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民用飞机安全管理伦理道德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6 共52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伦理分析
【第一章】 民用飞机安全管理伦理道德研究绪论
【第二章】民用飞机行业伦理道德相关理论
【第三章】民用飞机安全技术伦理观的分析
【第四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管理伦理化的运用
【第五章】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乘客道德观的强化
【结语/参考文献】民用飞机安全伦理道德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地位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民用飞机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为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三方面,其中安全性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安全性需求是人的最本能和最根本的需求,是人们在选择民用飞机作为交通工具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民用飞机的安全问题涉及到战略规划、研发、生产、运营、服务以及乘客等各个环节,如若提高民用飞机的安全性,就要弄明白在这些环节中“应该怎样做”和“怎样做”,其实就涉及到伦理问题。伦理具有人文性、社会性和自律性,是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法则,人们只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遵循这种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法则,才能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也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将民用飞机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是对人的尊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用飞机的安全伦理对所有参与飞机运行的人或组织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而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伦理规范又是一个集飞机技术、安全管理规范及人自身在内的一个系统性工程,故而,开展伦理道德研究也就成为了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研究的重要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安全问题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安全的探讨从没有停止过。在民用飞机研究领域,飞机安全也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学者从多方位、多层次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安全伦理领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1.2.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对飞机安全运行的研究一般多是从飞机技术的风险、安全评价、运行系统性管理模式和人的因素等角度进行的,其中可以反映出一些安全伦理道德思想方面的内容。

  对于安全,《韦伯国际词典》是这样表述的,安全即表示一种没有危险、没有恐惧、没有不确定性、免于担忧的状态,同时还表示进行防卫和保护的各种措施,从这个层面上说,安全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还包括获取安全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将安全与伦理价值取向开始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还是美国安全问题专家阿诺德·沃尔弗斯,他认为,安全是一种价值,指在客观意义上,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在主观的意义上表明不存在这样的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坦利·特里夫(Terry Terriff)在《当代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ies Today)一书中,将安全建立在“威胁论”

  安全观的基础上,他认为安全需要回答几个问题,首要问题是我们关注安全将聚焦于谁或者什么?第二,谁或什么在威胁着安全?与之相对应的是谁提供安全以及以什么方法保障安全?①坦利·特里夫的“威胁论”安全观所提的几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在面对安全威胁时“应该怎样做”和“怎样做”,这就是最基本的伦理思想。

  在技术的风险方面:汉斯·伦克(H.Lenk)和萨克塞(H.Sachsre)等人提出,对技术发展的人道的和理性的评价问题,它的目的、意义、道德责任以及与新的社会总状况相符合的价值观等,“已成为日益紧迫的和开放性的问题”而进入有责任感和善于反思的设计人员的视野。②格鲁恩瓦尔德认为全部技术伦理学问题都源自风险。③GD.Edkins强调了技术管理者的主动性,认为民航运营者必须定期地主动地去识别航空安全风险,他主要介绍了已经运用于澳大利亚航空业的安全显示计划,包括安全文化、员工风险认知、安全风险资源报告系统、安全措施和员工意见。④在安全评价方面:A R Green认为:“安全评价是在计划、设计、生产多个阶段,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充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安全评价数学模型,评价系统的安全度,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条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⑤欧洲航天局将安全评价定义为”是对系统隐患的确认和对系统整体危险性的度量,它是进行决策和事故管理(包括对系统安全最优化、变化过程验证和人们危险接受水平)的一种方法“.

  在安全运行系统性管理方面:加拿大运输部认为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和全面的程序,它以航空规章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航空公司运行体系、技术系统、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一起的安全管理程序。Clinton V. Oster等人认为,由于航空运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通常不会由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一系列的事件、错误或故障等因素共同发生的结果,通过对已发生事件的仔细分析,对各类触发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不安全事件的触发风险,从而大大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⑥在人的因素方面:70 年代后一些事故统计表明人为因素成为事故的主要因素,掀起重视人为因素的高潮。人因时期的主要理论模型是 1972 年由ElwynEdwards提出并由FrankHawkins在 1975 年发展而成的”SHEL“模型。早在 1986 年,前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Admiral Donald Engen曾指出我们在硬件上花了 50 年的时间,现在硬件已非常可靠了,如今该是研究人如何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了。Walid EI Moudani 在研究人的因素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系统风险评估的影响时,考虑的主要是机组执勤问题。①Huan-JyhShyur利用柏松过程方法对随机发生的人为错误引起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对运行数据的统计计算出发生人为错误不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②John Haesle经过研究后认为,要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安全事件,一般会从人员培训、标准程序的制定和运行过程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③除以上学者的研究外,Dougias.A.wiegmann 还从民航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伦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1.2.2 国内研究状况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学者在对民用飞机安全管理、民用飞机安全评估、民用飞机安全文化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民用飞机安全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民用飞机安全管理方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风险管理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

  王昌顺在《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研究》一文中,建议我国民航安全管理近期采用跟随策略,中期逐步实现由跟随策略向重点发展策略的转变,后期采用局部超越策略,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目标。④陈艳秋、栗牧怀等在《构建与完善民航持续安全保障体系》一文中提出了持续安全保障体系的概念,并科学地规划了体系的主要要素,并提出以信息驱动民航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转,以机制来推动体系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并持续改进。⑤王清晨、毛全新在《实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十大关键环节》一文中认为,在开展SMS建设时,应根据SMS基本理念,结合中国民航与本企业的实际,建立起一套适合民航企业自身特点和需要的SMS,并总结出了实施民航企业SMS的十大关键环节和基本解决思路。池宏等在《航空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一文中提出,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航空公司 SMS 建设的总体思路应遵循以生产运行为主线、以培训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优化安全管理职责、流程和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建立信息系统平台,运用科学的决策辅助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原则。

  岳仁田等在《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探讨》一文中认为,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作为航空安全风险管理的三大责任主体,基于问题管理的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框架,航空业三大主体安全管理工作要围绕航空安全问题为中心进行制度、组织、日常管理方面的构建。②在民用飞机安全评估方面,我国学者注重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相结合。於秋风等在《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民航系统安全评价》一文中谈到,在建立民航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物元分析法量化这些评价指标,把民航系统作为一个待评的多维物元,建立物元分析与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过程。③李杨在《民用运输类飞机不安全状态的确定》一文中认为,应对民用飞机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等级划分,当事件范围、起因、类型和严重性等级均已确定时,应评估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即每飞行小时该事件可能发生的平均概率。在确定该概率时,一般需要确定事件失效概率分布、条件概率、检查过程中发现概率以及”有风险“总数的大小等因素。并认为,事件发生可能性概率的评定方法可以是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分析,这主要取决于掌握该事件信息和相关资料的详细程度。④马国忠、米文勇等在《民航系统安全的多层次模糊评估方法》一文中,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估方法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对民用飞机系统的安全度进行了研究。⑤王华伟在《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研究》中认为,建立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应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能衡量航空公司当前的安全状态和情况,二是能反映出航空公司提高安全水平的潜力,三是能反映出航空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在民用飞机安全文化方面,我国学者认为文化建设是提高民用飞机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刘汉辉、高扬在《中国民航的安全文化建设》一文中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 ,对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他认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加强安全防护的基本手段,而且是主动促进安全的有力措施;21 世纪要解决面临的航空安全问题,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仍是必由之路。①文兴中在《民航安全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一文中认为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基本的路径,包括战略制定、文化审计、文化设计、文化培育、文化评估、持续改进等六大环节和步骤,各个环节或步骤之间紧密联系、交叉融合,但其内在的逻辑顺序不可忽视,否则事倍功半,影响成效。②王志清在谈到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时说道,民航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用更加坚实的价值理念支撑,要突出三个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实践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安全文化之”魂“,道德价值观是安全文化之”本“,实践价值观是安全文化之”行“.③另外,李祥等对中美民航安全管理从管理组织、行政执法、安全信息收集与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后,提出我国应从加大民航相关部门合作力度、加强民航安全文化塑造、加快民航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完善民航安全管理。④通过对有关文献搜集、汇总、分类研究后可见,众多学者、专家分别从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角度对飞机安全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有部分涉及到一些伦理道德层面的分析和思想,但是,较为系统的从伦理道德层面开展的专门研究较少,尤其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由乘客伦理道德缺失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开展的乘客安全道德观树立和安全道德规范的研究更加匮乏,正是这些不足之处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也证明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1.3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本文从 STS 的角度,对影响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到科学理念、技术以及飞机运行的内外部环境等。民用飞机安全运行有自身的系统环境,但其处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成为了社会系统中的小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技术、管理和人是其三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伦理的角度对影响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技术、管理和人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对丰富技术哲学 、技术伦理、安全伦理和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理论是一项有益的补充。

  现实意义:

  新时期、新情况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使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环境更加复杂,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引起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重视,可以提供给我国民用飞机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参考。在民用飞机的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由于伦理道德缺位而引起的安全问题既是多样化的又是多种因素相互交叉的,本专题研究可以为民用飞机实际运行中”怎样做“ 才能实现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2 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从 STS 的角度在伦理层面研究民用飞机安全运行问题,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搜集、整理民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而探究影响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伦理层面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应的研究分析和结论。

  案例分析法:结合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国内外近几年的民用飞机数据进行分类分析,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论证出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用案例和实证数据的方法支持本文的写作。

  比较分析法:本文在通过对国内外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伦理规范和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的比较、特别是借鉴国外有关先进经验后,分析出完善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伦理道德规范的方向和途径。

  1.4 本文的创新点

  本研究在伦理层面对影响我国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三个主要方面的论述是一个创新点。民用飞机安全运行主体要素体现在技术、管理和人三个方面,民用飞机安全运行的主体要素是伦理道德考量的主要内容,体现为技术伦理、管理伦理和人的伦理。

  技术伦理、管理伦理和人的伦理这三种要素的构成情况决定了民用飞机在运行中会形成”善“的结果还是”恶“的结果,其是对与技术、管理和人的观念和行为活动中的”应该怎样做“和”怎样做“的内在要求,是对民用飞机行为主体的规范性约束。在对国内外民用飞机安全管理模式和伦理规范建设比较时,对如何预防各种形式的”诈机“和乘客闹机引起的安全问题上的伦理观表述是另一个创新点。

相关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