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休闲农业发展与创新探析

来源: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李有莉
发布于:2017-02-20 共6071字
  摘要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美国《时代》周刊预言:未来,欧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将首先迈入“休闲时代”,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将迎头赶上,“休闲”正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闲娱乐及旅游业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及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并席卷全球。相关研究表明,当人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时,就会产生休闲旅游需求,而对于我国来说,2015 年中国人均 GDP 已经突破了 8000 美元,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4789 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踏入休闲经济发展的门槛,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成为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得力措施。然而,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休闲农业健康、永续发展。为了能有效解决问题,对休闲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其生命周期的延长、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比对国际、国内在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不少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这些研究都重视对技术创新带来经济效益的深发掘,但都缺乏关于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重复性研究较多且深入探讨不够,对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往往忽视;对诸如市场营销学、景观学、地理科学等交叉学科门类不能做到紧密结合。而不同之处则更多,单从研究的时间上来说,国内就远远落后于国外;在研究的方法上差异更大,国外运用社会学和旅游学等学科进行理论支撑,而国内研究的则比较单一,主要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运用其他学科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匮乏;在社会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对研究内容的导向也产生极大的影响,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国外研究的侧重点,而对于综合效益的考量则是国内学者研究的落脚点。国外注重应用性研究,而国内则偏重对理论的探讨。这种重实践性与重理论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在研究的理论性方面的最大区别。
  
  二、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一)技术创新理论基础
  
  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德文着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一种特定生产函数的转变,或者也可以说是重新再组合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新的生产体系进而发生变革,企业家利润或潜在超额利润在这一种新的体系中形成的过程。根据熊彼特的界定,创新是对现有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创造性的破坏”,进而“实现了新组合”的过程。具体点说,创新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引进新的产品或供给新的产品质量(产品的创新);其二,运用新型的生产方法(工艺上创新);其三,开拓新的市场(市场创新);其四,获取新的供给资源(资源创新);其五,实行新的组织模型(管理创新)。学术界以熊彼特的创新涵义为出发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着眼于对产品、工艺创新的研究进而形成技术经济理论;二是以制度创新及组织变革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制度创新理论。众多的技术创新定义分别从两个领域进行探讨:一是从过程的角度去分析技术创新,不同的阶段包含了哪些环节;二是从要素组合的角度去重新界定技术创新,视为创新型资源的组合。
  
  (二)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定义
  
  以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休闲农业企业为实施载体,在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追逐超额利润,对组织休闲农业经营条件和经营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建立起综合效率更高、能效更强、费用更低和外部负效应降低的休闲农业服务、经营系统,不断获取新的替代型休闲农业投入要素供给来源,推进新的休闲农业产品的经营方法,开拓新的更广阔的休闲农业市场,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变化。
  
原文出处:李有莉. 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思路研究[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48-51.
相关标签:休闲农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