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分析英汉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区别

时间:2014-06-0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672字
论文摘要

  关于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往往注重于某种语言,如俄语、汉语、英语等词汇的研究。另外,这些研究主要立足于语言,如《俄语语言的社会性浅析》、《语言的社会性略论》、《语言的社会属性(功能)认识及其意义》、《论汉语的人文性》等。以往的研究成果一般是单独谈词汇的社会属性或词汇的文化属性,或两者混为一谈,对词汇社会和文化属性的差异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把这两个概念单独抽出来进行基于词汇的综合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完整的认识。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为例,通过比较试图分析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差异,从而更完整更充分地认识这两个概念。由于相关文献及相关成果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尚属于探索性,期望能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一、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差异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社会现象,反映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文化”还是“社会”都会在词汇中留下印记,这种印记就是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它揭示了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或活动,比如说词汇的联想意义或情感意义就与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有关,如“妻管严”揭示一种社会现象,来源于“气管炎”,而“红喜事”往往指婚礼,“红”揭示的是中国色彩文化中特有的内涵。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就是以研究词语的民族文化语义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词汇背景理论。“词包括词位和义位两方面的内容。义位由概念义素和非概念义素构成,其中非概念义素又称背景义素,其总和为词汇背景。”

  根据非概念义素的不同性质,义素可划分为社会性的、跨语言性的和民族文化的。因此,词汇是反映语言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重要载体。但是语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有何区别?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企图各自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解释语言,文化语言学企图凌驾于所有语言学之上,把社会语言学纳入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也企图把文化语言学纳入其中。那么,“社会”与“文化”是如何在一种语言中共存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吴国华认为:“文化语言学侧重历史现象分析阐释,社会语言学注重实地调查,因此,前者‘重解释’,后者‘重描写’。”

  这种区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具有容易判别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既体现了社会的“现状性”,又体现了文化的“历史沉淀性”特点。但是这种表述过于宏观,如果把这种区别落实到词汇上,则对区分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1.在词义上体现为现状与历史的差异

  区别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要素是社会和文化。韦克难等主编的《社会学概论》认为“社会是由社会主体---人、社会关系、文化三者构成。”

  周运清主编的《新编社会学大纲》认为“现代社会是由人、文化和自然组合而成……文化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这两个观点都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社会学对“文化”的解释又陷入自我解释的无意义循环。在社会学关于“社会”的上述两个定义中,“人”、“社会关系”和“自然”都有明显的界限,但是“文化”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阐释的概念。社会学解释“文化”时又用“人与物”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类的概念,可是这几个概念在解释“社会”时已经用过了,现在又用来解释“文化”,那就起不到区分“社会”和“文化”的作用,因此是无意义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最本质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文化是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自然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因素。”

  文化涉及的不仅是人,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表现为现状,而文化表现为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应尽量把社会与文化区分开来。

  (1)词汇的社会属性主要涉及社会关系、社会背景、社会动态、政治背景等现状。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方面:性别、年龄、职业、人际关系、知识水平、政治立场、政治体制、历史变迁、社会地位、阶级和阶层、地理位置等。语言都重视对性别的区分,这种区分主要落在人称代词上。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包括:

  我、我们、你们、你、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等,其中“他、她、他们、她们”能说明被指对象的性别。英语中的人称代词分为:I、me、we、us、you、he、him、she、her、it、they、them等,其中he、him、she、her可以区分被指称对象的性别。而年龄或婚姻状况往往也可以通过词汇“少女”、“女孩”、“姑娘”、“女青年”、“女人”、“妇女”、“少男”、“男孩”、“男青年”、“男人”等揭示一二。英语里girl、woman、boy、man等有类似的作用,而对女性的称呼Miss和Mrs则直接表示了婚姻状况。关于称呼的词还可以揭示多种社会因素。比如,汉语里不同的地方对生母的称呼可能不一样,有“娘”、“妈妈”、“母亲”等,这些词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亲的称呼可能从“妈咪”到“妈妈”到“妈”,这种变化体现了一种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母后”则体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相应的政治体制。

  (2)词汇文化属性主要涉及词汇所揭示的历史沉淀。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出现了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有1871年英国人泰勒的定义和1952年克罗伯的定义,我国对“文化”的定义以权威性《辞海》为代表。泰勒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克罗伯的定义是:“文化由显性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着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物器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辞海》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虽然这些定义的表述各不一样,但是有三个主要共性:

  第一是人的活动性,表现为精神文化。第二是造物性,表现为物质文化。活动性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造物性涉及的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三是历史沉淀性和继承性,因此需要通过历时来分析研究文化。

  根据《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通过物质生活和各种有形的具体的实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建筑、服饰、饰品、用品和工具等。行为文化,即通过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文化、社会规范,如制度、法律、纪律、道德、礼仪、风俗、信仰等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作用,调节和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行为文化也叫社会文化,是社会意识积淀的产物。精神文化,即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的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产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大众传播等。精神文化是在前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上述文化形式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在词汇上留下的印记可以窥视文化的历史沉淀。“旧石器”与“新石器”,“冷兵器”与“热兵器”等词汇很容易令人想起相关的时代,这就是词汇的物质文化属性。对特定动物的崇拜或习俗导致相关词汇词义的变迁,如我国12生肖表示了12种人,所以属“鼠”的人又被戏称为一只老鼠;特定动物的习性又可以用来形容人,如“鼠辈”、“鼠目寸光”等。如果说关于动物的这种词义体现的是一种行为文化属性,那“太阳”词义的变迁体现的则是一种精神文化属性。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民族顶礼膜拜的对象,因此太阳在很多语言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是宙斯(万神之王)的儿子;在北欧神话中美丽的仙国阿尔弗海姆的国王被视为太阳神;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此外太阳还有很多别的意义,如多用“阳刚之气”来形容男士的行为举止,如代表“父亲”、“丈夫”、“男性”等阳性人物,如表示“明天”、“希望”等意思。此外,“太阳下山”、“太阳出来了”等表达还是地球中心说留下的影子。这些意义都是文化历史沉淀在“太阳”上的结晶。

  2.在词形上体现为应用与演变的差异

  词通过文字和语音这两种语形表现词义,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但是这种表现也有所不同。首先表现在语音上,主要包括方言和语音演变。一种语言通常有很多种方言,词汇的方言发音主要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发音特点。方言本身是地方文化的反映,比如说地方乐曲、地方戏曲、地方小品甚至地方文学等都需要通过方言来表现,离开了方言,这些文化形式就不存在。在这方面词汇的方言发音表现的是文化属性。但是方音对交流的影响则反映了社会现象,可以揭示交流者的地区背景、教育背景、语言能力等,这又表现了方言词汇的社会属性。与方言相对应的是标准语,汉语中被称为“普通话”。

  汉语推广普通话的过程就是一种词汇发音标准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体现的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力量,因此语言的标准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这个过程主要涉及词汇发音的标准化,所以说标准的词汇发音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

  如果说方言词汇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话,那么语音演变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属性。汉语词汇的发音演变成现在的普通话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很多词的发音与古代的发音不一样了。如“港”“讲”二字中古完全同音,但“讲”字腭化了,“港”却没有腭化。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如“家”、“下”等。

  “它们所受发音生理的制约应该是一样的,这种不规则的音变现象除了受其本身语音条件的制约之外,还应该受到了其他音变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当是语言的社会属性对语音的影响。”

  产生这种语音演变的根源还在于语言交际的需要。“用来指称人名、地名的一些专用名词和指代词,因其有相对固定的所指,在交际的过程中更不宜随便发生变化……因此,在相同的音变条件下,这些词语的语音往往体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

  现代汉语拼音制度是借用罗马拼音制度,而古代是用切音。借用罗马拼音完全是一种人为作用的结果,是当时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拼音制度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就语音而言,词汇社会属性表现在方言和语音演变中,词汇发音的标准化过程和交际中的方言语音都体现了一种社会性,而词汇的文化属性则表现在方言中。

  词汇社会和文化属性的差异还表现在文字上,包括方言文字和文字演变。有些语言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有些文字则没有文化属性或者文化属性不明显。汉文字是象形文字,无论是演变过程中的文字还是现代文字,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单词在不同英语国家的拼写有些不同,在不同时代的拼写也不同,这是一种文化特征。但是某些群体有意识地选择某种拼写则主要体现了一种社会性。比如说,由于美国的强大,美国英语由一种方言演变成一种标准语是一种文化现象,而目前很多群体,包括某些本土英国人都可能倾向于用美语拼写,这种选择主要是一种社会行为。

  3.在作用上体现为因果和功能上的差异

  词汇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的作用不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影响力是造成词义和词形发生变化的动因,其结果构成了词汇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历史上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现在来看成了文化,我们可以从这种变迁中分析当时的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属性往往是一种现象,是一种动力,而文化属性则主要是一种结果。比如说,日新月异的网络词汇体现了网络文化,但是其出现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动力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广泛运用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每一个网络词汇都会折射现代的网络文化,为未来的词汇学家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词汇变迁提供依据,这就是文化性。这个例子说明,社会动力推动了网络词汇的发展,而网络词汇又展现了当代网络文化,并为历史留下探索的线索。如果说网络文化产生了更多词汇,增加某些词汇的词义,那计划生育国策则导致某些词汇使用频率的减少甚至可能消失。汉语中表示亲属亲戚的词汇非常丰富,三代甚至四代之内所有不同的亲戚亲属关系都有对应的词。

  这些词的词义是稳定的,不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是体现中国重视血缘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现代中国家庭主要是由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亲戚关系随之大幅度减少,描述相应关系的词汇使用频率也随之减少甚至可能消失,比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叔叔、舅舅、姑父、婶婶、舅母、姑姑、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等。这种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结果和现状,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体现的是词汇的社会属性,但是也会承载家庭规模变化的信息,为未来词汇学家研究计划生育国策下血缘文化的变化留下素材。总的来说,社会属性是动态的,是文化属性发展的动力;文化属性是静态的,是社会属性发展的结果。

  在词汇运用中,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作为反映历史集体作用的结晶,文化属性需要靠语言环境来激发,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在这种激发过程中,某种具体的文化属性会转化为社会属性。因此,文化属性需要通过社会属性表现出来,而且在社会交际中,社会属性强调属性对交际个体的影响。目前学界比较倾向于把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风格意义。在这些意义中,通常只有概念意义在词典中有详细解释,而其他五种意义通常没有。除了概念意义之外的那五种意义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依附于概念意义,并随使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就是词汇属性的具体表现。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龙”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围绕这种美好的虚幻的形象所创造的,与“龙”有关的任何意义都具有文化属性。但是当其中某种属性用于交往时,又会体现出社会属性。比如说,“龙”是力量的象征,这是一种文化属性,但是“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无意识中借助这种属性表达了描述者对被描述者的一种正面情感,体现的则是社会属性。由于“龙”没有替代词,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其风格意义难以体现。但是由于它是中国文化的图腾,与整个中华民族相连,其风格意义可以定位于比“正式”更高的“庄严”,这也是文化的结晶。即便如此,也有人借用这种“庄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对被描述者的喜爱。比如说,蛇的形象不太好,但是又是12生肖之一,由于中国传统认为蛇像龙,所以把属蛇的人称为“小龙”。这种移花接木的用法也是人们对“龙”文化的妙用,这种妙用体现的也是社会属性。因此,社会属性注重功能,受到语境的影响;文化属性强调意义,其内涵不受语言环境的影响。

  二、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共存共荣

  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词汇所揭示的年龄和性别关系就不是文化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存在重叠和转换的可能性。重叠就是指某种属性既可以是文化的也可以是社会的。比如说,颜色词既体现了文化,也体现某种社会关系。Green with envy的Green表达了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心情,这两项与人际关系有关。虽然Paul was in blue mood的blue表面上只涉及被描述的人,但描述者表现出了关注,也可能希望引起受话者的关注,甚至有表达采取相关行动的建议,这都隐藏着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关注、关爱、关心、建议和潜在的针对性行为。

  转换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一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在未来某个时期就成了文化现象,而相关词汇的社会属性经过漫长的演变,可以成为一种文化属性。关于这点在前文已经论述过。第二种情况是指有些因素在某种语言内部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但是从跨语言角度来看,这种民族文化属性可以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社会状态或变迁,某一民族或区域的社会现象在另一个民族或地区就成了文化现象,或者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现象可能又演变为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现象。这些变化也会通过词汇表现出来。比如说,“牛仔裤”在美国是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的,其流行与十八和十九世纪西部牛仔特殊强悍的生活形象有关,但是牛仔裤在中国或其他地方流行则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无法让牛仔裤爱好者联想起西部牛仔的生活。但牛仔裤出现以来,受到全球人民的追捧,催生了牛仔服和牛仔时装的兴起,而且变化多样,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牛仔服装文化。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词所承载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的,是个相对的概念,这就是这两种属性的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还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比较体现出来。英语、汉语都有相应的人称代词区分性别,并有很多共性。两种语言的人称代词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及指物的代词无论单数还是复数都不说明性别,只有第三人称有性别的差异。这种区分在自身语言中体现的主要是社会性,体现对女性的重视。但是这种区分在英语、汉语中又有差异,英语中只有第三人称单数才有性别差异,而汉语中单复数都有性别差异。这种不同可以理解为汉语比英语更注重女性群体,这就被视为人称代词的文化属性。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在不能确定第三方是男性还是女性时,通常用he/she放在一起来指这个对象。这种变化说明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社会属性受到挑战。此外,两种语言中都有表示亲戚和亲属的词汇,用于描述亲密的社会关系,但是除了“爸爸、妈妈、父母”外,两种语言其他相关词汇的概念意义并不对应,汉语相关词汇丰富,英语则单薄。比如说“大婶”、“婶婶”、“舅母”、“姑姑”、“姨妈”在英语里就用一个词aunt,而“大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也只用uncle。英语、汉语的这种区别说明中国人比英国人更重视血缘关系和排行。这种比较揭示的也是一种文化差异。

  三、结语

  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互交织和转换的可能,因此要将这两个概念划一条清晰的界限不太科学。但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有所区分。作为厘定这两个概念的探索性文章,本文旨在引起学界对两者差异的关注,同时也为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提供参考性意见,以免以讹传讹。分清楚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也是为了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避免陷入混为一谈的境地。还需要注意的是,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总和并不是社会关系和文化的总和,它们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社会和文化活动在词汇中留下的痕迹,而社会关系和文化的主要内容还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最后,每种语言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所差异,而且同一种语言中不同词汇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差异,所以某个词汇具有哪些社会和文化内涵还有赖于对本民族语言具体词汇的分析。此外,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有些词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但有所侧重,有些词可能只具有其中一种属性,还有些词可能二者都没有,比如说,汉语熟语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当代网络语具有更丰富的社会性。词汇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具体表现可能还存在某种规律,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吴国华.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5).
  [3]韦克难,沈光明.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8]傅传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相近分类:词汇学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