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计算机是人”双向隐喻的产生及其局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02 共4757字
论文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描述乃至认识事物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似乎除了人类自己,再也没有什么能和这个神奇的物件类比。

  我们以人隐喻计算机,反过来又用计算机隐喻人。

  “计算机—人”的隐喻与反向隐喻在隐喻世界中似乎是独特的现象。它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乃至认识自身的方式,引起了一系列词义变化,甚至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拉开了现代认知科学的序幕。文章将探讨“计算机—人”双向隐喻的形成及其对语言乃至计算机科学和现代认知科学的影响。

  一、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

  1980 年,语言学家莱考夫和哲学家约翰逊在二人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指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莱考夫和约翰逊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纪元,使隐喻从传统的修辞学转入现代认知科学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隐喻能提供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能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意义,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

  由于隐喻的主观性、模糊性、多歧义性,它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受到质疑。人们认为科学概念应当基于严密的逻辑归纳和演绎,科学理论陈述的语言必须严密、精确、无歧义。然而,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表明科学家在发明或组织观念时采用了隐喻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理论建立在纯粹的逻辑建构之上。当物理学家考察肉眼不可见的微观物质世界时,就不能不从隐喻语言中寻求合适的表达方法。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把光和声进行类比,指出光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光的不同颜色和声的不同频率是相似的,都具有振幅、频率和其他一些共有属性。

  二、“计算机是人”隐喻的产生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计算机是迄今为止最神奇、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发明创造。但与其他科学不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并无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范式,计算机本身也迥异于人类发明的其他工具。尽管计算机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功能,能完成复杂的计算,能识别声音、图像,但拆开计算机,会发现里面只有一些电线、芯片。这谜一样的“黑箱”,几乎没有任何固有特质,世界上恐怕没有更加难以描述、更难以理解的发明了,因此计算机从诞生之初就成为隐喻渊薮。计算机定名的过程,就是各种隐喻相互竞争的过程。19 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把自己的原型机命名为“analytical engine”。20世纪数学家图灵把自己的假想机命名为“univer-sal machine ”。 二人都使用了机械隐喻。 Goz-zi统 计 了 美 国 1945—1947 年 的 Readers'G uide for Periodical Literature( 《期刊文献读者指南》) ,发现计算机方面的文章列在“calculatingmachines”条目下。文章题目中,“computer”和“robot”各出现了 5 次,“analyzer”出现了 4 次,“brain”出现了 3 次,“machine”出现了 2 次。而1955—1957 年,“computer”出现了 40 次,“brain”出现了 22 次,而“machine”仅仅出现了 9 次,“au-tomation”出现了 4 次,“robot”出现了 3 次。

  由此可见,在计算机问世的早期,有关其命名的隐喻有些是机械隐喻,如 analyzer、robot、ma-chine,有些是生物隐喻,如 computer( 义为“精于计算的人”) 、brain。但两种隐喻竞争的局面很快结束,生物隐喻占了统治地位。这恐怕是因为“计算机是人”这个概念隐喻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派生隐喻,用以描述计算机及其功能的方方面面。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十分精妙,而这个过程却是不可见的。它操作原型符号,能对以某种数学方式呈现给它的问题作出智能的回答,具备了人脑的部分功能。因此,要描述计算机的符号操作功能,机械隐喻显然不够精妙与复杂。再者,由于人的自我中心与自身认知的特性,人与世界构成隐喻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山口、山腰、瓶口、瓶颈、针眼、玉米须、锯齿、鞋舌、烛泪……皆是雄辩的证明。就这样,通过“计算机是人”这个身体隐喻,人的各项特质被投射到计算机身上,这个莫名的存在被引入语言的光亮中来,这个不可言说的事物变得可以描述了。计算机从此拥有了“智能”,有“记忆”,能“读”能“写”,拥有自己的“语言”。

  然而,“computer”的隐喻特征在其中文译名“计算机”上却没有体现出来,中国人显然不喜欢这个严肃而陌生的名字。很快,从专业人士到普通用户,大家都称其为“电脑”,“计算机”只在严肃的论文和专业教材中出现。同样,日语中也称计算机为“人工头脑”。

  始源域“人”的各个特征投射到目标域“计算机”领域,引起了一系列语义变化。从此,人与计算机开始共用一系列原本专属人类的词汇。Goz-zi利用历版《韦氏大学词典》对英语中一些原本描述人类的词汇作了一个历时的跟踪,发现词典也记录了在“计算机是人”这个概念隐喻的影响下词汇的语义变化。

  memory,本义为记忆,是人脑的核心部分,指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再现,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够再认的过程。现在,memory 通过隐喻有了新的定义———存储器,指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数据的装置。这个语义的变化在 1963 年第 7 版的《韦氏大学词典》中可见端倪,memory 一词第一次因隐喻有了新的定义:electronic computing machines。

  brain 一词在 1973 年版的《韦氏大学词典》中开始有了新的意义: 能执行控制或计算等人脑的一项或若干项功能的自动装置( 如计算机) 。

  conversation 一词在 1973 年版《韦氏大学词典》中也出现了新定义: 类似对话的一种交流,尤指通过键盘与计算机进行的实时互动。人和计算机之间之所以能进行“对话”,是因为计算机拥有“语言”。machine language 一词在 1973 年版《韦氏大学词典》中首次出现,同时出现的还有 ma-chine readable,指“直接可为计算机使用”。

  intelligent 一词在 1983 年版的词典中出现了新的意义: 能执行计算机功能( 智能终端) ,能将数字信息转换成硬拷贝( 智能复印机) 。同时,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一词也在 1983 年版词典中出现。这些词义的隐喻变化在被收入词典之前就已经出现,收入词典标志着“计算机是人”的隐喻已经根深蒂固,对语言乃至人的认识都已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科学家从人脑的功能原理上得到启发,模拟人类思维成了无数计算机科学家的目标。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促使计算机模拟设计思想产生根本转变。信息加工的串行处理模式转变为并行分布处理模式。人们努力用计算机的各种技术如并行计算、分布式网络、广度并行等来模拟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工作原理。现在计算机已经能模仿人的某些感觉和思维功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推理,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IBM 公司研制的名为“深蓝”的计算机甚至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

  三、“计算机是人”的反向隐喻

  “计算机是人”的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藉以了解、描述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和词汇。有趣的是,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熟知度的提高,它也开始作为始源域向其他认知域映射,“计算机是人”的反向隐喻“人是计算机”开始出现,也逐渐造成一系列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词义的增加虽未进入词典,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使用起来却十分自然。

  例如:As people get older their hard drive fills up.With him it' s a softw are problem. Put thatthought in your database. After leaving those cultpeople,the kids had to be reprogrammed. The fearof fire is hard-w ired into all of us.再看前几年流传的一个幽默段子: “DearTech Support,Last year I upgraded from Boyfriend5. 0 to Husband 10. 0 and noticed a distinct slowdow n in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particularly inthe flow er and jew elry applications,w hich operatedflaw lessly under Boyfriend 5. 0 …”

  这个段子在facebook 上被广为转载,并被译成汉语在中国网络界流传。在汉语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形。比如新华网转载的一篇文章《坚决抵抗大脑死机》。还有《广州日报》刊登的调侃 IT 人士的幽默对话:

  女: 亲爱的,最近我发现你情绪低落,反应速度大大降低,是不是头脑里碎片太多,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下?

  男: 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与同事越来越不兼容了。

  值得一提的是,“人是计算机”的隐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角度来描述我们自身,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还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人类心智的窗口。

  计算机内部只不过是一些芯片、电线,然而计算机却能完成复杂的计算,能识别图像、声音,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十分令人费解。通过隐喻,将大脑的功能特征投射在计算机上,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描述。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打开头颅观察人类的大脑,情形也同样让人困惑。不论是观察下丘脑、枕叶皮质区,还是用显微镜细细观察神经元轴突的突触或神经传导物质,都看不到任何思想和情感。心智的很多方面不是单单运用神经科学的知识就能解决的。无论采用何种理论和方法,心智的研究都只能是一种间接研究。因而心智研究更依赖隐喻的方法,通过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来帮助解释,隐喻已经成了心智研究的一种概念框架,一种研究范式。

  由于大脑及心智的复杂和神秘,人们常常使用最新的技术来比喻脑的模式。18 世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拉美利特提出“人是机器”,19 世纪有人说生命是一部热机,到了 20 世纪,谢灵顿把脑比作电报系统,弗洛伊德则把脑比作液压和电磁系统。而如今关于脑的隐喻就是计算机。

  自从计算机隐喻出现以后,心智的计算机模型成了研究心智工作原理的重要物质手段,人们对思维的认识空前深入了。从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认识主体,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四、“计算机—人”双向隐喻的局限

  然而,隐喻是一把双刃剑: 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仅有部分对应关系,就像日食一样,隐喻突出了所喻的某些方面而遮蔽了另一些方面,因此有可能以偏概全,转移视线,甚至歪曲事物的本来面貌。尽管语言并不能完全决定思维,但它能影响思维习惯,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用 memory 还是 data-capacity 来称呼电脑的储存器影响着我们看待自身的方式。“计算机是人”的隐喻固然让计算机变得易于理解和描述,甚至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但在我们把人的特征投射到计算机上的同时,我们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认识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我们越发把人和计算机混同,甚至觉得计算机要比人强大。然而计算机永远也不可能代替人,它虽然能进行信息处理,但终究没有创造力,也不具有感情。而“人是计算机”隐喻的局限在于,它把思维的本质看作是计算,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但并非人类心智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计算的。“意识”和“创造性”都不是算法可以描述的。心智不可能全部是线性、形式化的。尽管有的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普通大众却往往受到计算机隐喻的影响,对心智的认识趋于简单化。例如 Gib-son指出,相当一部分美国父母认为教孩子读写就像为计算机编程一样。他们认为读写能力是一个非常容易界定的东西,学生要不有这个能力,要不就没有,只要举行一个标准化考试就可以弄清楚状况。假如学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可以像给计算机安装程序一样教给他们这个能力,只要方法正确,就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这种忽略人的个性的、对教和学的简单化的认识在中国也并不鲜见。反思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我们是否也把人当成了计算机?

  五、结语

  “计算机—人”的双向隐喻使得我们能够理解计算机,描述计算机的方方面面,因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它更为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然而这个双向隐喻又有着种种局限,我们在开启新知的同时不免又受它蒙蔽。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指出,日常会话中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离开计算机隐喻,计算机将成为一个不可言说的事物,大脑和心智将再次成为黑箱。一些语言学家提出要避免一种隐喻垄断一个认知领域,提倡通过多种隐喻多角度地认识一个事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虽然隐喻是模糊的,甚至有可能误导,但人们还是愿意接受隐喻的庇荫: 相信隐喻是阅读世界的注脚,是日常表达随时可倚的仰仗,更是一道光线照进未知的黑箱。人们充分享受隐喻带来的方便与美妙,同时也忍受着隐喻的限制与误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