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多个视角下教育扶贫理论研究进展(3)

来源:科教导刊 作者:李兴旺;朱超
发布于:2017-03-17 共6905字
  4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试图建立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的努力似乎未能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扶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学科都能从自身角度发挥作用,但却又极其有限。于是,系统扶贫的思想运应而生。
  
  系统扶贫理论起源对 20 世纪系统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其观点是认为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过分强调某一种因素,将导致单因素决定论,任何一种贫困成因的解释可能都是片面的、非系统的,因而,贫困是由诸多综合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根据系统扶贫理论的思想,罗必良认为贫困的根源是由“陷阱-隔离-均衡”所构成的一个低层次的、低效率的、无序的、稳定型的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 康晓光也认为区域性贫困陷阱是一个反馈回路相互耦合形成的网络系统,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使贫困成为区域的持久性状态。 林乘东在提出教育扶贫论中也指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发挥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必须有其他条件的配合。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系统扶贫论已逐渐成为主流扶贫思想,并在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中得到体现。
  
  5 总结与评论
  
  综上所述,教育扶贫理论最初起源于西方经济学关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中,众多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分析,论证了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应当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发挥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功能。随后,社会学范畴的反贫困研究兴起,极大的扩展了反贫困理论研究的领域。社会学视角的反贫困研究者对经济学家过分强调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文化、观念、社会变革、制度、政策、权利等因素才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贫困文化论和权利贫困论。他们强调教育对贫困文化、观念的打破作用,认为教育对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权利分配公平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部分学者在引进和本土化国外反贫困理论时注意到,大多数教育反贫困思想都是基于教育的扶贫功能提出的,于是开始尝试建立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体系。其中,林乘东最早提出了教育扶贫论,论述了教育的反贫困功能,魏向赤等其他学者也对教育的扶贫功能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在近十年里,教育扶贫论似乎“后继无人”,后来的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了具体教育扶贫模式的研究,而对教育扶贫论本身“避而不谈”.后来,系统扶贫论兴起,它是基于系统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扶贫理论,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追捧,并对政府的扶贫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整个教育扶贫思想的发展历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教育扶贫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教育的扶贫功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但教育扶贫的其他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教育扶贫的主体是谁?对象是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开展方式有哪些类别?教育扶贫的机制应当如何运行?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扶贫制度、政策环境等?这些问题不加以明确和解决,教育扶贫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为教育扶贫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仍应立足根本,不断扩展教育扶贫研究的广度,加强研究深度,注意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使教育扶贫理论形成体系,为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发挥指导借鉴作用。
  
  注释
  
  [1]马尔萨斯着,子箕,南宇,惟贤译。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14.
  [2]罗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J].经济学杂志,1943:6-9.
  [3] 黄承伟,刘欣。“十二五”时期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4]姜德华。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5]杨能良,黄鹏。教育扶贫--我国扶贫的财政学思考[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4.
  [6] 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下的生计脆弱--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7]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0.
  [8]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9] 阎文学。富饶的贫困: 掣肘与成因[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138-155.
  [10]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1]何家理,查芳,陈绪敖。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扶贫效果实证分析--基于陕西7地市 18 个贫困县教育扶贫效果调查[J].唐都学刊,2015(3)。
  [12]屠国玺。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权利缺失[J].生产力研究,2006(9)。
  [13]陈银娥,高思。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14]缪尔达尔着,金缩编,方福前译。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5]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
  [16]胡联,孙永生,王娜,倪国华。 贫困的形成机理:一个分析框架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17]阎文学。富饶的贫困:掣肘与成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1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
  [19]李梦鸽。浅析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教育扶贫[J].新西部(理论版),2016(12)。
  [20]曹扶生,武前波。国外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8(10)。
  [21]周丽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22]单丽卿。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3)。
  [23]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研究,1997(3)。
  [24]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出版社,1991.
  [25]康晓光。90 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战略[J].中国国情国力,1995(7)。
  
  参考文献
  
  [1] 魏向赤。关于教育扶贫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9)。
  [2] 丁忠兰。 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马建富。社会转型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 罗遐。19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7(6)。
  [5] 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
  [6] 刘军豪,许锋华。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2)。科教热点
原文出处:李兴旺,朱超. 教育扶贫理论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下旬),2017,01:6-8+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