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前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9 共350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探析
  【第一章】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研究绪论
  【第二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前提
  【第三章】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贡献及局限性
  【第五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毛泽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观念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前提

  自从历史的指针跨过 18 世纪的刻度,工业革命就将现代化带到了时代主题的高度,且由英国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其中,农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物质基础与文明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承载着人类追求更高理想的希望。毛泽东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并且在随后的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国际农业现代化浪潮、前苏联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等诸多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一)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背景。

  1.国内背景。

  政治方面,20 世纪初期,我国主权的完整统一性和内政独立性受到了入侵者的严重威胁,人民百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状态。无论是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还是我国的内战,都未能给予我国农业现代化成长所需的营养,农民自始至终都无法安心务农。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唱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旋律,确保了工农阶级的地位和利益。其中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行,解放了土地,更解放了生产力。

  经济方面,1920 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 218.9 亿元,其中现代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为 4.87%.到了 1952 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也只有 810 亿元,其中现代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到了 26.6%.而在此期间,传统手工业和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竟达 80%以上,这些为数不多的工业区域分配还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均衡。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还不比许多发展中国家。毛泽东概括我国当时的状况用到了"一穷二白"这个词语,意在表述我国生产力水平不但落后,而且像白纸一张,没有任何基础,很多方面的人均占有量都达不到普通标准。像是汽车、轮船、飞机、工厂机械、精密仪器以及国防工业等,基本等于没有,这都呈现出了我国当时经济建设极为落后的画面。

  文化方面,我国人口总数在 1949 年时达到了 5.4 亿,其中农村人口为 4.8 亿,工业职工所占比重仅为 0.5%.当时我国农村人口大部分是文盲,城市和乡镇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极低,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甚至不足 20%.泱泱文明古国的封建传统和小农意识,禁锢着我国人民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加之新中国成立不久,缺少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桥梁,能够学习并借鉴的国家也就当数前苏联一个,我国在文化科技领域显现出无奈的一面。

  2.国际背景。

  18 世纪的英国率先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卓越变革,开启了机器替代手工的新时代,大大提升了生产力水平。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了城市之中,推动了整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英国随后便开始了势力扩张,不仅向落后国家倾销产品,而且还发动战争掠夺原材料和殖民地,并最终取得了"日不落帝国"的头衔。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从半机械化到主要田间作业机械化,最后实现全盘机械化,繁重的人力劳作逐渐被取而代之。有关数据显示,1910 年,美国的农作物收获面积为 19.24 亿亩,拖拉机数量为 0.1 万台,到了 1950 年,美国的农作物收获面积为 20.94 亿亩,拖拉机数量猛增至 154.5万台,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相当可观。

  比邻我国的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着力加强经济建设,狠抓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凭借农业软科技,以精耕细作、研选良种、加大施肥等方法来提高农业产量。从 1950 至 1970 年,播种面积亩产达到了 700 斤以上,净增量高达 290斤,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作为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同时也是新中国最好的"盟友",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便由列宁引导进行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到了20 世纪 20 年代,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前苏联一度牺牲农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1926 年,前苏联突发了极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政府的执政前景被重重阴云所笼罩。1927 年末,前苏联政府决议要尽快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前苏联的农业发展收获喜人,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机械化劳作,并最终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前沿。

  毛泽东主张,我国在效仿前苏联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基本原则和创新精神,照搬照抄他人的模式,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可以说这一当时的"老大哥",给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既树立了榜样,也提供了经验教训。

  (二)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前提。

  1.社会主义制度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立题根基。

  社会制度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向,更与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息息相关。

  其中,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尤为重要,再考虑到我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想要追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我国就一定要把社会主义制度视为立命基础。

  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农业重塑辉煌的灵丹妙药,虽然过程将会艰苦卓绝,但为了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理想,他强调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思维意识为基础保障,呼吁举国上下客服困难并且努力进取。

  我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彰显了毛泽东的魄力,更体现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决心。至此,广大农民吃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心丸,剥削和压迫的年代一去不返,合作社取代了零散的生产经营方式,我国农村走向富裕的前景一片宽阔。

  2.人民的支持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动力。

  风雨交加与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毛泽东坚决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伟大历史使命的实现,不能脱离群众的无畏支持,平民百姓是无产阶级政党最为看重和依赖的胜利之本。本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毛泽东曾经发表言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之后,毛泽东依旧坚定不移地视人民群众为一切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有力依靠,还强调群众路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大力发扬并调动百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现阶段习总书记的方针政策与此正好脉络一致。

  毛泽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着眼点,深入探究群众运动的发展动力,提出要广泛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点燃群众的政治热情,进而提升群众的政治水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秉承群众的内心自愿,经过这样细致且深入的工作,人民群众的真切心声才能被感知。想要让人民心悦诚服, 自觉提高觉悟,从而迸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惊人能量,相关方针路线的制定就必须与实际情况以及人民意愿相符。毛泽东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软件基础,不仅包括政治因素,还涵盖观念思想以及文化科技等。在指导我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不单重视政治因素,而且还极为关注农业科技。为了提升广大农民的素质文化以及道德意识层次,使我国的科技水平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毛泽东提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且积极进行扫盲。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村迅速建立起同农业技术有关的学校以及技术站,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热浪席卷了神州大地。但与此同时,农业科技遭遇瓶颈和领导队伍缺乏管理常识以及经验积累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毛泽东及时发现异常并做出调整,倡导将工作重点转向技术革命,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还进一步指出要把相应专业人才充实到农研单位,进而实现农业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毛泽东坚决相信广大农民的力量,并且认为扎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先进政治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的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强劲推手。

  3.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要参考。

  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及科学技术,毛泽东一直保持着积极且合理吸纳的态度,曾说过:"我们的第一个先生是苏联,我们首先要学习苏联,但是美国也是我们的先生。"由于历史以及地理等各类因素,前苏联是我国建国初期最好的"盟友"与"大哥",前苏联的发展方式也自然成为了我国当时的标榜。反观前苏联的现代化进程,它是一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进而全力发展工业的模式。全盘集体化是前苏联发展农业的主要策略,为前苏联的工业发展积蓄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好景不长,这种体制的弊端也在苏共二十大后接踵而至,其中我国效仿前苏联模式的后果也在"一五计划"的执行期间显露出来。

  问题的产生是在思想层面对共产党人的一番洗礼,毛泽东在紧要关头极为清醒地认识到,"照搬照抄"是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死胡同,只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合理整合并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策略方法,才是国家自力更生的根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