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体重超标引起糖代谢紊乱的危险性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2414字

  肥胖作为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本身也是一种疾病状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的加深,肥胖在我国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对5604例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来我院体检的成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探讨由于体重超标引起糖代谢紊乱的危险性。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 检 的 人 群5604例,年 龄21~91(47.81±11.84) 岁, 其 中 男 性3814例, 年 龄21~91(49.24±11.27)岁,女性1790例,年龄22~84(44.76±12.45)岁。

  1.2方法采用深圳市双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K-超声波体检机,型号SK-CK90测量受检者体重和身高,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 (GLU),血糖检测试剂购自上海永昶公司,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所用仪器为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诊断依据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06年)[1]的界定标准,人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人群被分为4组,肥胖组BMI≥28kg/m2,超重组BMI 24~27.9kg/m2,正常组18.5~23.9kg/m2,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血糖诊断采 用WHO 1999年 标 准:正 常 血 糖 (NGT)<6.1mmol/L,空 腹 血 糖 受 损 (IFG)6.1≤ GLU <7.0mmol/L,糖尿病(DM)≥7.0mmol/L.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珚±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Meittinen法计算危险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5604例调查对象中超重、肥胖现患率分别为42.1%和13.3%,男 性 为50.0%、16.4%,女 性 为25.4%、6.6%,且存在年龄差异。在各个年龄组中,除第6组 外男 性超 重现患率显着高 于 女 性 (P<0.01);肥胖现患率60岁以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而60岁以后,则差异不显着(见表1).

  不同年龄组之间,超重现患率及肥胖现患率均差异显着(P<0.01),且由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看出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但是50岁以后的超重率随年龄变化不明显,肥胖则在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见表2).

  超重和肥胖组的IFG和DM现患率如表3所示,各组现患率比较均有显着差异 (P均<0.01);分析说明超重人群IFG和DM相对体重正常人相对危险度 (RR)是2.32(95%CI值1.91~2.82,P=0.001) 和2.92(95%CI值2.31~3.7,P =0.001);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相对体重正常人RR是3.2(95%CI值2.57~3.99)和5.17(95%CI值4.53~5.9)。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肥胖者因肝硬化、脑卒中、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死亡的风险较体重正常者为高。

  此外,肥胖还是其他许多疾病的原因,尤其和各种成人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城镇健康体检人群男女性体重超重、肥胖现患率比很多地区统计的现患率高,且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与很多地区的超重肥胖流行特征肥胖现患率女性高于男性的结果不一致[2],这可能与本文研究的对象有关,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对象主要是上海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及各大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种的体力劳动强度男女差异不明显;各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包含了大部分的农村、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众,而且我国现状是男性承担了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农村体力劳动高于城市,城市超重肥胖现患率高于农村[3].从年龄组看,不同年龄组之间,超重和肥胖现患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势,70岁以后超重率稍有下降。由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连续性,是一连续的、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原来体质指数较高者更易发生,本研究发现各年龄段超重现患率远远高于肥胖,提示今后的肥胖发生率会进一步增加。

  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较,超重和肥胖组的IFG与DM危险度大幅升高,提示超重和肥胖可诱导机体葡萄糖代谢异常[4-7],有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胰岛素抵抗的始发部位[8],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包括脂联素、瘦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它们在肥胖与胰 岛 素 抵 抗 的 发 生 发 展 过 程 中 具 有 重 要 作用[9,10].超重和肥胖人群通常运动比较少[11],容易发生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下降,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升高;在DM的防治中要加强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心肺机能,减轻体重,同时加大机体耗氧量,增强胰岛素促进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反应性,达到防控DM的目的。

  总之,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来我院体检的客户群体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较体重正常人相比超重和肥胖大大增加了血糖升高的危险性,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
  [2]梁月连,杨琼花,梁汝忠,等.湛江市企业职工高血压及肥胖检出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53-55.
  [3]李晓燕,姜勇,胡楠,等.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683-686.
  [4]杨文英,陈晓平,杨兆军,等.不同BMI水平对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275-278.
  [5]金艳艳,梁黎,傅君芬,等.儿童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2):138-140.
  [6]刘丽,逄增昌,汪韶洁,等.家族史与肥胖对2型糖尿病协同作用 [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05-306.
  [7]徐锦春,陈思娇,王大南,等.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英文) [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2):125-129.
  [8]Heilbronn LK,Campbell LV.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lowgrade infla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obesity[J].Curr Pharm Des,2008,14(12):1225-1230.
  [9]周佳雁,马向华,沈捷.肥胖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瘦素的相关性 [J].江苏医药,2011,37(3):315-317.
  [10]赖爱萍,陈文鹤,王益义.肥胖儿童少年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的 相 关 性 研 究 [J].中 国 体 育 科 技,2012,48(2):86-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