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建国以来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1270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李先念民本经济思想探究
  【第一章】李先念经济观探析绪论
  【第二章】李先念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1】建国以来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3.2】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经济思想的特点
  【4.1】李先念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
  【4.2】李先念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论/参考文献】李先念财经工作中的思想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李先念经济思想的内容与特色

  一、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财政经济思想

  1、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认识

  财政经济思想是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李先念认为:"把财贸工作比作是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一时一刻不能离开血液循环,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也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财贸工作,不能离开商品的交换和资金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施财政的过程中,生产决定交换与分配,交换与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

  因此,李先念始终坚持只有了解财政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并运用经济规律为社会生产服务才能达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认为这才是财政工作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

  由于当时还处于国家经济建设起步阶段,计划大生产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接受,绝大多数农民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大多数农民仍然还在进行手工劳作,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首先必须要改善生产资料,因此用科技改变生活成为首要目标。高度的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促进生产迅速发展并快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就使得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只有经济发展了,财政金融工作才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及机械设备才能有保证,那么生产才效率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才会得到改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而财政属于分配的范畴,因此李先念认为"生产决定交换和分配,交换和分配反过来又对生产起重要和积极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财贸工作对于发展生产的作用因此,财贸部门在解决自己工作的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是就商业想商业,就财政想财政,而应当面向生产,支援生产,参与生产,促进生产,使我们的工作,一切都从发展生产出发,一切都为发展生产服务,只有生产发展了,财贸才能大发展。"要想发展生产,必须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和生产发展问题,通过时代的现象联系本质特征来解决经济和生产发展,使国家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进程。同时李先念也引用毛泽东的"财政政策的好坏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

  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这一论述来表达自己的这一思想。

  2、实现对未来财政的一个总体规划

  李先念主张要制定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的经济规划。他指出,在未来的几年目标之内,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什么发展阶段,达到怎样的程度,以什么样的发展为核心,都需要提前进行设计与规划,只有在制定这样的目标情况下,我们经济的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也只有在每一阶段逐步完成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才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内部积累,要保持一定的后备力量以保证国家建设顺利进行。李先念这种对国民经济进行总体规划的思想,是一种基于对当时经济宏观形势的一种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突出了经济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和预见性。

  3、要保证国家财政的增长就要依靠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先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就要遵循节约的原则,从各方面寻找资金来源,克服一切困难来达到收支平衡保证经济的发展。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阶段,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紧张,因此要积累建设资本就必须各方面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加强计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积累缓解财政紧张。

  因此,李先念强调:"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依靠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因而财政必须要开源节流,发展生产。财贸部门必须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作,促进生产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约。节约是增加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源泉,是克服资金不足的主要办法。"除了保证我国基本建设的拨款,其他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应当减少,也应该加强对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克服出现盲目性。

  "各地区、各部门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都要很好地总结他们的经验,认真加以推广"从这些可以出,李先念注重从经济考察财政,从财政考察经济,这种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思想方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收入和支出等方面,李先念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要均衡,解放战争前期,我国的收入主要是农业税,解放战争后工商税收位居收入第一,当然国家收入在税收上不能松懈,同时也要加强其他方面的收入,国家的经费除了必要的基本建设支出外,尽量节约是有必要的。对社会主义规模大的企业要合理改善管理与经济核算制度,从原来对财政的供给过渡到财政的建设方面,国家对必要的基础建设拨款要注重成本,精打细算,生产部门既要重视生产成本也要注重生产产量。减少各部门的开支,减少机构重叠,提高人员办事效率,杜绝浪费现象,如果每个人都做到节约,看起来微小的数字也会变得庞大,只有肃清思想上的障碍才能开展节约运动。国民经济要发展还是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利用群众劳动力多这样的资源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4、 加强对财政的监督与建设

  李先念指出,对财政的监督不仅要监督国家执行预算的情况还要监督地方各部门的预算计划。制定相应政策进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下放地方管理权限,提高地方管理的积极性,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加强对财务的统一组织与管理,对于占国家收入大部分的国企要改进基本建设拨款以及利润提缴制度,给企业放宽限制,留有自有资金进行灵活运用。国家财政的监督不仅仅只是靠上级监督,适当下放监督权限对于地方财政的发展和国家财政领导制度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使国家财政能得到更完善的发展。李先念还主张严格税收制度、健全会计制度、建立资产登记制度、改变金库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对财政的监督。另外还要加强财政、信贷、物资的平衡。李先念完全认可陈云提出的平衡理论,"国家预算收支的平衡,必须同银行信贷收支的平衡结合起来,统一安排。".他认为财政、信贷、物资平衡三者之间具有辨证关系,只有在物资平衡的前提下财政、信贷才得以平衡,制定相应政策使三者达到互相制衡的状态。

  改进财政管理制度也是加强财政建设的另外一个途径,只有不断改进管理制度才能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因此,李先念主张,"为了更好地把统一领导的原则同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起来,更好地把整体利益同局部的利益结合起来,以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有效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但是,地方对于本地区的收支、难以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有的地方出现一些特殊的支出需要,有时得不到解决或者不能及时解决",因此,李先念认为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限制一定要得到解决,关键还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当下放地方的管理权限,使结余的资金有余地的发挥,让地方政府各部门提高结余增产的积极性。

  李先念还提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同改进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一样,它的好处首先是可以把企业本身的支出同企业本身的收入结合起来,把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统一管理同企业的独立经营结合起来。"④他认为,企业越是努力增加质量产量,降低成本,获得的利润越多,这就可以促使企业越是努力增加产量,可留存支配的金额也就越多,收入就会增加,这就可以促使企业更加关心自己的收入,从而积极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完成国家计划。再者,留存部分当做固定的收入之一,可以及时处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会事无大小都要申请拨款,耽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为了实现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主要有:、"试行周转税。"实行周转税能以较低的税率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企业的利润大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缴国库可以逐步积累国家建设资金,这样让国家达到收入平衡的同时改变企业收入状况。、"积极准备实行利润分成的制度。"企业在税后利润减少,采用利润分成这种制度,按比例部分上缴国库,剩余部分留给企业抵作计划支出。企业超额完成的生产利润也采取分成的办法,企业留存的部分可以做必要的开支。实行新的制度有利于国家计划资金的灵活周转,同时也使企业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收入,减少国家的负担。、"适当扩大各企业部门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对于自己权限范围内的项目可以自行调配,协调各项目的进展速度。

  当然,要改进财政管理制度,农业贷款的管理就不能放任不管。李先念专门指出: "应为过多地发放贷款,不仅在国家的资金分配方面有困难,而且增加农业合作社的债务,对于农业合作社的巩固也是不利的。"过多地发放贷款不仅不能更好地管理现有的资金,降低资金使用率且不能正常周转,要加强贷款的管理并且合理地使用而且今后在农贷管理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财政体制监管力度,适当地扩大地方的权限,加大地方的责任,使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的各种农业贷款。"根据具体情况他制定了将要实施的原则:"①、各地农业贷款的发放,除了国家根据需要增加的少量拨款以外,一律在现有指标的范围内,由地方统筹安排,包干使用。②、农业贷款应该坚持有借有还和按期归还的原则,收了再贷,贷了再收,以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③、大力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增加农村存款。④、农业贷款应该主要用于生产费用和期限较短、收效较快的小型建设工程费用上。⑤、有关生活方面的贷款仍然由信用合作社发放,贷款资金主要靠信用合作社吸收存款,银行补助的部分应该逐年减少。⑥、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信用合作社放款以及农村中的其他信用投放,应该由地方统一安排,合理使用。"通过上述几点措施不仅使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空间,而且使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生活生产的条件得到改善,地方政府的监管也发挥了较强的作用,上述政策的制定更好地为后来农业方面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先行条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先念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体制,也不能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诸多后患问题,但是他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是对当时的财政工作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他提出的财政权利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观点对后来财政监管政策的制定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农业经济思想

  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李先念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李先念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系列农业经济思想。

  李先念认为,农业发展是提高国家实力的基础,是使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制约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只有农民过上小康生活才可能造就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农业要发展要依靠先进的科学,但是,必须从我国自己的情况出发,吸收好的经验,扎实稳步推动农业的大力发展。认真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拼搏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科学办事。

  建国以来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很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农村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导致综合生产能力不能提高,中央对农村投入力度不足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同时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减缓,因此要对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认识既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潜力又要注意了解农村的新情况,这样的任务还很艰巨。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李先念先后提出了很多具体发展农业的措施。

  1、要更好制订、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政策

  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形成的全党共识,也是李先念在抓经济发展中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制定以及贯彻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建国初期,我国农村正处于发展阶段,农村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国家对农业支持不到位。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指出:"我国人民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李先念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实施对农业、农村、农民有利的各项政策,当前的任务是要在基于集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不仅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还要优先发展粮食生产,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发展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发展林、畜业其他副业;利用全国力量,在各方面全方位地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农业政策,发展集体经济,根据实际环境和条件对农业技术开展有利的改革措施。李先念这种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抓住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最迫切的问题,为后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国家财政要大力支援农业发展,不断增加对农业建设的投入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国家财政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形成农业固定资本的一个主要来源,为了保证农业在利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挥农业建设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减少农业总支出波动。

  但是,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重点内容是农田水利建设,李先念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十日在济南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经验介绍,加强农田建设提出要求:"规划很重要,规划要有科学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科学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有方向有组织地领导农田的建设。努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广大群众的努力,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完善,扶持农村集体,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农田基本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措施,它的重要性是从我国农业所处的自然条件出发的,也是根据多年来农业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在我国南北地区出现的旱涝灾害是农业生产不稳定的自然因素之一,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要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将继续兴建水利工程,把中央地方,集体和群众广泛结合起来,提倡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旱涝保收,稳定农田产量,因此,要大力进行工程配套,推广灌溉新方法,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开荒。一九七八年七月,李先念在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加速农业机械化,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推广农田基本建设应当在技术上下功夫,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同样的工程只需一半的人力,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么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统筹合理安排劳动力,认真组织劳动力,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使其充分发挥潜力,最后,整个建设必须在有领导有组织的前提下展开,这样领导既能在第一线指挥又能与群众密切联系。

  3、发展农业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一切政策措施的施行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东西南北各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导致各地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即使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了解各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调整财政自己的使用方向,优化政府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例。要牢牢记住农民是农业建设的主体,只有依靠农民并且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李先念主张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群众性的一些生产和运动,诸如植树造林、修桥补路、农田水利改造等,真正发挥农民群众这个巨大的生产力资源的建设作用。此外,李先念还认为,农业基本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需要,加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管好用好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

  (1)要坚持按计划按制度办事

  对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要做到计划实施的细化,分类管理,不能相互混淆挪用。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实施,国家的开支才能得以控制。国家不能随时随地监管资金使用情况,银行和信用社要加强对自己使用的监督,符合计划、制度才能拨款,违反计划、违反制度乱花钱的,要坚决堵住。银行和信用社的干部,制度、办法是体现政策,为政策服务的,它不是个人凭空臆想出来的,是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根据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有了必要的制度、办法,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贯彻执行,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更好地检查方针政策实施的效果。

  (2)要继续坚持钱、物结合的原则合理调整工农业产品差价

  使用资金的首要原则是要有充足的物资资源,受到群众广泛接受,把资金用于购买适用的生产资料,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如果用于购买不合时宜的物资,不但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而且还占有了有限的资金,在过去,曾经把不实用的物资卖给农民,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李先念一贯认为只有依靠群众,通过群众的监督和鉴定,认为合适且适用的物资,这样才能给群众带来方便,生产才能顺利开展。

  在当时来看,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这就会影响许多供销社对生产费用增加,成本高,集体积累少造成不能增产增收的原因,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对工农业产品的差价作进一步的合理调整,适当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监督

  李先念认为,要发展农业生产,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组织生产,通过有序的计划来安排农业资金,资金的用途接受群众监督,把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一贯的作风,自力更生、以群众为基础,把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贯彻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多、快、好、省的方向中积极蓬勃发展。李先念还十分重视对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他主张要用群众的力量来监督财政金融工作,让财政金融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发现本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他认为,只有把经济工作放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够做到更好。

  (4)各级党政领导对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要切实地管理起来

  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农业基本建设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作用,对不同渠道的财政农业基本建设资金统筹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和支出过于分散。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关键是要抓思想领导,只有思想上的觉悟提高,有组织有纪律这样才能在行动上有更高层次的提升。同时还要进行统一安排,对资金划拨和使用有个详细、全面的统筹安排,再一个就是紧抓督促检查,农业资金不仅要有效使用还应该明确责任监督,这样才能把农业资金充分切实地管理起来。

  5、活跃农村市场,开展农村信贷、实现农业合作化李先念认为,为了活跃农村市场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向合作社里投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计划应建立在有效稳妥的基础上,对于筹集的资金必须合理使用,严防铺张浪费以及不必要的开支。最关键的是让大家解除顾虑,把钱拿出来用于生产、储蓄等,使得农村市场活跃起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贫农和中农的团结,更加激发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合作社的巩固都是有利的;重视副业、手工业生产。将其与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前者能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应发展起来。手工业等生产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可小觑,如果中断这些生产和供应,人民不仅得不到满意,农业生产的总产值也得不到提高;进一步调整商业网点,把国有商业的批发机构适当延伸至基层,扩大销售,方便供销合作社和农村私商进货,同时还应按经济区域设置批发站,设立商业网点,另外结合对私商的改造,统一安排农村商业网点,根据社会需要的地方灵活安排商业网点。加紧各地商品销售工作,完成商品流通计划,对商品流转计划有决定作用的商品要加强对其监管力度,采取合理措施使各项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党的总路线公布以后,粮食等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使得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在很多乡村建立起来,农民也开始渐渐接受了合作社,他们积极参加,根据经验四分之三的合作社是增产的,极少部分有减产,但是都是有原因的,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极有可能的。

  (三)工商业贸易思想

  李先念长期抓对外贸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商贸的一些思想。他经常讲:"自力更生为主,决不排斥争取外援和互通有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利用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有力条件,对于当时对外开放的情况,提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应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他强调要花功夫去进行事实的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动向,要辩证看待问题。

  从实际出发,努力增加出口,保持进出口平衡,这是李先念商贸思想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方面,李先念有许多重要论述。先念同志非常同意邓小平的观点:"改革开放要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总体上是要发展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他还着重指出:"改革开放和坚持四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的,是统一的,可以而且应该协调地发展。要坚特自力更生,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把社会风气、社会秩序搞好。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也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1、稳定市场物价,保障人民生活。

  为了稳定物价李先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入手,做好重点商品生产和供应工作,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力度,做好粮油的储备措施,减少居民需求的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减少总成本以降低产品市场价格。稳定重要商品的供应链环节,完善生活必须品的资料价格,改善民生。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取缔与群众生活不相关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缓解企业生产成本支持和群众生活的压力。

  2、重视供销合作社事业

  众所周知,我们既然是一个社会整体就会有生产和流通领域。如果两者只有其一就不会形成有正常的社会生活。供销合作事业在我们国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就发布决议案要办合作社。李先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供销合作社有过大量的着述、讲话,并采取了一些具体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措施。早在 1953 年,李先念就指出,生产的发展要有健全的商业。认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群众的合作商业,在促进生产和流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还多次鼓励做好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他曾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李先念曾要求"把供销社、商业局、税务局的干部组织起来,安排好农村市场"为了搞好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李先念还做了很多的具体的指示,如供给农民的生产资料要质量好、收购农产产品的价格要合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他尤其强调要按市场经济原则组织商品流通,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李先念对供销合作社事业的重视,有利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贸业的发展。

  3、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调整工商业或者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翼。在国家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李先念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贡献。建国后,市场关系进一步改组和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农民觉悟有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我国农业增产的速度赶不上工业增产的速度,而社会购买力则不断提高,许多商品供求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保证经济建设顺利发展必须加强农产品的计划收购,并增加计划供应的品种,扩大计划供应的范围。

  因此,李先念主张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多快好省发展轻工业

  轻工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涉及群众利益并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力,关系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的巩固。因此,李先念不仅认识到轻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还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把企业的潜力发掘出来,并且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工业各方面的领导,依靠人民力量,改善生产管理,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内达到先进的水平,还可以走出国门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他还指出,轻工业产品的出口问题也需要重视,实行以进养出,进行来料加工等,可以使轻工业可以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要处理好轻重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只有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为国家现代化作贡献。

  5、发展对外贸易,建立发展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涉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财经工作包括商品流通,资金周转、分配,对外贸易交流,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对生产起积极促进作用。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有计划的进行生产服务。

  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吸收外来的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乃至影响力。因此,发展对外贸易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始终不应忽视的手段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扩大出口贸易成为当时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李先念对外贸易工作也十分重视,并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很多的见解,作过大量的相关论述。其中许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外贸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6、扩大了对外贸易关系,逐步增加出口贸易额

  扩大贸易关系,增加出口,是当时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原则。李先念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他更是强调要把如何扩大出口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李先念认为,组织出口商品,大小商品都要兼顾,对于传统商品在国外占据一定地位的必须保证出口,供应外贸。为了保证必要的出口,还要坚持执行中央规定的有重要地位的商品以外还要执行内销服从外销的原则,有货物来源才能出口,这样才能增加出口贸易额。要正确处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进口与出口等的关系,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的同时,配合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民族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7、扩大了对外贸易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对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有过类似的举措,但最终都沦为一时的喧嚣。建国后,为了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当时中国外贸的一项重要内容。李先念在此方面作了宝贵的探索和思考。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光靠自己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必须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改造我国落后的设施。但是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技术引进为辅不断消化和提高。具体应该派遣国内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根据我国自己本来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改造,引进先进的设备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现有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学习并加以生产和运用,为更多的生产落后的地方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要引进与改造相结合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统筹规划。

  8、"以进养出"做好引进前的调查和研究

  在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李先念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应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上升到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高度,以此来加快国家现代化;他主张在引进外来技术时必须做好引进前的调查和研究,避免盲目引进和浪费国家钱财的现象;在引进时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要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引进技术要做到既能消化又能创新。他尤其强调,扩大外贸出口的关键办法是"以进养出"这样的方法积极可行,要不断总结经验稳妥快速地把出口贸易开展起来,不仅可以进口原料加工成商品出口,也可以直接进口需要的商品换取特色农产品来出口。要做好引进前的调查研究,把人民真正需要的东西引进来,这样才能换取出口产品,当然,也要清楚不能出口的产品坚决不能收购。在计划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灵活的贸易活动,为国家创造外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李先念对外商贸的思想,尤其是关于技术引进方面的思想,有许多值得深入学习的地方,邓小平认为:"西方好的东西,应该借鉴、学习。"李先念非常认同:"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说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任何时候也不能离开这个方针。"国家的发展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结合外部力量,但最关键还是要自力更生,如果一味依靠外援会形成依赖,要实现现代化建设首先自身需要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改变国家落后的现状。

  "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的政策,决不闭关锁国。""这比关起门来样样靠自己从头摸索,要快不知多少倍".李先念这些论述,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国家要发展就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还要通过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来达到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四)经济改革思想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永恒主题。在李先念的经济思想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其中很多思想都富于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也是李先念经济思想最大的价值和魅力所在,这也使得李先念的经济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列理论中具有一定历史地位。李先念的经济改革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它的特点是从财政上明确划分中央、省(区、市)、县三级的收支范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地方和企业严格遵照财政统收统支制度,其权限高度集中到中央,地方和企业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这不仅挫伤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整个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鉴于这些弊端,当时国家决定对企业进行改进,并于 1957 年制定了《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作为当时主管财经工作的李先念,为推进该项规定的实施作了很多的思考。

  李先念通过自身的工作的切实体验,认识到那当时那种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对地方经济管得过多、过细,以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他主张应该尊重地方的主体地位,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实现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有机结合。他认为地方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和计划的前提下,在编制预算和安排本地方的事业时应该享有更加自由的空间、更大的权限和机动性。1956 年 4月,李先念在作财贸工作汇报时,还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发展地方自筹资金和财源、处理地方资金结余等问题。这些建议有利于扩大地方权限,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李先念还针对地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等思想。在当时,李先念积极支持"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管理制度,他认为,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企业的经济核算,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2、改革信贷管理体制

  在信贷管理体制方面李先念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他指出,如果没有信贷工作,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很多的方针政策都不能很好地得以贯彻执行。因此,他将信贷工作视为"一条重要的战线".在他的经济思想中,改革当时不合理的信贷管理体制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信贷管理体制方面,李先念在深入分析当时信贷工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思想价值的见解。首先,李先念很重视信贷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的银行信贷,是通过存贷方式服务于生产发展和流通扩大的一种工具。"其次,他主张严格信贷管理,加强信贷的计划性。在对待信贷工作方面,李先念提出了要集中统一管理的思想,认为既要坚持高度统一,又要实行分级分口管理,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时要严格控制信贷投放,做到按计划放贷,做到物资方面的保障,并要求按期归还。再次,他还指出国家的资金使用,一定要进行正确地使用。在信贷方面要按照不同性质,认清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划清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界限,做到分工管理。银行要提高信贷计划质量,使信贷计划能够更加接近实际。李先念还提出了财政、信贷和物资统一平衡的思想,其中,信贷必须做到基本上存放平衡,银行必须尽力吸收存款,按期收回贷款,增加信贷力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