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形成的背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8 共6051字
论文摘要

  一、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形成的世情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演进,资本主义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落后的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设实践中,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新形态———列宁党内民主理论。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加强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几乎将世界大部分殖民地瓜分完毕。这一历史阶段源于19世纪中叶起爆发在欧洲、北美、东亚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制度变革的方式替代了落后的封建社会形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尤其是1870-1914年间,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飞跃带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电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动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中,是工业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重要能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下,1870-1900年全球钢产量从63万吨上升到2830万吨,生铁从1400万吨上升到4100万吨,铁路长度从21万公里扩展到近百万公里,石油产量从80万吨上升到2000万吨。在生产资料方面,工业化国家在机械制造、钢轨、车厢、轮船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日渐深入,西方国家的生产呈现出愈发集中的重要特征,出现了垄断型的大公司和利益集团,这也为无产阶级的斗争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组织形态和组织法则。

  在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过程中,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生产部门中,垄断组织已经普遍存在。

  因为垄断组织掠夺利益的不公平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西方资产阶级所面临的现实矛盾日益复杂、突出,这些矛盾和冲突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且逐渐国际化。国际形势方面,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世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其一是英、法、俄三国,即协约国集团,其二是德、奥、意三国,即同盟国集团。这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战争准备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列宁党内民主理论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

  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却呈现明显的分裂态势。恩格斯逝世前,第二国际中就已经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势头,这与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后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取得了相对长期的稳定态势密不可分,并与欧洲无产阶级力量在利益斗争之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密切相关,尤为重要的是,该问题还与垄断资本家以相关利益对无产阶级部分上层分子拉拢密不可分。具体而言,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又出现了辛迪加、托拉斯等组织,使部分无产阶级领导认为资本主义已形成组织化的特征,并由此认为资本主义可以以和平的形式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在当时的工人运动合法斗争中取得的成效让部分具有妥协性的工人领导人,安于现状、满足于现有利益,不切实际地期望以和平的议会道路实现目标。

  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人物对部分无产阶级领导人的劝诱、拉拢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理念的影响。

  在此种情势下,列宁基于世界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势,系统、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更为腐朽的资本主义形态,亦是过渡、垂死的资本主义形态。在1915年,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曾经对其理论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准确的阐述,首次提出“帝国主义时代”这一重要范畴。

  在此之后,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深入分析和阐释了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内容。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中,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在整体上虽划分为“两个时代”,但其仅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主要包括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曾指出,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基于此,列宁认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间最为本质性的差别在于,位居该时代中心地位的阶级是有区别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是资产阶级,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则是无产阶级。在西方,英国学者霍布森在1902年出版了《帝国主义》一书,此后,德国学者希法亭在1910年出版了《金融资本》一书,两位学者均详尽阐述了帝国主义理论及范式。

  列宁在1917年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霍布森、希法亭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批判地发展了帝国主义理论,在历史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阐释帝国主义的特征和本质,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历史过渡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段历史进程。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化,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内在矛盾、社会环境的变化,其经济特征也有着重大的变化。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认为就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而言,一是资本的集中促进社会生产高度集中与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层面产生了居于重要支配地位的大型垄断组织;二是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日趋融合、集中,形成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寡头。

  根据其特征和本质来看,帝国主义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演进中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阶级。垄断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社会运行的微观基础,在这样一种生产高度集中的产业模式和社会基础之上,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为一体,催生了经济寡头的出现;国际政治中,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资本主义发展步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列宁党内民主理论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

  二、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形成的国情

  (一)农奴制的废除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7世纪俄国的农奴制最终形成,严重阻碍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俄国远远落后同时代的西欧。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在废除农奴制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发展、各利益集团的形成,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重要后备军。沙俄让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其进行资本输入,操纵能源、钢铁等重要产业部门,又充当帝国主义在东欧的代理人,由此获得了巨额的借款,从本国人民身上榨取利息还债。在东方,沙俄还伙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国。沙俄与资本主义列强的利益密切相关,统一成为整体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益。

  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的大趋势下,俄国国内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垄断组织。

  1882年,产生了钢铁、建筑领域的垄断组织卡特尔;1886年,部分企业组建铁板、铁丝和铁钉领域的联合工厂;1887年,部分大型糖厂组建了糖业垄断组织辛迪加;1893-1894年,石油生产领域产生了可操控巴库石油开采的辛迪加。随着垄断的形成,俄国国内的垄断组织主要形式是辛迪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也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和转变。列宁指出,在俄国,最新型的资本帝国主义在沙皇政府对波斯、满洲和蒙古的政策中充分显露了身手,但是一般说来,在俄国占优势的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同样向帝国主义过渡,沙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自身的落后性。

  列宁曾指出,在广大农奴获解放后的几十年里,俄国国内对于铁的消费增长四倍,但俄国工业生产中的现代化设备比英国少四分之三,比德国少五分之四,比美国少十分之九,仍是严重落后、贫困和半开化的国家。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生产工艺还很落后,尚有近三分之二的铁是依靠木质燃料冶炼的。在一战前,俄国国内大工业的份额仅占全部工农业的42.1%,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制度方面,以往农奴制残余影响仍广泛存在,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组成统治集团。此外,俄国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西方的资本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操控俄国国内重工业部门,许多俄国企业归根结底是西方垄断组织的子公司,部分银行都被外国资本家控制。俄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非俄罗斯民族比重接近70%,严重缺乏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在其聚集生活的区域内,政府公职绝大多数都是由俄罗斯族人担当,俄语被强制推行和使用,民族主义矛盾已经凸显。

  (二)民主思潮渐渐兴起

  俄国农奴制造成的落后社会形态,以及西欧的自由主义革命运动,对俄国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由、民主的思潮不断兴起。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出现了一批革命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大师,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勃夫等人。继拉吉舍夫等人之后,是新一代觉醒的俄国平民知识阶层,他们起着从贵族改良到向人民大众扩散革命思潮的过渡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勃夫。在苏联的著作中他们被笼统地称作“革命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这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他们既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又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革命思想是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继承过去,又反映现实,充满对于民主的诉求,更重要的是,广泛地影响着未来。这些人后来被称为革命民主主义者,是指他们对沙皇专制和俄国农奴制的革命性,比贵族自由主义更进步、更激进、更彻底,在政治方面,他们对沙皇专制的农奴制深恶痛绝、势不两立,他们要推翻的是整个国家制度,建立起民主新政权。这些民主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1905年革命之后人民政治觉醒和自由氛围

  1905年爆发的俄国革命,有其必然性,即在于俄国自身的双重致命弱点。到1905年,欧美各国已经都进入了帝国主义(包括俄国),因此帝国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缺陷俄国也有,比如过分强调经济规模,漠视民众权益,经济周期的循环衰落,同时俄国本质上又是一个封建国家,它本身对待人民还有肉体上的直接压迫和暴力统治,加之俄国产业阶级人员集中,有很高的煽动和连带作用,当普通民众受到双重压迫的时候,又有很广大的规模基础,暴动就自然产生了。

  从革命爆发后形成的社会氛围来看,通过资产阶级政党和其他进步政党首次占据国家杜马的主导地位以及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这些革命的重要成果,在经济上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地主贵族所有制,政治上严重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撕开了旧统治秩序无法再度弥合的缺口,使得全社会追求民主自由的氛围更加浓厚,极大地促进了广大人民的政治觉醒。可以说,俄国1905-1907年革命不仅锻炼了革命队伍,教育了人民群众,而且产生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意识形态力量,促进了觉醒意识的普及和革命氛围的形成。从实践来看,1905年俄国革命的成果和作用,长久影响着俄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直接影响了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列宁强调指出,因为1905年革命之后的人民政治觉醒和自由氛围,使得这次革命成为以后俄国革命的预演。

  综合来看,1905年俄国革命之后的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帝国主义发展中的种种矛盾都集中在俄国,其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之上,俄国国内的无产阶级日趋成熟和壮大,逐渐具备了用革命的方式解决矛盾的阶级力量。正是在沙皇俄国这一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国度,社会阶级斗争的前沿,革命氛围的形成和民众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方向指引———列宁主义。

  三、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形成的党情

  (一)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传播

  在历史上,俄国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和理念传播进入俄国前,就有一批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从事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譬如拉吉舍夫、别林斯基,以及民粹派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等。这些先行者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俄国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引领。第一个在俄国国内组建的马克思主义团体有五位创始人: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查苏利奇、捷依奇、伊格纳托夫,这些人都由民粹派分化而出,他们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日渐兴起的工人运动影响下,尤其是巴黎公社运动的引领下,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普及。

  (二)俄国无产阶级的出现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发展催生了无产阶级的成长。19世纪末期,俄国国内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实践中日渐成熟。

  1890年,俄国国内的大型工厂、采矿工业和铁路部门的工人达到143万人以上,与1865年的数量相比翻了一番。在这一时期,俄国的无产阶级分布呈现集中的特征,近50%的工人都集中在大型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中。在20世纪初期,俄国的产业工人达到1000万以上。与西方类似,沙皇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充满了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

  19世纪90年代,俄国产业工人的日均劳动时间达13小时以上,在纺织业中甚至长达15小时。一些工厂里还雇佣许多的童工,工作时段不亚于成年工人,但工资水平却很低。

  在很多工厂中,劳动缺乏保护问题十分严重,工作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工资被随意克扣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列宁针对这一现状指出,当时的工人栖居在地窖、阁楼和陋室中,容身空间愈发挤窄,饥饿问题很普遍,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家庭生活物品出卖给高利贷者。这样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恶劣劳动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俄国无产阶级的觉醒、生存与成长。

  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俄国工人阶级被迫自发地组织起来与产业资本家进行斗争。在1875年,俄国南部的工人组织在敖德萨组建了“南俄工人协会”;在1878年,俄国北部的工人组织在彼得堡组建“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到19世纪80至90年代,俄国国内产业工人的活动风起云涌。

  1881-1886年,俄国国内的大规模罢工达48次,8万多名工人参与其中。俄国的农奴制虽然在形式上予以废除,但未能令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的政治权利几乎没有,生产资料极度匮乏,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这一现实,列宁在《工人政党和农民》中指出,自1861年的俄国改革后,农民的生活状况极度困苦,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因农业生产连年歉收,很多人饿死或病死。

  在这种状况下,俄国广大农民群体中有着革命的巨大潜在能量。

  在当时的俄国,彼得堡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等革命组织的出现,把在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创建的任务提上了日程。面对这样的形势,列宁提出效仿民意党,建立一套围绕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党员对核心高度服从的集权化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并认为党员应严密组织化,人数应受到限制。在实践中,列宁特别强调了革命理论的巨大作用。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有力地批判了伯恩施坦的信徒经济派,在思想上彻底粉碎了经济派的机会主义,从而为建立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形势下,无产阶级本身不能独立地创造出社会主义意识,只有以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党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从而使无产阶级自觉地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列宁的精辟论述,给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其后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中,俄国无产阶级建立起了统一集中、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政党,并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党校经典著作选编组.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4]魏泽焕.列宁执政党领导思想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5]程守梅.试论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1-52.
  [6]王海志.论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