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财务报告造假相关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15 共61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的成因探析 
【第一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研究导论 
【第二章】财务报告造假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万福生科财务报告造假案分析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频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加强我国治理财务报告造假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财务报告造假预防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造假的含义

  2.1.1 财务报告的含义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向市场披露其财务信息,以便帮助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对其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决策,与此同时,企业对外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也是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时所需要的基本数据。企业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和合理配置,这一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为重要。

  2.1.2 财务报告造假的含义

  财务报告造假是我国理论定义中常用词汇,国外文献研究一般称为“财务报告舞弊”.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会计主体,主观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方法,违反财务会计报告标准,虚假反映该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指标,对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财务报告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在输出与输入环节的不一致所产生的信息虚假,即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与会计原始凭证不符,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并没有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报告造假使得失真的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而言失去了客观真实性,从而导致信息的使用者接收到虚假的情况,令决策者们制定的相关决策产生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当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反映真实客观可靠信息的这个目标时,就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客观真实性一直被看作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当会计信息脱离了客观真实性这一基础时,将毫无任何意义。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完整;《企业会计制度》则将客观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2 财务报告造假的特点

  财务报告的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有效信息核心体现在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的计算分析上,通过这些主要的指标数据的变动情况,利益相关者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未来,比如毛利率的变动、净利率的变动、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负债率的变动等等。因此当前企业财务造假者对财务报告的造假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表现在财务指标上,研究表明,与真实的财务报告相比,虚假的财务报告通常具有某些“优雅”的结构特征。准备上市公司试图通过操纵企业利润,来掩饰其微弱的营业能力甚至是亏损状态,然而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如何将其企业价值表现出增值的趋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调高企业的利润,对外报送虚假的财务信息,来留住老股东,吸引新的投资者。这种操纵企业的手段的成本收益比最高,几乎是所有企业在粉饰其不良业绩或亏损时的第一选择。

  非财务指标上则表现为原始资料失真,成本费用不实。在进行会计凭证处理过程中,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环境形同虚设,通过对自制原始凭证的伪造、变造来任意调控企业相关的成本费用,例如对企业存货的成本计算,由于原始凭证审核不到位,在进行存货计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操作存货的计量方法,从而导致企业存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失真情况严重;在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加速或减缓相关费用项目的进行,从而任意的来调控企业的利润。

  非财务指标方面还表现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混乱,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按照会计法律规定,企业只能设置一个账套,用来核算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业务。然而一些企业为了在不同部门面前获取更多利竟然按照不同部门检查的要求分别建账,这些虚假的账套里的财务信息一般是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倒推出来的账面记录。例如企业为尽可能多的取得银行的贷款,会对会计账簿与报表进行粉饰伪造;与此同时为达到避税的目的,企业在向税务部门提供的账簿、报表数据的时候,则会编造一些略有盈余的账套递交上去,这些为了应付各部门检查而设置的财务账套是企业财务造假的常见现象。

  2.3 财务报告造假的表现

  进行了财务造假的企业,其造假手段及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环节:

  2.3.1 会计凭证的造假--会计信息虚假之根本根源

  在所有虚假的会计信息中,会计凭证造假是根源。任何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第一步就是对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企业若想做出一张漂亮的财务报告,首先得用心将会计凭证进行粉饰包装,这样一来,虚假的会计凭证则将虚假的会计信息向后传递。由于大量的会计信息分散地记录在一张一张的会计凭证上,因此会计凭证的造假就具有了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会计主体以外的信息使用者不通过一定的手续与单位的批准,很难查阅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企业进行财务造假就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会计凭证造假除了对原始凭证造假和记账凭证进行造假外,现在的公司为了让虚假的凭证看起来有据可以,甚至还对经济合同的进行造假。市场上原始凭证造假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来变造篡改原始凭证,这类原始凭证本身是合法的,但是通过变造篡改之后,其信息就失去了真实性,是一个虚假的信息;第二种是伪造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虚假的发票,或是真的发票却开出未发生的经济业务,以达到原始凭证造假的目的;第三种是“白条顶库”、收据代替发票、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等;第四种则是不按照原始凭证规定用途使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造假方式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支撑下编制虚假记账凭证,会计法律法规规定除了结账和更正错账之外,所有的记账凭证后面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另外一种情况是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记账日期、业务内容、数量、金额、对应科目等)中有一项或是几项与原始凭证不符,这样就完全背离了原始凭证实际发生的信息,致使通过记账凭证上虚假的会计传递到会计账簿上。

  2.3.2 会计账簿造假

  会计账簿在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会计账簿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上的信息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汇总,使得分散的会计信息便于高效使用,由此可见会计凭证是会计账簿的依据,而会计账簿则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直接依据,将凭证上的信息传递至企业的财务核算成果即财务报告表上。

  基于会计账簿的设置,是任何会计主体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要求有且只设置一套账套,客观真实发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而现今市场下,大部分的企业设置两套甚至多套账套用以应对不同层面的核查,例如单独一套账用以应付税务核定税收检查,再建一套账用于向银行进行贷款等等。账簿造假的手段方式往往是在记账、算账、转账、结账的过程中,通过涂改、修改账目来进行做假账、挂账、或是收入不入账、提前或延迟结账、倒轧账等等,造成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信息不符,账面与账面之间信息不相符,账簿记录与财务报表信息不符,更不用提账面数据和实际财产物资更是相差甚远。情况更恶劣的造假则表现为直接通过抽换账页、损毁账簿等方式来逃避税务审计检查等,进而从账簿环节进行更大范围面的操作造假。

  2.3.3 财务报告造假

  企业是国民的经济细胞,由于财务报告上的数据直接涉及到多个集团的利益,同时也是现在和潜在的外部集团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吸引外部投资者而对财务报告进行伪装修饰。企业利用对外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这已是中国证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会计信息造假方式,而其产生的危害及影响也最大最直接。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自身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进行财务报告造假,有意掩饰企业本身真实的经营业绩,通过五花八门的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资产、负债的数量比例可高可低,企业的利润可多可少,甚至是现金流量也可以被操作的可大可小,利用会计手段进行造假几乎成为了企业自己为了暴利设定的数字游戏,而罔顾投资者的利益。虽然企业对财务报告造假的手段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推陈出新,并且所涉及内容更加复杂,范围更加庞大,但从其本质属性来看,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非法操作方式就是虚构和掩饰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对比国外公司在操作利润的时候通常仅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漏洞,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饰,从而影响信息结果,而我国则主要还是致力于构造各种实质上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来虚增企业利润,掩饰企业不良经营状况,并乐此不疲的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持续性的造假。长期以来,一些上市公司和企业,特别是经营状况已出现严重问题的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对相关重要的项目不做列报,或者尽量掩饰,上市公司本身过大的自由度,避重就轻的对外进行信息披露,从而导致企业会计年报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利用财务报表编制时的制度缺陷以及财务人员的表报技巧。使得财务报告造假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最终目的,其危害性最大也直接。这是因为财务报告是企业之外的信息使用者获得一家企业财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和途径。财务报告造假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财务报表上项目的数据与账簿记录不相符、各个财务报表之间相关联的项目数据不相符(例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表现的资金流对不上、主表上项目数据和附表解释数据时不符等等),更有甚者将企业亏损的报表包装成了一张华丽的盈利财务报告等等。

  2.3.4 审计报告造假

  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假性,本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查。然则我国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中介机构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在对这些进行了粉饰造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表达审计意见的时候,会不按实际情况对外报送审计结果。这样一来,虚假的财务报告在这一份份失去了职业良心的审计报告的掩护下,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上市的舞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主要会以注册会计师就该上市公司所报出的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作为决策参考,虚假的审计报告无异于对投资者更深痛的欺骗,误导其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在这样的以假护假的中介机构,是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又一隐患。

  虽然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会由于本身的技术以及客观条件、环境等因素难以发现被审计公司所有的财务问题,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财务指标还是很容易成为重点被审查的对象进而揪出企业财务造假的行为。然而目前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在严重存在问题的财务报告上,仍然出具无保留意见,从这里可以看出,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操守已经丧失,沦为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同盟。

  财务报告造假对整个资本市场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及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本身的危害。站在企业自身角度上来看,财务报告造假,会使得企业走入一个自欺欺人的恶性循环之中。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表面上看短期内收益甚高,使得投资人产生决策,投入资金。然则企业自身却没有脚踏实地的通过自己正常的经营活动去完善企业的发展需要,实际的经营能力并没有达到对外报送给信息使用者的那些盈利指标。这样以来,无疑是对企业投资者的欺骗,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第二,对中小投资者的危害。财务报告造假的企业对外所报送的报表都是以精心粉饰过的“优良”指标推向给中小投资者的,无疑对中国“全民皆股”这个并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多么丰厚的“诱饵”,投资者盲目的选择并相信这些虚假的财务报告而进行投资,期待能从“优良”业绩企业的投资中获取收益,然而,终有一天这个“优良”业绩企业的真面目曝光之时,这些中小投资者甚至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更有严重的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历经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刺激政策等风雨历程后,总体建设正趋于好的方向发展完善,这些频频发生的财务报告造假案件无疑对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证券市场的信誉被财务造假案件冲击的几乎荡然无存,纵观我国的证券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一批又一批对利益的追求者为了进入市场而乐此不疲的进行财务造假,刚揪出来一个财务造假企业,紧接着又有一个。中国的证券市场若依旧如此的继续发展下去,那么金融危机迟早将会爆发,到时候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随着崩溃瓦解。

  最后,从社会角度上来看,虚假的财务报告,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丑化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更加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根基。

  国家统计部门根据各个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有效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调整,为的是给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一个更稳健的状态。然而虚假的财务报告则会严重影响国家做出的政策调整,从而无法保证做出准确及时的调控政策,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等动摇整个经济环境的恶性事态。

  2.4 财务报告造假产生的危害及影响

  财务报告造假对整个资本市场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及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本身的危害。站在企业自身角度上来看,财务报告造假,会使得企业走入一个自欺欺人的恶性循环之中。企业通过财务造假表面上看短期内收益甚高,使得投资人产生决策,投入资金。然则企业自身却没有脚踏实地的通过自己正常的经营活动去完善企业的发展需要,实际的经营能力并没有达到对外报送给信息使用者的那些盈利指标。这样以来,无疑是对企业投资者的欺骗,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第二,对中小投资者的危害。财务报告造假的企业对外所报送的报表都是以精心粉饰过的“优良”指标推向给中小投资者的,无疑对中国“全民皆股”这个并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多么丰厚的“诱饵”,投资者盲目的选择并相信这些虚假的财务报告而进行投资,期待能从“优良”业绩企业的投资中获取收益,然而,终有一天这个“优良”业绩企业的真面目曝光之时,这些中小投资者甚至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更有严重的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历经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刺激政策等风雨历程后,总体建设正趋于好的方向发展完善,这些频频发生的财务报告造假案件无疑对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证券市场的信誉被财务造假案件冲击的几乎荡然无存,纵观我国的证券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一批又一批对利益的追求者为了进入市场而乐此不疲的进行财务造假,刚揪出来一个财务造假企业,紧接着又有一个。中国的证券市场若依旧如此的继续发展下去,那么金融危机迟早将会爆发,到时候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随着崩溃瓦解。

  最后,从社会角度上来看,虚假的财务报告,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丑化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更加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根基。

  国家统计部门根据各个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有效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调整,为的是给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一个更稳健的状态。然而虚假的财务报告则会严重影响国家做出的政策调整,从而无法保证做出准确及时的调控政策,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等动摇整个经济环境的恶性事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