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中国化发展与具体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8 共3634字

  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凸显,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也在增多,传统文明形态的缺点已逐渐暴露,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放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广义上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把握,狭义上有利于在理论层面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当代实际问题真正地结合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中国化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我国 “天人合一”思想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和社会的存在是辩证统一的,都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诠释,把人与自然看作是有机的整体,不能相互分离,也都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

  研究发现,以 “天人合一”为标志的中国传统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之间既有共通之处,亦有区别之处。人与自然万物的同质同源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其共通之处,而两者的区别则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之所以能够被我国广泛接受,并且中国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 “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相融性。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的初步发展。

  党和国家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的大量论述都涉及到了我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且展开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很好地总结并指出了我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特点,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观点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的中国化在这一时期取得初步发展。

  ( 1) 毛泽东时代的初步尝试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理论。同样,毛泽东同志在把握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对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研究,他指出: “人类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也是他们的主人,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毛泽东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在马克思 “认识自然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备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2)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的积极探索。邓小平以我国传统生态环境思想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方向性指导,同时充分利用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生态理论成果,立足并把握国内外社会发展趋势和具体现状,构建了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中国的更深层次运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理论完善期。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他将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精确阐释。他把生态环境良好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将其提升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高度,并且提出了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结论。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把 “人口、环境、经济、资源”放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思想道路。

  4. 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成果期。进入 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状态。同样,中国也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因此,中国和全世界都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才能让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平衡发展。作为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代表,胡锦涛同志敏锐地把握了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以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根本立足点,总结并分析我国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大局,同时广泛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进一步中国化。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有利于我国人民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

  从很大程度上而言,环境危机是由人们的一些错误的传统观念导致的,因此思维转变成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迫切需要。摒弃传统思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将世界放在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之中进行分析研究。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树立新型社会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社会、经济、人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 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度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富强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裕,却也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导致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受到阻碍。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作为我国具体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充分结合的理论化成果,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概括,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最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总结。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理论的具体应用

  1. 提倡清洁生产,实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本质上存在着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的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中,一定要实施清洁生产,而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以 “预防污染”为本质特征,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其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它同片面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普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使其成为自觉的社会的意识和行为,从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循环经济,它反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生态保护与环境容量,同时通过宣传和引导,促进人们经济活动的合理化改变以及消费模式的生态化提升。同时,围绕着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核心理念,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和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难以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矛盾。

  2.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营造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大环境。结合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政府应该广泛推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全方位提升城乡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全体公民普遍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

  其次,通过宣传和引导加强对人们的环境保护教育,使环境保护教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必须把环保教育深入进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中,在启蒙教育中就培养人们的环保理念,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注重环保知识的宣传,树立环保理念,而在高等院校,则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加深,使环保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

  再次,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得到公众支持,本身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需要。在公民的参与过程中,政府需要着力培养公民自主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和意识。因此,为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必须建造立体化的信息公开平台,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建立,把生态文明建设活动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推广,进而提高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吸引广大群众通过不同的渠道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3. 转变消费理念,提倡生态消费。要提倡生态消费,鼓励人民逐渐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引导并鼓励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优势,利用官方媒体的强大号召力,加强生态消费的宣传力度,引导公民积极养成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政府还应该实施绿色采购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绿色产品检疫检验机制,督促各生产企业能够在遵循节约环保理念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生产。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惩罚政策和措施,对在绿色生产方面不达标的企业,强制征收生态消费税,甚至通过法律程序对一些企业实行倒闭处理。

  4.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能够在制度层面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之外,还应该制定一套相对完备的政府政策体系,并切实保证两套不同体系的运行相互协调。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