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个体回溯下小学教育生活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8 共43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探究
  【绪论】小学教育生活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研究绪论
  【2.1】小学的教育生活幸福吗
  【2.2】小学教育生活不幸的剖析与批判
  【第三章】小学教育生活的本质
  【4.1 - 4.3】播种行为,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4.4 - 4.6】回归自然,保护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4.7 - 4.10】保护童心,发育美好的心性品质
  【结语/参考文献】个体回溯下小学教育生活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刘铁芳认为人的存在分为三个层面:现实生活中实体的人是最基本的层面;心灵生活中的精神存在是第二个层面;在文化--生命--人格中存在的人是最高的一种存在形式,个体人生在世的基本品格就在这个层面展现。基于教育对人的存在三个基本层面的关注,他认为教育的构成也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人事,二是人心,三是人文。

  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小学教育生活分为五个层次:人身层面、人事层面、人心层面、人文层面和人生的层面。

  人身层面关注的是个体健康的方面的内容,即小学教育生活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和谐地发展,并且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人身的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其他的教育都是空洞的。

  人事层面关注的是做事方面的内容,即小学教育生活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知识、技能,如果启发人的智力让人能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下来。它的价值在于如何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属于工具性的价值,如果小学教育生活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培养出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

  人心层面关注的是做人方面的内容,它关注的是小学教育生活如何发育学生的美好的心性品质、发展学生的整体智慧,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心灵层面的活动。这个方面的教育比做事层面的教育更高一层。它的价值在于培养个体亲近自然和社会、悦纳自我、关爱他人的品质。

  人文层面关注的是人精神层面的内容,即人的人生信念和根本的价值观问题。

  人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与精神面貌,奠定个人对个人、他人、世界、文化等基本态度的基础。

  人生层面指是小学教育生活本身在个体生命发展中具有终生享用的价值。孩子在童年时期的美好经历、树立的志向和梦想,很有可能让他们终生难忘,不管今后的人生会遇到何种坎坷,这段愉快美好的经历都是他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润泽个体生命,这将是受教育者人生发展中重要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李文阁.生活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2005.
  [5]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7]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9]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10]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1]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2]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王庆坤.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5]孙喜善.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傅维利.教育功能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17]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8]罗崇敏.教育的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傅国涌.过去的小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20]傅国涌.过去的中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21]傅国涌.过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22]蒋保华.小学学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3]叶立群主编。小学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4]张文质,林少敏.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5]宋继东.必须保卫童年--童心教育的理念和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6]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27]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8]陈桂生.课程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湖南:岳麓书社,2006.
  [30]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1]刘合荣.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批判与反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2]陈向明.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3][美]尼尔?波兹曼着,吴燕廷译.童年的消逝[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4][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5][荷兰]胡伊青加着,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36][法]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7][法]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8][德]荷尔德林着、戴晖译。荷尔德林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9][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0][美]G?H?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1][苏格兰]拉蒙特.作为哲学的人道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论文类
  [1]李伟.教育的根本使命:培育个体“生命自觉”[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2]李长吉,贾志国。教育价值研究三十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孙福元.教育价值观的再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0(1).
  [6]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2).
  [7]王卫东.教育价值概念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8]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9]马凤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10]马凤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11]曾成平,熊明安。略论教育价值[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4).
  [12]查有梁.从思维模式分类看教育价值取向[J].传播学论坛,2004(7).
  [13]裴丽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1(2).
  [14]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15]张伟平,潘晓兰,金仲儿.谈基础教育的基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16]孙喜善.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17]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发展意义[J].教育研究,2002(3).
  [18]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19]王文凤。“教育与生活”关系理论的历史回顾[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0]林德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批判[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1]杨浩强,贺艳洁.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再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
  [22]李尚群,唐朝华.对科学世界的遗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农业教育,2007(2).
  [23]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4]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25]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26]杨进。论美好生活和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27]许新海。教育生活的危机与救赎--通过新生活走向新教育[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
  [28]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教育目的新论[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9]李伟胜.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我国当代学生学校生活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30]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致谢

  光阴荏苒,两年多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这两年的生活和学习让我收获颇多。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磨砺,我的硕士论文终于完稿了,回首这将近一年来收集资料、整理、换题、停滞、修改最终完工的过程,真是感触颇多,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关怀,我想要向他们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

  导师李伟老师学识深厚、待人真诚亲切、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满怀热爱。

  回首这两年多的时光,老师给我的谆谆教导还点滴在目。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把我这个教育学的“门外汉”引入了这门学科之中,让我逐渐喜欢上了它。我写论文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换题、调整访谈对象和初稿的文不对题再聚焦的过程。每当我迷茫困惑想要放弃之时,李老师都会耐心地帮我理清思路,启发我找到解决办法。本人是一个不爱思考之人,非常感谢老师不闲弟子愚笨,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总是给予肯定和支持,有了老师的支持和肯定我们做事情总是信心满满。偶有时候,老师也会批评我们,用他的话说“人不骂,长不大”,当然我们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在学术和生活上的态度,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事,我想这就印证了“教是为了不教”吧!这两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变化最大的就是知道了做人要主动、待人要真诚、生活中要学会珍惜和感恩。学生会带着老师送的“灵”,认真踏实、积极主动、有灵性地生活。

  回首这两年的时光,有一件事是我基本上每周都要做的--去班主任工作坊。

  虽然我的论文不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对它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每周都要去实践,我们也有过抱怨,但是当我们慢慢地融入其中之后,确实感受到了“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对我个人的成长帮助很大。虽然这篇论文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仍然因为写完这篇文章而感到非常的满足。

  因为我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不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实现了自我突破,让我成长了很多。还要感谢我的同门们!我不止一次的感慨,我的生活因为你们而感到非常的温暖。鲁帅是一个待人热情真诚、身上有股冲劲的美女,与你在一起的两年多时光有太多让我值得我回味的事情了!师妹莎莎是一个温和乖巧,又不失个性的小女生,很可惜没能欣赏到你的那个爵士舞!师妹雯雯、毛旭,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我的关心和鼓励让我非常感动!

  还要感谢我的室友们,你们陪伴我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非常感谢你们分享我的喜怒哀乐!还要感谢教科院的各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和关心。还有很多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在此我就不一一表达,很多很深的谢意很难用言语表达。

  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的谢意,在此祝愿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幸福健康!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