远。
  
  ( 三) 居后不争
  
  老子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1]318在世俗的智慧中,人要主动抢先机、占上风才能达到自我的目的。老子则认为“为天下先”不符合“道”无为的特征,君子所作所为必须依“道”而行,只有宽容、俭朴、不与人争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而成大器。老子还说:“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1]361天道利济万物而不伤害万物,人道则助人且不与人争。为道之人不贪多求全,这与为学不同: 为学讲究日益,为道则是日损---损的乃是与人争的“野心”.将不符合天道的“野心”完全消除,则人的所作所为皆出自为人的“赤子之心”,毫无利己之心。老子坚持以退为进的处事态度,认为无私才能成就自我。就像天地一般,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的运作并非为了自己。又如圣人,有道的圣人将自己置于人后,反而得到大家的推崇,看似悖论的智慧却能使人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在老子看来,居后不争、甘居低下,才是依道而为的一种正确姿态。
  
  ( 四) 功遂身退
  
  急流勇退在老子看来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尽管老子赞成“功成而弗居”,但是功成之后现实的诱惑很容易让人引骄傲而自满,最终导致失败。功成而居是一种选择,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功成身退。《道德经》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93说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富贵功名皆是身外之物,做到极致就应反思如何才能全身而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也是此道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基于人性的弱点,人类总是追求进一步的高度,而忽略登高必跌重的恶果。李斯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并做到秦朝的宰相,但其忘记其师荀卿“物忌太盛”的告诫,最后落得腰斩的可悲下场。李斯在行刑前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3]566李斯成功之后若能做到急流勇退,不留恋权力与富贵,其结局断不会如此。事物的发展如同一条抛物线,达到顶峰后势必向下发展,人们往往看不清其中的厉害关系,而智者能以大智若愚的心态做到功遂身退,从而使自己免于伤害。
  
  三、老子人生价值观的幸福真谛
  
  老子的幸福观是以其人生价值观为基础的,知足常乐是其幸福观的核心。老子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少则得,多则惑”[1]154的智慧,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少取便会获得,而贪多就会导致迷惑。现实往往如此,贪多的人往往在日膨胀的欲望中迷失自己,与幸福渐行渐远。在感官的欲望面前,老子提倡“见素抱朴”.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混杂的音乐使人失去听觉,美味的佳肴更是令人食不知味。老子的幸福观并不是要求人们绝对地拒绝感官的满足,而是强调一种质与量的适中。然而质与量适中的评判标准又将带来新的难题,因此要求人内心知足。只有知足的人才会有欣然自得、圆满无缺的幸福,所以老子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老子看来,幸福来自于个人的内心,外界物欲的满足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而是与之背道而驰的一种痛苦。为充分说明这一点,老子说:“驰骋畋,令人心发狂。”[1]106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方能获取最圆满的幸福。老子的幸福观是有其卓越的现实意义的,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容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老子的“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1]239这一尖锐问题正是针对这一点而发。人们往往将虚名和货利看成幸福的源泉,而忽略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愚蠢行为。
  
  四、孔、老人生价值比较
  
  在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上,孔子主张“亲亲尊尊长长”,注重个人的道德建设,追求仁、义、礼、智、信。孔子开创的儒家价值观,鼓励积极进取,强调人在社会团体中的贡献和价值,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尽管儒家也有“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观,但其并非主流人生价值观。“仁”作为儒家最基本的人生价值标准,孔子对其也作了阐述:“夫仁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92不难发现,儒家的“立人”和“达人”是出于“己欲立”和“己欲达”的目的。总的来说,儒家在家的层面来说讲究的是以自我为中心; 从社会自然层面来讲是以人为中心。而老子在价值问题上与孔子不同,他坚持“道道宝宝德德”价值取向。老子认为,讲求仁义乃是因为大道废除,人而无德才会讲仁义。仁义本身就标志着道德的堕落,仁义的目的若是为了恢复人的本性,老子是乐于接受的。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是带有功利目的的,此种仁义在老子看来很容易成为统治阶层恣意妄为的工具。在价值问题上,老子为理想主义者; 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方面,老子不如孔子激进,而是持一种冷静、怀疑的态度。老子认为文明和进步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这种代价即扭曲人自身的本性。与孔子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不同,老子主张万物平等。老子并不否定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他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1]163,肯定了人在自然中的重要地位。老子认为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德行来自于自然,所以人应该“法自然”,行与“天之道”相接的“人之道”.
  
  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主张尚古,提倡恢复人本初源于自然的道德,这无疑与当时的社会形态密不可分。但老子在对“道”的体悟之下形成的人生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综合来说,老子的人生价值乃是“无为”,即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合乎道的运行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正确认识老子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深层次地体悟其“无为”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 中华书局,2003.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12.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 燕山出版社,201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