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稻田农药减量技术及其推广运用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作者:钟玲;郭年梅;施伟韬;
发布于:2019-09-26 共4718字

  摘    要: 介绍了江西省水稻播种、水稻病虫害防控及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的概况。优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集成优化新型药剂替代老药剂、高效植保药械替代传统施药机械、应用助剂等水稻农药减量技术, 以统防统治方式, 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 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引领、加强宣传和创新融合等措施积极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本省农药使用量连年减少, 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

  关键词: 水稻; 农药减量; 技术集成; 推广应用;

  江西是全国粮食主产省, 水稻是江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2018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347.7万hm2, 位居全国第三。江西是水稻病虫害的重发区、多发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重发生频率高、自然为害损失重, 防治任务艰巨。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是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常见的还有恶苗病、稻蓟马、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稻象甲和赣南稻区稻瘿蚊等。江西省水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约664.3万hm2次, 2010—2016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占农作物病虫发生面积的66.84%, 是全国占比的2.5倍;偏重以上发生频率80%以上, 在不防治的情情况下, 水稻病虫自然为害损失率一般15%~25%, 重发生年份35%~45%。为有效控制水稻病虫为害, 近年来江西持续深入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 并着力在优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优化水稻用药技术和集成优化农药减量技术上下功夫, 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 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引领、加强宣传和创新融合等措施积极推进本省农药零增长行动, 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初见成效。至2017年底, 全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减少, 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 2018年分别达到41%、30.3%和42.5%, 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 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供了有力支撑。

  1、 江西水稻农药减量技术的集成优化

  1.1、 优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1.1.1、 生态调控技术

  1) 稻田耕沤灭螟。在越冬代二化螟蛹期翻耕稻田并灌深水沤田5~7 d, 对二化螟有良好控制效果。耕沤田与不耕沤田相比, 修水县各代二化螟为害率降低56.26%~79.39%, 残存虫量减少64%~87%;都昌县1代二化螟枯鞘丛株率降低25.6%, 枯心率降低44.5%, 2代二化螟白穗率降低40.9%。永修县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始盛期翻耕灌水沤田5、7、10 d, 1代二化螟蛾量分别减少26.3%、31.3%和33.6%;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翻耕灌水沤田5、7、10 d, 1代二化螟蛾量分别减少34.9%、37.5%和43.8%;枯鞘丛率均降至8%以下。

  2) 田埂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保育天敌。据调查, 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的田埂, 天敌昆虫种类和数量是常规田埂的1~2倍, 蜘蛛种类和数量是常规田埂的4倍以上。

  1.1.2 、理化诱控技术

  1) 性诱剂诱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采用诱捕法, 余干、丰城、上高、吉水等县单用性诱剂对二化螟诱控效果达60%~80%, 对稻纵卷叶螟的诱控效果达40%~70%;采用迷向法, 余干、庐山等县 (市) 单用性诱剂对2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67%, 对3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80%。
 

稻田农药减量技术及其推广运用
 

  2) 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成虫, 减少下代卵量和幼 (若) 虫量及其为害。诱控距离为100m左右。有灯区与无灯区相比, 二化螟2、3、4代的卵量分别下降了77.2%、60.6%、72.9%, 稻飞虱早、晚稻高峰期虫量分别下降了46%和67.2%;稻纵卷叶螟2、3、4代幼虫密度分别下降了46.8%、49.8%、52.3%。

  3) 田埂种植香根草诱控二化螟。据调查, 种植香根草诱控距离达50 m左右, 最佳诱控距离5 m, 二化螟成虫在香根草上产卵, 但幼虫在香根草上取食为害后不能完成发育。

  1.1.3、 生物防控技术

  1) 生物农药治虫防病。近年来主要推广应用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嘧肽霉素防治稻瘟病, 井冈霉素、申嗪霉素、井·蜡芽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 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二化螟,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防治稻纵卷叶螟, 苦参碱防治稻飞虱。在水稻叶瘟发生初期和破口抽穗期施药, 每667 m2用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12 g, 对叶瘟防效90.27%~93.02%, 对穗瘟防效90.31%~93.88%;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 g, 对叶瘟防效74%~94%, 对穗瘟防效84%~92%;用嘧肽霉素水剂70 m L, 对叶瘟防效69%~87%, 对穗瘟防效80%左右。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 667 m2用40%井·蜡芽可湿性粉剂50 g, 防效72%~97%;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 g, 防效63%~74%。在二化螟孵化高峰期施药, 667 m2用32 000IU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 防效83.4%。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 每667 m2用8 000 IU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 药后14 d杀虫效果78.12%, 卷叶防效90%;用32 000 IU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 药后7、14 d防效分别为88.2%、96.3%。

  2) 释放天敌控制害虫。主要在上高、瑞昌等地示范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60%~70%。

  3) 稻田生态种养治虫控草技术, 主要有稻鸭 (虾、鳖、鱼、蟹) 共育等模式。

  1.2、 优化用药技术

  1.2.1、 优化用药策略

  采取“抓两头控中间, 抓秧田保大田”。重点抓好种子处理、秧苗移栽前送嫁药和破口抽穗初期混合保穗药, 适当控制和减少分蘖期用药。早稻种子处理, 可有效预防稻瘟病和恶苗病。中晚稻种子处理, 可有效预防稻飞虱、稻蓟马, 进而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余县中稻每667 m2种子量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10 g拌种, 分别在秧苗二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及秧苗移栽前调查, 对稻飞虱、稻蓟马、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58%、97%、70%以上。早稻秧田送嫁药, 可有效预防和减轻1代二化螟、叶稻瘟、稻水象甲的发生, 每667m2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 g或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5 m L作送嫁药, 药后20 d对1代二化螟枯鞘防效和药后30、40 d枯心防效均达到80%以上;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 m L作送嫁药, 对稻水象甲防效80%以上;每667 m2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0 g作送嫁药, 对叶瘟防效86%。稻瘟病发生重的地区在破口抽穗初期、中晚稻稻曲病发生重的地区在破口前5~7 d实施混合用药保穗, 早稻主要防治稻穗瘟、稻飞虱、纹枯病, 中晚稻主要防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

  1.2.2、 新型药剂替代老药剂, 提高防效减药

  (1) 新药剂替代老药剂。如667 m2用10%哌虫啶悬浮剂30 m L对褐飞虱的防效比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50 g的防效高10个百分点以上, 有效成份用量减少30%。 (2) 新剂型替代老剂型。用悬浮剂、微乳剂、缓释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替代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 在同等用量条件下可显着提高防效。

  1.2.3、 高效植保药械替代传统施药机械, 提高农药利用率

  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有人直升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替代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等传统施药机械, 提高农药利用率。2016年和2017年测定不同植保机械喷雾施药的农药利用率, 结果显示,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为40%~60%,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15%~30%, 担架式动力喷雾机为10%~20%。2017年在瑞昌市测定不同植保机械在水稻苗期、拔节孕穗期和破口抽穗期施药的农药利用率, 结果显示, 水稻苗期植保无人机的农药利用率比自走式喷雾机和传统的手动、电动喷雾器高28~36个百分点, 比担架式动力喷雾机高30~45个百分点;拔节孕穗期植保无人机的农药利用率为48.9%~70%,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50.9%, 较担架式动力喷雾机和背负式电动、手动喷雾器高35个百分点以上;破口抽穗期植保无人机的农药利用率为53%~69.6%,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50.4%, 较担架式动力喷雾机和背负式电动、手动喷雾器高20~30个百分点。

  1.2.4、 应用助剂, 增效减药

  助剂能抑制雾滴蒸发、调节雾滴粒径分布以减轻药液飘移, 降低药液表面张力使其在植物表面更好的铺展, 增加药液黏粘附性以提高其沉积量减少流失, 增强药液润湿渗透性使其更容易被植物或昆虫吸收, 能够显着提高防治效果。都昌县防治稻飞虱时, 手动喷雾器施药每桶水药液加入增效助剂“迈丝”50 mL, 植保无人机施药每千克药液加入增效助剂“迈飞”15 m L, 农药用量减少30%, 防效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永修县防治稻田杂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时, 每667 m2的用药量中加入15 m L增效助剂“激健”, 农药用量减半, 防效与常规用药相当。

  1.2.5 、统防统治, 提高“三效”

  与农民传统防治相比, 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显着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治成本和农药污染, 减轻病虫为害。江西丰城、新干、鄱阳等县 (市)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与农民自防区相比, 防治效果提高10~15个百分点, 防治效率提高10~40倍甚至上百倍, 防治效益增加明显, 农药用量减少10%~20%。

  1.3 、集成优化农药减量技术

  因地制宜集成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 可取得更好的减药效果。早稻在耕沤灌水灭螟蛹、性诱、灯诱和田埂种香根草诱控和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稻鸭 (蛙、虾、蟹) 共育的基础上, 安全科学使用药剂浸种、秧苗送嫁药和穗期混合保穗药。中晚稻主要集成“生态控制+灯诱+生物农药+安全科学用药”技术模式。

  2、 稻田农药减量技术推广应用措施

  2.1 、政府引导高位推动农药减量

  省委、省政府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列入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 将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农药利用率等指标列为生态文明示范县、政府绩效、清河行动的考核指标。2016年以来, 印发了绿色生态农业实施意见、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方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安全科学用药指南、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控方案、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方案等12个文件, 召开农药零增长行动和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培训会、现场会、推进会7次, 高位推动农药减量增效工作。

  2.2、 项目引领示范带动农药减量

  充分利用重大病虫防治补助、低毒生物农药补贴试点等项目, 建立示范基地, 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与安全科学用药。共建立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201个, 安全用药示范基地217个, 水稻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8个, 示范面积15万hm2, 辐射带动近268.33万hm2, 示范基地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36%。

  2.3 、加强宣传培训推进农药减量

  利用江西农业信息网、江西日报、12316平台、农民日报、江西政府网等媒体, 宣传报道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成效;利用培训会、现场会、送科技下乡、印发宣传单、宣传袋等多种形式, 全方位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宣传与培训, 做到电视有图像, 广播有声音, 报纸有文字, 网络有报道, 乡村有宣传画, 示范区有展示牌, 基地和大户有宣传单。

  2.4、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药减量

  主要是“三个融合”, 即全程绿色防控与“三品一标”农产品创建融合、与稻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融合、与稻田生态种养融合, 融合示范区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3、 取得的成效

  1) 统防统治覆盖率提升。2018年底, 全省注册的专业防治组织达1 717个, 达到“七化”标准的专业防治组织322家, 拥有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11 404余台 (套) , 日作业能力8.53万hm2。其中,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816余台, 植保无人机2 823余台, 同比分别增加43%、127%。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1%, 较2017年提高3个百分点。

  2) 绿色防控应用面积明显增加。2018年, 全省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安全用药技术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面积达15万hm2, 辐射带动推广应用面积达268.33万hm2, 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3%, 较2017年提高2.8个百分点。

  3) 安全科学用药水平得到显着提高。2018年底, 全省低毒生物农药应用比率达71.3%,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利用率达42.5%, 较2017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安全科学用药示范区低毒生物农药应用比率达89%以上, 农药用量减少24%以上, 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10%以上。

作者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
原文出处:钟玲,郭年梅,施伟韬,史建苗,曹申文.江西水稻农药减量技术集成优化与推广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05):84-86+9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