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793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向警予独特的女子教育观探究
【绪论】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绪论
【1.1】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1.2】向警予女子教育理念的发展
【第二章】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第三章】向警予女子教育理论的评价
【结语/参考文献】向警予女子教育观念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正规的女子学校教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没有女子学校教育的踪迹,并不代表没有女子教育。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前 8 世纪的周朝,就已存在“妇学”的名目。以后的历朝历代,虽有能诗作画的女子出现,但也多限于家庭教育。古代女子教育的以“生儿育女”“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为主要内容,虽然也要求女子要有理家、理财的本领,然而这些本领都是用来辅助男性而已,女性才华以男性为中心,在持家方面加以发挥。向警予打破封建枷锁,在继承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的,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等构成了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向警予发表了很多关于女子教育的文章,在继承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的,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
  
  一、以“改造社会”为根本目标
  
  向警予发表了很多关于女子教育的文章,明确指出:“教育是政治的副产品,教育无时无地不受政治的影响和支配。”“政治被反动势力霸占了,教育当然也免不掉遭池鱼之殃。”“革新教育应该是在革新政治以后的文章。”①等。在论述教育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向警予号召在校女学生不能接受政治的腐化,明确了“我们读书的目的:应是‘改造社会的工具'.”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向警予在女子教育过程中主张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号召知识妇女起“起重机”作用。向警予在《寒假中女学生应努力的第一件大事》提出,要求“有觉悟的女学生,更不能不拿出自己特立独行的精神,一面与恶社会搏战,一面与腐败教职员奋斗。”
  
  平时,女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受到腐败教员的钳制,几乎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救国运动。平时有点聪明有志的女子,又往往卷入文学美术哲学新诗恋爱的范围去了,对与本身密切相关的妇女问题,社会问题,国家问题反而漠不关心。现在放假了,如囚犯般的女学生可以暂时脱离腐败教职员的束缚。在正值国家危难之时,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妇女运动最急切的是需要一班有头脑而热心运动的基本分子,做妇女运动的起重机,有了这个起重机然后才有办法。”
  
  一般妇女大多数都被封建礼教的束缚麻痹了,要恢复她们的知觉,唤起她们的感情,责任全都在女学生肩上。需要有觉悟的女子进行思想宣传工作,办女子专题刊物,进行思想宣讲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办法提高劳动妇女的觉悟。向警予千方百计争取广大女子受教育的机会,为女子能够接受到教育,接触新思潮,创造了各种条件。这需要知识妇女深入劳动妇女当中去,宣传女子教育思想,促进女子思想解放,投入到社会改造事业中。
  
  第二,唤醒劳动妇女起“主力军”作用。要实现社会改造这个目标,在女子这一块,仅靠知识妇女是不够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妇女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承受最沉重的压迫,只有通过宣传,才能唤醒社会改造的“主力军”.希望通过《妇女日报》等渠道,使劳动妇女们常常与政治的社会的消息接触,以养成“政治常识”和“社会的关心”,这是再好不过的了。认为“当时中国一般的教育本也糟得不堪,至于女子教育更是下而又下。”
  
  她希望《妇女日报》、《长江》等期刊能成为全国妇女思想改造的养成所。劳动妇女受经济地位的限制,没有知识、没有势力;但是她们有强烈的革命性,有最强的团结心,最强的组织性。所以,在改造社会过程中,要动员劳动妇女,唤醒她们的公共意识,成为革命最坚固的群众基础。
  
  二、以“革新思想”为核心理念
  
  向警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女子教育的方向问题是“先决问题”.
  
  在对当时世界上多种实验过的制度与主义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向警予批判指出,中国女子教育不应该是从旧家庭解放到新家庭去,也不是实现个人快乐主义,更不是实现个人私有的经济独立。“旧家庭”“个人快乐主义”“个人经济独立”
  
  都是私有制的产物。要完全破除这种陈旧思想,具体计划“要诊第一个病,应从思想的启发入手。”
  
  第一,要革新女子人生观。 “二十世纪的新人生观,是以社会主义的互助协进来代替个人主义的自由竞争,这是可以深信无疑的。”
  
  身在二十世纪的女子,思想却全是封建礼教,导致中国女子教育的严重滞后,社会学校充斥着阳尊阴卑、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贤妻良母之类的陈旧思想,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处在社会的边缘。女子进了学校,还不能摆脱“小闺房”的人生观,仍然将“贤妻良母”作为人生目标,将科学、知识、奋斗、向上抛弃一边;将过去的“妇容”易为擦胭脂、抹水粉;将“女红”换作编绒线衣服等。这根源于“缺乏综合的人生观和社会意识(其中极少数的或不在比例)。”
  
  在中国近代“五四”“五七”等救国运动、民族运动,人山人海中妇女的行列是少得可怜,部分社会人士便一直认为,女子是绝对不能接受新思潮的,在这一系列运动中,这也似乎成了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然而,向警予经过妇女运动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妇女并非固定的队伍,并非没有接受思潮的可能,而是妇女的环境有了阻止伊们行向革命之路的障碍。”
  
  所以,要实现社会改造的目标,必须改变女子所处的环境,革新女子的思想。
  
  第二,革新教职员旧观念。向警予对当时女子教育腐败的几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是乌烟瘴气的旧礼教。当时,社会上的“老冬烘”满脑子塞的都是三皇五帝、道德仁义、乾刚坤柔、天尊地卑等旧理念,他们所教出来的女子必然是孟母、班昭、乐羊子妻,这种教员教育出来的人最多也就是博士学士的夫人,或鸟啭虫鸣的诗婆。其次是近代一般女子大多是坐井观天,无辨别是非的能力。
  
  像这样柔弱顺服的女子,便成了不才教职员的渊薮。这些教职员的课程随随便便的设置,绝不会涉及科学、知识、奋斗等特别绞尽脑汁的辛苦事,有这样糊涂的师生,相互蒙骗,外界的科学思潮必然不会传到女校中去。要对这种女子教育现状实行彻底的改造,“第一、完全改变女子教育的方针,以近代思想近代知识启发女青年;第二、将十余年来盘踞女学校的老冬烘完全铲除。”
  
  各处教职员旧思想是顺利开展女子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实现新的女子教育,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
  
  三、以“女子自动”为主要方法
  
  “女子自动”不仅是向警予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方法,发展学生个人的自治能力和高尚人格,是它的总目标。“我们的根本希望,固然是希望一般女子,各个自觉,各个自决,各个自动,”其思想源自杜威的“学校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实验主义教育观。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杜威强调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主张学校应当为民主社会培养新人,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适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收获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五四时期盛极一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影响最深、收效最大,1922 年的新学制,即“壬戌学制”便是在其思想指导下的产物。②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吸收了杜威的思想,以培养女子独立人格为出发点,实施“女子自动”的教学方法。
  
  向警予揭露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奴化”教育。描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有人跳出来说共和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就会有一大群人出来附和都夸赞共和的良善;明天又有人跳出来演说专制如何如何的良善,就又跳出一大波人来齐声赞扬专制是如何如何良善。人云亦云。”
  
  社会上的这种风气,对于缺乏新人生观的女子而言,“排除烦恼,摒弃妄想,鼓起勇气,竖起脊梁,以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寄希望于别人,不要依赖别人。学习知识这样的问题,本不是教师们所能给与的,教师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大家如何去学习,要把学业弄好,学好知识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女校之所以腐败,大多是因为女学生大多数不自觉,没有公共意识,缺乏独立的人格,要革新女子教育,向警予在《评鄂女师学潮并告怀抱改革女子教育思想的姊妹》一文中指出了,湖北省立女子学校要选任新校长的条件,校务公开,且必须有学生代表参加;经济公开,有学生参加;职员聘任,有学生参加,并且学生有言论出版自由。新校长必须履行上述条件,否则一概予以拒绝。
  
  第二节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向警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她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处理女子教育问题,女子教育是实现女子解放的前提,是实现社会解放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部署,呈现了反封建的全面性与女子教育的层次性相结合。其次,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当中,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也寓于一般教育当中,体现了平民教育的普遍性与女子教育的特殊性完美结合的特征。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既有男女教育平等的共性,还有女子教育的特性;既具有平民教育的共性,还体现了平民女子教育的特殊性。
  
  一、反封建的全面性与女子教育的层次性相结合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必须坚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全面性和层次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层次地解决矛盾。
  
  (一)女子教育与女子解放相结合
  
  “欲谋女子解放和改造,须从教育平等与经济独立入手,”①女子教育是女子解放的前提条件。女子问题,固然是人类的问题,对于作为女子的本身,则更加亲近,对于如何通过女子教育,改造女子,实现女子解放,向警予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提出了一下主要措施:
  
  首先,打破家庭制度,实现女子解放。“家庭制度不打破,女子是终不会解放的。”家庭制度存在一日,则女子必然常驻家庭,负责家庭琐事,这样女子则一日不能解脱,是不可能在社会中与男子一样活动的。现在提倡打破旧家庭,建立新家庭,然而这新家庭也是欧美的旧家庭。家庭的束缚,直接导致了女子在社会上的成就。家庭是由具有新思想的男女构成的,他们既是有新思想的男女,由男女两方面组织一个合意的家庭,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在学习上相互促进。
  
  其次,实现婚姻自由,实现女子解放。“婚姻能否自由,是女子能否解放的一个大关键。”③为解决婚姻自由问题,向警予提出要组织婚姻自决的同盟。社会上大多数还是“捉合式”婚姻,腐败人格不说,更是压迫女子的沉重枷锁。虽然社会上有一些婚姻自由的呼声,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婚姻自由也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了。婚姻自决同盟,事关女子切身利益,小组织,大联合,有团体的帮助,不至于孤立无援,出现自杀与投降的事情,这是救人自救的唯一妙法。而且向警予自己身体力行,她与蔡和森的自由恋爱的结合正是为一般女子树立的好榜样。向警予在去法国留学途中,与蔡和森不期而遇,之前互不相识的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在油轮上畅谈爱国救国理想与思路,发现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逐渐相互吸引。向警予切身体会到了自由恋爱对女性发展的重要性,爱情和婚姻的实践加深了向警予对婚恋家庭的认识,丰富了她婚恋家庭观的内容。
  
  再次,提倡儿童共育,实现女子解放。“延续人类,是女子的本能,也是女子的义务,故生育的事,是一般女子所必不可免的,而亦必不能免的。但有儿童牵累的女子,绝对不能解放,已解放的女子,绝对没时候去养育儿童。”
  
  既然家庭主张破除,向警予对儿童养育也提出了组织“公育”.儿童由专业的育儿师来教养,这样一来,女子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即充分发挥了女子人力资源的优势,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社会开支。由专业人员看护孩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公共使用,分之不能减少,加之则不必加多。
  
  (二)女子教育与社会解放相结合
  
  向警予在社会解放的问题上指出,女子教育是社会的解放重要组成部分。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指出,“女子解放的问题,是新思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社会改造的一个根本问题。”
  
  女子要解放,建立在破除家庭制度、组建婚姻自决同盟、开展儿童公育的基础上,而“新家庭”“公育儿”必然只有社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女子教育是实现女子解放的前提,更以社会解放作保障。为确保女子教育的顺利实施,向警予主张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社会解放:
  
  首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至于家庭--旧家庭、新家庭--制度,完全破除了的时候,养老育儿,以及各个人的衣食住,当然是社会的责任,应由社会全体共同组织专门人才,协衷办理。比之各个自谋、日力、财力都要经济些,而各个人所享的幸福,又比从前还要增进些,这时候的女子才是真正解放。”
  
  建立社会养老育儿的社会组织,推动女子解放,保证女子教育的顺利发展。其次,女子职业解放。既然女子从旧家庭、旧婚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了,该走向何方的问题,向警予指出:“说道此处,我于要求职业解决这件事。……职业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政治、教育、工业、农业、商业等一概在内。”
  
  政治方面要积极参与,建立男女平权的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方面,只问女子的能力如何,这条路也算是相对公开的;至于其他的农业工业商业等职业,并不怎么发达,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向警予主张职业解放为女子教育解决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向警予还提出了“组织工读互助团、合作社、新村”等各种社会组织,只为让女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
  
  (三)女子教育与民族解放相结合
  
  女子教育腐败之最,归根结底在于经济问题,经济不能独立根源于“私有制”.所以,实施女子教育改革,也是民族解放的重要部署。要想实现经济独立,“我首先宜注意的,就是财产私有制应当不应当存在?财产私有制这位先生,是个人快乐主义孕育出来的,他是万恶之源,……这种制度,在理不应存在,在势不能存在。”②认为私有制是女子受压迫的根源。除此之外,向警予结合旧中国的国情,处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之下的社会,不仅女子没有民权,就是 90%以上的男子也无民权可言,女权也是民权的一部分,要实现民权,首先提出要实现妇女解放,在《妇女运动决议案》一文中,她强调对“一般妇女也应加入’打倒军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国民革命运动口号,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③“是故社会之制度与教育一日不改造,即女子实力无由培养,”④实现社会主义才是女子解放的根本目标。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的俄国达到了两性的完全平等,实现了女子的真正解放,应该朝这个更高的更进步的教育理想走,这个理想是比资本主义制度进步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向警予女子教育一般妇女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朝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最终实现民族解放。
  
  二、平民教育的普遍性与女子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当中,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也寓于一般女子教育教育当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完美结合的特征。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既有男女平等教育的共性,还有女子教育的特性;既具有平民教育的共性,也具有平民女子教育特殊性。
  
  (一)以男女平等教育为基础,提出女子教育的“女性特色”
  
  男女平等教育思潮自太平天国开始在中国的土壤中萌芽,随之在近代成为一种主要的思潮,向警予也深受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影响。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金天翮在《女钟界》中,大倡女子救国,鼓吹女子参政,男女共同治理国家。
  
  指出“教育者造国民之器械也,女子与男子,各居国民之半部分,是教育当普及,吾未闻有偏枯之教育而国不受其病者也。”①男女教育应该平等。民国七年(1918年)九月,胡适发表了《美国的妇人》一文,提出了他在女子教育方面的主张,“要求妇女自立,作为一个堂堂的人,不应仅限于贤妻良母,应’有许多该尽的责任,有许多可做的事业。何必定须做人家的良妻贤母‘才算尽了女人的天职。
  
  还提出了女子’自立‘的观念。……’自立‘的意义,只是要发展个人的才性,可以不依赖别人,自己能独立生活,自己能替社会做事。”②男女在社会上谋自由独立的生活天职,而这种’自立的‘精神的养成“全靠教育”.其中,阐述的大量关于女子教育的问题,旨在打破过去狭隘的贤妻良母主义,主张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向警予吸纳了男女教育平等思想,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女子教育的“女性特色”.
  
  首先,向警予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在五四运动之后,科学与民主的思潮逐渐发展,随之男女平权的主张也得到扩散,人们的思想开始改变。向警予认为:“我国少数人的思潮,为之大变,大家都以为非求社会的均齐发展,不能达到人生的共同幸福。”向警予为达到男女教育平等,开展一系列工作。提倡男女共学,创办男女同校的中学班,只有提倡男女共同教育才能实现人生幸福。在《给陶毅》信中说道:“我溆浦女校高小科,我欲建议收男学生。”③可以看出,向警予把女生看作主体,提出女校亦招收男学生的主张,这是向警予追求男女教育平等的独到之处。为解决女子教育困难的问题,向警予组建女子教育经费借贷银行,大多有志无力女士,想追求科学的知识,高尚的学问却受到经济的限制,导致流失大量英才。为此,通过银行借贷使这些女子得到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国内外的女学生必然陡增数倍,女子教育的进步,也必然陡增数倍,这是提高女子教育的一个最好方法。”
  
  再次,向警予在男女教育平等的基础上,指出女子教育的“女性特色”.向警予在《妇女为什么好装饰》一文中,对妇女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女子好装饰与学者好书一样。”①女子好装饰绝不是偶然的问题,必然比社会生活有实际的关系。向警予照此原则对女子好装饰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再寻求最根本的原因,即女子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容貌谄媚为生计,长期的生活实际训练,女子好装饰的心理逐渐普遍化了。“是故女子今日实力不足实社会制度与教育有以致之,而非女子本身之过也。”
  
  女子在教育入学中所体现的不足,绝不是女子个人原因导致的,乃是社会制度和社会教育所致。另外,而海外大学总数四百,而女学生仅收四十,特此向警予组织为海外大学女子请愿,要求之条件三:“一是名额平等或不加限制;二免除考试,程度不足者,设补习班;三津贴学费。”③向警予把争取海外女子教育的平等,作为女子教育平等运动的发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运动。
  
  (二)从平民教育中划出平民女子教育,促进女子教育平民化
  
  所谓平民教育,就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它注重每个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率先身体力行,开创和推动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实践。可以说,晏阳初是中国首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晏先生在《九十年自述》中写道:“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与蕴藏于人们之中的无限智能,中国儒家的民本主义,西方基督的情爱与自我牺牲精神,这三者在我心中埋下了火种,产生了热能与光亮。”④这是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渊源。向警予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从平民教育中划分出平民女子教育,创新女子教育新体系。
  
  向警予认为“平民教育”一词的“平民”应包括占平民半数的妇女,并对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的先生们不把妇女作为特殊人看待表示极大欣喜。但是,她又指出,笼统地说平民教育在当时极不利于女子,因为:“(一)一般社会的观念,向来不把女子列入平民以内;而一般女子也向来过惯了附属的间接生活,不知道自己是个平民;所以平民教育运动简直与一般妇女不容易发生关系。(二)旧礼教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不可破地盘踞在一般社会之中,为父为夫的必不许其女或妻受男女混杂的平民教育;而一向无男女社交习惯的一般妇女,亦必不乐与异性为伍。(三)结果,平民教育必成为男子的独占专利品,始终不能普遍地熏陶到一般妇女身上来,而我国依旧保留着大多数不识字、无人生和共和国常识的平民女子”.①于是她主张从平民教育中划分平民女子教育,认为这种划分有以下好处:
  
  “(一)大吹大擂地指出平民女子教育运动招牌来,最足以引起一般社会和妇女的观感。(二)设平民女子学校专教一般妇女,妇女的父或妇女的夫及妇女本身,必格外欢迎而入学。(三)结果可以完成整个的平民教育,使民治基础健全巩固”.②她对当时激进主义者努力例行平民教育,攻破旧礼教的束缚进行了批判。这种面上像是努力扩大女子教育,实际上是斩断了一般妇女接受平民教育的机会,通过划分出平民女子教育,达到女子教育平民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