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阴阳学说在诊治中医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9 共2815字
        论文摘要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广泛运用其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源于阴阳学说,笔者从这一理论出发,对该理论在诊治中医内科疾病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1 历史源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载:“此言用针者,当取法乎阴阳也。夫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以我之神,得彼之情,以表之证,知里之病,观邪正虚实之理而补泻之,见病之微萌,而得其过之所在。以此法用之,而不致于危殆矣”。从这段释文中可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阴阳不仅指相表里的经脉腧穴,还包括气血、经络、脏腑、上下、左右、经脉流注时间等方面。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多次提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一理论。如论阴火时强调“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血,荣也,当从阴引阳,先于地中升举阳气,次泻阴火乃导气同精之法”。论及伤寒外感时认为,“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感,终归外热”。外感伤寒伤于肌表,阻遏卫阳,首先侵犯太阳经,开始时常先恶寒发热,病始于阴,而发在阳。而在论及上热下寒的内伤疾病时,认为下焦阴火旺盛,升逆于上焦,导致六阳火邪充盛脏腑,治疗应从上焦阳位引导阴火下行,切不可用苦寒大泻六阳的腑气。进一步发挥并完善这一理论,扩大其在脾胃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致明清时期,对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一理论认识多从下焦肾脏出发,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张景岳论上热下寒病症时指出治法应为“引火归元,纳气归肾,从阴引阳”。王孟英认为,格阳、戴阳皆是虚阳外越,所谓内真寒而外假热,故可以用桂、附引之内潜。上热下寒证的治法,无论其病机是肾阴虚、肾阳虚,治疗方法都要同气相求,引火归元,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清·汪昂《医方集解》中说得更为明确“火从肾出,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与火同气而味辛,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火必下降矣。”对于虚火的治疗,阴虚火旺者,多在六味地黄汤、龟版、天冬、麦冬等滋阴方药中酌加肉桂、附片从阳引阴即可。
  
  纵观“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这一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的。
  
  2 理论认识
  
  2.1 “从阴引阳”的理论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载: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因阳分受邪,如脾胃阳气不振,脾胃气虚,导致上焦的清气、中焦的谷气下陷于阴分,治疗之法,应用少量阴分之药,引振阳补气之药入于阴分,从而升发陷于阴分的邪气,先引后升,恢复阴阳升降之气机。如心火侵侮脾土,脾受火侵,不能升发下陷的阳气复于脾胃,需用当归入脾滋血,并以升麻、柴胡等药,升发下陷的阳气。李东垣云:
  
  “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复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益真阴”。对于阳病在阴,治疗当从阴引阳,先引后升。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用小建中汤治疗“虚劳发热”,桂枝与白芍配伍,白芍善人血分,可引桂枝入血入脾,振奋中阳,阳病而用阴治,用芍药引桂枝而入阴分,温补阳气,有助于阴血的生长,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李时珍在论及阳火与阴火的治疗时提到,“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后世医家对这一段话解释多为阳火宜用湿伏水灭,宜清宜寒。
  
  由内伤虚劳产生的阴火,则认为忌清忌湿,宜温。内伤虚劳产生的阴火,用简单的温法并不全面,阴火再用温法,火逐之二阳相争,何以去火?如内伤虚劳,导致阴火炽盛,入于脾土之中,热伏营气,不得宣散,此时用人参、甘草、白芍益气健脾,升麻、柴胡、葛根升举阳气的同时,又伍羌活、独活、防风诸风药宣散上达,引阴中郁火外出,则虚劳得补,阴火得散。
  
  2.2 “从阳引阴”的理论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如阴虚导致痰湿水泛,虚火上炎,应用阳药引阴邪归于阴位。清代尤在泾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麦门冬饮子源于刘完素《宣明论方》,主要由麦冬、瓜蒌子、知母、甘草、五味子、生地黄、人参、葛根、茯神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因肺阴虚引起的膈消,全方清滋并施,人参、甘草、葛根合用助脾气散精于肺;麦冬、知母、茯苓共奏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用辛甘淡寒之竹叶作引,上清心火而解热,下通小便而利尿,从而引火邪下行,从小便而清。因阴虚,导致肺热,虚火上炎,在滋阴并补的同时,用淡竹叶以辛引滋阴药入虚火而补阴,从阳引火下行而解。另如因焦虑、精神紧张等思虑太过,五志过极可导致心阴耗伤,阴虚阳亢,致心火独亢而不能下交于肾水。亢火为害,循经上炎发为口疮,甚则热扰神明,致心烦不寐。因心肾关系密切,唯有交通心肾,才能恢复阴阳气机。交泰丸只有两味药,黄连、肉桂,大剂量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因心火独亢,故用少量阳药肉桂引黄连入心阴,从阳引阴,则心阴得补,虚火自消。
  
  3 临床应用
  
  对于“从阴引阳”理论的发挥和临床应用,目前多集中于内伤发热、虚劳发热等方面。如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由中焦气虚引起的各种病变,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发热等。
  
  黄慧利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方能够促进溃疡愈合,减少溃疡复发率。刘利华在介绍补中益气汤时,通过临床医案,认为其方加减能够治疗内伤发热和内伤所致的腰痛。“从阳引阴”现大多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和口舌生疮。如宋扬对于心阴耗伤,阴虚阳亢,心肾不交引起的复发性溃疡,以交通心肾法为原则,方用交泰丸加减,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
  
  4 讨论
  
  综上所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这一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历代很多医家都应用这一理论组方用药治疗疾病,临床上已被证明有确切的疗效。但是目前对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的研究多集中针灸领域,而忽视在中医内科疾病临床上的研究。本文从中医内科疾病的角度,浅要地论述了这一理论在临床上的作用及确切疗效,但仍存在许多困惑和不足,认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也亟待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以揭示其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志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3,23(10):613-614.
  [2]万友全.论阴火[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5):24-25.
  [3]黄慧.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2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6):38-40.
  [4]刘利华.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发热的机理及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J].中医卫生产业,2012,9(16):164.
  [5]宋扬.应用交泰丸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会[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