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沈阳市机器人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3 共340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第2部分】沈阳机器人产业战略模式分析绪论
【第3部分】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第4部分】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第5部分】沈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6部分】沈阳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第7部分】 沈阳市机器人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全文研究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要描述,接下来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接下来通过对国外成熟的三种机器人产业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盟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产业内部因素(资本、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和外部因素(市场需求、政府政策与规划、市场机遇)入手分别对上述三种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到如下启示:

  (1)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其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3)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

  (4)充分把握市场机遇,紧跟第三次工业革命潮流。

  为了使得沈阳市机器人产业模式的选择更为科学,本文在对上述模式分析基础上,对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认为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威胁,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市场,未来市场开发潜力较大。同时也可以看到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研发基础,虽然产业配套能力尚未形成,产业化集群发展道路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为沈阳市机器人产业的进行了目标定位设计,并从产业规模、优势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确定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最后为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选择:立足国内市场基础上的投资驱动型和应用导向型发展模式。

  文章最后对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6.2 研究展望

  本文以沈阳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综述国内外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研究,主要以机器人技术开发与设计,机器人国家战略等方面为主,并没有文献专门研究区域机器产业模式的问题,因此这是本文的一个角度创新。

  同时,由于机器人产业为新兴产业,关于机器人应用情况的最新的统计资料并不完全,特别是专门针对沈阳市的机器人产业概况等的数据资料难以查询,这是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也是本文研究方法不够客观、说服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所在。由于时间能力所限,本文主要从宏观上对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缺乏有效的案例分析是本文的一大不足。从本文研究的视角来说,影响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未来的研究应从着重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通过采用科学客观的数学模型来增强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J],2006(02):6-10

  [2] 熊光明,赵涛,龚建伟,高峻峣。服务机器人发展综述及若干问题探讨[J],机床与液压[J].2007(03):212-215

  [3] 陈秀珍,潘拓。 21 世纪初机器人技术的走向,中国设备工程[J].2007(11):32-35

  [4] 毕胜。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J]. 机械工程,2008(07):5-8

  [5] 金周英,白英。 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政策研究报告[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J],2009(02):1-7

  [6] 李宇剑,巢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讨[J]. 制造业自动化,2010(15):106-108

  [7] 徐方。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思考[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J],2010(05):5-6

  [8] 蔡自兴,中国机器人学的合作与发展之路探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64-67

  [9] 张嘉昕,张宇帆。 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成长途径与前景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12(08):16-19

  [10] 谭民,王硕。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J]. 自动化学报,2013(07):963-972

  [11] 谭民,王硕。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J]. 自动化学报,2013(07):963-972

  [12] 杨瑞雄。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3(17)

  [13] 田江艳,王承云。 中日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J]. 世界地理研究,2010(01): 94-101

  [14] 汪前元,祝佳,唐松。 中国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东南亚区域经验及启示[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6): 1-7

  [15] 万军,冯晓琦。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J]. 江西社会科学,2012(06):19-25

  [16] 李飞,陈劲。 突破带动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58-65

  [17]张红霞。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 电子世界。 2013(12)

  [18] 黄 超,刘琼泽,仲伟俊。基于专利分析的机器人产业技术情报研究[J]. 情报杂志,2012(11):100-105.

  [19] 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C].华夏出版,2003: 119

  [20] 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cl990

  [21] 方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54

  [22] Dijk M EVan,Rabellotti R.Enterprise clusters and networ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ADI books series 20.London:Frand Press,1997,77-90.

  [23] 于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类型及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0(4):1-9

  [24] Ottaviano G IP, Tabuchi T and JF Thisse.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1,1

  [25] Alex Hoe.Three variation on identifying clust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work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based policy.Amsterdam,1997(10)

  [26] 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9)。

  [29] 中国产业洞察网, 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构成现状调查报告[R],2013(06)

  [30] Robot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RIA)。2011 is Record -Breaking Year For North American robotics Industry [R].2012-2-2

  [32] 王田苗; 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 机械工程学报 ,2014(09):1-13

  [33] 沈惠平,王新翔,刘善淑,邓嘉鸣,蒋益兴。 螺旋驱动的管内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制[A]. 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国际会议(CCMMS2010)论文集[C]. 2010

  [34] 薛金山。 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J].中国机电工业。 2010(10)

  [35] 陈明森著。产业升级外向推动与利用外资战略调整[M]. 科学出版社, 2004

  [36] 苗向林,郑海静。 辽宁省工业部门 FDI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4)

  [37] 周松兰。 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武汉大学 ,2005

  [38] Bruce A Vojak, Frank A. Chambers. Road mapping Disruptive Technical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in Complex, Technology - based Subsystems: The SAILS Methodology.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2004

  [39] Alignment Software Road mapping and Strategic Planning Solutions. 2006

  [40] Robert Galvin. Road mapping a practitioner's updat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2004

  [41] Brown R, O'Hare S. The Use of Technology Road mapping as An Enabler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42] MacKenzie D R, Donald S, Harrington M D. Methods in Science Road mapping - How to Plan Research Priorities, 2007
 

  致 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功夫在在沈阳大学的硕士学习即将毕业。回想起在沈阳大学所学习到和体会到的,真不能用言片语可以表达。而对老师的敬佩和同学们的快乐,是在学习期间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体会到的。

  本文是我尝试着通过自己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和调研情况还有同在校之间所学到知识相结合,希望可以运用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今天,毕业论文在收尾之时,我才体会到了学习写作付出的辛苦。论文从准备开始到论文完成,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的支持表深深的鞠上一躬。最先感谢的要属我的指导老师沈平副教授。因为是她从论文开题、初稿的修改,最后终稿,他始终无私的奉献日夜的批改是本文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其次,要致谢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时的专家们。是你们在预答辩和答辩过程中提出的建议使我按照你们指导多次更改抡才才顺利完成。

  再次,我要再次感谢在沈大就读研期间曾经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关心帮助我的每一位同学们。是你们影响着我,让我学到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今后我将会把学习到的成绩和工作表现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最后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老师对本论文的审阅和评议。由于本人因个人学术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不吝赐教。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