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07 共3565字

  第 4 章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教师是社会人,更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上文已经详细论述了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所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文主要从个体与学校管理两个层面来探讨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4.1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智慧生成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首先,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明显缩短了知识的衰败期和更新期,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万端的教学环境。其次,这是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飞速变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激烈的社会竞争。

  再次,这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人人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不断自主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这是教师资格认证政策的需要,教师资格认定从 2015 年开始不再是终身有效了,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考核和定期的参加离岗培训,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更是刻不容缓。

  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不仅学科专业知识相当扎实,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不论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 ,亦或是纵横八万里的风光景象,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才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而教师要想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只有不断地自我更新学习,所以说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如何教",更要去多关注学生"怎么学",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因而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就尤为重要,其中终身学习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不竭动力。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如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设计的要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多媒体的合理使用、班主任教学管理技能、学科教学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的使用等。

  4.1.1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更是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清醒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教育职责,也要牢记自己本身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作为一名教师,要给予学生一杯水,心中就应该装有整片海洋。因此,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别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职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随着社会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将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作为自己教学智慧生成的个人生长点。

  4.1.2 提升终身学习的专业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70 年明确指出: "每一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古语有云,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作为某一学科领域的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并将其贯穿于职前与职后学习中。在教师教育中, 教师应通过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来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更深刻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专业的不足,从而努力去获取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并在变幻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去运用它们。而且通过终身学习,教师能够开发自身蕴藏的潜能,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艺术与学习方法等,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

  4.1.3 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比尔·盖茨曾说,我有个简单但又强烈的信念,人类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人整合、使用信息的能力。显而易见,这种能力指的就是信息素养能力。那何为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合理恰当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尤其是多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对信息的获取、整合、评估、应用等,最终达到目的的综合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然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位老师必须以敏锐的学习素养和开放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新技术媒体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积极学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思维可视化、3D 打印、PS 技术、可汗学院、学生空间等。这也都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使命。

  4.2 加强实践性反思: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

  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自发地、自主地、自觉地去反思自身的教学,反省自己关于教育理论的观念结构,通过与"本我"、"自我"进行对话、反思和辩证,不断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丰富,挣脱束缚自己的不合理的教学观念,不健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从而发展出新的内在认知结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研究,采撷教学智慧小故事、撰写关键性教学事件叙写个人教学感悟等方式养成教师的反思意识、习惯和能力,逐渐生成教学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从反思的广度来看,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不仅是通过对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的反思,从而获得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对教学价值或意义进行理论上的反思,更大范围来说,还应对教育政策、教学实践结构或教育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再一次审视和反思。其次,从反思的深度来看,教学智慧虽然多被认为是教师通过经验获得的个人实践知识或能力,但教学反思不仅要聚焦于实践技能层面,更要深入到技能层面所依赖的认识、价值、态度和动机层面。

  4.3 加大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形成大致可以分成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期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自如期。在信息技术的入门阶段,单凭教师自己的摸索效率很低,学校只有对教师加大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感受到智慧课程如何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感知到时代所需要的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差距,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并引导教师朝向教学智慧之路前进。从培训内容来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 3 个系列的课程,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1].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加强微课程开发设计培训,翻转课堂以及学习空间的使用培训等,只有学校对信息技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课堂的使用才会更加频繁和高效。

  从培训方式来说,基于互联网+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主要包括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专家讲座的 O2O 形式。线上培训不单单是指网络课程,而是翻转课堂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使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云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并及时的和专家进行沟通讨论;线下专家讲座主要是面对面授课,但和以往的面对面讲座有所区别,这种面授应该是在互联网+的教室里进行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室包含了互联网、Ipad、交互式电子白板、交流墙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利用互动系统,随时随地地反馈听课程度,并且对指导专家提出建议。互联网支撑下专家培训,不仅增强了教学互动性,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而且摄像头对培训现场进行了 360°全面跟踪拍摄,老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终端进行复习,即使因紧急情况未能到课堂的老师也可以通过云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资源。通过这样系统化的信息化培训,教师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也身临其境的感受信息技术的实际存在价值,更进一步地催生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4.4 构建互联网课程资源库: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石。

  互联网课程资源库是以 MOOC、微课为核心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及其配套资源的总和。国外互联网课程资源库主要有 TED、可汗学院等,国内目前而言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网、百度传课和一师一优课等。相对而言,国内互联网课程资源库配套资源非常不足,只是单一的视频课程,并没有促进师生交流的平台和反馈评价的相关系统。目前,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席卷了各大中小学,但也因其碎片化的特质而成为认知心理学家抨击的对象,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按照知识和视频编排的规律,构建完整的互联网课程资源库至关重要。

  构建互联网课程资源库需要调动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理论体系人员的积极性,让各种教育理论专家、基层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等多元主体均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互联网课资源库进行构建。总体来说,多元主体之间的交互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智慧型交互,"专家-教师"的交互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深度,"教师-教师"的交互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教师-技术人员"的交互提升了教师互联网课程开发、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种多元的智慧型交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支持[1].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