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诊医学论文

探讨5个循环周期胸外按压后交替按压者的合理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1 共1846字
论文摘要

  医务人员作为挽救心脏骤停(CA)患者的主力军,特别是临床工作者,能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并在抢救中维持有效的CPR,在CA抢救中至关重要。胸外按压(CC)技术发展以来,按压深度和频率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按压/通气去不断降低。《2010美国心脏协会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提出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min,保证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以按压/通气30∶2进行5个循环周期按压。以上质量指标要求的提出,无疑对抢救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按压时间的不断进行,抢救者CPR实施过程中的体能透支、疲劳增加等因素不断增加,则难以达到这些标准。我们通过分析培训后医务人员胸外按压质量随循环周期的变化情况,探讨5个循环周期胸外按压后交替按压者是否合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06-2013-10到我院参加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的135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135名医务人员,其中医生45名(男34人,女11人),66名女护士及24名医技人员(男15人,女9人),合计男性组46人和女性组89人,年龄19~47岁,均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

  1.2方法

  1.2.1主要材料安妮模拟人(Resusci Anne),位移传感器,ZOLL半自动除颤仪 (RSriesTM·ALS),复苏反馈软件 (RescueNet Code Re-viewTM),XP系统笔记本电脑,数据线,连接方式见图1。

  论文摘要

  1.2.2培训方法参加培训人员进行BLS-CPR基本知识考核后,按照《2010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标准进行单人徒手CPR培训。

  基本流程为幻灯BLS-CPR基本理论知识讲解、CPR教学视频观摩、教员示范、操作训练与纠正指导相结合、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操作考核,每人按C-A-B的流程连续操作5个循环周期。在培训过程中连接反馈系统可以实时反馈和记录每一次按压的质量信息,包括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提醒并帮助医务人员找到合适的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考核过程中,关闭提醒功能,只进行数据采集。

  1.3评价标准

  参照目前规定的急救标准,设定有效按压深度为4~6cm,有效按压频率为80~120次/min,按压未在设定范围内则认为是不合格按压;CPR总体有效 率定义为每次按压深度和频率都在上述范围内的按压次数占总按压次数的百分比。因所有医务人员都按照按压/通气比30∶2进行5个循环周期的按压,故在此可以认为有效率之和除以医务人员人数所得的平均有效率,可以代表所有医务人员CPR操作的平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不同循环周期间胸外按压质量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男、女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外按压质量随周期变化情况

  胸外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和平均按压有效率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均有P>0.05。按压质量随周期变化情况见表1。

 论文摘要

  2.2不同性别医务人员

  CPR胸外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随周期变化不同性别医务人员CPR胸外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随周期变化分别见表2、表3。

 论文摘要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医务人员五个循环周期的胸外按压各质量均随着循环周期的进行逐步降低。总体平均按压深度和女性组平均按压深度下降到第4循环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平均频率下降到第5周期,女性组平均按压频率下降到第4个循环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邹圣强等对177名医生CPR培训研究,发现随着按压循环周期的进行,胸外按压深度和频率都逐渐下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平均按压深度,男、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平均按压频率在男、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反,可能原因为标本选择差异和培训模式差异所引起,但该研究未进行平均有效率方面的比较。

  Nishiyama等对213名医务人员进行CPR培训研究,发现胸外按压质量下降到61~80s,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对于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下降更为明显。Hong等对1028名临床工作者研究得出,单纯胸外按压CPR和传统30:2CPR相比得出,平均按压深度变化分别到40~60s和100~120s,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平均按压频率随着按压时间的变化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随着胸外按压循环周期的进行,虽然平均有效率的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到第4周期平均按压深度下降已有统计学意义,到第5周期平均深度和平均频率与第1周期相比都明显下降,可以认为到第5周期胸外按压质量下降。按压深度即是在CPR培训中较难掌握指标,又是容易受到影响的指标。目前指南推荐的每5个循环周期替换按压者基本合理,但是为取得更好的胸外按压质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胸外按压每4个循环周期后交替按压,特别是对于女性医务人员。本研究的不足:情景模拟CPR教学研究,以模拟人为研究模型,与真实的CA患者胸部构造和刚度或者阻尼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成果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