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禹生石纽”传说的演绎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6772字
摘要

  二十世纪上半叶曾有一些学者提出夏民族源于四川,“禹生石纽”是可信的①,后渐趋平静。近几年此说又有抬头之势,李学勤先生指出:“禹生石纽的传说是很重要的,它反映着古代的历史实际”[1]227,“有着相当深远的历史背景。”[1]225之后,一些四川学者,纷纷撰文探讨这一“历史背景”,认为夏禹文化与羌文化、蜀文化有亲缘关系,进而提出“禹生石纽”是历史事实,禹生于四川,夏族也起源于四川。在现有条件下,这种说法恐怕还不能成为定论。我们认为“禹生石纽”不可信,作为传说,它是“禹生于石”这一神话叙事的置换变形。石是夏民族的崇拜物,随着夏遗民迁入四川,“禹生于石”的传说亦进入川蜀,与川西北的大石传说相融合,当这一传说流传到汶山石纽时便产生了变异,“禹生于石”变成“禹生石纽”了。

  一、“禹生于石”的神话叙事

  文献中有禹生于石、启母化为石而生启的记载。《淮南子·修务》:“禹生于石。”高诱注:“禹母修己,感石而生禹,坼胸而出。”《艺文类聚》卷六引《随巢子》:“禹产于 石,启生于石。”《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启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鸿水,通 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至中岳“见夏后启母石”.应劭注:“启生而母化为石。”《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泰室之山……上多美石。”郭璞注:“启母化为石而生启,在此山。”《穆天子传》:“天子南游于黄室之山,以观夏后启之所居。”郭璞注:“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山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石也。”另外,在太室山下的启母阙上有一幅启母化石的汉画像,画面为两侍者拱手立在一圆形巨石旁。启母阙北190米处有一高约10米的椭圆形大石块,传为汉武帝登中岳所见的启母石。

  “禹生于石”的传说反映了早期民间信仰的宗教意义。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坚硬、粗砺、持久的物体本身就是一种神圣的象征,而石头就代表了这种象征,“它超越于人类不确定性,它是一种绝对的存在模式……它以其崇高、坚硬、外形状和色彩,使人类直面某种与他所属的世俗世界判然有别的实在和力量”206.

  正因如此,人们才对它产生崇敬。所以,人们会用石头保护墓室,用巨石铸造纪念碑,让死者的灵魂永远存在,就像石头一样坚固地存在。而墓场的坚石以后又成了男根的象征,因为两者都是存在、权力和延续的象征。

  据泰勒《原始文化》所述,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对石头崇拜的现象。在西印度群岛人们认为崇拜石头可以带来丰收,可以减轻妇女分娩的痛苦,投向太阳可以下雨。秘鲁人崇拜奇形怪状的石头,将他们放在家中作为灶神和村镇保护神的代表。在印度的乡村,把红颜料涂在石头上,用它代表儿童的保护神,把它放在圣树的根部接受妇女的膜拜,这种习俗是原始性的宗教仪式的遗留[3]533~537.不同民族产生石头崇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关键的是它标志着某种精神力量,有些民族认为是神灵或灵魂所居之处充当保护神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献中亦有关于石头崇拜的记载。如传说中的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足显五彩石具有神异的力量。《尚书·禹贡》叙述九州贡品时,青州:“岱畎丝、枲、铅、松、怪石。”孔传:“怪,异;好石似玉者。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山海经》中更是记述了大量的奇异之石,同时还记述了各地山神。考古发掘中的出土石器更是很多,二里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及用绿松石制作的龙的形象。

  “古史辨”派学者认为石是社的代表物,禹是社神,所以有“禹生于石”的传说。顾颉刚、童书业言:“禹启父子之生都与石发生关系,真也是一件奇巧的事:这大约本是社神的传说罢。”194杨宽亦言:“禹之传说,最怪者莫若生于石之说……此等怪说之来,疑亦出于社神之神话。”360并进一步指出:“禹为社神兼高禖神,古皆用石,则禹生于石之说出于社神高禖神之神话明甚。”361于省吾先生则认为薏苡与石都是夏族的图腾,他说:“禹母吞薏苡,启母化石,已经有了悠久的传说与记载,可见夏后氏以薏苡与石为图腾是没有疑问的。”

  综上,石是常见的东西,并赋予不同的价值及意义。原始时代人类信仰“万物有灵论”,石头被赋予生殖能力,进而将其人格化所以才有“禹生于石”的传说。因此,“禹生于石”是以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意义为基础的传说,是原生态的神话,具有原型意义。而“禹生石纽”传说既没有民俗背景也没有宗教意义,显然是次生态的神话传说。

  “西方神话注重保留的是这些传说中的具体细节,而中国神话注重保留的却只是它的骨架和神韵,而缺乏对于人物个性和事件细节的描绘。”41原生态神话是以“非叙述性”作为美学原则的特殊原型,而次生态神话更追求情节的完整性。从神话的叙事结构上来分析,“禹生于石”的叙事结构不完整,在表述上具有模糊性和泛化性;而“禹生石纽”则明确表达了空间的确定性,禹出生的地点即石纽,这样叙事结构就显得完整了,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二、“禹生石纽”传说的演绎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不是一个本文,也不是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本文形式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19将“禹生石纽”传说的演变过程做一梳理,可以帮助还原“禹生石纽”传说的原貌,亦可以更好地认识神话与历史、历史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禹生石纽”说最早见于《孟子》佚文,《史记·六国年表》集解引皇甫谧语:“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9]686皇甫谧《帝王世纪》,清人多讥之,而且《孟子》佚文甚少,所以这条佚文的可信性暂且存疑。从文献上看“禹生石纽”说起于扬雄,其《蜀王本纪》直称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至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则把禹的母亲也拉到了岷山,因吃薏苡而生下了禹,生地就在石纽,地属蜀西川。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则又把禹兴于西羌、生于石纽进行了进一步的糅杂,其云:“夏禹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2773再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则直言大禹生于蜀。顾颉刚先生曾详细比较了《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中有关蜀史的异同,指出:“扬氏所录固多不经之言,而皆蜀地真实之神话传说。常氏书雅驯矣,然其事既非民间之口说,亦非旧史之笔录,乃学士文人就神话传说之素地而加以渲染粉饰者。”78可谓经典之谈。

  司马迁未指出禹的具体出生地,扬雄等人倒说得如此详细。冯汉骥先生认为“禹生石纽”说之起实源于“禹兴于西羌”一语[12]21.“禹兴于西羌”最早见于陆贾《新语·术事》,称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又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云:“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686《史记》最有影响力,此说一出,响应者甚多,《韩诗外传》《盐铁论》《易林》《后汉书》《吴越春秋》等都有提及。

  从文献上来看,夏族与西北地区有着很深的渊源,夏族很有可能兴起于西北,后逐渐向东发展至豫西,至夏桀败亡后,又有一大部分迁居西北。在西北地区夏族与羌戎长期杂居相处,故顾颉刚先生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说大禹的神话传说源于戎羌,大禹是戎羌的宗祖神。然顾先生之说实为颠倒主次,因为夏文化比羌戎文化发达,羌戎文化只能被夏文化同化,所以应当是戎羌的传说源于大禹,禹的丰功伟绩恩泽戎羌,禹才成了戎羌的宗祖神。根据甲骨卜辞中所载,羌活动范围东至山西地区、太行山一带,在地理分布上,羌与夏是融居在一起的,夏之始祖便成为戎之始祖,遂有戎禹之称。童书业遂云:“禹起南方之说似不如禹起西方之说为可能。顾师此文从九州四岳之原在地,推测禹传说之起源,立论确而阐发精,禹与西方民族有关,自有此文,盖为定论矣。”140那么“禹兴西羌”是怎么演变成“禹生石纽”,且石纽又怎么成了汶山郡?冯汉骥先生有言:

  西汉之初,既有“禹兴西羌”之说,其后武帝开冉 置汶山郡,羌人每来蜀为佣,蜀人对于汶山郡之羌人,知之渐稔。

  禹既有兴于西羌之说,而汶川有羌人,禹即可以生于汶山郡了,稍为富于想象力者,便可及之。又因《淮南子·修务训》有禹生于石,及焦氏《易林》有禹生石夷的说法,因而又附会到“石纽”了。由此以后,愈传愈真,愈传愈详密了。[12]24冯先生之说可成一家之言,即认为汶山郡有羌人,禹兴西羌便兴于汶山郡,又有“禹生于石”传说,遂有禹生汶山石纽之说。此说看似有道理,但仍有不明之处,即汶山郡的羌人是自古就有,还是从西北地区迁过去的?从冯着的后文可知,其主张羌人是在战国末年迁往汶山的。

  我们认为“禹生石纽”传说是“禹生于石”的演变,夏族禹、启的出生都与石有关。“禹生于石”传说是随着羌人或夏族后裔从中原迁往川蜀而带过去的,而川蜀之地亦存在大石传说,给“禹生于石”传说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当流传到石纽的时候,遂变成“禹生石纽”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