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广东海事部门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6 共2205字
论文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迫近时,各地的海事目标如何应对?是出击,还是防守?也许一些海事部门还在思量的时候,广东佛山、中山等一些地市海事部门早已应答,用一系列实际的行动来表明姿态。他们以大胆创新的精神,不遗余力地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

  佛山:不遗余力推进信息化监控系统佛山的“大数据”基础建设简称为:“3+1”监管模式和 “6个电子”的智能化监管手段,“3”即“CCTV+AIS+VHF”,“1”即水上交通安全联动执法。“6个电子”即“电子巡航、电子预警、电子设卡、电子盯防、电子跟踪、电子分析”等智能化监管手段。

  佛山海事CCTV视频系统自2007年开始谋划建设,随后的6年间,不断丰满和完善此系统。从2007年的26个CCTV视频前端点,到2013年的246个视频前端点。目前,佛山水域已建成246支摄像枪,实现了辖区重点水域、重点航段、重点港口的基本覆盖。并将其与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VHF系统(语音甚高频系统)和联动执法相结合,打造AIS和VHF监管网络。该局在辖区建成5个AIS和VHF基点,为海巡船装配先进的AIS系统,为每艘海巡船、每个监管点配置了2台以上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定点监管与移动监管相结合,实现了三级CCTV点、线、面的监管网络,实现了对辖区重点水域、重点航段、重点港口的信息化全面覆盖。

  佛山海事局最初建设的CCTV视频监管系统时,只是考虑解决人力上的不足,是为了“看得见”。但海事执法只是“看得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叫得通”,更要“管得住”。

  2011年底,佛山海事自主研发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实现了“电子巡航、电子预警、电子设卡、电子盯防、电子跟踪、电子分析”等“6个电子”功能,所有传统的监管方式完全可以在智能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同时,佛山海事局又围绕“6个电子”监管手段,辅助建立了监管运行制度、监管管理架构、监管建设标准。

  实践表明,佛山海事局利用CCTV、AIS、VHF等信息化监控系统,对辖区航行船舶的航行秩序、靠泊码头作业情况、锚地停泊秩序,甚至渔船碍航及江面能见度等要素进行了有效跟踪监管。

  2012年11月26日,佛山顺德海事处利用CCTV视频观测系统快速处理了一起船舶违章航行通过西海大桥的案件,从视频观测、取证到立案调查,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运用CCTV视频系统进行电子巡航,最大程度解放了海事执法人力资源。据悉,以前利用海巡船艇巡航一次,需要3、4人,历时4、5小时,耗时又费油,而同样的巡航监管对象,现在改用CCTV实施“电子巡航”,仅需要1人,整个辖区20分钟就能巡完,高效而环保,监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执法的触角得到了无限延伸。

  中山:智能渡口及其延伸智能模式中山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腹地,北连广州,毗邻港澳。珠江八大门之一—横门出海口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其地理位置优越,河网众多,交通便利,水运经济发达,具有典型的内河水网区域特点,其主干流航道16条314公里、支流航道283条1227公里,总通航里程1541公里,海岸线28公里。辖区登记船舶1415艘,总吨30.47万吨,持有效内河适任证书在册船员1357人。2013年,辖区进出港船舶13万余艘次,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旅客吞吐量118万人次(港澳航线),集装箱吞吐量125万TEU。

  中山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监管方式显得捉襟见肘时,信息技术创新的运用成为救赎。中山海事局以开展中山市渡口智能化建设标准课题研究工作为切入点,寻求强化对渡口渡船深化管理的突破,全市37个渡口视频监控设备投入使用,由相关镇区、村委实施全天候监控。目前建立起来的智能渡口,实现“CCTV+VHF+AIS+弹性巡航+协管船”安全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看得见、听得清、指挥得动”的效果。

  目前,中山智能渡口可实现五大功能:一是人员限流,预防渡船超载渡运;二是远程控制,预防冒险渡运;三是人像拍摄,提供影像证据以及流量统计、分析功能;四是具备收看、收听天气情况或相关信息的视频、音频设备;五是提供信息发布,提供安全预警。

  该局通过将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运用到渡口渡船管理上来,实现科技管理渡口渡船的先行先试。

  目前,中山海事局正提出以智慧海事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实现中山海事的转型升级,创造出“533海事构想”。即“五适三优三目的”。“五适”,即货物适运、船舶适载、船员适任、水域适航、码头适靠,意即适运的货物交由适载的船舶由适任的船员通过适航的水域靠泊适靠的码头。”该模式涵盖船舶、人员、货物、码头、通航环境、公司和事件等海事监管的各个要素,让海事的监管功能,通过“一图、一网、一窗口、一平台、一机制”达到“三感知、一协同、六智能”的效果。

  目前,中山海事局正着力建设中山海事局海事治理现代化平台。该平台将充分依托物联网、云技术等手段,将中山局的实际需求糅合其中,同时合理运用部海事局的“一系统两平台”,达到实现智能显示、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跟踪、智能处理和智能统计的功能,实现监管由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转变,实现省时、省力、省事的有效监管。据了解,在目前中山海事的信息化系统中,许多功能是缺失的,如在“六智”中,基本只具备了部分智能显示功能,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跟踪、智能处理和智能统计均无法做到。

  中山海事以智能科技为手段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是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系统建设,按照满足监管布局网格化、执法服务规范化、巡航救助一体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的建设需求,建设综合化海事监管平台,在接入已有系统和数据的同时,具备接入海事未来新建系统(如船员管理子系统、船检管理子系统、危防子系统、船舶监督子系统、通航管理子系统等)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智慧巡航、智慧执法和智慧应急的智慧海事系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