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古今师德内容思想的比较及师德建设(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9 共17741字

  题目:古今师德内容思想的比较及师德建设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前言 
  
  一、古代传统师德差异比较   
  (一)各自特点及差异 
  (二)师德内容思想比较
  1、传统师德精华思想概述 
  2、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内容
  3、传统与当代师德内容思想的比较
  
   二、当代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师德建设面临的形式
  (二)当代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未来师德建设对策 
  (一)继承--创造性转换传统师德思想 
  (二)超越--构建与发展当代师德思想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师德即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经常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有着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礼仪之邦,师德古来有之并且形成时间较早、体系较为完整,是独一无二的。而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师德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向符合。本文从古今两大时空背景下比较师德的特点、内容差异,以此来研讨当代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并对现代我国师德建设和教育实践提供建设性提议。 
  
  关键词:师德;传统师德;当代师德;差异;建设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全球化的的潮流中,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挑战,在回应各种挑战中,我们党和国家则顺应时代制定并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策;提出了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赋予当代教育和教师“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师德建设便成了关键任务。因而,我们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角度,从古今师德的基本内容差异的比较来实现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发展,解决现下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对传统师德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为我国的师德建设和教育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借鉴。 
  
  一、古代传统师德差异比较   
  
  (一)各自特点及差异 
  
  由于时代的发展背景不同,无论是文化、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中国传统师德与当代师德的特点必然是不一样的。
  
  1、传统师德的特点 
  
  几千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发展、丰富、完善,尽管各朝代对教师的具体道德要求不尽相同,但其主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连贯的,在历代统治者及教育家的传承发扬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的传统。这些师德传统是地道千年的中国模式,具有自身显着的特点。
  
  (1)个体道德服从整体道德这是由中国文化的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特征决定的,教育道德关系也是一种政治关系。教师是“道”的直接体现者,是政治关系的代表。教育为政治服务成为首要的任务并表现为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服务,这也影响了教师的道德价值取向。在教师道德的形成过程中,否定个性的独特发展,强调人的社会化,个体道德对整体道德的服从。教材的统一和划一,教学内容的固定和刻板,教学方法的重背诵记忆,都被认为是合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
  
  (2)综合的道德要求      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和综合体验的特点出发,教师道德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对教师在“师言”“师行”“师形”“师德”“师功”诸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是学生和社会的表率。强调德智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偏废。
  
  (3)积极入世道德的要求  我国教师道德以积极入世为其价值取向和根本的道德要求。我国教师道德传统坚持“修”、“齐”、“治”、“平”的原则,强调以“出世”的精神,干一番“入世”的伟业。所以中国的教师一般都具有淡泊名利、不计个人进退的精神境界,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内心自觉      这是强调内在的道德功能和道德自觉,主张教师要“洁身”“立身”。教师的内心道德自觉表现为“慎其所立”“贵其全也”的自身发展;“谨言慎行”“好学多思”的自身修养;“内美”“修能”的个人形象;“自知”“自信”“自得”的自我调节;强调教师道德自律,实现“慎独”的自我完善境界。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传统从内视的角度,提出了为师为圣的道德、为师为圣的要求、为师为圣的方法,并从中获得为师为圣的乐趣,从而达到高尚的师道境界。正因为我国传统师德这些熠熠生辉的特点,使之具有不衰的魅力。
  
  2、当代师德特点 
  
  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出发,现代师德相对应呈现的特征为: (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特征变现为: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3、差异所在
  
  (1)师德要求从传统的教师角色道德走向以教师角色道德为中心、以现代社会公民道德为基础的两者统一       传统师德注重教师的角色道德要求。历代教育家们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非常 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和教学能力。孔子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荀子认为教师除了博学外,要具有的讲善喻解能力。《学记》提出了“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要求教师做到长善而救其失。唐代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当代师德自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展后,公民道德则开始成为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师德要求逐渐从传统的教师角色道德走向以教师角色道德为中心、以现代社会公民道德为基础的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因而,以社会公民道德为基础建立现代师德要求体系,是当代我国师德特点中与传统师德的不同之处。
  
  (2)从注重师德情感要求向全面的师德素质要求发展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从古至今的优良师德传统。孔子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的典范。不论古今,教育家都把对教育对学生的爱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和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现代师德建设不仅关注教师的道德情感问题,也提出了教师的全面师德素质培养问题。一个现代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有健全的人格。  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将更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教师的职能,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资料库转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导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我国正在实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现代师德不仅要求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而且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还要求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累质,健全的人格等。培养全面的师德素质成为现代各国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3)从教师权威中心主义走向师德关系民主化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我国古代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但这种师德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发展,很有可能会扼杀学生个性,使之创造能力下降,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古代学生的各方面的扩散发展。     
  
  20 世纪,民主化运动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中国,教育民主化也成为世界教育 改革的重要潮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彻底否定教 师权威主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各国教师道德的重要要求。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了《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提出:“必须设置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整个教育必须传递这类信息,而学校的氛围必须与民主准则的应用相和谐”,并要求“教育系统各级人员,如教师、规划人员、管理人员、师范教师的培训,必须包括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在教育世界民主化时代, “权威式的教学形式必须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二师德关系民主化是教育民主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4)师德要求走向人道化  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体罚、实施”棍棒主义“被认为是道德的、是教师威信的表现。我国封建时代的教师具有使用体罚和棒打学生的权力,这种师德内容含有严重的非人道成分,尽管现代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体罚现象,但较之我国古代已是很少了。  而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批判了封建主义教育,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道德观,强调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反对压抑学生个性和不人道的体罚等。这为我国当今师德人道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从经济增长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历程,各国日益重视研究教育上的人道主义问题,把人道主义作为师德的重要原则。直至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则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教育伦理原则。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教师是同志中的领导者,要讲人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要尊敬教师。我国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师德要求的人道化取向。由上述可见,师德要求人道化是当今我国师德建设的重要趋势,与传统师德要求比较则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为尊重学生个体。 
  
  (5)师德形象从注重个体向个性与集体性相结合发展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师德形象。在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注重师德形象的个体性,强调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孔子强调教师要躬身自省、独善其身,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个人至上,忽视集体精神,往往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现代我国各地普遍成立了教职员工会组织,使得塑造师德群体形象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形象群体性问题仍是我国师德要求的缺陷。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我国师德建设重视师德的个性要求,也重视师德形象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的一致,充分发挥了教师集体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6)师德要求从反应教育内部问题向反映教育内外部各种道德关系发展  传统教育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传统师德也就主要反映和调节教育内部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道德关系要求。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兴起,师德要求开始有了反映社会公民道德关系的内容。在现代社会,新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教育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学校教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了。在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多,由此需要有调节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师德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和以来,社会和家庭对教育日益重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 益密切。为此,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调节教师与社会、家长关系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这反映了我国现代师德要求的深化和扩展。
  
  (二)师德内容思想比较
  
  1、传统师德精华思想概述 
  
  由于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特点和教师职业的要求,社会赋予教师职业以特殊的尊严感和历史责任,为获得和维护这种尊严对教师提出相应的职业品质要求,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传统。现将中国古代优秀教师道德思想归纳为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1)深厚的敬岗爱生情感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对教师来说,爱人的具体表现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热 爱教师这个职业。孔子把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忠诚看作是教好学生、搞好教学的前提。他认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也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作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将“师”与“天地君轻”并举。荀子的“隆师”思想,则把隆君师与事天地、尊先祖共同作为“礼”的根本。教师的作用上升到了安邦国、导民众、正民风的高度,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首先表现为“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认为“教不倦,仁也。”这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和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孟子则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王夫之强调:“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其次表现为无私教诲的宽广胸怀,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无私无隐”。孔子曾非常坦诚地对学生们说: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平等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品德传授给了学生们,甚至连他的亲儿子在他那里也未听到过“异闻”。墨子鲜明地提出“有道者劝以教人”是教师之大善,“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是教师的大恶。这种品质充分表现了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人格。传统的敬岗思想还表现为积极主动的教育态度。公孟子曾提出,学生问则教师回答,学生不问则教师不答。对这种消极的教育态度,墨子曾明确反对,主张“虽 不扣,必鸣者也”,就是要积极主动,以 “为义”的精神“劝教”和“说教”,甚至要“强教人”。     
  
  爱生是敬业的必然。爱生的情感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爱生亲徒。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座右铭,对学生关怀备至,亲切异常。既热爱学生,教师就必须辛勤操劳,为之服务;对学生要尽忠,就要尽心教诲他;教师关心学生的疾苦,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真挚。由于他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这对后世尊师爱生美德的形成,影响颇大。清代唐甑(1630-1704)在谈到教师为什么要亲近学生时说:“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教师对学生有了爱心,学生才会接近他,理解他,他所教育的内容也更加有感染力,容易使学生接受教育。第二,热爱学生,不是放纵、迁就学生,而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无论是知识上还是在品德上,决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学生苟且偷安的心理。对宰予学习上的怠惰,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谴责。他还要求学生们在生活、学习、意志品质方面刻苦磨练,严格要求自己。孟子也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于这一点,王夫之也明确指出,教人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学习必须向较高处努力。教师如果降低标准,“俯从”自己的学生,那只能使学生一辈子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这是教师道德所绝对不能允许的。第三是对学生殷切的希望,谆谆的教导。教师总是不满足学生对自己传授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希望学生能超越自己,“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荀子发扬了孔子的思想,鼓励弟子超过先生,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后人韩愈在《师说》中更是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主张,并要求教师要做“伯乐”,善于“相马”。这些都是值得后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2)强烈的育人至上意识      教师的一切道德实践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的基本主张。育人至上是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传统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提出教师要造就能“修己治人”的人才。孔子首创私学,招生授业,弟子三千,而最引以为豪的则是其“七十二贤人”。因为这七十二个得意门徒就是通过道德教育而成才的。他把道德教化置于教育的首位。“德之不修,闻 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忧也。”他认为,不修养德行,不讲求学问,听到仁义的事不能照做,有缺点不能改正,这是他最担忧的事情。可见孔子立教是以修德、讲学、徙义、改过作为教育之本,而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管仲说的“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也深刻地说明了培育人才有着无可比拟的社会价值。权德舆所说的“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更是明确地提出了造就人才对国家、民族的决定性意义,即“教不立,学不传,人材不期坏而自坏”。     
  
  我国的古代教育中,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是粗线条地勾勒成“德”与“才”两个方面。因而传统教育的内容既注意对学生才能的培养,更重视其德行的养成。在传统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的原则;在道德教化与政令法规关系上,坚持以德教为主的原则,正所谓德教为先。荀子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明示了教师在引导人的行为举止、塑造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也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这明确地指出了教师不只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晓谕、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教之以事”是手段,“喻诸德者”才是最终目的和根本出发点。用汉朝贾谊的话来说:“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意思是,老百姓是诸侯的根本,教育是政治的根本,道德是教育的根本。有道德才有教育,有教育才有政治。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传统师德强烈的育人至上德教为先的原则。
  
  (3)端严的为人师表作风     中国古代的教师道德特别强调为人师表。从孔子开始就认为,言行相符以身垂范是君子最基本的德行。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为学生的表率,可以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领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政其身,如正人何”。在一定意义上,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也更有教育力量。同样,墨子的“以身戴行”和孟子的“教者必以正”都诠释了为人师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荀子提出教师必须“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强调教师要“正仪”要“善先”,教师要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唐代韩愈继承并发扬了“身为正仪”的思想,在《通解》一文中以古代现任许由、龙逢、伯夷为例,深刻阐发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的道理,显示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强大作用。明人王廷相在《雅述》一文中则通过针砭时弊,反证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更是一语道破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思想品质、作风行为时时都在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们不仅会向书本学习,更 向教师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传统教师  非常注重“端品为先”,否则,“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所以扬雄才感慨:“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种模范作用在古人的身上,一方面体现为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行,如清代陆世仪在《思辩录辑要》中强调“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师”,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是业精的榜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强调了教师必须有高于认得理论的知识水平,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4)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师德中,好学进取是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对一般人来说,本身并不具有道德涵义,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赋予了教师本人的学习态度和业务能力以道德意义。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否则,就会如黄宗羲所说的“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因此,教师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尚知爱智、勤思穷理、开拓创新、谦虚谨慎的态度,具有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好学博识。《礼记·学记》中指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作为人师必须广泛地通晓知识。孔子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即教师要成为仁爱的人,必须广博地学习而且持之以恒,学习经常问计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而且经常思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王充也有同样的看法,“古今不知,称师如何!”传统师德从教师的特殊地位出发,在强调博喻的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学而知不足”,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蕴涵的思想一方面包括学是为了思,为了增强人类认识的力量,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一方面表明学是为了创造,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学习。自西汉起,“温故知新”就成为官方选拔聘任教师所遵循的主要思想原则。
  
  (2)疑旧知新。尽管“中土之学,必求古训”,将尊师重道、守护师说视为学生的责任、为师的必备条件。但与尊古同时并存的还有疑古。孔子提倡质疑、欢迎学生诘问,“吾与回言终日,不唯,如愚”,认为读书不思考受欺骗,不提出相反观点是愚蠢。孟子早也训示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博学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思结合,创造性地发现新的知识,以此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不仅要“博学之”,更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3)知行并重。在中国古代教师道德思想中,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其实质是研究“致知”和“力行”的关系,强调知行的统一,尤其是老师需言行一致。荀况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至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墨子认为,教师的好声誉,绝不能从取巧中得到,只有“以身戴行”,“得一善言,附于其身”随时随地见诸实行,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意思是说,教师讲话要使学生相信,教师的行 为一定要符合教师的许诺,这样才能使言行符合。(符节是古代朝廷用作赁证的信物)。朱熹也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要使 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精湛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从而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 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传统师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A、因材施教。即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品性、志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孔子教学的重要经验。宋代学者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有言:“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在孔子的教学实践中,他很注重“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注意发挥学生们的特长,使其各尽其才。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孟子又做了进一步发挥,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正是由于因材施教,孔孟之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实现了《中庸》中所说的“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的自然法则。 
  
  B、循序渐进,是中国古代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 欲速则不达,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孔子认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意思是说,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也就是说教学要有次序地进行,促进学生增长知识,约束学生的礼节不出格,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隋人王通在其《文中子·立命》中认为,孔子教学先教《诗》、《礼》,继之《春秋》、《乐》、《书》、《易》,正是循序渐进的体现。“先济乎近,然后形乎远。”这样才易于达到教学目的。 
  
  C、启发诱导,即主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孔子是首创者,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要求教师在学生最想知道而不知道的时候去开导,在学生最想说出又说不出的时候才去启发。一旦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就要停下来,直到使其能够做到告其一隅而推知其他三隅始罢。《礼记·学记》对这一方法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而不强行牵着走;督促鼓励学生而不斥责;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开个头,并不把学识事事讲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做到了这一点,“可谓善喻矣。” 
  
  D、寓教于乐。中国古代教师主张通过音乐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起到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荀子写了《乐论》,阐明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认为音乐是感人至深者、最速者,乐能使人性情和平而庄重,能使君臣上下和敬、父子兄弟夫妇和亲、长幼和顺,最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礼记·乐记》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    10 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乐。”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意识到艺术对于道德教化的渗透作用。
  
  (5)鲜明的教育开明作风      教育开明是中国传统师德的重要准则。中国传统师德的教育开明作风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教育对象上的平等;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其教育对象都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家开始提倡教育的普遍性和平民性,极力倡导“有教无类”。孔子主张,只要学生诚心求教,潜心学习,无论他贫富、贵贱、智愚、亲疏、远近、老幼,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对象,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热心教诲。     
  
  在孔子的学生之中,有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域的学生。所有这些人,孔子均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扩大、普及教育,发展文化起了积极作用,而且成为后来教师赞美和效法的榜样,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师德思想的一项主要内容,至战国时为孟子所继承和力行。孟子的门人称道孟子设学收徒,“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皇侃认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因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意思是说,由于种种原因,人有贵贱、贫富差别,但都可以接受教育,决不能因平凡卑贱而不去教化他们,经过教育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人本来就没有类别之分。从教育史上来说,“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它冲决了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教育的特权,扩大了教育范围,由此形成了“教育公正”“一视同仁”等一系列师德品质。
  
  我国传统师德一方面十分讲究师道尊严,以维护教师的地位和威信,另一方面也很强调“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思想早在孔子所主张的“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言论中就产生了。他还提倡“当仁,不让于师”,鼓励学生敢与教师争鸣,唯真理是从。韩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谁先得道,谁就是老师,因此师生之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应该互相学习。明朝的王阳明还明确提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的思想,鼓励学生指出、批评老师的不足和错误,而老师则应乐意接受。可以说传统师德很早就意识到,教与学是相对的,互相包含、彼此促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是说,学生通过学习而知道自己不足;教师通过施教知道自己还有不甚明了之处。学生知不足,就会反省自己,奋发学习;教师知不足,就会自强不息,增益其所不能。清朝段玉裁注:“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教学不惟能解除困惑,弥补不足,还能证明是 非。正如王阳明所说:“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   盖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不仅指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因钻研教材而提高了自己的学识,而且也指学生对教师也有启发帮助,所以教与学相辅相成,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提高的过程。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师德的主要内涵,虽远非全部,但从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了古代教育者对于教师职业、治学育人、师生关系、自身修养等方面的认识。师德是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所以它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色,受制约于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因为传统师德有它不可避免的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我们对它应有一个全面的、辨证的认识。
  
  2、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内容     
  
  当代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第三条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是“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第六条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传统与当代师德内容思想的比较     
  
  传统师德与现代师德既有时代语境和问题意识之不同,也有作为一种职业和阶层道德的历史延续性。      师德与官德、亲德在现代社会已有相当的分化,不可完全等同,但其中的比附抽象意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有其一定意义,体现了中国民众对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较高的道德要求,但这又有把教师道德作为“完人”要求的危险,因此,在现代问题语境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是要以“学人”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提要求。      教师肯定是学人,即知识分子,因此,要借鉴传统,恪守学人们的基本操守。比如,要真实无妄。当前社会学术道德的造假剽窃,消解了人们对知识分子和社会道德的信心,这可能是由于学术的市场化、功利化造成的。在传统社会,这种道德问题似乎在学人中是不多见的,偷别人的思想和学术成果和偷人东西似乎没什么区别。因此,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对这类问题,仅为教师提道德要求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改善社会的评价体系,为学术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作为知识分子主体的教师,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还是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基本的学人道德操守,自尊自爱,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作为具体职业道德的上述几条职业道德要求已经是为历史证明了的的优良道德传统,应该在现代予以发扬光大。传道明德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行为世范,学为人师。有教无类,在现代更应坚持,这体现了师道和教育的尊严。教育就是传播知识和道德的事业,不能为金钱和地位而折腰,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不同而予以不同对待,这会消解教育的基本底线,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要进一步增强爱生亲徒意识,改善教育环境,克服教育的功利化、工具化、效率化的弊端,引导教师克服厌教情绪,培养乐教意识,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在对待传统师德方面,我们也应该慎重。传统师德是一个动态概念,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师道德规范也是不断变化的,它对社会的适应性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随着变化了的时代、社会、教育内容等等而进行更新。     
  
  今天人类已步入 21 世纪,教育事业已呈现出崭新的姿态。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人才,对传统师德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师德重新审视,在继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更新完善,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规范体系。     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因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也主要看其拥有创造性人才的多寡。因此,在知识经济悄然到来、现代经济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今天,教育应把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按照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去审视传统师德,不难看出传统师德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师道的僵化信条,强调更多的是教者对学者的传、授、解,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忽视了教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职责。这在“为师”的职业要求和道德标准上有所反映。如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言必称三代”,    朱熹则认为“是知圣门之学,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而已”。这些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去甚远。教育活动的本质不仅是吸收、继承,还在于创新、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传授已有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尝试创造、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中国传统教育封闭性的一面,是与我们当今创造性、开放性的人才教育观不相适应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独尊儒术”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儒家“六经”被奉为经典,人们只能在既成的思维框架中去思维。具体到教育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孔孟之徒教授孔孟之道”,同时要严格遵从“师法”、“家法”,从而确定了传统师德“法古”、“崇威”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把古人的重要着述绝对的经典化,变成绝对权威,使得一般的教育对象或学子的学习只能囿于经学的有限范围;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育者“信而好古”,用“注释”的方法去阐明其思想;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为崇尚教师的权威等等。这些师德规范,表现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缺乏与时代共鸣的内趋力,无益于开放性人才的培养,自然是 21 世纪的中国教育所应尽力摈弃的。  
  
  二、当代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师德建设面临的形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益进步,经济水平也越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上升,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也愈来愈发频繁,我国正朝着教育人才强国不懈努力着,而随之来的问题便是师德方面的建设,但面临的新形势却不可忽视,必定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发展,才有可能正确地促进我国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建设的期待。 2、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师德建设提出新的需要
  
  (二)当代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对教师队伍及师德总体给予肯定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市场 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使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了道德滑坡的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同样影响着教师队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淹没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了理性情操的失落,私立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新时期我国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敬业意识淡薄——重教书,轻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育行为的宗旨,它概括了教师劳动的全部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   的核心和灵魂。然而,在一部分教师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思想倾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错误思想倾向,有教师评价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一些教师自身认识上的误区。就体制原因而言,那就是长期以来,在对教师工作考核与工作量计算中,缺乏对思想道德、个性修养的具体硬性要求,这种评定标准的导向作用使教师仅仅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声筒,将为人师的行为看作个体行为,因而缺乏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放松自身修养。就认识误区而言,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授课,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交给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和干部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和传播知识的“工具”,而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道德的领路人。
  
  (2)职业行为缺失——重言传,轻示范      教师教书育人最传统又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师德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对依赖和敬重他的学生来说,是学习做人的路碑,也是表率和楷模,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典型示范作用。师德的伦理意义不光只是表现在其提供的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如何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是学生最直接接触到的社会关系,其中实际蕴含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种种以非理性弥散的习惯、情绪和气氛,更成为学生把社会道德内化的生动教材,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不少教师却只注重对道德知识、道德理论的讲解,在亲身示范方面却做得很不够。这一方面表现为学校进行道德教育最常见的方式是课堂讲授(社会普遍反映学校道德教育大话多、空话多),另一方面表现为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较严重的言行不一。可以注意到,随着各种媒体上有关教育界非道德或反道德行为的披露,教师本身师德的失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清水衙门不清水,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学生对道德教育由相信到怀疑再到否定和鄙视,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教育权威,使其说服力大大下 降,严重妨碍了道德教育效果的实现。
  
  (3)道德认识偏差——重学高,轻身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教师的自身修养而言,既要博学,又要身正。近年来,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教师在个人修养方面出现了重学高、轻身正的思想倾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强校的战略举措纷纷施行,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成了各个学校争夺人才的重点目标。尤其是一些高校出于迅速改善师资结构需要,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节节攀升,而引进对象的要求多停留在学历、职称和科研三个方面,对于教学能力尤其是师德的要求大多语焉不详。众所周知,教师的学历、职称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而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则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当前,在学校中出现了一些学历高、职称高而师德则未必高的年轻教师,这 是不争的事实。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盲从附和,工作上“吃老本”,搞“现炒现卖”,教案几年如一日,只注重学术钻研,急功近利地发表论文和成果。这样的教师,即便真正搞科研,也会因浮躁和傲气不能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在现有阶段,对这样一批教师实行职业道德补课成了当务之急。
  
  (4)治学精神衰落——重功利,轻理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学校尤其是高校成为国际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三大支柱之一。高校教师是这一重大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国家、社会、学校都在积极努力地创造科学的良好氛围。但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如重数量、轻质量,搞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当地教师的形象。从较早的北京大学王铭铭抄袭事件,到目前国际学术界层出不穷的各类负面新闻,除了论文的弄虚作假,科学成果评奖、科研项目立项、博士点评选、院士评选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然而比剽窃、抄袭更普遍、更令人忧虑的是粗制滥造,因为前者毕竟是少数,但粗制滥造确是目前学术界所反映的通病。一些教授学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充满忧虑。年轻教师一年六七本着作,博士生一年发表十几篇文章,教师组织三五个学生两三个星期就编出一本书------这样的现象在高校很普遍,甚至出现有人一年写四百篇论文的“奇闻” !粗制滥造严重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严重阻碍了学校发展,影响了人们教师的光辉形象,更令人担忧。
  
  (5)价值取向倾斜——重物质利益追求,轻教育责任履行      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使得泥沙俱下。在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各种思潮伴随而来。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对师德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导致一些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在新旧道德观念面前,一些教师对如何处理功利与奉献、竞争与谦让等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价值观念的失衡,社会分配的不公,教师待遇的偏低,致使某些教师开始从追求精神价值转向追求实惠价值,功利思想膨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能力的就下海,有关系的就跳槽,有精力的就兼第二职业,最次的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生资源捞取实惠。失衡的价值观必然引起行为上的失范,对社会、学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十分淡忘。这种无责任和的倾向,不仅对个人和学校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危害性,更将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事倍功半,甚至出现大面积的道德滑坡。有人预言,未来中国最深刻的危机是文化结构的解体,这种解体所导致的道德沦丧、精神紊乱会从根本上毁掉一个社会。  
  
  三、未来师德建设对策 
  
  (一)继承——创造性转换传统师德思想 
  
  对优秀传统师德的继承,不是把它作为当代师德建设的一种附属物,而必须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标准,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传统师德实现当代创造性转换。尤其是要扬弃传统师德中狭隘的阶级内容与专制的方法,抽取、提升其人民性、民主性、科学性、整体性的因素,将它纳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轨道。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而对师德也提出了顺应时代的新要求。例如,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性要求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对教育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的目的在育人,所以教师应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以身立范;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是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地域条件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养成学生高尚情操,并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层次性等特点,即教师职业道德来源与教学实践,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境界的师德,从事不同的学科教学的教师应遵从适应本专业教育的职业道德要求,等等。然而,师德是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体,虽然教师个体道德在今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仍受传统师德的影响颇深。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道德价值观念和教师道德规范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民族性。对于那些反映剥削阶级理由和愿望的教师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要加以批判,对于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教师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把它融于现代教师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教师道德。
  
  (二)超越——构建与发展当代师德思想     
  
  传统师德思想在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等方面都给予我们有益 的启迪。通过继承与转换,当代师德思想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但从前面阐述的师德现状可以看出,当代师德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及学校的外部环境因素,也有教师个人的内部因素;既有传统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也有时代所赋予师德教育的各种压力。所以,要增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在汲取传统师德养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特点,不断超越,开启新的道德资源,尝试新的师德建设途径。 
  
  四、结束语     
  
  中国古代传统师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对教师的强 烈激励作用,而且在当今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尤其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师 德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人们有理由想起中国传统的教师道德,通过对优秀师德思想的意义转换,对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能对当代教师的道德提升和职  业成长提供新的参考。     
  
  当前,教师道德如何挖掘、整理、吸收传统师德精髓,并将其整合到当前社会的道德机体中促其健康发展,是我国构建教师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工作,也是我国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当代社会现实和现代发展思维的水平上,对传统与现代道德价值进行反思,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生,实现脱胎换骨。“它既要达到生成一种现代的新的民族精神生命的目的,又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然而,当代教师道德构建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融合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实践操作的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归纳、总结,在实践中重新加以检验与变革,这是我国教师道德构建的必由之路。纯理论的思考、争辩、规定、号召,都是空洞、苍白、没有说服力的。本文在基于个人角度思考了古代与当代师德的不同之处,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前人的发现,加以整合,概述了两者的差异之所在,继而对现下我国师德建设进行了理论层面较粗浅的建议参考,其中不无有欠商榷之处,深度、方法方面亦有待加强,但仍希望对此方面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关标签:师德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