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经济社会学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的决策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5 共6788字
论文摘要

  一、前言

  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来越成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 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空间行为过程,是农村劳动力从转出地出发,到达转入地,并可能在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不断流动的过程.其中,就业地决策是其行为核心,它将直接带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而对转出地与转入地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1-4].因此,理解这一行为过程及其机制,对探寻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决策是指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就业地点的选择,其空间特征,既反映就业地和转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差异,也反映农村劳动力的选择特性.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地决策,虽然到中西部地区打工的人数有较快增长,但是其基本趋势仍是越来越集中流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和少数城市[5],省内就近转移和跨省异地转移并存并更多倾向于跨省转移[6].这是受中国当前基本区域结构因素制约的,区域间经济差距、城市化水平、产业发展状况等效用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地决策[7-8].然而,这种宏观因素还要受个体属性因素影响,通过个体认知,最终对就业地决策产生作用.正如Pasquale的研究,信息的理解过程对个体空间抉择十分重要,迁移决策是根据对机会的感应而做出的[9].从根本上看,更为重要的正是这些机会的感知差异,而不是对诸如经济上的工资率浮动等某些 "客观"因素的反应,甚至也不是对简单的 "推""拉"机制的反应[10].徐波等的研究也表明,农村劳动力对就业的感知直接影响到其就业决策行为[11-12].显然,在区域结构因素的制约下,就业地决策就是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机会的感应乃至做出决策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对不同抉择机会的区位和相对可获得性的感应[1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认知,就是指农村劳动力面临多样化的就业地和就业环境,对其进行的环境外观感觉 (环境感知)以及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这将对其后来的行动意象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产生具体的就业行为[13-14].

  本文以安徽省四个样本村为例,使用多项Logistic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环境认知对就业地决策的影响.从微观角度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的决策机制,加深这一空间行为的过程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决策与环境认知的量度.

  严善平、王格玮等人认为,预期收入 (地区间经济差距)作为宏观结构因素,空间距离作为成本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决策的两个基本因素[8、15].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都期望到离家近、预期收入比较大的就业地打工.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两个因素往往不能同时兼得,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的最终选择往往是在两者间权衡的结果.中国的行政区划,往往反映了地区的经济特性.因此,以转出地为基点,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划分为本市、省内市外、邻省、省外 (除邻省)四个区域,探讨就业地空间特性,能够较好地考虑这两个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决策的影响.

  收入和距离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需要通过劳动力个体的决策反映出来.认知心理学认为信息的理解过程对个体空间选择十分重要,因此劳动力个 体 决策的 基础是环境认知[13-14].通过 文 献 总结[16-19],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包括就业地与就业市场2类环境信息认知,细分为6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规模、职能、等级、经济发展状况等的认知,是对就业地整体形象的认识,定义为就业地形象;二是关于就业地与原居地的距离、交通方式、社会联系的认知,定义为就业地距离;三是关于就业地劳动收入、劳动强度、劳动保护、所需技能等的认知,定义为就业属性;四是对就业地的居住、教育、医疗、商业环境等的认知,定义为就业地生活设施;五是对就业地风俗习惯、文化娱乐、人际关系等的认知,定义为就业地社会环境;六是就业地气候、植被、水文、生态环境等的认知,定义为就业地自然环境.据此,设计了就业地形象、就业地距离、就业属性、就业地生活状态、就业地社会和自然环境 (由于当前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因此将两者合并)5个量度量表,包括55个量度题项.

  (二)数据收集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众多,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以安徽省为案例地,能获取多种类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样本.安徽省紧靠长三角发达地区,省内经济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就业数量庞大.本研究根据人口、经济发展、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选择转移就业模式有较大差异的阜阳、合肥、马鞍山、黄山四个市的典型行政村作为样本地,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2012年1月15日至21日,利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乡过春节的时期,研究团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在阜阳市太和县双钟村、合肥市肥西县周楼村、马鞍山市含山县汤徐村、黄山市徽州区仙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和访谈,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93份,问卷有效率为91.1%,平均每个村样本在250份左右,基本能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

  (三)分析方法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使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环境认知的内部维度.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从环境认知各测量题项中,提取出少量因子,使其既能够反映原有变量大部分的信息,又可以对原始变量信息进行综合和反映,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其次,使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环境认知的基本类型.聚类是对数据空间中数据对象进行分类,位于同一类中的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较大,而位于不同类之间的数据对象差异度较大.为了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的基本类型,使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类别判定.最后,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环境认知对空间决策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探讨某一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取值的标准化处理,比较各个自变量影响力的大小,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它们对因变量的共同效果.由于这里涉及的变量都是多分类变量,因此选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样本社会人口统计特征

  分析调查样本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 (表1),可知:抽样劳动力更多是男性;居于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比例较高;大部分外出打工者的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比例较低;已婚人数远远大于未婚人数;四个村外出就业的职业类型有较大差别,太和双钟村以制造业为主,肥西周楼村和徽州仙和村以建筑业为主,含山汤徐村则以服务业为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特征

  图1和表2反映了农村劳动力最终转移就业地与其家乡之间的空间关系,可知:各样本村都各自形成了以一个或两个重要就业地为核心的辐射范围广泛的转移就业空间.其中:(1)将本市作为主要就业目的地的有周楼村和仙和村.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加之近年城市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对省内劳动力的吸引作用已较为明显,对周边农村的作用则更强.黄山虽然核心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但由于仙和村离黄山市工业区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距离对收入产生了强有力的替代作用.(2)以省内市外为就业目的地的人数很少,说明安徽省缺乏核心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有限.只有双钟村到合肥、芜湖等地打工的人较多.这说明,这些城市的发展,对省内经济水平较低的偏远农村,已经产生一定的吸引作用.(3)邻省就业的人数在每个样本村都占有很大比例,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显然,该地区与安徽省邻接,是中国近年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从而成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最为重要的打工目的地.(4)省外 (除邻省)就业的人数在双钟村和汤徐村较多.汤徐村比例最高,主要趋向北京方向.该样本村虽然离合肥、南京等大城市的距离都较近,但这些城市与该村的交通联系和社会经济联系都欠缺,吸引力不足,而省外大城市能够获得较高收益.双钟村省外 (除邻省)就业以深圳、广州为主.阜阳市虽然经济落后、人口众多,但地处南北要冲,对外交通发达,深圳等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对该地农村劳动力有较强吸引力.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如果以地级城市 (包括直辖市)为基准,计算各样本村打工人数位居前五位的城市,以及各样本村就业地数目与调研总人数的比例,可以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地的空间集聚特征 (表3).

  根据该表:四个样本村除了太和双钟村前五位城市的就业累积比例为44.04%之外,其它几个样本村的累积比例都达到70%以上,第一位城市的就业累积比例都达到50%以上,说明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区域相当集中,特别是向首位城市集中、向发达城市集中;从就业地数与调研总数的比值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较为分散的是太和双钟村和徽州仙和村,肥西周楼村和含山汤徐村涉及的打工地较少.
论文摘要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特征与类型

  分别对 "就业地形象""就业地距离"等5个环境认知量表做因子分析,根据初期结果,删除了一些因子载荷比较低、重复量度以及很难解释公因子的量度项,最后剩下48个量度题项.再次做因子分析,KMO统计量分别为0.807、0.806、0.781、0.789、0.823,Bartlett's球形检验都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使用主成份分析和正交旋转方法抽取这5方面的潜在维度,共提取 "经济发达""距离接近"等14个公因子 (表4).根据各因子得分值,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包括就业地形象、距离、就业属性、生活设施、社会自然环境认知五个方面;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首要选择的是经济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家乡城镇则是距离吸引下对外省工商业城市的一种替代选择,说明经济因素仍是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首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距离接近和社会联系都有很强烈的倾向,但对后者的倾向不如前者,说明距离对劳动力外出打工影响很大,当家乡附近城市经济条件好转时,农村劳动力回流趋势就会增强;农村劳动力对外出打工 "需要一定劳动技能"有较高的正向认知,而对就业保障、就业强度、就业收入等的认知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对 "劳动保险""劳动法""就业机会""劳动时间""劳动收入"等的认可度不高,说明当前农村劳动力对外出打工环境并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劳动收入、劳动强度、劳动保障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的生活设施比较满意,其中对便利性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基础服务,对住房需求满意度最低,特别是家乡附近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对住房需求明显强于其它劳动力,说明这部分劳动力市民化的倾向很强,而其它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为了挣钱,对在打工地的生活要求不高;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的整体认可程度不高,但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要高于社会环境,说明社会环境对农村劳动力融入城市社会将可能会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
论文摘要

  为了进一步理解不同地域、不同个体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的环境认知差异,对五个环境认知量表,使用各功能因子作为聚类变量对农村劳动力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寻找感知功能相似的农村劳动力特征.因为事先不能确定分为几类,所以用K-均值聚类法分别对两分类、三分类和四分类方案进行运算,寻找理论上具有较明显差异,农村劳动力分布也较合理的劳动力类型.表5列出了各聚类类型,表6反映了各类型在不同样本村的人数分布.据表5-6:从就业地形象认知来看,肥西周楼村劳动力家乡城镇的倾向更高,太和双钟村则对外界就业环境的要求较高;从就业地距离认知来看,太和双钟村和徽州仙和村劳动力对距离接近的倾向更高,含山汤徐村则两种倾向都较低;从就业属性认知看,含山汤徐村、肥西周楼村对在外打工满意度比较高;从就业地生活设施认知来看,徽州仙和村住房限制型比例较高,肥西周楼村服务限制型比例较高;从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认知来看,肥西周楼村和徽州仙和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的适应程度最高,含山汤徐村适应程度整体呈中等水平,太和双钟村则对就业地的社会适应性较弱.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对就业地决策的影响

  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对就业地决策的影响,使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首先将环境认知各功能类型与就业地决策的各类型做Crosstabs交叉分析,探讨环境认知与转移就业地各类型的相互关系,通过卡方值可以分析它们之间差异的显着性.由表7可知,就业地形象认知、距离认知、就业属性认知、就业地生活设施认知、社会自然环境认知与就业地决策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不同环境认知功能类型劳动力,其转移就业地存在显着差异.进而将通过显着性检验的环境认知功能类型纳入到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解释变量中 "外省 (除邻省)"为参照组,考察各功能类型对转移就业地的影响程度,分析估计结果如表8.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就业地形象认知对就业地决策有显着影响.经济环境吸引型和高等综合吸引型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省 (除邻省)就业,中等综合吸引型和家乡吸引型的农村劳动力则更倾向于市内就业.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受距离和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对就业地形象的认可程度与就业地决策有很大的相关性,倾向距离接近的劳动力更多在市内就业,而倾向于经济环境好的劳动力则更多在外省就业.

  就业地距离认知对就业地决策有显着影响.密切联系型和距离接近型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市内就业和邻省就业,联系适中型劳动力则更倾向于省外 (除邻省)就业.可见,对距离与社会联系比较依赖的劳动力,更倾向于在离家近的地方寻找工作,而对距离和社会联系倾向不强的劳动力,则具有较强开拓性,在省外 (除邻省)寻找工作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对安徽省来说,邻省 (主要是长三角)兼顾了距离接近与经济发达,因此成为各种类型劳动力共同倾向的就业目的地.

  就业属性认知对就业地决策有显着影响.就业属性认知为收入保障限制型和高满意型的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省 (除邻省)就业,强度限制型劳动力则倾向于市内就业、邻省就业.外省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满意度明显高于其它就业地,外省就业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为收入保障因素,而市内就业更多受劳动强度限制.进一步说明不同就业地就业属性的差异:外省、邻省就业的总体环境好于省内,农村劳动力在外省就业更多考虑收入保障因素,省内城市就业则更多考虑劳动强度因素.

  就业地生活设施认知对就业地选择有一定影响,但不显着.住房限制性和服务欠缺型农村劳动力,其市内就业的比例较高,住房限制型农村劳动力外省 (除邻省)就业的比例则最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对就业地生活设施感知良好,说明目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还是以转移就业为主,定居迁移的趋势不强,因此对就业地生活设施等的要求还不高.而对住房和服务较不满足的劳动力集中于市内就业,说明这些劳动力定居趋势强,对住房和服务要求较高.

  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认知对就业地决策有显着影响.与外省 (除邻省)就业相比,高适应型农村劳动力比中等适应型、低适应型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市内和市外省内就业.说明在家乡附近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其适应性明显大于外省城市,其总体生活感受要好得多,其定居的意向也较强.

  四、结论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主要向长三角等经济发达、距离接近的城市转移,而且集聚特性明显,以行政村为单位,表现出向首位城市集中、向发达城市集中的特征.相对来说,省内城市的吸引力有限,主要对本市农村地区有较强的吸引力,经济发达、距离较远的全国性大城市对一些交通不便、远离省内外中心城市的农村地区也有较强吸引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是农村劳动力对外界就业地和就业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包括就业地形象、就业地距离、就业属性、就业地生活状态、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五个方面的认知.当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首要选择是经济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对距离接近和社会联系都有很强烈的倾向,对就业属性不满意的较多,对就业地的生活设施比较满意,对就业地社会自然环境的整体认可程度不高.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就业环境认知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就业地经济环境有较高倾向、对距离与社会联系要求不高、对就业属性要求较高、对就业地自然社会环境适应度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省特别是除邻省之外的地区.而对家乡城镇有较高倾向、对距离与社会联系期望高、对就业属性要求不高、对就业地适应度高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市内就业.这说明,对农村劳动力来说,对就业地和就业环境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就业决策.农村劳动力在对就业地的形象、距离、就业属性、生活设施和社会自然环境做出综合性评价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地的.

  参考文献:

  [1]孙自铎.农民跨省务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3):28-33.

  [2]武国定,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4):63-70.

  [3]辜胜阻,等.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1-5.

  [4]贾伟,辛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经济,2010,(3):4-11.

  [5]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6):1-12.

  [6]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75-78.

  [7]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6.

  [8]严善平.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1):71-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