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25 共45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
  【前言】日本农协对农村经济的改变探析前言
  【第一章】日本农协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第四章】日本农协对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日本农协的组织运作及影响研究结论与参考
  
  二、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使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取得较高纯收入
  
  农产品经营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提高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获得的纯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纯收入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农民拥有的耕地量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纯收入。耕地的私有制和人们对耕地升值的预期等因素,使日本耕地无法通过流转大规模地集中,因此日本农民拥有的耕地量是鲜有变化的。那么,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纯收入的多少就成为了影响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纯收入多少的唯一量。而决定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纯收入多少的因素,主要是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决定于农资的投入量和价格、劳动力的投入量和价格;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决定于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产品的价格。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日本农协对降低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销售收入,进而提高日本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的纯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1.通过生产指导降低农业劳动投入、增加农业产出
  
  日本农协通过其生产指导职能,降低了单位面积耕地农业生产上劳动力的投入量,提高了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的产量。
  
  每个基层农协都设有一定数量的营农指导员,日本农协的营农指导员数量在早期增长较快。在 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中,营农指导员的数量由 1960年的 9696 人,增长到了 1980 年的 18661 人,增长了 92.5%,如图 4 所示。
  
  
  
  营农指导员通过其在生产上对农户的指导,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其中,机械技术营农指导员所起作用最为显着。他们通过对农户进行机械购买、使用指导,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农业劳动的时间,使单位面积耕地劳动力投入量减少。1960 年-1980 年日本单位面积耕地投入的劳动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
  
  日本农协在农业生产上对农户的指导,除了使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外,还通过对育种、施肥等的指导,使单位面积耕地农产品的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作为日本主要农作物,每 10 公亩耕地的产量,由 1950 年的 327 公斤提高到了 1975 年的 481 公斤,如图 6 所示。
  
  2.通过统一购买降低农资成本
  
  日本农协通过其购买职能,降低了农资的价格,为农户节约了生产成本。数量多而分散的农户,如果单独购买农资,对其价格的影响势必很小。日本农协通过聚集众多农户对农资的需求,通过集中对其进行购买,可以增加与农资卖家谈判的筹码,从而降低农资的价格。
  
  3.通过统一销售提供农产品价格
  
  日本农协通过其销售职能,使日本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卖到了相对合理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农协能够通过其销售系统集中大部分农户的农产品,对其进行分类、加工,把它们统一带到自己的批发市场上,以对众多批发商拍卖的形式出售。这增强了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观察 1955 年到 1975 年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可以发现,食物的批发价格增长量经常大于国内所有批发物品的平均水平,如表 3 所示。这在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在日本农协的帮助下,日本农产品的批发价格经常处于有利于农民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总之,正是在农协的一定影响下,日本农民才取得了越来越高的农产品经营纯收入。日本农户从农业经营上获得的纯收入由 1950 年的 14.3 万日元提高到了1979 年的 112.7 万日元,提高了近 6.9 倍,但平均每个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却由 1950 年的 3.00 人下降到 1979 年的 1.22 人,下降了近 6 成,如图 7 所示。
  
  (二)使农村有了充足的生产、生活资金
  
  资金融通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农村,有许多地方需要通过贷款来进行资金周转。其中最主要的地方有三个:一是,通过贷款购买生产性的大型农用机械,如收割机、农用汽车等;二是,对于收入较少的农户,在秋收之前要通过贷款来维持农业生产和生活;三是,贷款作为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启动资金。由此看来,利率较低的贷款可以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日本的基层综合农协集信用、买卖等职能于一体,这有利于农民的资金融通。在贷款利率方面,日本农协比一般银行低 0.1 个百分点,这为农民贷款节省了成本。在贷款担保方面,政府可为农户在农协贷款提供担保,这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农协信用事业中的贷款余额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0 年的贷款余额为1955 年的 148.3 倍,如表 4 所示。由表 4 可以看出,由于日本农协对农民的贷款利率比一般银行低 0.1 个百分点,则一年中日本农协较一般银行少收农民的贷款利息,在 2000 年达到了 21.9412 亿日元,这是日本农协对日本农民的一个较大让利。
  
  到银行或其他稳定性金融机构进行存款,是农民在有了剩余资金后的首要选择。这与农民的谨慎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一般不喜欢风险较大的投资。即使他们选择投资,也会经常因投资知识匮乏、管理不善等造成亏本。因此,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持有资金的稳定性。
  
  日本农协的存款利率比一般银行高 0.1 个百分点,这让大部分农民都把资金存到了日本农协,这既保证了农民资金不会进行不良投资,也使农民增加了存款利息的收入。由表 4 可以看出,农协信用事业中的存款余额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0 年的存款余额是 1955 年的 240.6 倍;一年中日本农协较一般银行多支付日本农民的存款利息,在 2000 年达到了 72.3152 亿日元,这也是日本农协对日本农民的一个较大让利。
  
  存贷款方面的让利,只是农协对日本农村在资金方面的一个最直观贡献。由每年都在增长的巨额贷款余额可以看出,农协为日本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这些资金有助于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制备,有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农民收入不高,但农民农用机械的拥有量增长却很快,如图 8 所示,农用驾驶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每年的增加量都很多,这离不开农协对购买农用机械所需资金的支持。
  
  (三)为日本农民兼业提供了方便
  
  在户均耕地较少的国家,单靠农地经营取得收入,是难以维持较高水平日常生活的,都有必要通过第二职业来取得一定的收入。农业生产时间的集中性比较强,一年中农民只在耕种、施肥、秋收等几个较短的时间段有生产活动,大部分时间农闲在家。这为农民兼业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然而,农民只有处理好家里留守成员的生活、生产,才能放心地去兼业。
  
  在日本,根据农户兼业的程度不同,兼业被分为第一种兼业,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兼业;第二种兼业,是以所兼职业收入为主的兼业。随着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兼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而第二种兼业农户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图 9 所示。正是第二种兼业的发展,使日本农民的收入接近,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
  
  日本农协诸事业的发展,为农户兼业提供了方便,尤其促进了第二种兼业农户的增长。首先,农协的生产指导、生产资料代购、农产品代售等服务,使农民只在种地、施肥和收获上耗费时间,其他业务均由农协代办。有的农协甚至可以代替农户种地、施肥和收获,农户只需享受扣除生产资料和农协各种管理费用后的耕地纯收入,而专心经营自己的所兼职业。其次,农协在生活上的指导和包括老人看护等在内的厚生事业,可以有效免除农民兼业的后顾之忧。
  
  (四)代表农民左右政府惠农政策制定
  
  农民是住所较分散的群体,在大多数国家,都缺少能够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的体制、机制。在城市里有工会等代表工人的利益,在农村却少有组织代表农民的利益。在多数情况下,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的法令、政策,而很少会对其造成影响。这导致国家的许多政策、方针都偏向于城市、城镇居民。
  
  在日本,这种在政策上对城市和城镇居民的偏向却很少,这是因为日本有能够代表农民利益左右政府惠农政策制定的团体,它就是日本农协。日本农协是由近乎全体农民组成、覆盖面广、组织庞大的组织。任何政治团体和个人都不能忽视农协在政治方面的诉求。日本农协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政府制定惠农政策产生影响。
  
  1.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讨论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方式。任何一届政府,在制定与“三农”相关的政策时,都会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农协的意见。如果农协认为,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损农民的利益,就会反对政策的颁布,从而造成政府政策的流产。在某些时候,农协还会通过调查、研究,直接向政府提出某个惠农政策的申请。政府会对其进行认真研究、论证,认为该政策确有必要制定时,就会予以制定和实施。
  
  2.通过选票
  
  日本众议员的选举,实行小选区与比例选区并立的制度,即:先将全国划分为 300 个小选区,采用候选人参选的方式,每个选区选出 1 名众议员,共选出 300名众议员;再将全国划分为 11 个大选区,按选区比例选举产生共 180 名众议员,但此次选民选举的对象不是直接的候选人,而是参选党派提出的候选人名单,这样共选出 480 名众议员。从众议员的选举中可以看出,农民与市民一样,在选举中握有大量选票。在选举中,日本农协会通过挨家挨户或把大家聚在一起的方式,为大家做出选举情况的分析,号召大家对某个候选人或政党做出选择。正是鉴于农民的大量选票和农协对农民的组织力、号召力,许多候选人和候选政党都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和农协的诉求。在国会和地方议会中,有很多议员出身于农村或农协,他们代表农民或农协的利益,在议会中争取惠农政策的制定,形成“农林族”.而在政党方面,长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由民主党,从 1955 年起长期得到农民和农协的支持,创造了连续执政 38 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其为日本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努力,如制定较高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产品进口关税和农业补贴等。
  
  3.通过陈情活动
  
  农协会组织农民集会、静坐等“陈情活动”左右政府惠农政策的制定。例如在 1973 年石油危机后,油价和其他物价飞涨,但大米维持原来的收购价格,这时农协带领农民进行了提高大米收购价格的“陈情活动”,最终使大米收购价格提高,减少了农民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
  
  (五)推动了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认识到回归自然、勿忘传统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城市居民带领孩子到农村观赏自然风光、学习耕作、体验农村生活。观光农业、学习农业和体验农业逐步成为了新型农村经济。这三种新型农村经济具有生态、环保等特点。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可以身心宁静、领略到唯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让孩子学会插秧等耕作技能、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可以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农民来说,可以增加收入、减轻农业耕作的负担。
  
  日本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农协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首先,农协通过其指导职能,指导农民对农田和住宅进行一定的整修,将其改造成适宜观光、学习和体验生活的场所,使其具备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硬件条件。其次,农协在网站、宣传栏、电视等宣传媒介上对经营新型农村经济的农家进行宣传,使城市居民获知详细的信息,从而为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客户资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