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血证论》思想在呕血、便血、便秘中的临床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11 共2833字
论文标题

  唐容川乃一代治血大家,其论着《血证论》更是把治血之病因病机、禁忌、预后贯穿于五脏六腑疾病之中,尤其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对后世医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脾胃系疾病如吐血、呕血、便血、便秘、泄泻、痞满、腹痛均有较为详述的记载。现笔者就以《血证论》思想在脾胃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在此简要概述呕血、便血、便秘的治疗。

  1 吐血

  吐血皆因胃火炽盛,灼伤胃络,导致胃失和降,血逆妄行,气血冲逆,从口中不循常道而出[1]。唐氏认为,吐血之病家,其证属实证,“血入胃中则胃家实……故必亟夺其实,釜底抽薪,然后能降气止逆[2]。”所以治疗当以和胃降逆、泻火止血为治法。唐氏极喜欢用仲景泻心汤泻火降逆,清泄胃火,使得胃火消退,气机平调,血止而愈。泻心汤中唐氏尤对君药大黄颇为赞誉,认为大黄为气血同治之药,可以入气分荡涤胃中实邪,使得邪有去路,于血分中,“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之处,大黄之性,亦无不达”,凉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为吐血证首选要药。因瘀血而导致吐血不止者,予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治之。
  1.1 典型病例 某女,26 岁,因“胃脘部胀痛 1 周伴呕血1 d”而就诊。患者自诉有慢性胃炎病史。1周前因进食辛辣之食物后,出现口干喜冷饮,就诊时见口苦,额头出现痤疮,胃脘部胀满不适,大便干结,小便平,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血压120/70mmHg,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109/L,其余均正常,大便潜血弱阳性。胃镜示:急性胃黏膜损伤。脉症合参,本病中医诊断:吐血,辨证为湿热化火,灼伤胃络。治法为泻火止血,选方仲景泻心汤,处方:
  大黄 10 g(后下)、黄芩 10 g、黄连 6 g、白及 12 g、白茅根 12 g、三七粉 3 g(冲服)、生甘草 6 g,上药以水煎 2 次,共取药汁 200 mL,分 2 次服完,每日 1 剂。
  服药 7 剂以后,复查血常规、大便潜血均在正常范围。故在上方基础上去三七粉加佛手 12 g 以和胃,再服用7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3 个月,未再复发
  1.2 讨论 本病为湿热蕴结于胃,久而化火,伤及胃络,迫血而出,胃失和降,血逆而行,故而见呕血。
  故治疗上遵《血证论》止血法,一改往日见血只是单纯的益气补血止血,反以攻法予以仲景泻心汤加止血药物泻火止血,其中以大黄、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白茅根泻火止血;白及、三七粉收敛止血;生甘草调和诸药。故二诊时血已止,遂去三七粉加用佛手以益胃。

  2 便血

  唐氏以为,便血当分清近血与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出血部位在大肠中;先便后血为远血,出血部位在胃中。其中近血因脏毒而导致下血者,以仲景之赤豆当归散治之,皆因赤豆发芽为红色,而红色又入于血分,当归和血滑肠,诸药合用止血利湿,使得瘀血可从肠而去。因肠风而导致便血者,治疗以清火养血为主要治法,方用槐角丸治疗,其中以荆芥、防风,除却风邪;因外风引起者,以葛根芩连汤清热除风。远血因脾胃虚寒,导致脾失统血,中气下陷,而便血者,以仲景黄土汤治之。
  2.1 典型病例 某男,37 岁,因“反复解柏油样便 3月加重 2 d”而就诊。患者自诉 3 个月前有胃窦溃疡(A1 期)病史。2 d 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胀闷疼痛,解柏油样便 1 次,无头晕,自汗,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烧心反酸,纳食不振,饮食生冷食物即感不适,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脉细涩。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剑突下压痛阳性。辅助检查示:大便潜血阳性,血常规正常。辨证为湿热内蕴,灼伤胃络。
  脉症合参,遵唐容川《血证论》便血治法,予以仲景黄土汤加止血药物治疗,处方:灶心土30 g(包煎)、干姜12 g、白术12 g、生地炭15 g、黄芩10 g、阿胶10 g(烊化)、炙甘草3 g、白及6 g、厚朴12 g,上药以水煎2次,共取药汁200 mL,分2~3次服完,每日1剂。
  服用7剂以后,复查血常规、大便潜血实验均为阴性。未解柏油样便,然仍感胃脘部饱胀不适,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数,故二诊时予以和胃益气、和血清火之法,以麦门冬汤加减,处方:
  麦门冬 20 g、太子参 15 g、生地黄 15 g、山楂 12 g、佛手 12 g、柴胡 10 g、枳壳 10 g、栀子 15 g、牛膝 6 g、大枣 6 枚,上药以水煎 2 次,共取药汁 200 mL,分 2 次服完,每日 1 剂。服用 15 剂以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守上方,再服 7 剂后,上述症状消除。随访 3个月后,病情平稳,未再复发。
  2.2 讨论 本病为湿热蕴结,胃失和降,胃络灼伤,脾气虚寒,失于统血,运化失常,使得血难以行于脉中,故而溢于胃络,从胃而出顺大肠而下,继而排除体外,所以见便血。据《血证论》中脾胃虚寒型便血记载遂予以仲景黄土汤治之,于是二诊时便血即已停,然二诊时却出现了与脾胃虚寒型完全不同的伤津症状,考虑该患者有反复大便解柏油样便病史,此种情况与《血证论》中记载的“血已止,然血为阴,瘀血未去,阴津不生,郁火相伤,且新血不能循脉而行”,故见口干口苦,气血同源,胃气未复,运化不畅。所以予以麦门冬汤和胃益气,另加清泄气血分之栀子、牛膝,山楂消食化瘀。三诊时上述情况即得到明显缓解,故继守上方,以巩固疗效。

  3 便秘

  大肠传送糟粕,为浊道当属于血,唐氏认为因血而致便秘者,不外乎由失血、血燥、瘀血闭阻而导致。失血而便秘者以四物汤加麻仁治之,加桃仁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血燥者以四物汤加桃仁润肠通便,酒制大黄泻下通便。瘀血闭结者,用桃仁承气汤荡涤泻下、活血化瘀治之,或用失笑散活血化瘀,加杏仁、桃仁、当归润肠通便。
  3.1 典型 病 例某男,77 岁,因“反复大便干结不通3 年加重 1 个月”而就诊。自诉 3 年前曾行内痔手术,后反复大便干结,排出不畅。就诊时见面起皮屑,皮肤瘙痒,见抓痕,口干,大便干结不通,每3~5 天解大便 1 次,量少,小便尚可,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涩。肠镜示:大致正常肠黏膜。脉症合参,辨证为血燥型便秘,处方:全当归 15 g、熟地黄15 g、赤白芍各 12 g、桃仁 10 g、酒制大黄 10 g(后下)、麻子仁 15 g、白蒺藜 12 g、白鲜皮 12 g、炙甘草6 g,上药以水煎2次,共取药汁200 mL,分2次服完,每日1剂。
  服药14剂以后复诊见皮肤瘙痒减轻,大便干结稍有减轻,每2~3天解1次,纳食较前明显增多,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上方基础上加厚朴12 g顺气通肠,杏仁10 g降逆肺气、润肠通便,继续服用14剂,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以上药物作为丸药,服用1个月后,大便每日均有,停药继续观察,嘱患者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食物,随访 3 个月,病情平稳,未再复发。
  3.2 讨论 本病为血燥难以濡养,肌肤失润,风起血燥,见皮肤瘙痒,面起皮屑;大肠浊道属于血,血燥难以濡养大肠,可见大便干结,数日一解。所以根据《血证论》血燥型便秘以四物汤加桃仁、酒军、麻子仁养血润肠通便,白蒺藜、白鲜皮祛风止痒,赤芍、生甘草调和诸药。故二诊情况有所改变,考虑该患者为年老体衰之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疾病当从肺论治,故加厚朴以顺气通肠,杏仁降逆肺气、润肠通便。三诊时诸症皆有明显改变,考虑本病为慢性病当以丸药治疗,故以上方药做丸剂继续服用1个月,并嘱患者注意饮食。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9-143
  [2]清·唐容川.血证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