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效果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22 共2710字
  第五章 “三区”科技扶贫推广模式效果调查
  
  5.1 料地村扶贫推广概况
  
  扶风县是宝鸡市的贫困县之一,料地村位于关中渭北旱塬,全村以种植粮食为主,农民收入较低。自 2014 年宝鸡市开展了“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专家安成立老师与县科技局经过实地考察调研,最后一致决定把料地村猕猴桃产业的扩大发展作为当地脱贫的主要发展产业。2015 年料地村在原有一百亩猕猴桃的基础上扩大种植到 500 余亩,今年在县镇的努力协调下,在料地村的邻村小寨村再发展猕猴桃 500 亩,建立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示范园,这样午井镇两村一园将建成 1000 余亩的猕猴桃致富园。
  
  通过调查得知,一代授粉技术应用普及率高,果农认为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稳定。
  
  通过调查,单果重“海沃德”达 110-120g,“徐香”达 80-100g,“红阳”达 70-90g,“脐红”达 80-100g,“米良 1 号”达 120-140g,“哑特”120-150g,单果重明显增加且稳定,达到商品果重的数量增加,果形较好,其中商品率增加 10-15%,优果增加 10%,坐果率也相应提高。此外果形指数大、卖相好、果实品味纯正。二代授粉技术比一代授粉技术在增加 1000 元。
  
  5.1.1 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新技术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做大做强以小麦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同时借助自然的地理优势,以猕猴桃试验站为指导中心,实现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发展;其次,通过各种有针对性推广形式,科技下乡和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广小麦栽培技术和猕猴桃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再次,在具体实际工作当中,要帮助料地村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对料地村来说,每次讲座免费为果农发放听课本、猕猴桃相关技术资料等;可以免费发放一代授粉器和二代授粉器以及有猕猴桃试验站主编的一系列猕猴桃重要管理技术相应的材料等,由于当地农民文化水平的局限,对当地农民进行一些基础的、容易理解的实用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农户开展一些基本知识教育,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自我科学素养、文化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
  
  5.1.2 建立示范户进行示范引导
  
  在料地村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示范户、示范园,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开展相应的农业技术示范。在具体示范工作中,技术专家通过对示范户的实地指导,把示范户作为新技术的示范点,让农民们来示范户观光,以示范户作为指导,鼓励并引导其他果农效仿和学习。同时建立了 500 亩示范园,成立了专业服务队,队员由料地村有猕猴桃种植经验的老果农组成,通过政府鼓励资助和猕猴桃专家安成立老师的指导,对猕猴桃技术进行规模化示范。其中示范园的品种搭配采用了雌雄分园种植的创新方法,对于品种搭配,根据关中地区自然条件的情况,以美味猕猴桃品种为主,适当搭配一些中华猕猴桃,美味系列“海沃德”种植 35%、“徐香”种植 30%、“农大猕香”种植 10%、“翠香”种植 8%,中华系列“金龙二号”种植 15%、“脐红”种植 2%.
  
  5.1.3 进行跟踪调查
  
  通过农民在科技培训前后对农业生产技术情况的掌握和农业增产情况的调查,结合当地农民主要农业收入情况、劳动力结构、文化程度等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制定跟踪调查,保证农民在遇到生产上的问题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在调查过程中及时与农民建立联系,对农民进行产业发展的全程指导。通过对料地村 60 户猕猴桃种植户调查,建立示范户 10 个,猕猴桃新技术引进多项,推广率达 70%以上,包括猕猴桃新苗的平茬、防冻技术、树形修剪、高位嫁接、充分授粉等适合当地猕猴桃栽培的实用技术。其中授粉技术推广达 90%以上,效益比较高,农民每亩比之前增收 1000元。另外为料地村果农种植户免费发放授粉器 100 套以上、猕猴桃新技术的书籍 100 本。
  
  5.2 技术引进效果
  
  第一,对于料地村来说,其地理位置很占优势,可实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依靠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早日实现脱贫的目标。引进小麦新品种系2-4 个,示范推广示范户 20 个,高产技术普及 30%以上,增产粮食 5%.引进猕猴桃新技术 3-5 项,2 年推广面积 1000 亩,对于示范户,每亩地挣的钱要与之前相比增加 1000元。第二,通过对农民进行集中教育,培养农民自发精神,为他们牵引各方资源,实现以农户为主题的模式,让他们在实际中找到最有效的产销结合方法。第三,通过一些基础的知识文化、技术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自身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解决基本物质基础之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5.3 扶贫对料地村建设的影响
  
  5.3.1 升级产业引领发展
  
  料地村充分利用地域位置和自然条件等优势,开拓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多元化经营渠道模式,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猕猴桃规模种植示范基地为引导,大力发展果树、优质高产小麦、青贮高蛋白饲料、玉米为主的多种经营;以全村目前现有 5 个养猪场,4 个养鸡场为基础,带动辐射全村养殖业大力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 260 余人;以县、镇人才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平台,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和自主创业意识,群众依靠主导产业增收达到村民总收入的 81%以上,有力的推进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同时,村两委会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优化了服务环境。在 2014 年投资 30 万元在料地村建成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民体育广场,配备各类健身器材、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涵盖办公服务、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投资 350 万整修硬化村组街道道路 16 公里;投资 230 万衬砌渠道 17 公里,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变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为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5.3.2 党建提升服务水平
  
  料地村党支部坚持有规划的开展党员等会议,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活动,“创先争优”、“三问三解”、“三严三实”、“四讲四比”、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同时注重从科技致富能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和产业带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为党组织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料地党支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党员活动室,并建起文化活动场所,使全村老年人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全市的“敬老模范村”.同时也成立了锣鼓队和秧歌队,春节期间举行迎新春联欢活动,净化村风,彰显民风,树立新风,投资 12 万元新建了一些卫生所,投资 15 万元完成了农村幸福院建设,突出新农村建设,美化优化人居环境,及时调解矛盾纠纷等情况,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全村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5.3.3 管理构建和谐村貌
  
  料地村党支部在料地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规范了村级事务管理,实行了“十户联防”等安全责任制,成立了调委会,充分发挥了共青团、妇联、中心户长、老年协会等群众组织在共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实施“阳光工程”,认真开展“公开评议、组织生活会”活动,体现了村党组织和党员们在脱贫计划中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
相关标签:农业科技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