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8 共65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厦门发展休闲农业的模式探究
【第一章】厦门休闲农业建设路径研究绪论
【第二章】 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厦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第四章】厦门休闲农业典型案例的市场调查
【第五章】厦门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促进厦门休闲农业发展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因为本文所研究的是厦门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更是要站在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之上,在有了休闲农业的概念框架研究,才能谈其发展,有了发展以后才有模式类型的划分研究。因此本文对文献的梳理也是按照这个逻辑,从休闲农业的概念研究到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最后到模式分类的研究这三个大方面进行综述。

  2.1.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的概念研究是休闲农业研究中最基础的研究部分,因为概念的确定关系到整个休闲农业理论体系的构建。国外学术界对休闲农业概念的定义要比国内复杂,比较接近的词汇至少有 Agri-tourism、Agro-tourism、Farm tourism、green tourism、Villagetourism、Alternativ tourism 等。但是在常见的英文词汇中,基本没有直译式的--Leisure Agriculture 和 Leisure Farming 这样的词汇。Leisure Agriculture 和 LeisureFarming 更常见是在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文献中的英文翻译。戴维斯(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看成是一种乡村旅游的一种,但没有涉及其具体内涵。克拉克(Clarke,1996)认为农场旅游(Farm tourism)与农场上的旅游(tourism on farm)有所不同,前者更是一种体验,后者则强调的是一种观光,将体验的含义引入其中。托斯卡拉(Tuscany)旅游局认为 Farm tourism 主要含义是将休闲农业看作是农场经营的一种形式,经营的主要内容是给旅游者提高食、宿、餐、饮等服务[2].黛博拉(Deborah,2009)则将休闲农业解释为一种以对农业种植、生产、收获等一系列农事活动的参观和体验。松尼诺(Sonnino,2009)则从供给角度进行解释:"体闲农业是一种以游客接待行为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形式,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以游客参观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并支付一定的金额报酬来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麦基(G.N.McGehee,2010)认为体闲农业能够发展起来的外因是经济效益,而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则是内因[3].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称法一般都认为与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等相互替代,但定义也略有不同。刘达华(1989)将旅游农业的含义定义为为在现有农业的基础上,把规划、设计、施工和农业建设、商品生产、科学管理、艺术加工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使游客享受到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意趣和新兴农业艺术[4].卢云亭(1995)把观光农业描述为满足游客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享受,把观、尝、娱、劳、购融入农业之中来吸引游客[5].化夷(1999)年提出了休闲观光农业,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新型边缘行业,此时国内叫法也开始逐步趋向休闲农业[6].郭一新(1999)认为休闲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业生活、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的。它的基本形式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将人文与自然环境结合,在城市周围,进行规划设计,形成科研、销售、加工、观赏、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7].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2000)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把农业资源和农事活动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欣赏和现代化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8].俞晟(2002)认为休闲农业是依托城市周边的农业资源以及农村空间,对农业原始功能的一种延伸,是一种集观光、度假、体验、求知等功能为一体的游憩体验方式。戴美琪,游碧竹(2006)认为休闲农业以自然环境、农业景观、农村生活、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把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主打市民休闲、观光、体验、娱乐、度假、购物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9].

  刘莹莹,原梅生(2008)把休闲农业定义为依托"三农"独特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具备丰富的资料、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文化欣赏、农事体验、风情高手和科普教育等休闲服务及农产品的新型产业[10].

  2.1.2 休闲农业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也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视角进行探讨。RoberaMacDonald (1999)以加拿大的休闲农业发展为例,提出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并且其运营也要从社区管理为基础,以社区居民为主要主体的发展形式[11]. Embacher(2004)从奥地利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从四个层面(组织、培训、投资、运营)去进行系统分析[12].张天虹、邹刚(1998)认为休闲农业发展首先要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空间格局布局,用乡村景色来改善城市,实现城乡一体的共同发展[13].宋金阶(2000)提出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应注意布局科学、市场导向原则并且要深度挖掘内涵[14].谢莉、刘昭云(2003)提出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休闲农业的发展需突出区域特色,作好基地布局以及开展各种观光旅游活动[15].邹芳芳(2009)把台湾休闲农业成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的改进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加强闽台合作以及创新休闲农业的模式与产品[16].郑岩(2010)从城乡统筹的视角下来论述休闲农业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差异性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特色是休闲农业的基础,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17].裴红罗、王运圣(2011)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将休闲农业的发展结合生态视角划分为水域型、山地型以及平原型,并从正外部性和环境驱动力去诠释休闲农业的发展机理,到最后对休闲农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8].段小力、张黎强(2012)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并对园区进行设计和划分不同功能区。指出了当前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园区的管理粗放和缺乏多样化的产品,营销理念落后等[19].张玉香(2013)以人口老龄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研究预测老年人将是未来休闲农业大规模发展的潜在客户,提出了"银色产品"概念[20].杨大蓉(2014)提出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根植于地域文化,并融合周边文化环境文化价值,打造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21].

  2.1.3 休闲农业的模式类型。

  目前关于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国内外学者根据依据不同,分类也各不相同。国外关于休闲农业模式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 LANE·B(1994)的对法国和加拿大的休闲农业模式所做的分类,他把法国的的休闲农业模式划分为 9 类,加拿大的模式划分为 6 类,主要都是根据其经营的主题来划分[22].Walford·N(2001)认为休闲农业模式的分类应该从农业多样化的角度而不是旅游业的角度去分析[23].但主要的依据不外乎以下6种--经营方式、经营主体、发展历程、利用形态、生态环境、区位布局。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外乎以经营形态、经营主体、发展历程、利用形态、生态环境和区位这几种划分依据。

  主要学者划分类型如下:经营形态划分:林国华(2007)将休闲农业园划分为休闲农场、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生态农园、度假农庄[24].经营主体划分:舒伯阳,朱信凯(2006)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划分为直接主题模式和间接主体模式[25].徐广才,史亚军,黄映晖,谢翔燕,吴慧敏,马晓蕾(2013)根据主导主体不同将其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行业协会主导模式、合作社主导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示范园区带动模式[26].发展历程划分:付华,吴雁华,穆建怡(2007)则将休闲农业按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自发式模式、自主式模式、开发式模式 3 种[27].唐步龙(2008)根据发展模式将其分为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村镇旅游模式、产业带动模式、科普教育模式、农家乐模式、民俗风情模式、连片开发模式[28].利用形态划分:龙良碧(2008)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田园农业、农业科技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参与体验游、农家乐旅游 5 种模式[29].郭焕成(2007)将其划分为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村落乡镇、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回归自然 7 种发展模式[30].生态环境划分:裴红罗,王运圣(2011)从生态环境视角将休闲农业划分为水域型休闲农业、山地型休闲农业、平原型休闲农业[31].区位划分:赵国如(2009)以休闲农业的分布区域为划分,将休闲农业分为城市郊区型、景区周边型、特色村寨型、基地兼容型[32].

  2.1.4 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在休闲农业概念和发展研究方面,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在模式分类研究上面,休闲农业的模式研究目前也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分类依据,本文结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发展和模式类型的研究情况,对厦门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拟采用从经营主题和利用形态上归纳出当前厦门休闲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类型,通过四种模式下的典型案例分析,找出当前厦门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休闲农业的内涵。

  参考郭焕成、吕明伟的提法,将休闲农业看做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33].结合原梅生对休闲农业的特征阐述--"三农"、"三生"、"三产"[34],以及范水生的"三美"、"三力"的阐述[35].因此本文认为休闲农业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特征:①立足于"三农".休闲农业是以"三农"资源为延伸而发展的产业,其根源是与"农"相关的农业、农村、农民。

  ②融合于"三产".休闲农业作为接二连三的"融合"性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融合型产业。③定位于"三生".休闲农业是一种将生活、生产、生态结合为一体的农业形态。

  ④依赖于"三美".把休闲农业的美通过农园之美、产品之美、人文之美展现出来,通过农园美吸引顾客,通过产品美告之顾客,通过人文美留住顾客。⑤来源于"三力".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力--栽培力、负载力和区位力,用栽培力发展生产,用负载力发展加工,用区位力发展旅游。

  2.2.2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发展模式是产业经济学中常见的词汇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因为发展模式的选择会影响到该产业今后的发展。发展模式目前学者对其比较认可的是:在既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反映出来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要素组合方式,它是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某类特征相似的归总。因此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组合。休闲农业本身的复合属性决定了它在资源利用和要素组合上要比传统产业来的复杂,但这种复杂的特征正是其模式的特点所在。②产业发展过程某类相似特征的归总。相似特征的归总不是要做到每个方面都要考量其中,而是结合上述资源利用和要素组合等大方面的特征进行归总。所以本文所述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应该是结合厦门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将那些具有类似特征的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归总,最后在其基础上划分出厦门休闲农业的四种发展模式。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最初是属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范畴,用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但是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它被赋予更广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农业多功能理论的提出背景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那时候财富的增长使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上升,对环境和生态日益关注;同时,农业部门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产业不断萎缩、农产品安全和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偏低等诸多困境。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认为,农业除了提供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功能的同时还兼具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其侧重点还有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也是随着时间和地点不断变化的。例如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的农业基本呈现的是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在这里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大构成要素的比例也发生改变,以往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转变为现在的多元生产结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比例逐渐增大。农业多功能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休闲农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通过农业多功能理论的上述四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休闲农业的发展。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 1 号)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这些无疑都是农业多功能性的体现。

  2.3.2 休闲经济学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休闲与经济是两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用"经济"买来"休闲",同样"休闲"消费也给"经济"带来增长。马克思曾说:"如果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 100 单位的要素,现在只需要 50 单位,这样就有 50 单位的要素游离出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另找出一个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需要".而如果我们找不到"部门"去容纳这些要素时,这时候自然就要去创造一个"部门",那么"休闲"就因此而生。休闲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式不一样,不在简单的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结构中循环,其派生出休闲这一环节,人们可以通过休闲来最大化自我价值的发展,进一步调到内在潜质的发挥,从而参与经济的创造。

  休闲经济理论认为,休闲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当人们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会增加对休闲的需求。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越来越多国人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这客观上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源基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将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交融。正因为休闲农业的这种特殊性质,休闲农业本身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休闲并不意味大规模消费,更不是意味着破坏生态,是一种寻求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休闲经济发展模式。

  2.3.3 产业集群理论。

  集群化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中,某种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组织在空间上表现出聚集的一种现象[36].最早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理论,他主要认为企业是在追寻外部经济的过程中而产生聚集。后来韦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入手,企业的聚集与否取决于聚集的好处和成本的比较。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克鲁格曼在 D -S 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产业集聚是由运输成本、生产要素以及企业的规模报酬三者共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特从价值链、组织变革以及经济效率等方面重新审视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一旦集群形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同样会加剧竞争,最终会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其次,会使集群内部的企业相互交流学习更加频繁,会促进企业在科技、管理、制度等方面得到创新。最后,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一旦形成,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的交往,更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产业集群理论目前已经被应用在许多产业研究里面,目前学者一般都认为形成集聚最主要的原因是"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某个集群在制度、资源、组织结构上比其它地方更具优势。而休闲农业是乡村景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集群就要集中在具有这方面相对优势的地区,并且休闲农业有些产品是无法带走的,诸如当地的乡村风俗、农业生产,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无法复制,从而会在有资源和文化的地方形成休闲农业集群。有学者针对休闲农业的产业集群划分为资源带动和市场带动,但是不管是资源带动型还是市场带动型,能形成集群的前提都是具有"竞争优势".

  2.3.4 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是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对美国机械设备的研究中,当时 Rosenberg发现一些产品功能以及性质没有多大关系的产业会因为采用通用的技术最终达到一种技术融合的过程[37].后来学者开始从各自的专业视角逐渐对产业融合的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关于产业融合大致可以描述为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使得原来的产业在产品市场和产品需求上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以致对产业界限的重新划分。

  产业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是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的融合可以替代或者补充原有的产品形式,甚至可以通过产业融合产生新的产业部门。

  因为休闲农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同时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扩宽了农业的范围,而且还拉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使原来的农业由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使原来的农业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休闲农业又把农事活动、农业科技等与旅游结合在一起,让游客感受到在其他旅游景点感受不到的特有"农味"旅游。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融合已经不只是单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越来越多的行业要素都被纳入其中。

相关标签:文献综述范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