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研究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

来源:经济师 作者:焦红清
发布于:2018-11-14 共4354字

  摘要:在正确认识企业管理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从目标、组织、管控三个框架体系着手, 真正构建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管理体系。并在三个管理体系一体化运行过程中, 通过不断地创建、运行和维护, 使各种先进管理办法和手段逐步实现彼此协调、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效能, 推动企业管理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 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 体系; 构建; 分类;
 

企业管理

 

  一、构建企业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很多年了, 我们经历过目标管理体系、三标一体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存, 整合在一起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 现在又在推行内部控制体系。每一种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都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占用着大量的企业内部资源。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使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彼此协调、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而不是因简单的堆砌而相互重叠、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怎样才能避免在为了管理而管理的繁杂工作中, 因忘却了管理的目的, 而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甚至于走向反面, 对企业效能的提高形成障碍呢?我想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一点, 是要对企业管理体系以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这样才能很好地的指导我们真正构建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管理体系。

  二、对企业管理体系的正确认识

  做好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 首先必须从管理的概念和职能入手, 对管理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是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 以有效实现经营目标, 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可见, 管理学赋予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这里面的领导职能主要是研究处于领导地位的人, 如何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如何对组织施加有效影响等问题。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一些非大型集团化的普通企业, 常常把领导职能并入组织职能, 归纳为计划、组织和控制三项基本职能加以应用。

  管理职能的内涵分别为:计划, 是指提出企业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 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组织, 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将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 根据有效跨度原则, 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 规定其相互间的关系、赋予其职责、职权的活动。控制, 是指通过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 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通道, 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环境, 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搞清楚了企业管理的职能, 就对企业管理体系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 构成完整企业管理体系的三大基础构架也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那就是:目标体系、组织体系和管控体系。通俗地讲, 就是从体系构架上解决“做什么?”、“由谁做?”“怎样做?”的问题。其中的目标体系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 其它体系随着目标体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目标体系是管理体系的核心

  目标体系在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是由目标本身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决定了的,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在围绕目标, 最终实现目标。目标体系总体来讲,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个层次是企业发展规划。这是经营的概念范畴, 经营指的是根据企业所处的社会、法治、行业和市场环境, 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必要的发展因素, 采取有效的方法, 进行有机的整合, 并为企业发展制定远景目标、进行战略性规划的活动。做好企业发展规划的前提, 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是从以下四个维度对企业自身进行正确定位:首先是对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特性) 的分析和研究, 使企业发展目标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能适度超前, 在尽可能大的社会空间内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其次是对法治环境 (包括法律、政策和行政环境等) 的分析和研究, 使企业经营行为能符合法律规定, 得到政策的支持, 避免或减少来自行政方面的干扰。第三是对行业和市场的分析和研究, 正确认识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现状, 使企业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发展战略部署;做好市场细分研究、市场饱和度分析和市场潜力挖掘可能性的研究, 使企业能做出一个更加清晰的市场营销规划。第四是对企业自身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包括技术优势或者消费者需求的捕捉能力、产品或服务的优缺点、市场营销和拓展能力、管理水平等等。以上四个方面, 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分析和研究, 任何一个方面的分析出现偏差, 都可能造成企业自身定位错误。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起始坐标不准, 企业发展规划就很难做到科学合理, 也就难以对企业发展进行正确指导。

  另一个层次是工作目标计划。横向的如生产、安全、营销、质量、环境、成本 (效益) 等多个方面。纵向的, 一方面是按时间划分的阶段性计划, 包括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等等, 另一方面是各阶层的计划, 包括公司整体目标和计划, 经过向下分解而形成的各部门和各岗位工作计划等等。同时, 我们在各阶段计划的制定的过程中, 同步考虑配套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目标计划的考核方案和奖励措施等等。这样就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涵盖各方面、各阶层、各阶段, 有措施、有考核、有奖惩的目标管理体系。

  四、组织体系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什么是组织?组织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有机联系而形成的团体。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不论职位高低, 都是一个个作用不同的点, 部门就是将各个点通过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个面, 管理层的作用在于各个面的无缝对接, 决策层的职责在于确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引导正确的前进方向、控制合理的行进节奏、促进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在一个优秀的组织体系中, 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 工作的落实靠的是机制的有效运行, 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组织成员各自作用的发挥。就像一部汽车, 各种各样的组件联系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个个系统, 系统与系统联系在一起, 就构成了整部汽车。这里的各个组件就好比是我们的员工, 各系统就好比是我们的各部门, 而起着系统间联系作用的就好比是我们的管理层, 具体到各系统的运行、联系和配合, 靠的是事先确立的运行机制。而驾驶员就如同我们的决策者, 职责在于点火启动、控制方向和速度、确保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企业经营目标说到底是要靠人、靠组织去实现的。再完美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工作计划,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付诸实施, 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说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打造一支富有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可见组织体系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

  组织体系的建设应当围绕企业发展目标而展开的, 并且随着企业发展状况和战略规划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首先是组织机构设置, 包括部门构成、岗位设置 (岗位职责) 和用工编制, 都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制定战略规划的同时, 要配套相应的组织机构发展演进方案, 对到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需要增设、撤消或调整哪些部门、哪些岗位, 以及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变化等等, 都要做出相应的规划。其次是岗位评估和薪酬带入。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 通过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在对每个岗位特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评估。并以此评估结果为依据, 确定相应的岗位职级和薪酬标准。第三是进行人岗匹配。通过岗位竞聘等有效办法,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在上岗试用期间, 还需要以岗位职责要求为标准, 对员工技能进行全面测评, 做出胜任评定, 同时找出员工工作能力上的不足。第四是针对员工技能差距, 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并严格落实, 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最终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精品团队。

  五、管控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保障

  管控体系就是要形成完整的规章、程序、规范和标准, 解决“按照什么样的规范和程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标准?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等一系列问题, 需要制订专门的、成体系的制度规定和控制流程, 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下去。

  首先是要形成制度创建机制。制度能否有效执行的前提, 是制度本身具有可行性。在制度创制过程中, 一是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能够审慎对待制度创制工作, 尽可能地减少随意性。二是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充分体现实事求是原则, 减少“闪灵光”、“拍脑袋”, 使制度创制工作尽可能符合工作实际。三是要广泛征求意见, 听取各阶层的意见和各方面的建议, 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展开充分的讨论, 集思广益, 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一个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制度, 就好比一双鞋子, 款式好看, 做工精湛, 更重要的是合脚, 才能广受欢迎而被普遍接受。

  其次是要形成良好的执行机制。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强有力的执行。一个良好的执行机制, 要始终坚持“一贯性”原则。制度的执行要一以贯之, 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 变来变去, 员工就会无所适从, 长此以往, 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 员工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 不仅执行力上不去, 连正常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也恐难持续。一个良好的执行机制, 要坚决维护“平等性”原则。这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一个是遵守制度的层面, 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另一个是执行制度的层面, 要坚决贯彻制度优先的原则, 形成照章办事的习惯。我们很多企业都热衷于“一事一议”、“一事一请示”等, 这样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对待相同的事情,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尺度, 那么事情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会千差万别, 所以我们需要制度这个准绳, 并坚决执行下去。一个良好的执行机制, 必须有“考核奖惩”保障措施。要配套考核措施, 一项计划和制度出台后, 必须同时配套有考核办法, 否则执行就没有保障。要做到奖惩到位, 考核结果出来后, 该奖的要痛痛快快地奖, 该罚的要坚决彻底地罚, 决不能姑息迁就、态度暧昧。要坚持勤奖慎罚, 充分发挥各项奖励措施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坚持如非必要不处罚的原则, 特别是要防止因滥罚而挫伤员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第三是要形成良性的评价和改进机制。再好的制度也总有偏差、总有不合时宜的时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制度也只能靠执行去检验。我们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制度就摆在案头、挂在墙上, 可到底执行了没有?执行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对于这些问题经常很难说得清楚。所以有必要配套相应的执行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 并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扎扎实实地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执行效果和制度本身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要不断地检验和反思, 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对于经验要进一步推广, 对于问题进行要坚决纠正。要使制度体系在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 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水平。

  六、结语

  构建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 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作。目标、组织、管控三个框架体系的建立, 将使各项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手段纳入并融合于统一的管理系统成为可能。一个完整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运作, 将有力推动企业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原文出处:焦红清.浅析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18(11):283-2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