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争及历史成本与资源配置悖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5 共6362字
论文摘要

  一、会计计量: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争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此前事实上的混合会计计量模式,逐渐集中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争。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中,当市价已经变动、损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会计仍然向外报告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极大质疑。当市价发生变动时,“其资产应当按照当期市价而不是历史成本入账,这已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Richard C. Breeden, 1990),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作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替代选择,成为“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FASB (2000)在SFAC No. 7《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正式提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于2006年9月发布S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全新一页。

  但是,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并波及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使此前学术界质疑的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暴露无遗,并对进一步加深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允价值去留问题一度成为各国政、商和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直到SEC首席会计师办公室和公司融资部应美国国会要求,于2008年12月30日提交研究报告《市值会计研究》遵照“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第133节的报告和建议,通过全面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机构的运用情况、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各家倒闭银行的影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金融危机和多家美国银行倒闭的原因,而且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这一关于公允价值去留的争论才告一段落(SEC, 2008)。但是,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表现出来的“顺周期效应”却是无可置疑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缺陷的争论,始终成为公允价值运用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会计功用的宏观审视: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
  
  对于会计的本质属性,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大多基于微观视角而展开。如果上升到宏观视角,并进行适当归纳和升华,将会计视作一个通过计量微观主体投入产出以确定经济效益,进而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工具,是恰当的。

  在一个经济体中,市场运行的目标主要是效率和公平,其中市场效率从结果看就是资源能有效配置,从前提来看,就是(经济)决策的正确性或有效性。而经济决策的有效性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重要基础。换言之,市场效率归根结底植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现代成熟的资本市场(如美国证券市场)上,会计盈余信息发挥着“定价”功能,通过投资者自发的“用脚投票”机制,自发地对优质公司给予高价认购,对劣质公司给予低价甚至不认购等,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使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加转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也是借助会计盈余信息的“选拔”功能,通过会计盈余信息“选拔”优质公司并给予上市或配股资格,从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选拔出来的优质公司,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企业内部,同样也是通过会计盈利信息,做出各种投资决策和生产决策,进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企业内部或外界做出影响收益的决策,都可能产生社会的效应”(A. C. Littleton, 1989)。

  会计的重心是计量(Yuji Iriji. 1975)。会计通过计量投入(初始资本)期初净资产与产出(增值后的期末净资产),确定资本增值,以衡量资本投资的效益(会计盈余)。会计盈余信息则通过资本逐利天性,自发地引导社会和企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无论会计收益确定的“资产负债观”,还是“收入费用观”,其最终实质皆是如此。会计盈余信息的这一本质规定性,决定会计的存在,并促进会计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不断发展、进步。即使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会计盈余存在被操纵的事实、其作用大打折扣以后,会计这一本质属性与功能也从未改变,会计则反过来始终在为纠正虚假会计盈余信息和由此导致的资源无效率配置进行不懈地努力。

  会计盈余信息要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基本前提是会计盈余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其次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具备根据真实可靠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理性和能力。虚假的或不实的会计盈余信息,必然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进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三、历史成本与资源配置悖论
  
  (一)历史成本计量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会计史的角度考察,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最终确立并得到广泛使用,是1900-1930年前后强调“持续经营”理念和税法的重大影响的结果。但是,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从确立那一刻起就始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如前所述,从引导资源有效率配置的角度看,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历史成本会计下,因为账面价值恒定在资产最初取得时的交易价格、通常情况下不做调整,因此历史成本会计下的账面价值要真实可靠(也就是账面价值始终与各项资产的计量时点市场价格保持一致),那么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就必须是恒定不变的。而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要恒定不变,必须满足两方面三个前提条件:

  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要求: (1)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其币值恒定不变; (2)商品(资产)本身的内在价值(决定于社会平均生产效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恒定不变。币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度量商品的尺度稳定;商品(资产)内在价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商品(资产)自身价值的稳定。商品通过货币的度量(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将由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商品(资产)的价格(这被称为“价值转型问题”)。这两个前提条件决定了商品(资产)的长期均衡价格恒定不变。

  另一方面,从短期看,要求某种商品(资产)市场供求均衡,商品(资产)始终处于市场均衡价格上。商品(资产)在短期内价格不变。当然,这个不变的短期均衡价格与长期均衡价格是一致的。

  只要满足了这两方面三个前提条件,资产的市场价格就能始终保持不变;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账面价值在不同时点上就能总是与资产市场价格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历史成本会计盈余信息总是相对真实可靠,很好地发挥会计盈余信息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的作用。

  (二)现、当代经济社会特点与历史成本的资源配置效率悖论
  显然,在现当代信用货币流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会计保持会计盈余信息相对真实可靠的两方面三个条件基本不能成立。信用货币的贬值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社会劳动生产率从来就是不断进步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进步速度更是过去几千年来难以比拟和想像的,某些领域的劳动生产率甚至呈现出以几何级数提高的趋势;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并非总是处于均衡价格上,而是围绕市场均衡价格不断上下波动。因此,由货币币值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的长期均衡价格是不断变化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短期均衡价格也是不断波动起伏的;并且短期均衡价格向长期均衡价格靠拢的过程,也是一个短期均衡价格围绕长期均衡价格上下波动的过程。

  因此,在历史成本基础下,会计账面价值背离各个计量时点的市场价格是一种常态。这也正是历史成本基础确立以来屡受指责的根源。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会计账面价值背离计量时点的市场价格,要么表现为账面价值高于市场价格,要么表现为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格。

  当资产账面价值高于计量时点的市场价格时,公司本已发生的跌价损失未能得到及时确认、调减资产账面价值,会导致账面资产价值高估和会计盈余高估,使劣质公司被评价为优质公司并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而当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量时点的市场价格时,公司本已发生的增值收益未得到及时确认、未调增资产账面价值,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低估和会计盈余低估,优质公司反被评价为劣质公司,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前者使本不应该获得资源配置的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后者则使本应获取更多资源的公司,无法获得相应的资源配置。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虚假的会计盈余信息都误导了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决策,误导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四、公允价值与资源配置悖论
  
  近年来,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上述固有缺陷难以克服,并且在特定的计量方面局限越来越明显,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

  与历史成本会计入账后账面价值一般不做调整不同,公允价值会计以各个计量时点的现行市价为基础,对各个计量时点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当期会计盈余,从而保证了会计账面价值始终与变动着的资产(商品)现行市价一致,会计盈余以现行市价为基础、反映“现在(计量时点)的真实存在”.按照会计盈余信息引导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逻辑,会计盈余信息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公允价值计量基于“现在的经济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确定会计盈余,无疑应该是真实的;以公允价值会计盈余信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理应是有效率的。从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实践来看,自2000年前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中正式推行以来(甚至更早以前),它对于及时、客观报告企业当前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业绩、预警财务危机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各种实证检验结果也支持公允价值会计引导资源有效率配置的结论。

  但是, 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和公允价值计量在危机中的表现,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另一面。公允价值会计引导资源有效率配置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来看,“顺周期效应”被证实是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个难以克服的痼疾。结合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历史进行检视,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同样存在着特定的假设前提,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决定于特定的经济或市场环境。

  第一,当经济或市场环境正常,各个计量时点的当期市价围绕商品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资产(商品)的现行市价基本能够反映商品的内在价值时,公允价值会计可以实现“以当期市价计量的会计账面价值与资产(商品)的当期市价一致——当期市价与资产(商品)内在价值一致——以当前市价(即账面价值)确定的当期会计盈余是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盈利,会计盈余信息可以引导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

  第二,当经济或市场环境异常,各个计量时点的当前市价脱离商品内在价值而变动,资产(商品)的现行市价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时,公允价值会计虽然保证了反映结果与计量时点的当前市价一致,但是由于当前市价与资产(商品)内在价值的背离,引起账面资产价值(公允市价)不能反映资产的内在真实价值,由此导致会计盈余偏离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却可能误导社会资源的有效率配置。经济或市场环境异常,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经济(金融)危机时期。在危机时期,价格一路下跌,商品(资产)市价一再偏离其内在价值,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一方面将加速市场价格下跌和危机程度,另一方面由于以市价反映的账面价值严重偏离资产(商品)的内在价值,以市价为基础确定的会计盈余也偏离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压低企业会计盈余,原本业绩不错的企业因此被评价为劣质公司不能获得资源配置,社会资源的配置不会是有效率的。

  另一种情况是经济(金融)繁荣时期。与危机时期则恰恰相反,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将一波波推高市场价格和经济泡沫程度,市场价格将脱离商品(资产)内在价值并持续偏高,以此确定的公允价值会计盈余偏大,原本业绩一般、不应获得资源配置的企业,因不错的公允价值会计盈余而得到投资者认可,从而获得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导致社会经济资源错配。

  同时,即使在正常经济发展阶段,公允价值计量的这种“顺周期效应”在特定方面比如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也会发生。由于金融市场中的人为操纵等主观原因,衍生工具价格随时可能出现“越卖越跌、越跌越卖”或“越买越涨、越涨越买”的“放大器”效应,从而使衍生工具的现行市价偏离其内在真实价值,由此导致企业公允价值会计盈余信息失真,进而引起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失。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要有效发挥引导资源有效率配置的作用,基本前提是现行市价与资产(商品)的内在价值一致;公允价值会计不仅要保证账实(账面价值与计量时点的现行市价)始终一致,各个计量时点的现行市价与资产(商品)的内在价值也应是基本一致的。只有这样,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确定的盈余信息才是真实可靠的,公允价值会计盈余信息才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

  五、结论与启示
  
  历史成本基础的固有缺陷催生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基础在特定情况下同样存在弊端。在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因账面价值与现行市价的背离,不能反映基于市场客观实际(即现行市价)决定的会计盈余,盈余信息的真实可靠大打折扣,必然误导社会公众的经济决策,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率配置;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追求账面价值始终与各计量时点的现行市价一致,实现了会计反映结果与“现在的真实存在”的统一,但是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现行市价与资产内在价值的背离,仍然会导致公允价值基础确定的会计盈余失真,误导社会公众的经济决策,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向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如下的会计计量思想转变和发展规律:

  第一,历史成本基础向公允价值基础的转变,反映了会计计量对账实一致和如实反映的追求。公允价值是各个计量时点的现行市价,基于公允价值基础的会计计量,能够反映现在的经济实际和基于客观存在着的现在的真实状况确定的会计盈余。

  第二,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运用结果看,公允价值基础确定的会计盈余要能够真实可靠,进而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公允价值(各计量时点现行市价)还必须与资产的内在价值一致;如果公允价值偏离资产的内在价值,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会计盈余仍然不会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能正确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动,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会计计量思想的这个转变历程,可以概括为“账实背离(历史成本基础——账实形式上的一致(公允价值基础——账实一致、并且实际价格(现行市价)与内在价值相符”的过程。截至目前,会计计量基础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第一个阶段,并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演进。

  从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这个角度看,真实可靠地进行反映是会计计量的终极目标。会计计量结果的真实可靠性至少包含前后递进的两层含义:

  一是账面价值与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一致;二是账面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与资产内在价值统一。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保证了第一层含义也就是形式上的真实反映的实现;至于账面价值、现行市价与资产内在价值是否能够取得一致,从而保证会计反映从形式上到实质上的真实可靠,则必须视所处的不同经济周期和不同情况而定。从总体上看,要时时刻刻保证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与资产内在价值始终一致,依赖于信息充分和完美市场,是一种从不存在的理想状态。因此,现行市价(公允价值)在特定经济周期和特定情况下脱离资产内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和正常情况。当资产现行市价和它的内在价值分裂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如何做出正确选择?这是当前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会计模式[J].会计研究, 1997 (12)。
  [2]刘 峰,司世阳,路之光。会计的社会功用:基于非历史成本研究的回顾[J].会计研究, 2009(1)。
  [3]谢志华,肖泽忠。会计与经济运行[J].会计研究, 2000 (4)。
  [4]李 平,曾 勇,唐小我。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3)。
  [5]刘 浩,孙铮。会计盈余信息选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论深化[J].管理科学学报, 2009 (2)。
  [6]罗绍德,任世驰。会计变革与经济效率:基于会计思想史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6)。
  [7]任世驰,罗绍德。会计:一个从微观上计量投入与产出确定经济效益的工具[J].财会通讯,2005 (8)。
  [8] SEC. 2008.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of 2008: 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9] A. C. Littleton. 1958.会计理论结构[M].林志军等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10] M. Chatfield.会计思想史[M].文硕等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