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阿鲁秋诺娃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5 共5918字
论文摘要

  Н. Д. 阿 鲁 秋 诺 娃 ( Нина ДавидовнаАрутюнова) 是俄罗斯当代着名的理论语言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她 1923年 4 月 30 日出生于莫斯科,1945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1948 年就读于苏联科学院马尔语言与思维研究所罗曼语专业研究生班,1954 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75 年获语文学博士学位。她 1986 年组建“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1990 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作为《语言学百科词典》编委会成员获得国家奖金。1954 年至今,她一直在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曾长期担任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理论语言学部的主任。

  阿鲁秋诺娃从事语言研究半世纪有余,研究领域广泛,尤其在构词学、句法学、语言的逻辑分析等方面成就斐然,其语言学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阿鲁秋诺娃始终关注语言中人的因素,她既继承了苏联的语言学传统,在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又善于吸收西方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并用俄语来验证和发展这些理论和方法。

  她精通英、法、德、西班牙等多门西方语言,并有深厚的哲学、逻辑学功底。受英美分析哲学和俄罗斯传统哲学的影响,阿鲁秋诺娃偏爱运用哲学和逻辑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对日常的语言运用现象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以她为旗帜的“语言的逻辑分析”流派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研究方向,代表了目前俄语学研究的前沿理论水平。

  本文通过梳理阿鲁秋诺娃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提炼和总结其主要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特色,从一个侧面系统、宏观地把握俄罗斯语言学界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一、构词学和形态学研究
  
  在其学术研究的初期,即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阿鲁秋诺娃尤为关注西班牙语的构词问题,包括词干的概念、词缀法、复合构词法、词组的溶合法及名词化,非纯派生法和生产词还原派生法、语法形式的词汇化、词类转化构词法等。她将词干的形态分析与构词分析区分开来,并指出了词的形态结构与构词结构之间的基本差异,在俄罗斯构词学中引入了直接成分分析的原则。她还发表系列文章专门研究普通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如划分分析性形式的标准等。1961 年,她出版专着《现代西班牙语构词学概论》,其中体现出的构词学思想已成为俄罗斯构词学研究的经典,对俄罗斯语言学中构词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阿鲁秋诺娃还对西班牙语词干的形态、西班牙语—俄语的词典编纂学、伊比利亚罗曼语支的倒序词典及其一般理论、构词能产性理论、西班牙语动词和名词的语法聚合系统等问题有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着作显示出她对西班牙语的浓厚兴趣。1965 年她出版了专着《西译俄翻译难点》,对西班牙语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百科知识性的描写,描写了西班牙语语法的各个层面,如名词的性和数、动词的变位、动词的体系、句法强调手段、句法中的非直接关系和句法紧缩、西语的情态对白、句子成分间的语义一致、派生谓词等。

  二、句法学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阿鲁秋诺娃致力于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历史。她关注欧洲和美国学者们在20 世纪中期所研究的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并评介了一些对语言的结构具有独创性观点的书籍。她特别关注美国的描写主义和早期转换生成主义以及兰姆的层次模型等语法理论。但阿鲁秋诺娃并不仅对这些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还详细考察这些语法理论的概念体系,以揭示其思想的发展动态。她对结构主义语法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当时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如《语法中的结构方法和传统方法》( 1963) 、《苏联结构主义语言学史》( 1967) 和《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1973) 等。

  阿鲁秋诺娃对句法问题的兴趣贯穿其学术活动的所有阶段。她所关注的句法问题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从最简单的语言意义单位的句法上升到复杂的言语单位的句法。通过她该时期发表的一系列论着的名称,可大致勾勒出她在句法学领域的研究轨迹: ( 1) 西语复合词的构词机制,尤其是复合词词根的句法问题研究,体现在 1953 -1960 年的论着中; ( 2) 词类句法问题的研究,体现在 1961 - 1962 年与西语中 el-pajaro mosca 词组、词的句法搭配能力有关的论文中; ( 3) 句子成分的句法问题研究,体现为从 1963 年罗曼语对比句法开始的句子成分句法研究,以及从 1966 年西语中强调句法手段开始的强调结构成分的句法研究;( 4) 连贯语篇成分的句法研究,体现为 1969 -1972 年从文学散文的句法类型开始的散文独白语篇成分的句法研究,以及 1970 -1972 年从对白中刺激话轮的反应话轮开始的对白言语话轮的句法研究; ( 5) 句法整合理论,体现在 1969 -1983 年的一系列基础性着作中。

  阿鲁秋诺娃在普通句法理论方面的着作对于理解俄罗斯理论语言学中的句法问题有奠基性意义,标志着俄罗斯句法理论新时代的来临。她在普通句法理论方面的特殊之处在于: ( 1) 区分句子的称名层面与交际层面,并认为句子的内容层面不可归结为称名层面; ( 2) 指出命题称名与事物称名的区别性特征; ( 3) 指出实词语义结构的定位是在句子组成中履行不同的逻辑交际功能。

  通过扩大语言单位称名功能的认识,阿鲁秋诺娃将词汇语义研究与句子语义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她认为,词的意义取决于其在语句中的交际作用。而根据词语词汇意义在逻辑交际行为( 即判断结构) 中的不同作用,即词在句子中的逻辑交际功能,她首先区分出两类最重要的意义———将词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证同意义和将词与人对世界的思维联系起来的述谓意义。前者要求词的意义是实指物的具体特征,而后者则相反,揭示词的概念( 分类) 意义。这种对实词词汇意义的研究方法对当时的词汇语义学具有革命性意义,开启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在阿鲁秋诺娃看来,除了词和词组之外,句子也有称名功能,区别在于句子是对事件、情景或事实的完整称名。句子中具有证同功能的成分,即报道的主位,在交际中性的句子中是普通的主语,在句子中实现指谓意义,是事物的符号替代物。

  在句中履行述谓功能的成分,即报道的述位,在交际中性的句子中是普通的谓语,在句中实现概念意义,不是事物的符号替代物。

  主位( 且是交际上无标记的主语) 具有证同特征,因此,在语言规范允许的情况下,主位可被省略或被直接指向事物的指示所替代。证同词语的“言语意义”( 指称) 近似于专有名词的意义,它们都指向唯一的对象。但专有名词几乎总具有该性质,证同词语却并非如此。述位( 且是交际上无标记的谓语) 具有概念意义特征,因此,用于此位置上的名词不包含对实指物的具体信息,而是突出其某一特征。

  通过分析,阿鲁秋诺娃得出结论: 句子及其称名等价物的称名特点在于其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这一特点将命题称名与具有事物意义的名词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构成词汇称名核心的词组对立起来。

  在 1972 年出版的《句法学》一书中,阿鲁秋诺娃指出,语言句法机制的四个主要成分相互间有紧密的联系。这四个成分分别是事件的称名、语句的现实化、思维行为逻辑交际取向的表达和语句交际目的的表达。

  在 1976 年出版的《句子及其意思》一书中,她把句子语义结构同人的逻辑思维结构和现实情景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针对俄语划分出四种最重要的逻辑句法关系,即存在关系、品评关系、称名关系和同一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区分出俄语四种最本质的逻辑句法类型: 存在句、品评句、称名句、证同句。

  这些句子类型之所以具有基本的逻辑功能,是因为它们反映出符号情景的基本成分,即现实( 事物的世界) 、思维( 概念的世界)和语言( 名称的世界) 之间的关系。存在语句将概念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品评语句将现实事物置于不同概念之下,称名语句赋予事物名称,证同句表达事物与自身的同一。阿鲁秋诺娃这种创新的方法在句子语义领域引起了真正的学术革命。

  《句子及其意思》中最重要的论点之一,是语句交际焦点的变化会引起其逻辑实质的根本改变。如 Петя разбил окно( 别佳打破了窗户) 是品评判断,而 Окно разбил Петя( 打破窗户的是别佳) 是证同判断; Яблони растут в саду( 苹果树生长在花园里) 是对地点的判断,而 В саду растутяблони( 花园里生长着苹果树) 是存在判断。因此,当出发点是被解释名词时,双称名判断表达释义 ( 如 Гардероб – это платяной шкаф 中“Гардероб 是衣柜”; Ромб есть равностороннийчетырехугольник. 中“Ромб 是各边相等的四边形”) ; 而当出发点是对事物的描写,述题是事物的名称时,双称名判断表达“称名”( 如 Платянойшкаф [называется / /есть] гардероб“衣柜[被称为/ /是 ] гардероб ”; Равностороннийчетырехугольник [есть / /называется] ромб“各边相等的四边形[是/ /被称为]ромб”) 。

  由此可见,脱离交际层面对句子的逻辑分析会严重曲解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众多句法学研究流派相比,阿鲁秋诺娃句法学理论的显着特点有: ( 1) 一直将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为整体,必要时又能对它们进行清晰的区分,这与有些学者将这两个层面割裂开来研究不同。( 2) 她 1971 年就提出“句子交际层面”的概念,用于表示“句子成分”的分类问题与“实义切分”现象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当时许多句法学家们过分割裂这两个层面甚至宣称只有抽象于交际负载的句法才是“纯句法”、“真正的句法”。( 3) 意识到词汇意义类型对于填补某一句法及逻辑交际位置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关注能揭示句子现象实质的最简句子类型,即独词句和双词句。她认为,独词句对理解句子指称( 称名) 层面十分重要,而当时句法学家们普遍将句法现象的实质归结为组合关系,即搭配活动、词语的组合; 在研究句法的组合层面时,她重点关注构成句子核心的最简( 核心、基础、二元的) 词组,这完全符合“逻辑学方法”( 主体 +判断谓词) 和“心理学方法”( 基本观念 + 新观念)的传统,因为这些词组能揭示核心、最重要的句法关系,不了解这种核心的句法关系就不可能理解所有其他句法关系的实质,这也与那些只研究词组成分间句法关系而忽视句法核心部分的句法学家们有区别。( 5) 她虽然积极地运用逻辑及心理学和哲学的概念体系来研究句法,但并末将其作为重点。她只运用那些现有的逻辑概念要素,以便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单位内容层面的特性,换言之,只在有利于而非束缚研究的条件下,她才运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及各种逻辑哲学方法的要素,将它们用于揭示日常语言的特性。

  1988 年,阿鲁秋诺娃出版了专着《语言意义的类型: 评价,事件,事实》,主要关注句子( 语句)与思维结构、人的生活、言语情景的联系,研究与命题意义系统化有关的问题。命题意义是与句子及其称名派生物———具有抽象意义、由谓词转化的名词———有关的意义。这种研究涉及传统上被视为外部语言学的问题,如人的本质问题,即人的情感和心智、伦理、美学因素,价值体系以及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过程等。而其 1998 年出版的专着《语言与人的世界》则更关注语言与人的本质联系。她将语言现象与人理解和判断世界的能力、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联系起来,系统地描写各类转喻,如隐喻、比喻、换喻,并阐明形象、象征和符号等符号学概念的形成规律。她对逻辑系词语义细致的逻辑哲学分析形成理解核心概念如判断的真值、评价以及“真”和“真理”等哲学概念本质的基础。

  三、概念分析
  
  阿鲁秋诺娃研究语义学的方法整体上可被称为“概念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能制定,还能解决纯语言学问题。它对狭义语言学之外的一些学科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里指的是在解决一系列重要的哲学问题上。阿鲁秋诺娃受语言学中逻辑哲学流派的影响颇深,她不仅成功地制定了用逻辑哲学领域的学科来解决语言学任务的纲领,还是成功地实施该纲领的典范。换言之,哲学的任务在这里不仅被制定,还被成功地解决。这不仅与阿鲁秋诺娃的专着与文章,还与其在所领导的“语言的逻辑分析”小组中不知疲倦的研究活动有关。

  在阿鲁秋诺娃的理论系统中,概念是指生活哲学的概念和世界观术语的类似物,它们固定在自然语言的词汇中,保证民族精神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她所分析的文化概念主要是一些世界观相关概念,即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联系紧密的概念,这从“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一系列研究主题中可看出。该课题组以“命运—行为—真”为发端,以“时间—空间—人”vs“运动”为背景,以“真—善—美”为核心,通过“始/终—有序/无序—数—游戏—谎言/幻想”等个体概念来全面展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特点。

  作为该课题组的领军人物,阿鲁秋诺娃几乎为每本论文集撰写序言或论文,详细论述确定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阐明所选主题与其他主题间的关系,概括介绍相关的具体研究,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对活的言语以及日常语言交际特性的关注和对“自然逻辑”的关注,使阿鲁秋诺娃将所进行的逻辑分析与之前传统的逻辑分析区分开来,后者的研究重点,或是某种已制定的人工逻辑元语言公式,或是将这一人工元语言公式与自然语言的语句关联起来的规则。不能否认“人工逻辑”( 先验的) 研究方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但应该注意的是,“人工逻辑”的方法在许多语义学着作中的一枝独秀已逐渐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被视为束缚语义研究的可能性因素。因此,阿鲁秋诺娃在进行逻辑语义分析时使用的“自然逻辑”( 后天经验的) 方法意味着现代语义学新时代的来临。

  阿鲁秋诺娃语义学研究的“自然逻辑”方法的特点在于: ( 1) 关注词在语句中交际作用的差异;( 2) 关注抽象语义词语在非自由搭配中的事物伴随意义,尤其在运用隐喻表现力手段的语篇中;( 3) 关注哲学家、作家、诗人等有关日常语言语义的语句,他们在这些语句中显示出对语言的洞察力及对语言内省的高超能力。因此,阿鲁秋诺娃不仅积极地运用传统文献资料,包括文学作品和日常言语中的例证引文,以及其他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观察作为其语言思想的资料来源,还运用非传统的资料,即哲学家和作家们的语言,试图解释自然语言单位的意思。

  阿鲁秋诺娃的语言研究总体上是从探讨语言学和哲学的普遍问题开始,再到分析和阐释具体的词语、语法结构及文学篇章。她开创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句法的逻辑基础到语篇结构、从语篇结构到词汇意义的类型和修辞的研究路径。在阐释论述的过程中,她惯用隐喻和拟人的手法,这不仅形成了她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成为她开辟新知识领域的主要认知手段。

  参考文献:

  [1]卫志强. 苏联语言学家 Арутюнова[J]. 国外语言学,1991,( 3) : 45 - 49.
  [2]АрутюноваHД. О номинативном аспекте предложения[J]. 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1971,( 6) :63 -73.
  [3] Крылов С А. О научном творчестве Н ДАрутюновой [M]/ /Юрий Апресян. Сокровенныесмыслы, Слово, Текст, Культура. М: Языки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4: 837 - 845.
  [4]陈勇. 关于概念分析的本体论思考———以“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研究为例[J]. 外语研究,2011,( 1) :59 - 6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