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的时空差异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323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山东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困境探讨 
【第一章】影响农业节水推广的因素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理论基础 
【3.1  3.2】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的时空差异特征
【3.3】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的调研分析 
【第四章】山东省农业节水推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农业节水推广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但水资源的短缺限制阻碍了其发展,为响应国家政策和发展自身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山东省部分地区开始使用农业节水技术,随着农业节水技术的使用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也开始开展,发展至今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本文将采用时空差异分析法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 17 个地市 2001 年至 2011 年间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变化情况,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入手,通过对农业节水灌溉率的变化情况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的描述分析进而推断出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效。

  3.1 山东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分析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产粮大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接下来我将先对山东省 17 个地市自 2001 年至 2011 年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山东省粮食产量在这 10 年间的变化和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粮食产粮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证明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意义重大,对农户的增产增收起到一个促进帮助的作用。由下表山东省 17 地市粮食总产量 10 年变化表可知,山东省的粮食总产量除 2002 年比 2001 年有所下降外,横向比较 17 地市(除莱芜市)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纵向对比个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潍坊、济宁、临沂、德州、聊城和菏泽是产粮大市,均超过了 4500000 吨,其中德州市是粮食产粮最高的城市 2011 年达到了 7350025 吨,莱芜市和东营市的粮食总产量最低都没超过 100 万吨,其中莱芜市的粮食总产量最低,到 2011 年是 269768 吨,而且是唯一一个粮食总产量相较于 2001 年不升反降的城市。通过对粮食总产量的描述可以得出哪个城市是产粮大市,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农业节水技术需要主要推广发展的地区。再从下面的山东省 17 地市 2001年-2011 年粮食总产折线图可以看出各地市除了德州市外粮食年产量变化不大,折线走势也很相似,其中德州市 2009 年相较于 2008 年粮食增产变化大。

  因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直接相关,接下来我将对山东省 17 地市 2001 年-2011 年粮食单产量(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进行描述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各地市粮食单产量变化情况。通过对山东省 17 地市粮食单产量进行横向分析比较发现总体变化趋势和粮食总产量一致都是在 2002 年比 2001 年有所下降之后呈逐年递增趋势。进行纵向比较会发现各地市的粮食单产量大部分地区相差不大,德州市在 2011 年粮食单产量达到了 7988 公斤/公顷,与粮食总产量一致位居第一,泰安、济宁产量也位居前列都超过了 7000 公斤/公顷,莱芜和菏泽的产量分别是 5155 公斤/公顷和 5717 公斤/公顷,都没超过 6000 公斤/公顷,产量最低。相较于 2001 年,东营市的产量变化率最大,2011 年大约是 2011 年的 1.5 倍,之后是滨州市和烟台市大约在 1.3 倍左右,变化率最小的是莱芜市,也是唯一一个城市相较于 2001 年不升反降。之后参照山东省 17 地市粮食单产量折线图进行分析比较会发现总体折线变化率没有大波动比较平稳,说明山东省 17 地市粮食单产量在时间和空间上总体变化率不大。

  3.2 山东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时空差异分析是在时空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样本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山东省 17 个地市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上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通过对 17 个地市在节水技术应用情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今后农业节水技术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由统计数据可知山东省 17 个地市的农业节水灌溉率(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除了淄博市和莱芜市外总体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各地区的节水灌溉率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由下表可知烟台市、威海市、泰安市、枣庄市和潍坊市是实现节水灌溉率较高的城市到 2011 年分别达到了 58.98%、53.42%、46.67%、43.96%和43.85%,其中烟台市和威海市节灌率超过了 50%.而莱芜市、菏泽市和东营市是实现节水灌溉率较低的城市仅达到了 5.57%、8.15%和 16.57%,其中莱芜市和菏泽市最低还没有达到 10%.虽然菏泽市的节水灌溉率非常低但它的节水灌溉率增长速度是最快的,由2001 年到 2011 年增长了 4.66 倍,东营市和德州市的变化增产率也很显着分别增长了2.7 倍和 1.9 倍。而淄博市的节水灌溉率由 2001 年最高的 52.65%降低到了 2011 年的35.39%呈现了负增长。再从山东省 17 地市 2001 年-2011 年 10 年的节水灌溉率折线图分析,有下面折线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城市节灌率变化程度很小,主要是淄博市在这 10 年间存在较大波动。由图可以看出淄博市在 2001 年-2003 年节水灌溉率较高从 2004 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也是整个 17 个地市中节灌率呈下降趋势的城市,虽然在 2010 年开始回升但回升程度较小。除了淄博市之外,其余的 16 个地区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变化率不大,每年的变化率和折线走势几乎一样。最后对 2011 年整个山东省的节水灌溉率进行平均计算得出山东省的平均节水灌溉率仅达到了 35.45%,而我国截止到 2013 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节水灌溉率达到了 43%,就比较山东省节灌率增长变化率可知,山东省的节灌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山东省的节水技术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目前山东省采用的节水技术主要包括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灌溉、低压管道防渗以及其他节水技术。这五种主要节水技术所占的总节水技术的比例在 17 各地市之间也存在差异,从时间序列上看这五种节水技术均呈现总体递增趋势但变化不是很大。分别看各种节水技术在 17 个地市的实际应用情况又各不相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渠道防渗灌溉和低压管道灌溉在各地市的节水技术中均占主体地位,是主要的节水方式,两者相加竟然达到了 78.03%,而喷灌、微灌和其他节水技术仅分别占 6.99%、2.52%和 8.15%.众所周知,渠道防渗灌溉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均属于工程节水技术,只是在灌溉过程中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而真正的田间节水技术(喷灌、微灌和其他节水技术)是在农田灌溉中提高节灌率的节水技术。这说明山东省节水技术的应用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全面推进节水技术的同时着重发展田间节水技术。细分各地市就会发现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以及德州市侧重于低压管道防渗,东营市、莱芜市及滨州市侧重于渠道防渗灌溉,相对而言日照市、临沂市、聊城市和滨州市在田间节水技术上发展的较好。

  粮食的产粮和诸多因素相关,像如种子、施肥量、土壤、天气等等,灌溉是诸多因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粮食的丰产丰收离不开水的灌溉。由于山东省水资源的短缺情况严重使得很多区域无法灌溉或者灌溉效率低,农业节水技术能提高灌溉率节约用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通过对山东省 17 地市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时空差异分析会发现粮食高产区域节水技术的应用率太低。农业发达区域的低节水技术应用率使得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增产增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此外,因为农业发达区域的灌溉用水比重也相对较高,如果不采用节水技术就造成了山东省大量水资源的低效率应用,形成极大的浪费,对整个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制约作用。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德州、济宁、淄博、聊城和菏泽均是产粮高产区但就节灌率而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对山东省的节水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说明了我省今后发展节水技术的重点和方向应放在这些农业发达但节灌率低的区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