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简述海南经贸职业技校改革发展创新之路

时间:2014-04-08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459字

  抢抓机遇,谋划科学发展战略;改革创新,探索实践高职教育新模式;制度改革,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一系列革旧维新的治校良策犹如一剂剂强心针,为起步晚、底子薄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即完成了从一所普通高职校到省级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再到国家级骨干高职建设院校的三级跳,成为海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高度。熟悉学校发展的人都知道,如此大快人心的手笔可谓是张志坚及其团队的呕心之作。自2008年出任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以来,面对重重困难的挑战,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团队深入基层摸家底、探民情、搞调研,最终凭借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学院彻底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创业歌。

  负重而行

  别看如今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坐拥近万名师生的国家级骨干校,但是当2008年4月张志坚来校就任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光景--硬件方面,学校道路、教学楼、实训楼、专家楼、体育馆、教师公寓等都是半拉子工程,有的已经停工一年以上;软件方面,学院专业方向凌乱,专业设置不够规范,教学科研成果较少,教职工待遇较低,老师们意见较大……问题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瓶颈该如何突破?未来建设该如何推进?作为党委书记,张志坚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此前,他曾在海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省人力资源局等单位担任主要领导多年,对人才建设工作颇有经验和见识,深知人才兴校的重要意义。因此,上任伊始,他就率领学院班子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一所高职院校如何完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任务探寻自身定位,为学院找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们至今仍然记得张志坚当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们放心做事,其他的我们来做.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极大地凝聚了学院领导班子积极推进人才强校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决心与胆识。

  在张志坚的积极倡导下,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学院最终确立了面向市场需求,突出经贸特色,培养合格人才办学理念,确立了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突出职教、强化技能,培育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指导思想。着眼于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问题,他又明确提出了保持适度规模,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学院提出了把经贸学院建成经贸类、区域性、开放型、国际化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把培养具备经贸类职业特色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位置,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职业人才的问题。方向确定了,机遇随之而至。2010年上半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错过一次关键性机会,就会错过一个时代,学院当即成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张志坚亲任组长,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全力以赴,把骨干院校申报作为当前学院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去完成。

  2010年7月,学院被正式确定为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并以专家评分第一名的优势推荐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同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首批40所启动建设的院校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重大历史机遇的把握无疑是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的历史里程碑,是学院站在新的起点,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良好契机,创造了海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奇迹。

  思路决定出路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找到一条符合学院发展的路子?带着这些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系统思考,张志坚和他的团队充分借鉴吸取兄弟院校的好思路、好做法,相继推出了构建实践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思政教育进网络学生工作方法以及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导师制。对于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他告诉记者,三双是指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即发挥学校与企业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将校内常规教学实训和企业经营实践作为主要课堂,以校内专业指导教师与校外实习实训老师为导师,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张志坚经常告诫他的团队,要用诚恳的态度、周到的服务、宽阔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用情感温暖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

  为顺利实施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他率领团队在实践层面探索构建了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校企风险共担机制和筹建政校企外理事会等保障措施保障。在这一创新思路的引导下,旅游管理系先后在相继开设了中天高尔夫人才班喜来登酒店人才班,财务管理系与海南光明会计人才优配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光明会计班,等等。未来3年,海南光明会计人才优配管理有限公司将投入45万元作为办学的辅助经费,并为该班每3~4名学生选配1名行业企业能手和优秀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张志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后,境内外各类企业和教育机构团体纷纷来校考察洽谈,组建各类专业人才教学班,使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直线上升。近3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4%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生就业对口率达87%,呈现出了高就业率、高满意度、高对口率的三高盛况。

  2009年,张志坚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积极探索实践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总结摸索出适合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实际的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模式,增强了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认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注重四个结合,既把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把虚拟空间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把制度设计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把个性教育与整体提升紧密结合,始终坚持建好思政网站,加强网络管理,引导网上舆论的建、管、导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努力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络思想教育体系。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个成绩的背后,饱含着张志坚和海南经贸人的心血付出,更是他的发展理念得以充分践行的最好证明。

  制度创新是发展命脉

  2013年6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由政府主导、学校负责、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实施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此举一出,在高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这是对高职教育传统校企合作方式的再造和升级.不得不说,此举不仅使学院进一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理念、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真正形成了人才共育、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外四方合作办学机制。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机制创新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组建合作办学理事会之后,我们又建立健全了运行管理机制、利益驱动机制、风险消化机制三大机制,抓住抓牢了上下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软硬结合四个结合,充分发挥了自身办学地位能动性!张志坚如是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事实上,自2009年起,张志坚就与领导班子一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身体力行,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我们力争做到三重一公开,凡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重大项目实施,都必须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尽最大限度地向广大师生员工公开校务。张志坚如是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经过近3年建设,他率领团队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制度,对人才队伍建设、教师管理和培养等通过制度建设得以保障,使学院工作开展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化了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张志坚还在海南省高校中率先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投诉与反馈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及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受到上级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被中央学习实践网、光明日报、海南日报等国家、省级新闻媒体深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创举,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以及高校思政教育战线同行们的高度赞许,并作为经验推广。为进一步完善师生投诉反馈与解决机制,将其成为广大师生员工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张志坚力主将各项决策公开化,让学院管理工作自觉接受全院师生监督、接受社会监督和网络媒体监督。在干部任用问题上,他确定了公开竞岗的方式选拔人才,真正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机制,使学院的干部队伍作风和执行力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平日里,针对学院管理干部执行力不强的痼疾,张志坚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实施项目管理制问责制等制度,促使学院管理能力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逐渐迈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轨道。

  事实证明,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管理水平,赢得了强大的发展平台支撑。学院由此实现了向政府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实现了通过借助行业协会的作用,搭建起国际交流的平台,为企业1终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发展。采访中,张志坚向记者展示了自开展制度创新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与海口市旅游委员会、三亚市旅游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培养国际旅游岛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与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金光纸业集团等地方龙头企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方面展开合作,成立人才班订单班共计35个,保障该类班百分之百顶岗实习、百分之百对口就业,真正实现了校方、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实力赢得魅力

  2013年11月4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良好等级顺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捷报传来,全院师生莫不欢欣鼓舞,社会各界也一片赞誉之声。而此时,张志坚和他的团队却在思考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骨干校的建设,推进学院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他向记者描述介绍海经贸今后的发展愿景。他说,2008-2010年,海经贸主要抓条件建设;2011-2013年,我们通过骨干校建设重点推进质量建设;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向后骨干的建设问题.

  自教育部开展高职示范校骨干校项目以来,后示范和后骨干一直是高职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建设项目验收仅仅是对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任务完成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如何完善建设任务和消化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骨干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正在考验着张志坚们的政治智慧和管理能力。对此,张志坚和他的团队审时度势,果断出击,向着后示范时代迈出了四步战略。第一步即是出台《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的意见》,根据当年招生报到率、新生报到率下滑幅度、当年毕业生就业率三个标准确定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如当年招生报到率低于25%、新生报到率连续两年或连续三年下滑累计达到65%、当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将确定为红色预警等级,该专业下年度的招生资格将被停止.张志坚如是说。事实表明,该制度的率先出台,有效破解了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的难题,使得学院的办学更加贴近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院的就业竞争力.对此,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学院因此从参加就业竞争力评选活动的近百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30所获得2013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的高职学院。

  与此同时,张志坚率领团队迈出了第二步战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人才需求市场的深入调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经贸特色的课程体系。截止目前,学院八系一部已经安排一个学期对27门课程进行先行试点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全年预计可完成54门课程的改革,力争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各类必修课、选修课和公共课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如今,张志坚率领团队正在推进实施第三、四步战略,一方面从考试改革入手,倾力推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老师照本宣科、效果评定呆板僵化的局面,由此实现学生学得兴趣、教师教得有成就感的目标,另一方面深化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学院的文化实力。

  如今,他在各种会议上最常说的一句话是:21世纪,文化实力决定他的话语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莫过如此.为此,他提出了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经贸特质校园文化的发展目标,深入推动企业家精神校本化,开创了三企(企业、企业家、企业文化)进校文化育人建设模式,并主编出版了专着《职业自觉:德育机制创新与职业素质提升》,另一方面还专门成立文化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对学院的校园文化景观、文化活动等进行全面的规划建设。

  鉴于近年来在文化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效,张志坚获邀参与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课题的研究,开展了以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的文化育人研究和建设工作,并通过不懈努力,显示出了大学主流文化的无穷魅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三企进校文化育人建设模式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更加深入、融合,学生们身边不仅经常有知名企业家、老板们擦肩而过,而且还经常得到这些校外职业发展导师的悉心指导,在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及自主创业等方面得到最实用的妙招.与此同时,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编写的教材进了课堂,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掌握来自市场一线、生产一线的最新知识和资讯……让激情迸发出来,让青春舞动起来,让智慧闪光出来,让校园活跃起来.这是张志坚寄语每一位海经贸学子的话语。在他内心深处,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践行笃学砺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和培育文明守信、崇德尚能的校风学风,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具备自由开放的精神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2012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2012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这一称号确实是对张志坚和他的团队执着于文化建设的一个公正评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新.我们期待张志坚和他的团队在海南这片高职热土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乐章!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