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8 共3429字
论文摘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招生,从生源类型来看,学生学习的基础、方式方法、主动性等方面,远不如本科院校学生;从学生家庭背景来看,多数学生来自农民、工人、下岗职工家庭,在心理、学习、求职等方面不能得到来自家庭的足够的帮助、指导;从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来看,是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多以专业课为主,缺乏人文知识的传授,缺少人文素质教育,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学生会逐渐成为“空心人”“机械人”.为此,高职学生迫切需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启迪性的就业指导,校方也迫切需要寻找、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高端人力资源,但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屡攀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教育部要求在2008年所有高校都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还存在诸多问题。

  1 . 1 内容简单
  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简单,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讲授择业技巧、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缺乏基于职业发展和人生可持续发展考虑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1 . 2 形式单一
  就业指导只局限于课堂,形式单一,缺乏形式的衍生与内容的延续,没有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阶段教学的实施,时间跨度较大,前期所学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相应的实践与检验,效果不尽人意。

  1 .3 与社会需要相脱节
  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想要的、用人单位急需的仍有较大距离,出现学生有业不就,企业有岗无人,就业指导实效性亟待提高。

  1 . 4 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理论与实际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用性不强,只是对学生作单向的知识灌输,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加之学生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国内行业格局瞬息万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这就对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指导不应是单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是思想的启迪、方法的传授、能力的 培 养 .在 形 式 上 ,将 课 堂 教 学 、网 络 教学、活动教学、咨询服务、岗位体验结合起来;内容上,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学习诉求结合起来、将 理 论 学 习 与 模 拟 演 练 结 合 起来;维度上,将行企专家、校友、专业教师、辅导员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本院校特点、专业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多方因素,从学生需求出发,解学生所惑,助学生成长;从社会发展出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按需施教;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终身学习,认清自我,规划人生。构建以职业发展为主线,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

  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就业指导不应仅局限于就业方面的指导,还应涵盖心理健康、职业定位、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指导,融教学、咨询服务、实践体验为一体,从课堂教学外延到学生的生活 之 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主动寻求指导,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 . 1 建立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堂教学 :由短期的择业指导向长期的人生职业规划转移。就业指导并不是指导学生就业的一时性行为,而是一个培养人长期发展的过程。转变就业指导就是指导学生择业、就业的短视行为,将传统的就业指导延伸到人的一生职业规划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业指导定位由“匹配式”转向“发展式”.
  
  按年级将课程分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求职指导、创业教育四大模块,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体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品德教育,使就业指导成为学生职业发展、职业素质养成的蓄水池,为学生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网络教学:由课堂教师监管向课外学生全程自主学习转移。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时光,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实行模块式全过程职业指导,并配以网络学堂,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学习学校网站提供的知名指导专家在生涯规划、素质养成、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课程。网络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又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生依据自身兴趣与能力,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活动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应用性而不是单纯理论性,侧重于针对性而不是通用性。为此,应深入用人单位调研,实地了解岗位职责与用人标准,将用人单位注重的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纳入就业指导教材内容,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将活动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举办各类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大赛、演讲、求职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写作、沟通表达、随机应变等综合能力。

  (4)创业教育:由创业知识向创新创业能力转移。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实践能力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建立创业培训中心,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素质的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教会学生创业方法;依托专业建立创业基地,供学生创业体验,培养创业能力;对创业的学生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帮助学生创业。

  3 . 2 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体验体系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就业指导更应注重实操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所学知识,进行职业体验,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带领学生进入用人单位考察参观,了解职业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了解岗位职责、要求,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差距;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掌握社会知识,增强应用能力;增加课堂教学模拟演练环节,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知行合一。实践体检贴近于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便于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 . 3 构建解决学生困惑、指引学生前行的咨询服务体系
  (1)个性化咨询:由单一课程指导向复式咨询指导转移。个性化咨询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化解学生迷茫、烦躁情绪,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挖掘自身潜力。

  个性化咨询指导有网站在线咨询,有面对面咨询,有QQ群咨询,有电话咨询,有一对一咨询,有集体咨询。就业指导延续于课堂之外,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丰富了就业指导模式,扭转了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诟病,解决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友、择业、就业、立业等方面的困惑。

  (2)“360度”指导:由教师单一指导向校企生参与的多维指导转移。就业指导应广泛吸纳各届人士,充分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改变教师指导学生的单一模式,由任课教师、行企专家、校友、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组成“360度”就业指导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作就业指导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能力需求;邀请毕业生回母校与学生座谈,交流面试技巧与纵横职场的方法策略;组织“就业之星”表彰汇报会,校友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讲述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分享工作经验,感召引领学生们就业后力争上游,争创伟业;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所从事岗位有进一步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明确专业方向;辅导员有其带班经验,了解学生在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掌握往届学生的就业状况,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60度”的就业指导效果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更有信服力与感召力。

  在新形式下,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指导承载着艰巨的使命,只有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学生受用、社会受益的就业指导体系,用丰富的、人文的、对话式的教育,带给学生以思想的、人格的、人生态度的熏陶,才能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启迪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达。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34.
  [2] 刘广明。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8-1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