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论文

新媒体下的方言类节目的局限和发展方向

来源:视听 作者:王佩凤
发布于:2018-06-29 共4522字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的兴起带领我们进入融媒体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和便捷, 语言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伴随“新媒体一体化”的发展, 开启了媒介生态系统和谐、有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种背景下, 地域特色明显的方言类节目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改变本土化传播途径, 实现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 提高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融媒体; 方言类节目; 小众化需求; 大众化传播; 新媒体一体化;

方言
  
  代表本土文化传播的方言类节目, 在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摒弃与发扬, 面对全球数字化与融媒体时代的冲击, 方言节目在内容、播出形态、传播渠道等方面打破现状跨越式地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媒介生态系统的潜力, 使方言文化传播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 让新的媒介载体跨地域传播地方本土文化, 推动大众化语言的发展。
  
  一、方言节目的局限性
  
  由于方言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众所使用的语言, 方言节目的受众自然也就有了局限性, 能听懂方言节目的受众也在无形中划分了地域范围。另外, 方言节目的受众对外交流仍然以普通话为准, 仅仅把方言节目作为一种娱乐和放松的形式, 所以方言节目要想发展起来, 必须在受众接受程度上有所突破。此外, 由于年龄阶段的不同, 加之时代文化的影响, 老年人和年轻人对节目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出现两极分化的需求, 使节目内容和播出形态都无法做到精准定位与编排。
  
  (一) 方言节目在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下不好把握“度”
  
  我国对外开放以来, 为了满足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民族繁荣, 极力推广普通话的应用, 并在法律与政策上都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而方言节目的出现, 是完全以方言为载体的, 由此一来对于普通话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很大的障碍。可以说, 一些方言词句里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比起普通话更加丰富, 更加吸引人, 此现象与现今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要求产生了相反作用, 不利于语言的统一和人与人之间更大范围的沟通交流。这就要求方言节目把握好“度”, 在传承与发扬中拿捏好分寸。
  
  (二) 受众面窄
  
  由于方言节目的特殊身份, 从诞生起就自带局域范围, 受众具有针对性, 其他地区受众大概能懂其中的涵义和笑点, 但不会将它视为对外交流的语言, 更不会进行大众化的推广, 这就导致方言类节目受众面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目的发展。此外, 方言类节目不但只能本土化传播, 而且有一定的年龄局限。在时代文化的影响下, 当地土生土长的老年人自小熟悉方言, 而年轻人从小学习普通话, 再加上当下市场化经济加速了贸易往来, 越来越多的居民打破地域限制, 基本上是以南北大融合的方式居住和生活, 加速了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 相反, 代表本土文化的方言类节目的受众范围自然缩小。
  
  (三) 内容和传播渠道比较单一
  
  方言类节目为了紧跟本土人文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迎合当地受众需求而生产的节目, 节目题材主要来源于本土, 与大范围相比, 小范围视角内具有吸引力的新闻线索相对较少, 节目资源较为匮乏。在这种背景下, 方言节目的发展趋于“模版”, 基本上是主持人把目前的热点话题以地方方言和声情并茂的形式解读给受众, 并加以评论, 由此引起受众的关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方言节目将取材局限在日常生活琐事上, 而忽视了对国家大事、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报道, 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严肃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只适合报道一些市井新闻和百姓的家长里短, 而无法驾驭严肃的经济、政治新闻报道, 增加了选材的局限性。但时间一长, 单调的内容会使受众的好奇心变淡, 致使受众流失。如此一来, 本土化的方言类节目的传播面受限, 跟不上当下媒介走向外部市场寻求发展的步伐, 所以, 传播形式自然只有单一的本土人文交流的形式。这就大大减弱了方言节目的传播效果和传播形式。
  
  二、融媒体时代方言类节目的突破
  
  地域性比较强的语言文化是本土文化的精髓, 是地方文化特色, 是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方言文化历经岁月磨砺, 更具本土特色, 是地方性特征的“窗口”.这种小众语言能立足于历史发展中, 除了本地人文素养的传承之外, 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方言衍生的文化产品---方言节目的诞生与兴起正是本土文化传承的伟大举措。在融媒体时代, 方言类节目与时俱进搭载新媒体顺风车, 在节目形态、传播方式等方面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与突破, 为方言类节目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
  
  (一) 多频传播拓宽受众面
  
  在融媒体时代, 方言节目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更趋于多元化的需求, 节目的承载量打破固有模式, 不但传播本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热点, 还以地方资讯为引子传播本土以外的热点话题, 以方言的传播形式带给受众更加亲切的解读方式, 聚焦话题, 让受众在喜闻乐见的本土人文中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在这种背景下单频传播的方言类广播节目又衍生出电视方言节目, 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蜻蜓FM、微视频等播放, 实现了同一内容多频传播, 受众从听众转变为观众, 节目实现从本土到外地的跨地域传播, 这些变化是方言节目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新契机。例如宁夏交通频率 (FM98.4) 的方言情景剧《的哥哈嘻嘻》衍生出电视方言节目《哈嘻嘻扯磨》, 主人公哈嘻嘻、夏丽丽从《的哥哈嘻嘻》中的剧中人物摇身一变成为电视方言节目《哈嘻嘻扯磨》中的主持人, 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受众跨身份、跨地域的转变、主持人与剧中角色的“客串”、音频与视频的“衍生”结合是方言类节目的新突破。
  
  (二) 方言“混搭”普通话的主持风格
  
  在融媒体时代下, 方言节目将一切可能的新媒体技术为我所用, 把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App等有效结合并向跨媒体转变, 突破性地跨越地域界限, 另一方面, 节目主持人以方言“混搭”普通话的形式, 增添节目新意, 这种节目创新与新媒体有效结合, 打破地域语言障碍, 实现小众语言大众化传播。遵循可持续化发展原则, 使方言文化传播沿着和谐、平衡、有序、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例如, 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汪涵经常在《天天向上》节目中说一些常德话和长沙话, 这些方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更多湖南群众, 同时也能够让更多说普通话的人了解到这种方言的魅力, 起到了宣传方言文化的作用, 并推动了语言大融合。
  
  (三) 方言广告巧妙植入, 凸显地方特色, 提高经济效益
  
  在融媒体时代, 方言广告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不仅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语言功能方面也与众不同, 并起到了其它广告形式不能达到的广告效果, 更易于受到方言区消费者的青睐。方言广告能让受众感到亲切、自然、有趣, 拉近商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从而体现出广告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创新意识。方言节目看到了方言广告的“优势”, 或者说是方言广告看到了方言节目的“商机”, 二者互惠互利, 共生共存。在方言节目中巧妙植入方言广告, 不但拉近了受众与节目的距离, 更增加了节目的地方特色, 更为方言节目拓宽了经济市场, 为本地域商家搭建了推广产品的宣传平台, 实现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方言节目的发展方向
  
  融媒体时代, 给传媒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传播平台的多方兼容和端口的接入, 架起了方言节目与新媒体之间的桥梁。这意味着方言节目以新的姿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 使方言节目的内容品质、便捷化传播等得到飞跃性提升。
  
  (一) 创新内容, 提升品质, 贴近本土化
  
  不管是方言广播节目还是方言电视节目, 能够吸引受众的地方都是优质化的节目内容和接近本土人文情怀的特色。基于此, 方言节目在节目内涵上进行延伸, 为广大受众所服务。这种以小众和贴近性特点吸引众多受众关注与互动的方言节目, 究其受欢迎的原因, 是来自生活的真真实实的原生态素材在发挥作用。如由爱奇艺、尚众传播联合出品并独家播放的《十三亿分贝》方言音乐综艺节目, 以“地方话”演唱形式, 进行原创、改编、翻唱等创作, 覆盖全国的海选成为各地方言麦霸的聚集地。这种方言+音乐的创新形式, 为受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视听享受。该节目内容之新颖、受众群体之多样、融媒体传播形式之多元等开创了国内方言类节目立足本土、贴近本土发展的先河。
  
  (二) 多元便捷化传播, 双向沟通、多方互动
  
  方言节目在扎实做好节目内容的基础上, 也利用新媒体技术多渠道、全方位地传播节目内容, 满足现代受众多样化的收听需求。创建增强节目互动的移动社交平台, 同时保留传统的热线电话和短信的互动方式, 便于满足老年人群的互动需求。这种多渠道多平台兼容式的互动使节目的传播效果更好。另外, 方言节目微信平台、微博账号上的频繁互动, 一方面可以观察受众使用互动平台的规律, 改进和完善新媒体平台;另一方面, 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搭建微“朋友圈”, 进行实时互动, 用融媒体时代的新互动手段, 提高受众与节目的粘合度。比如受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 用文字、语音、图片等方式实时交流对当地历史文化、奇闻轶事的想法, 并推荐、转发、分享喜爱的节目, 使小众语言的方言节目实现大众化传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此外, 节目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提高对受众意见反馈的答复效率, 极大地提升受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 也为方言节目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它不仅可以进行一对多的分享式信息推送, 同时也为媒体和用户提供了“一对一”的沟通对话功能, 做到了方言节目的双向沟通, 取得多方互动的传播效果。
  
  (三) 方言脱口秀节目紧扣频率频道定位, 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 (口才展示) 音译过来的, 指受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电视节目。方言脱口秀节目自然是以方言形式展示节目内容, 以人物对话和特效音响加强节目气氛。方言脱口秀节目在传播本土文化的同时, 紧扣频率频道定位, 以方言形式解读地方性政策、法规以及金融、保险、证券等相关知识, 以平民化视角聚焦社会热点, 以通俗易懂的解读形式贴近受众, 强化百姓需求。此外, 用融媒体平台向地域范围外展示节目内容, 以节目带动效益, 加速了跨地域的交流和沟通, 为当下市场经济的贸易往来搭建“桥梁”, 吸引地域外的企业商家运用这一独特的“方言平台”, 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企业风采, 也为地方对外传播做了一定的经济后盾。例如宁夏经济台 (FM92.8) 《马钱钱》节目, 紧扣频率定位---“经济广播说经济”, 接地气、瞄准民生, 主题围绕社会最新最热的经济话题, 通过对每期节目话题的交流, 讲好宁夏故事, 让听众能够对某一经济问题或现象有更为全面、客观、立体的了解。幽默风趣的地方方言不仅给听众带来娱乐休闲的享受, 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大量的经济信息, 提升了听众的文化素养。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 新的媒介载体把不同的媒体进行全面的整合, 实现了“资源融通”.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运作模式, 提升了媒体行业的价值。作为小众语言传播的本土化方言类节目, 应在“融媒体”大环境下搭载新媒体的顺风车, 多元化服务受众, 发扬节目幽默诙谐、个性风趣的特点, 让节目的地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补充。
  
  参考文献
  [1].浅谈方言节目的优势和局限性[EB/OL].豆丁网, 2015-05-24, http://www.docin.com/p-1159707107.html.
  [2].徐琳燕。新媒体时代下方言新闻的生存与突破[J].新媒体研究, 2017 (13) :105-106.
原文出处:王佩凤.浅议融媒体时代方言类节目的发展[J].视听,2018(06):18-1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