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青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2 共59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州市开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第一章】青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绪论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3.1】青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分析
  【3.2】青州市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劣势探析
  【3.3  3.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第四章】青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结论/参考文献】青州市新型城镇化构建的结论与参考文献

  1、绪 论

  1.1、选题背景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地区的人口开始往城镇聚集,并在城镇内定居,开展生产、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反映,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城镇化率能是城镇区域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值。根据官方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在 2012年城镇化率就已经超过了 52%,这一结果也说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也就是转型与突破相互结合的阶段,因此,城镇化也从原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步入了集约化发展模式内,也从原先单纯关心建筑面积的扩大渐渐过渡到发展宜居生态城市建设阶段,也从原来注重物化形势发展到以人为本的重要阶段。传统的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较短的规划周期、低资源利用效能、不考虑个人的利益等存在多个方面的弊端,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在新时期也面临发展的一些新机遇,所以,要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宜居、低碳、生态为基本原则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是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区别最大的地方[1]。

  城镇化从现实来看已经超越了社会制度,转变为国家转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最近几年来,城镇化特别是伴随着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当地面貌的改善也成为各大城镇在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后,展现当地发展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自出,要坚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采用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基本方略,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者的协调性作用。

  自从 2008 年金融危机所显现的外贸传至国内,这进一步加深深化内需的需求,维持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在 2012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城镇化是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有效扩大内需的新抓手。所以,针对新型城镇化以及密集规划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

  青州市位于潍坊市西部。东邻昌乐市,南接临胊县,西与淄博市相邻,北与广饶县接壤,总面积 1569 平方公里。青州市辖 4 个街办、8 个镇、1 个开发区,4 个街办分别为云门山街办、王府街办、益都街办、黄楼街办,8 个镇分别为高柳镇、何官镇、邵庄镇、东夏镇、谭坊镇、弥河镇、王坟镇、庙子镇,1 个开发区即城区北面的经济开发区。根据《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统计,2003 年青州市城镇化水平为 38.75%,2009 年城镇化水平为 46.4%,低于全省 1.9 个百分点。2003-2009 年,城镇化水平快速增加,城镇化水平提升 7.7 个百分点,年均提升 1.3 个百分点,预示着青州市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全面深化对当前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做到既要界定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还需要注意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过程中,做到避免出现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与此同时,既要明白开展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价值,让青州市在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全面探索适合青州市的新型城镇化,“新”的关键是要从青州市的实际出发,在全面分析相关经验基础上,从青州市现有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做到整合多种有效资源,加快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国内有关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未产生权威性、系统性的重要论述。因此,需要对“新型”展开全面的论述,这对全面推动城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城镇化方面的理论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2)实践意义

  从青州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当地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好的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开始城镇化方面的探索最早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在全面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条件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强,城镇化发展水平高,甚至出现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发展的不良现象。在城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选择路径、动机体制、城镇化水平的测试、城镇化和发展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1)动力机制

  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历程中,由于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马润潮(2000)指出,城镇化如果自上往下开展,大力转移劳动力、建设当地乡镇企业,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汪冬梅(2008)认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机机制属于系统性框架,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动力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强心剂;从中观层面来讲,动力能实现产业的转换与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讲,要素需要不断流动;内生性的动力来讲,城镇化是城市聚集所产生的作用,城镇化发展的主导机制是市场机制,还需要指是,包括社会背景、历史等在内的多元话要素。翟顺河、景普秋(2011)认为,矿产资源对推动城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快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性结构的变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体现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是“虚高度化”,这实际上是对矿产资源产生过度依赖的结果。

  (2)选取城镇化路径

  朱铁铮(2008)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当前困扰城乡二元结构困境的主要路径,城镇化是推动大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尚琳琳(2011)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探索了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使城市发展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全面发展中小城市,让其成为可以吸引农村富余人口的重要基地。林家彬(2011)对城镇化路径选取的观点,重点是发展大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小城镇开展利弊性分析,指出了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强调需要不断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大市场改革的历程,全面推动城乡的统筹性发展。蒋国平(2012)认为,加强新型工业化来带动城镇化,进行全面的布局、规划,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约型住宅建设,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李坤(2011)认为,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之后,进行产业转型,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坚持走富有当地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3)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胡拥军(2010)认为,当前城镇化需要进行内需开发,还需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要大力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需要从空间重组、规模重组以及产业重组等多个方面确立城镇体系建设发展格局,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创建和区域统筹相对接的新型城镇化保障系统;二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三是,创建“城市群共同体”为主导的公共工程建步伐;四是,创建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作为重点的支持系统。孙秀东(2011)指出,影响到城镇化的因素非常多,提出要全面调整城市的管理幅度、提振小城镇建设方略,着力发展中等城市。

  (4)产业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黄祖辉(2008)指出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进度,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策略。赵蓓(2010)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化聚集程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来讲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形成竞争力还需要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刘柳(2007)认为,对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概述,指出产业集群和城镇化能在一起相互推进,彼此之间相互发生作用,认为城市化发展比工业化发展迟缓,在“十二五”

  发展阶段内,工业总量以及调整工业结构对推动城镇化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采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消解城乡之间的差距,创建城镇体系,提升城镇管理的水平,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和谐发展。苏斌(2010)经过分析后得出新疆城镇化落后的表现主要是其布局、规模较为落后。马远(2010)指出,对新疆地区进行样本采集,创建了 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协整分析等展开实证研究,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前的互相促进作用,也就是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整体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要远远比农业现代化高;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来讲起到正面效应,然而,城镇化也会出现结构性失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对城镇化产生消极影响,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也会出现负面效应。

  (5)特色城镇化

  特色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快速、大规模从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时刻关心大中城市的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拉动区域性城市圈的建设进程;城镇化由于多个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能影响到相关面,比如市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城镇化也能全面融合城镇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孙雅静(2008)指出,研究城镇化以及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能清晰发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城镇化——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由此可见,城镇化对加快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价值。

  康就升(2011)特色城镇化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展理念上的创新,确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理念,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特色城镇化的结构体系,也就是农村人口逐渐城市化,集镇上的人口逐渐向城市化延伸,乡村居民的生活化做到与城市化相符,当前的城市人口、城市进一步城市化,布局、规模科学的城市化,城镇机构与体系科学的城市化。

  1.3.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城镇化”的概念最早是 A.Serda 于 1867 年在《城镇化基本原理》中提出来的,在提出之前,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这之后开展了城镇化运动。发达国家开始的城镇化较早,在上一世纪中叶城镇化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 50%,所以,国外的研究人员对城镇化方面的探索较早,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研究重点集中在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理论、城镇化的作用与动机机制等,这些对发展中国国家开展城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城镇化理论研究

  城镇化研究重点是基础理论,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理论主要包含结构理论、区位理论、生态学理论和非均衡理论,其中,区位理论是包含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及中心地理论。区位理论指出,多种自然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由于这一聚集的存在,让城镇间的差距再进一步拉大,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该理论也进一步确定了城市效益的源泉,分析城市如何进行分布等。结构将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模型,即乔根森模型、刘易斯-费景汉二元结构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这里谈到的“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界定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部门相互结合的二元性的结构并存,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工业等部门。

  乔根森模型属二元性经济模型,这一模型有新古典思想,关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伴随科技进步,资本家所掌握的资本逐渐增加,工业与农业行业内的劳动者的工资在逐渐增加。在上世纪 60 年代,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并且大批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到城市内,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增长速度放缓,按照这一形势,出现了人口流动模型,学者托达罗指出,这一模型能解释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这一高失业率,因为高失业率导致了城市迁移率,这将使得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这实际上很好解决了城镇就业难的问题。

  非均衡主要包含三个,分别是循环累积论、增长极理论以及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鲁(1950)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指出了增长极效应,如果经济增长呈现出这一规律,是从单一增长极或者是增长点开始,之后,才向外逐渐开始蔓延。缪尔达尔循环累积理论认为,注重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初级阶段的科技、人力以及资本等逐渐向中心流动,周围地区就会变得更困难,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会进一步扩散到周围,这时的二元性结构差距在慢慢缩小。赫希曼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指出,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个连锁演变的发展历程,强调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不均衡增长战略。生态学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有机疏散论,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与人、环境、自然之间关系上的和谐。

  (2)城镇化发展规律

  国外学者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呈现的是阶段性规律。美国学者诺瑟姆(1979)指出,城镇化发展经历被拉平的 S 形增长曲线,主要包含初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还呈现出后发加速的相关规律。弗里德曼(1995)指出,城市化过程分成城市化Ⅰ与Ⅱ。钱纳里(2000)通过对 100 多个国家分析后指出,在进行常态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该学者还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均 GDP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展开全面的分析,证明了两者之间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也就是人均 GDP 的收入越高,其城市化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3)城镇化的作用

  城镇化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分别是悲观派、乐观派。库兹列茨(1989)指出,城镇化是将乡村、城镇间的人口分布方式变化展现出来。哈德森(1979)指出,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折的过程中,必定会推动经济发展,使整个国家最终完成现代化。利普顿(1991)指出,沉渣偏向政策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一直扶贫的主因。

  (4)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

  马卜贡杰(1970)“推—拉”力机制,指出农村推力与农村推力的协同作用下,完成了城市、农村间的人口迁移。库兹列茨(1971)指出,经济增长主要呈现出 6 个方面的特点,主要是经济伴随意识形态、社会结构而不断改变,政教分离、城镇化是这一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诺瑟姆(1975)指出经济和城镇化之间呈现的是粗线关系,发展到周一星(1977)在探索了 100 多个国家情况之后,指出两者之间呈现的是对数关系。上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哈维、卡斯特尔等学者,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城市化的动机机制,指出非农化发展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化发展推力。福特基金会(1993)指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方面的为,指出“二元结构”对推动城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主要是青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报告、国家有关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等,对这些资料加以全面的对比分析,找出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理论作为本课题的支撑。

  (2)调查研究法

  将青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对青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找出制约青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推动青州市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