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5-19 共2152字
论文摘要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也被称为就业能力,指可以获得土作和被雇佣的能力。英国专家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个人的潜能,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土作。Harvey和Loc;ke开发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的就业能力应该是不同的,不能等量齐观。该模式在就业能力教育过程中既考虑了学生个人,又结合了高等教育机构和雇卞,表明了就业能力的教育以及就业岗位的获取过程中个人、高等教育机构和雇卞三一者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课程设置与就业
 
  我们所研究的是高校课程设置与人学生就业能力,所以选取了开设时间相对较民、就业市场需求较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将南开人学、天津市财经人学和天津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加以比较研究。
 
  (一)课程设置
 
  这三所高校都非常注重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学习,要求对经济学、相关数学的基础熟练掌握,熟悉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方针法规,同时对计算机操作和外语听说读写等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要求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南开人学经济学院率先提出了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不同的培养口标,倡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在培养方案中选择以实务为卞的课程系列或以理论研究为卞的课程序列,分别达到不同的培养口标。这一举措可谓是“双轨制”人才培养的一个有益尝试,值得研究借鉴。
 
  从三所人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来看,理论课设置比较全而,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会计学、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等,另外也包括进了相关英语实用课程如商务英语或用双语讲授的国际商法、市场营销等,有利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相关实验或实习课程较少,如南开人学有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实验I.II,共13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的14.8%;天津财经人学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国际贸易单证制作、社会实践与调查(毕业实习),共10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的13.9%;天津外院国际商学院有国际贸易实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实践与科研创新,共10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的13.5%。总体来看三所I坑校中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所占比例都偏小。况且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中仍是以教师讲授为卞、学生练习为辅,所以实际比例要低于计算出的数字。
 
  (二)学生就业状况
 
  三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辅助都发挥了巨人作用。通过与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将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开放式合作。天津财经人学2010年经济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6%,良好的成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是分不开的。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的原因
 
  (一)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变化
 
  在人力资源ICJ场上,需求人学生的单位卞要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其中企业是人学毕业生最卞要的需求一者,我们以某人型跨国企业的校园招聘为例,招聘共分网上申请、笔试和而试三人步骤,笔试过程除了考核申请一者相关知识结构外,还着重考察以下素质:自信心(对每个做过的题口有绝对的信心,儿乎没有时间检查改正);效率(题多时间少);思维灵活(题口种类繁多,需立即转换思维);承压能力(解题强度较人,65分钟内不可有丝毫松懈);迅速进入状态(考前无读题时间);成功率(凡事可能只有一次机会)。考试结果采用电脑计分,如果没通过就被淘汰了。而而试过程则更灵活,更注重人学生在压力情况下反应出的情商、表达能力、说服力、毅力、组织计划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等。
 
  (二)人学生:就业能力差
 
  我们可以采用胜任力的观点来分析人学生在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胜任力最旱是由McClel-land于1973年在《关国心理学家》杂志上提出的。胜任力指绩优一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质。
 
  理论知识一般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反映,应届人学生到岗土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过的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新招聘的人学生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岗位业务培训,才能基本胜任某方而的具体土作。
 
  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是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认识事物过程中观察、判断、对策、思维的能力;操作技能是操作较复杂的机械化设备、能制造产品的动作技能。口前我国人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四年的人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
 
  (三)供求不匹配:就业服务有待提高
 
  口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人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人的关联。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一向不均衡。就业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就业服务水平低。各地的招聘会、网站、报纸等渠道众多,没有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
 
  而人才ICJ场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人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民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
 
  参考文献
  [1] 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田高等教育研究,1999 (6)。
  [2] 毛亚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乏力分析田北京师范人学学报,1998 (4)。
  [3]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1]. 比较教育研究,2006 (2)。
  [4] 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1)金融与经济,2006 (4)。
  [5]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人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 (6)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