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的关联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3 共2347字
论文摘要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心肌受损,进而心脏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引发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有临床研究指出,心力衰竭属于神经体液激素的作用以及心脏重构所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本病在中医学中属“水肿”、“喘证”、“心水”以及“心悸”等范畴。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中医治疗手段在改善患者心衰状况方面的效果已经逐渐得到认可。本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探析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经心脏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符合第7版《内科学》中关于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分型标准对患者的心力衰竭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心肺气虚型:心悸、乏力、气短、神色疲倦、面色苍白、活动后症状加重;气阴两虚型:心悸、乏力、气短、疲乏、容易出汗、自汗或盗汗、面颧暗红、头晕口干;气虚血瘀型:心悸、气短、唇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紫黯、下肢浮肿、胸胁作痛、胁下痞块、颈部青筋暴露;心肾阳虚:心悸气喘不得卧、面肢肿胀、咳吐泡沫痰、烦躁出汗、肢冷畏寒、口唇青紫。

  1.3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病例筛选过程中排除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情况。

  根据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的分期标准对以上患者分组,心力衰竭B期(心脏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患者为B组,共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7±2.7)岁。心力衰竭C期(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并且出现过心力衰竭症状)患者为C组,共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9.8±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研究方法 于患者入院后的次日清晨采集空腹时的肘静脉血,采用尿酸酶法测定其中的尿酸(uricacid,UA)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处理所得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B组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共18例(51.4%);C组中气虚血瘀证患者最多,共16例(48.5%)。(见表1)【表1】
  
  2.2 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 B组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以及心肾阳虚证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3 讨 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主要来源包括食物中嘌呤经酶的分解、细胞代谢分解以及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的分解,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血脂代谢情况。人体的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有黄嘌呤氧化酶,该酶的基因表达主要受到氧分压的能量调节,当氧分压下降时,黄嘌呤氧化酶在人体内的基因表达就会随之增强,血清中尿酸的含量就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排出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易出现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氧分压随之下降,进而导致尿酸水平的提高,这是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尿酸水平上升的主要机制。并且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越严重,尿酸含量就会越高。

  以往研究对血脂和HF的关系做了大量阐述。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历次调查中发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HF风险直接相关,表明不论总胆固醇比值升高还是HDL-C降低,都对HF风险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减退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HDL-C降低有关。Kannel等报告总胆固醇与HDL-C比值的升高与HF风险增加相关。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提示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升高与扩张性心肌病存在独立相关性。In-gelsson等也认为HDL-C的下降和载脂蛋白B/A1比值的升高,均可在社区前瞻性研究中独立预测HF发生风险。医师健康研究的调查人员认为过多蛋类食品(含高胆固醇)的消耗是HF危险因素之一。同样,动脉粥样硬化社区研究报告,饱和脂肪摄入过多是HF发生的危险因素。另一个来自乌普萨拉的前瞻性研究认为代谢综合征(通常与甘油三酯升高和HDL-C降低有关)也是HF危险因素之一。

  在中医学中,心力衰竭的病机为心气虚导致心阳虚,心脉瘀阻,最后累及脾肾阳虚,以致心脏无法化气行水,而气阴两虚、气虚血瘀以及心肾阳虚则是该病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为心力衰竭B期,主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到了C期则是以气虚血瘀为主。两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情况的加重,其尿酸含量也在不断升高,并且两组不同心力衰竭分期患者之间的比较也有着较大差异,说明中医证型与患者的尿酸水平之间有着较大相关性,并且随着中医证候的加重,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会逐渐减弱,以致血清中尿酸的含量不断升高。同时也提示我们可以利用对尿酸水平的检测来诊断临床心力衰竭疾病并将其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过程中来,指导临床。

  综上,通过对尿酸水平的监测来掌握机体的代谢情况,进而利用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来了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及其进展情况,可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用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娟.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生物学诊断模式及代谢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2] 吴刚强,刘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N端脑钠肽前体的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2(10):396-397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 郑琼莉,祝炜,刘缨红,等.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尿酸水平及心力衰竭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10):3-5
  [5] 吴梨.不同证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2013,12(1):2109-21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