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领导艺术论文

企业家领导艺术的“法”与“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18 共505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从员工角度探析我国企业领导艺术
    【第一章】基于员工的企业领导探究绪论
    【第二章】领导艺术的概述
    【第三章】当前我国企业领导艺术现状的探究
    【4.1 - 4.3】企业家领导艺术的“法”与“心”
    【4.4】领导艺术应落地
    【4.5】企业发展不同情境下的领导艺术
    【第五章】发挥领导艺术,激发全员创新
    【第六章】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家领导艺术的挑战
    【结论/参考文献】提高企业家领导艺术的策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提高企业家领导艺术的策略

  4.1 准确进行领导角色定位

  企业组织中的领导一般分为三个层级:

  高层领导--领导者,企业的决策层;中层领导--管理者,企业的管理层;基层领导--执行者,企业的执行层。

  这三个层级职能分明,任务明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各异。

  企业家作为领导者,可以从四个方面明确其角色定位。其一、企业家处于企业的决策层,是高层领导;其二、思维模式:坚持创新性和战略性思维;其三、使命:做正确的事情;其四、职责:领导者职责从三个方面推动企业发展变化和运行。确立方向,构想企业发展蓝图,确定愿景,设定目标;联合人员,构建团队和联盟,强调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目标,创新需求、引领变革,创建引领企业文化;适当授权下属,满足需求,鼓舞和激励员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追求卓越,实现组织和社会的整体效益。

  领导角色的准确定位表明,企业家在领导活动中不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应当侧重重大方针的决策,对人与事的统御,尽量少依靠职权等强制力,多运用领导艺术,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和影响下属;通过了解和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激励员工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通过积极有效地沟通,促使员工认同团队愿景,增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目标的自信心;通过独具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凝聚人心,领导团队使企业发展面向全局、面向未来。

  4.2 企业家的自我修炼

  领导艺术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企业家若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前提是进行自我修炼。

  4.2.1"德"是修炼的根基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叶荣茂者。"意思是说,高尚品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如同建房造楼,地基不牢固就不能长久;心志是修行的根本,好像树木一样,根不深则叶不茂。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21 世纪第一流的领导者需要什么特质"中认为,"一是他们拥有很多追随者;二是他们拥有这些追随者极大的信任".管理学认为:服众途径有三种--"力服、才服、德服"."力服"即领导以权力强迫员工服从自己的意志;"才服"是领导靠才智引导下属服从自己的意志;"德服"则是领导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员工,使得员工自愿服从。古人说"德服为上,才服居中,力服为下。" "力服"者只要运用权力命令下属去做即可,简单易操作,但对于那些比领导者更有能力和水平的下属却易造成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才服"者对下属员工,不但要他们知其然,而且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体现了较高的领导艺术,但必须以领导者的才能高于下属为前提。"德服"者则不同,下属的才干能力无论比领导强还是弱,都心服口服地绝对服从领导,效果做好。"力服"职能驾驭一般人,"才服"则要告诉下属员工"怎么做",而"德服"只需吩咐下属"做什么".

  领导德行的感召,必然对员工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成为员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2.2 知识是修炼的武器

  哈佛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面对未来的五颗心》中指出,21 世纪属于拥有五颗"心"的人:学问之心是帮助领导者积累知识底蕴、提升智力能源从而提高领导艺术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知识和科技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和社会财富,领导权威的树立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拥有知识,可以增长智慧,增长智慧,可以增加权威。有知识的权威是文明、高质和理智的权威,有知识的权威受人敬仰,使人心服;有知识的权威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发下属和员工学习的风尚,增强员工对领导权威的认同。领导者不仅通过知识使自己成为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的"文化人",知识使领导者读懂自己,更具魅力;也读懂员工,知其所想,使组织更具凝聚力;知识更是提高自己创新、协调、沟通、引导、激励等领导艺术的有力武器。

  4.2.3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全球顶级管理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

  他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自我管理"是指个人通过合理的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学习,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心理、行为等进行管理实践活动。时下很多企业依然继承和延续着 19 世纪工业家的管理操守,即注重组织、团队和员工的管理,而忽视了领导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精髓就体现在管理者自觉、自律和自主的品格修养上-如果你管理不了自己,又如何领导他人呢?领导者职责不仅仅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决策、指导、控制,更重要的是他在组织中但当着"船长式"的精神领袖角色,领导者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管理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感召他人,他才能在员工心中树立威信,以其魅力和感召力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绩效的团队,实现组织绩效目标,做到卓有成效。

  自我认定。人在看不清自己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认识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怎样建立个人尊严,带着疑问与自我激励,个人才能将自身的荣誉、人格、心灵、美德塑造得更加完美,成功属于努力实现自己预言的人。六问法有助于自我认定。

  健康管理。保证自己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健康等)是一切事业的前提,也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库珀博士曾提出"胜任领导"概念,将领导者的健康与企业从优秀到卓越之间画上了等号,领导者的健康成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各界曾对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健康状况做过多次调查,结果惊人相似:从开天辟地的创业者到呼风唤雨的职业经理人,大多是心力交瘁,70%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经济论坛 2010 年预测,其后10 年,中国将为因慢性病所导致的经济效率降低付出 5580 亿美元的代价。那些精明的商界领袖深知,对员工健康的关注既不是慈善活动,也不仅仅出于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投入正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再投资,也是企业价值观对员工的正确引导。

  谈到疾病,人们常常侧重于工作对身体造成损耗的结果。事实上,我们能在工作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工作让我们觉得有能力,能够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一技之长,也使我们开拓了社交圈,认识了许多朋友,工作给予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薪酬、职位、成就感,而我们的名望和地位也都是从工作中得到。

  事实上,疾病源自于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对健康的忽视,人们总是固执地坚持着一些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而不愿意尝试着放弃,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找到更快乐的生活方式,在"功利"的过度追求中丢掉了生活的本真。

  自我思维管理。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倘若企业家始终沿袭传统的管理思路,缺乏思维的前瞻性和敏捷性,就必然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丧失活力和竞争力,这也就意味着组织逐渐僵化、萎缩、衰落,甚至死亡。决策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管理活动发展的大趋势,而决策的科学化,其本质就在于领导者思维的突破性和创造性。缺乏富有创新、用于探索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我目标管理。唯有目标指引才能成功,一个企业要想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不断提升组织绩效,必须同时关注两样东西:效率和方向,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企业都会因效率低下而衰败;同样,如果一家效率极高的企业,走在完全错误的方向上,那它注定是不能生存的,更不用说成功了。切实、高效的目标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摆脱思维惯性的束缚,是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目标管理应注意一下关键问题:1、目标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不能过于遥远不切实际。可运用"剥洋葱法",将大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再将这些小目标细化为若干个更小的目标,依此类推,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实现长远目标。2、自我目标管理能否实现,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应对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断地思考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成目标的顺利完成。3、目标控制是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者应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避免在工作中盲目追求业绩而偏离了正确的目标轨道管理好内心的恐惧。杰出的管理者,除了将热情全心投入事业中,还在于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用于克服自身内心的恐惧。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遇到挫折时,通常会心灰意冷,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放弃之前的努力,主要源自于内心的恐惧,害怕失败就会失去做事的信心,从而在工作中表现的更加差劲;害怕能力不足,因为领导者必须做正确的事情,表现的极尽完美,背负着这种压力,越是过分显示自己的才能,就越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害怕员工拒绝,有了这样的恐惧心理,领导者所思考的问题从"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变成了"如何才能得到员工的欢迎",领导者不再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及热情来开展自己的工作,而是一味追求得到员工的承认,赢得他们的掌声,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可能会陷入非常危险地境地;在变幻莫测的商业市场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旦对未来的变化产生恐惧之心,就容易使人产生逃避和坚持抱残守缺的想法,本来面临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变成了"我们是否要做出改变",而逃避和犹疑不决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也是早晚之事 .凡此种种恐惧之心使很多人对学历、相貌、工作经验产生某种心理依赖,因此永远停留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职位上,他们的才能和潜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可以享受到不菲的薪酬,但永远都不可能成就一个卓越的自己,又怎么能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4.3 企业家领导艺术的"法"与"心"

  4.3.1 "法"对领导艺术的刚性要求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领导艺术应以"法"为矩。万物皆有法,一个成功的组织,要有明确的准则来规范日常行为,才能保证组织和谐长久得发展下。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以法理政、以法统军、以法治民"的法家核心思想。

  法者,国之权衡也。法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具有"定分止争"、"兴功禁暴"的作用,它给领导者的启示是,企业必须建立管理的基本原则、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权、利,并协调统一在管理中,首要之事应建立企业之"法".管理实践中,华为有《华为基本法》,华侨城集团有《华侨城宪章》,都是以"法"为纲,而更多的企业,也无一没有自身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法家主张"事断于法,法无贵贱"思想,"法"是准绳、是标准。企业应以"法"为准,建立客观、量化的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制度和综合评价机制。在管理上,由于人存在主观上的裁量与偏见,难免失真,标准不定,因此不能随"心"而治,无论运用什么样的领导艺术,均是在不违背企业规范化制度和管理机制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发挥。

  4.3.2 领导艺术从"心"出发

  对于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有两件,一是把控事,一是引导人,目标是实现组织愿景,在此过程中,企业家需要实现两个"资本增值",一个是"企业资本增值",一个是"员工心理资本增值".员工心理资本资本增值服务(PsychologicalCapital Appreciation,PCA)是以心理学、组织学、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培育高积极领导力的管理者,开发员工的幸福、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等关键心理资本要素,从而在个人、团队、组织三个层面提升幸福感和绩效水平,为组织构建难以被模仿的未来核心竞争优势。员工心理资本增值理论表明领导者从员工之心出发,最终受益的还是组织。因此,如何让员工心理资本增值,使其快乐得工作并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双赢的目标是领导者永远面对的课题。如果说企业管理制度、运营机制是领导者把握使命之法,而领导艺术则是"率众乐行"的情,"乐"体现符合追随者的意愿,能够让追随者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

  领导者不防问一下员工之心:处于公司基层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的自由度是否得到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否真正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理念去设计自己的工作?他们是否有权利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门和项目?员工是否真正参与管理?

  当员工被迫接受一项任务时,他们不会因此感到兴奋;当员工被套上缰绳时,他们会心生抱怨和不满。在共同实现企业愿景的旅途中,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无法像产品一样通过生产流程制造出来,也无法依靠宣传标语培养起来,自由、公平、激情、理想、价值观……这些才是能长久给员工带来激励的关键因素,一切源自于员工之"心",也是实现员工心理资本增值的关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