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范文10篇(5)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06 共43378字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问题分析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悬殊,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直接影响职业选择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苛刻,也阻止大学生就业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选人挑剔,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另一方面,是工作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同时,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存在着重学历而轻实践的倾向。
  
  高校专业设置脱节,职业指导教学重视不够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与对策

        大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中小城市及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微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二是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三是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加快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 一是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专业设置。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
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二是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学生。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
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四是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重点落实毕业 2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收费减免、大中专学生创业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费补贴、大中专学生初创企业的开业补贴、大学生自主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众创业项目资金扶持以及各类创业者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解决好“最后一公里”落实难的问题二是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要通过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支持一批、发放大众创业项目资金扶持一批、发放创业(开业)补贴帮助一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批、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一批、购买基层服务岗位安置一批、招聘“三支一扶”到基层就业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一批,促进大学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三是鼓励和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投身西部建设,在西部地区安居乐业。还应看到农村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高校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