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七十年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0-02-11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党绥梅 本文字数:7749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参考范文10篇之第九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七十年的发展历程
  
  摘要:新中国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七十年。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探索、历史转折和政策开放到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最好证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些经验启示将形成巨大的前行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中国七十年; 历程; 启示;
 
  Abstract:
 
  Seventy years of new China is seventy year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In seventy years,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establishment,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socialism system,historical turning point,reform and openness to entering new era and new journey.Chinese nation has realized the leap from standing up,getting rich to becoming strong.The retrospection for seventy-year course of wind and rain can better prove why Marxism is workable in China.So we should attract power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s,persist in and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the tim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xism,stick to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s,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and strictly govern the party in the round,persist in and promote overall reform,and stick to the people-centered.All these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will become huge forward force and push forward realizing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Keywor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eventy years of new China; history; enlightenmen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0 引 言
 
  新中国七十年的奋斗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重重、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飞跃既是艰辛探索、砥砺奋进的历程,也是不断创造业绩、深刻启示的篇章。反思和回顾新中国七十年,能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前行之路。
 
  1 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总结长期革命斗争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摆脱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态度,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付诸革命实践行动。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迅速医治战争留下的创伤,恢复平稳国民经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性胜利,使中国这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积贫积弱的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带领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发展,为后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积累了宝贵经验。
 
  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曾认识不够深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走过一段弯路,党和国家也曾因此遭遇过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曲折。
 
  1.2 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从而翻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等共产党人深刻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从根本性、全局性上先后作出一系列的回答,提出初级阶段、根本任务、“三步走”战略、市场经济和“一国两制”等理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创了一条使中国经济文化从比较落后到富强、民主、文明的金光大道,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1989年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形成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推进了党的建设工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推向21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在资源和环境压力开始显现之时,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长远性和困难性,及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继续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 迈入新时代、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我国发展的实际,破解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习近平从多方位、多角度出发,从历史变迁到时代呼唤考虑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回答,先后提出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呼唤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并引领新时代。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方面的伟大实践中,解决了发展过程中遗留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同时办成了长期以来积习难改的许多重大事情,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从群众愿望出发,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十九大适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这是关系我国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也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开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理论宝典。
 
  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与马克思主义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不断释放光芒并被检验。
 
  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不断创新,在实践中获得斐然成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辟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引领并推动时代进步,我们用七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工业革命才能完成的任务,经济建设发展中不断创造奇迹和取得突破,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防外交以及制度创新、党的自身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再到国强民安的伟大跨跃,拥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也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新中国艰辛探索、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2 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回顾新中国七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变和发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荣的事业,就是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神圣的事业。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给了我们五个方面的启示。
 
  2.1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前提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既要从中国国情和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还要从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出发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成果必须真正地贴近群众生活,进入百姓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充分实现,那么其中国化和时代化就难以为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三化”的实质,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不同时期的问题。总的说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共同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生长的最强音符, 进而达到我们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相互动,从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的主旋律。
 
  新中国七十年来,我们党正是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形成和创立了博大精深的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又是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创新的结果,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真正达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是相比较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基于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马克思的本来设想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因而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现实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必然是起点低、难题多。我们党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泽东。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和论断。文革结束后,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走的问题。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探索,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十二大非常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 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3]23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从本质特征、历史根据和理论渊源等方面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的内涵,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出“五位一体”“四个伟大”“四个自信”等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续写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华大地,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抉择,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怎样观察世界、紧跟时代,不论怎样选择路径、推动实践,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3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各项事业获得历史性跨越的好成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安稳。所以,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要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个领域。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我们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坚持不断学习、提高执政本领,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及时应对“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确保在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考验中,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党中央再三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总书记分析到,在腐败分子和党、人民之间,我们得罪谁不得罪谁,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多么清晰又深刻的道理!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任务越是繁难艰巨,就越是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改进党的领导。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4 坚持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
 
  新中国七十年沧海桑田,我们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开放才能放眼世界、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根据当时的情况邓小平同志说道: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后,针对一些人混淆是非、制造舆论的情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373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思想上把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相等同的束缚,使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台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现实情况,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的内容,推动改革开放进入全面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13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时刻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审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轨迹,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突破难度、探求高度,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之路。
 
  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新中国七十年风雨兼程的历史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成就,就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每一代领导集体无不重视人民的力量和群众的利益。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谋取利益福祉的一生,也是人民大众对他始终怀有深厚感情的一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至今无人忘怀。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表达如此朴素、如此亲切。当年天安门城楼前游行队伍中一条印有 “小平您好”字样的横幅,反映了人民内心的呼唤和爱戴。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人民的情怀,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反映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追求和本质,令人感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人民谋取幸福,为民族谋取复兴,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始终赢得广大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根本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基性作用,无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政治立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3 结 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也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新中国七十年伟大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最好证明。我们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从历史规律中获取智慧,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点击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党绥梅.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6):81-8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