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微课程的起源、内涵及教学设计模式

时间:2015-05-19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3748字
摘要

  微课程(Micro-course,Micro-lecture)是近几年教育受“微时代”发展所驱动和催化的直接产物,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微课程的传播方式多样,除了利用电脑、手机、Pad 等多媒体学习,还可传播于学校例会、研讨会期间,简单易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实现“5min 完成一次学习,300s 经历一次思考”.

  因此,微课程的出现,适应了当前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范式,如学习者可以利用候车、坐地铁的时间等零碎的时间学习。而传统的长课(约 50min)已经不适合当前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者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碎片化的、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学习是一种泛在学习范式,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场所,学习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时间段。那么,如何设计微课程才能充分彰显微课程的优势,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笔者将对微课程的起源和内涵进行阐述,并提出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

  1 微课程的起源与内涵

  微课程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 1960 年在美国传统教育中兴起的“微型课程”概念。

  其英文说法为“MiniCourse”和“Mini Lesson”.微型课程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 1960 年首先开创,又称短期课程、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既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又可以及时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既有主题又能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也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该类课程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被称为“微课程”.而微课程中的一个中心要素是微视频(Micro-video)。“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我们认为,在一门大的课程架构中可以包含许多微课程(群),微课程之间可以有内在逻辑,但是不应该存在显示依赖.

  针对微课程的设计,国内微课程著名研究专家李玉平老师,提出了“三小研究”,即“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教师通过对生活中的小现象引发思考,找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理。换句话说“,小现象”微课程将理论化为问题---理论找到了落脚点.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直接向学习者提供小策略,学生对已有的策略进行思考、运用,从而解决问题,并提升已有策略。而“小故事”微课程则是将上面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整合,还原真实的教育情境.

  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在他的新浪微博客,谈到微课程制作的五大关键策略:精心的教学设计、特色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精致的拍摄制作技术、重要的开场 2min.“精心的教学设计”位于五大策略之首,强调了其在整个微课程制作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除此之外,不少研究者也提出了微课程设计模版、设计模型等。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学习资源,现今并没有很充足的理论基础去支持如何设计好一门微课程,因此,通过设计研究法能够更好地设计与实施微课程的理论基础.

  2 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笔者分别选取 3 个知名微课学习平台共计 151 个微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其中,可汗学院 48 个、TEDEd 60个、佛山微课 63 个,利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对以上微课资源分析情况,归纳总结出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如图 1 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潜在学习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微资源的设计、微学习活动的设计、微评价设计和修正7 个模块。

  

  2.1 潜在学习者分析

  因微课程是一种开放的学习平台,对所有学习对象开放,只要学习者拥有一个账户和学习终端,便可以登录平台自由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可变的,存在着不固定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需要对潜在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特征、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类型、学习媒介。

  2.2 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后所达到的结果,与学习结果相一致。但教学目标不等同于学习目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的内容更丰富,通常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目标能为学习者指明学习的方向,提供学习参考。而学习目标更适合于独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把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分开进行设计,是一种适应信息化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要真诚有效的对话,以便达到相互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共识.

  2.3 确定教学内容(学习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样,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如上所述,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的关系类似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学内容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指教学过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大多通过微课程中的微视频来呈现。而学习内容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更复杂多样。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是一种微型化的内容,即微型内容或微内容(Micro-content)。起初,可用性顾问 Jakob Nielsen 把微内容定义为,为了清楚地了解一个 Web 页面的内容而被略读的小群体词语,包括文章标题、页面标题、主题和 E-mail 标题。

  后来,把微内容扩展为可独立或在各种语境下使用的小块信息,包括即时消息、博客文章、RSS 提要以及摘要。在微课程中,微内容是由一系列不可再细化的最小粒度的知识点构成,合理设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

  2.4 微资源的设计

  微资源的设计在微课程教学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微视频设计、微课件设计、微练习设计、微教案设计、学习支助服务设计、拓展资源设计等。在微视频设计中,应注意视频内容不能繁琐,应突出重点;语言应简练,富有魅力;背景音乐以轻柔音乐为主;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流畅、自由的人际交互环境,如利用Facebook、Twintter、Youtube 等交流工具构建平等、开放的人际交流平台。非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面地面地求助于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完善的学习支助服务设计是前提。另外,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还要精心选择、设计所需的可扩展资源,如课外读物、学习网站等。对于微课件、微练习、微教案等也要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详述。

  2.5 微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者的学习任务要围绕学习者的能力进行多元化设计,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任务可以是基于问题的任务,也可以是基于项目的任务等等。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学习任务要明确,难度适中,与学习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学习任务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既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微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我们可称之为“微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观看微视频、阅读微讲义、完成微练习、修改微练习,完成微讨论等。如微讨论的设计应注意限制学习者可输入的字符数,一般限制在 500 或1000 字符以内。

  2.6 微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使得学习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巩固理解或再认识知识。一方面,微课程针对学习者的表现提供评价,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及时得到反馈,有利于检验学习者的独立学习效果,并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微课程中的学习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这和微课程的微型化、模块化有关。另一方面,学习者也可以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提供参考。微评价类似于微讨论,在评价时,应限制评价的字符数,评价内容应简洁、友好、有针对性。

  2.7 修正

  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修正。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在教学之前进行了严谨的教学设计,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不可控因素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必要时依据微评价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调整与修改,修正可以从除了“潜在学习者特征分析”阶段以外的其他任何阶段修正,以实现最优化教学。

  3 结束语

  “微课程正是顺应潮流的产物,它的出现必给教师学习与成长带来新的天地。”微课程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快餐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新时代的社会产物。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它的出现,向传统课堂发起了挑战,但二者之间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共同演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微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尚未成熟,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探索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来辅以支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2]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3] 刘素琴。中小学教育中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 曾文婕。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4):51-55.
  [5]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