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安于现状偏差的理论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782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生行为决策中安于现状偏差问题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安于现状偏差的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章】大学生行为决策是否存在安于现状偏差  
【第四章】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第五章】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  
【第六章  第七章】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结论 
【参考文献】高校学生安于现状偏差在决策中的实证参考文献


  1前言

  1.1选题来源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做过一次着名的“青蛙实验”:研究人员将一只青蛙放入一口煮沸的大锅里,青蛙立马窜了出去。半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将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入一口装满冷水的大锅里,这次,青蛙开始在水里悠然自得的游动。接着,实验人员悄悄对锅进行加热。可青蛙浑然不觉,仍然悠然自得地在微热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已为时太晚,它欲跳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坐以待毙。

  研究人员认为这只青蛙开始之所以能“死里逃生”,是因为沸水的高温强烈的刺激到它,它本能的感觉到不逃离就会死在这里,这种巨大的危机使它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跃出锅外。第二次由于它没有感觉到危机,失去了警惕感,沉浸在这一舒适的水温中,等它感觉到危机时,却已经没有能力从锅里逃出来了。

  青蛙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事实--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或强敌,往往能使人立刻采取行动,发挥出自身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而缓慢的侵蚀,却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事到临头才追悔莫及。

  其实这个道理我国古代先贤们早已意识到,并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等,这些词语都在告诫人们即使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也不能过于松懈,要警惕安于现状的腐蚀。

  心理学上,有学者认为人是享乐主义的,人类的天性就是追求享乐和安逸,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去改变自己安逸的生活。但是当一个人只沉迷于安逸无变化的生活时,就会忽略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甚至对环境的变化视而不见,一旦出现危机,个体就会因缺乏应对能力而导致惨淡收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危机是一个人的发展意识与生存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利的或者是相对劣势的,一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或直接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以达到自己与环境的统一和平衡。但是,当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比较满意时,则会在相对平衡中失去潜在的积极性与进取心,放弃努力。这样,一旦环境因素有了变化,就会出现新的不适应,但又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因而最终会被社会环境所拒绝或淘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适应,人们的危机总是存在的。

  现在社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生活水准等,都已大幅度提高,相对而言已经比较优越,在这种“温水”的环境里,如果我们安于现状、沉湎其中、自得其乐、不思进取,就很容易失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被逐渐升高的“水温”所煮死,就像实验中那只可悲的青蛙。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着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大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思考,宽松的学习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生活设施,很容易使大学生们满足在这样舒适的生活中,不再去思考,去改变,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理论上应具备理性决策的能力,在行为决策中能选择对自己而言收益最大的选项。然而,对当代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行为决策中理性思考较少,盲目和随意性较高,在适应某个环境之后,便不愿做出改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安于现状。

  研究发现安于现状型学生的学习勤奋度要显着低于志存高远型学生。安于现状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寻找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方案、尽量全面地预测和评估每个方案以及根据实现目的的程度比较各个方案,而是更倾向于在找到一个可行方案后便停止搜索。

  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决策中的现状偏差,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后行为决策中有意识的关注可能出现的现状偏差,避免由于现状偏差所带来的损失。

  大学生正处于行为选择模式的发展和转定型阶段--从感性选择到理性选择、从理想化选择向现实性选择的关键阶段。要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决策,首先需要我们对大学生的行为决策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大学生在不同类型决策情境中安于现状的心理机制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深入探讨,可对我国大学生行为决策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模式提供一定的意见,故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2文献综述

  2.1安于现状偏差的界定

  “安于现状”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为: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不思进取.Samuelson和Zeckhauser在1988年首次提出了“现状偏差”的概念,将现状偏差定义为“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或者以前决策的一种现象”.

  他们在研究中,给被试提供一个情境的两种不同版本(中立版本与现状版本),让被试进行选择。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投资方案的选择,在中立版本中,被试继承了一笔遗产,并且他打算用这笔钱来投资股票,当时可选的投资方案有:A公司的股票(中等风险),B公司的股票(高风险),国债,地方政府债券4种.而在现状版本中,被试继承的就是中等风险的A公司的股票,即中立版本中的第一个选项,但是被试可将股票卖掉,再投资自己喜欢的股票。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被试通常会选择持有A公司股票,当继承的股票换成其他的方案时,被试也倾向保留继承的选项。此研究证明被试了安于现状偏差的存在.

  Samuelson和Zeckhauser还发现安于现状偏差在没有转变成本与不确定性影响的决策情境中仍然存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现状选择已经不是最优选择时,被试仍坚持忽视其他选项的优势,继续保留现状选项.1.我国学者刘欢等认为:现状偏差指“个体具有强烈的维持现状的倾向,只有当改变带来的获益远远大于损失时才愿意进行改变2”的现象.

  孙蕴韬认为维持现状偏差描述了一种在个体决策时经常出现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使个体偏好那些能维持现状的选项3.本文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定义为: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倾向于选择维持当前或以前决策及状态,不做改变的状态.

  2.2安于现状偏差的理论研究

  目前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解释:

  2.2.1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是Kahneman和Tversky(1991)提出了期望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等量的损失和获得的情况下,损失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影响.根据图1的价值函数,可以看到在损失区中价值函数曲线呈凸形,而在获得区价值函数曲线呈凹形。损失规避在价值函数上表现为损失区的价值函数曲线比获得区的陡峭4,故一定数量的损失所带来的心理价值大于同样数量的获得所带来的心理价值。Anderson认为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往往会将现状选项看成一个判断的参照点,相对于改变现状所获得的收益,个体对改变现状所产生的等量损失会赋予更大的心理权重,因而更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或以前的选择5.

  刘欢等认为现状偏差是损失厌恶的外在表现6.因为等量的损失会带给人们更大的心理影响,而人们往往厌恶损失,故在决策时会避免改变现状,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在消费行为决策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例子,如用户对某个品牌的忠诚度。根据期望理论,一个人愿意去买或卖同样一件商品的价格应该大致是一样的。但研究显示,在个体愿意承担的买价和出售的卖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0),P.Knez、Smith、Williams(1985),P.Knez和Smith(1987)等做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或学习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以及在某些环境里可以减少买卖价差,但不能完全消除它.对这种买卖价差主流的心理学解释叫做“禀赋效应”,即在其它方面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拥有或持有的东西更加偏爱。在长久使用同一个品牌后,消费者对现有品牌很熟悉,了解其优势,而对其他品牌的优势却不熟悉,那么如果要换成其他品牌,势必要放弃目前品牌的优势,而新品牌能带来的收益就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一般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品牌而选择其他品牌的,除非新品牌的优势非常大.

  2.2.2后悔理论

  后悔是行为决策前后都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当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感。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后悔感可能作为一种预期情绪,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7.

  DavidRM(2003)提出了后悔产生的两个因素:第一,个体行为决策的结果不理想;另外,个体意识到如果当时没有采取行为就会获得理想的结果8.故人们在后悔时通常想“如果当初就好了”,“要是能就好了”这类反事实思维。Kahneman和Miller提出的标准理论是对反事实性思维的有力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体总会将当前事件在一定的背景下与某一标准进行比较,不同的背景和标准产生的结果也不同。后悔理论认为个体会将决策的结果与“反事实性思维”的结果进行比较.当个体认为“反事实性思维”的结果比较好时后悔感就会产生。且根据标准理论,当消极结果是由决策者改变状态所导致,那么个体很容易联想到不改变的结果,但如果消极结果是由不改变导致,那么个体很难想象到改变状态能达到什么结果,所以,改变的情绪比不改变的情绪要更强烈。为了规避这种可预期后悔感,被试会倾向于选择不改变现状、或者维持以前的决策.Mannetti等研究也发现维持现状的决策比改变现状的决策产生更少的后悔9.

  另外,张泽良研究发现面对同等的损失,个体在状态改变的情况下体验到的后悔程度更高,后悔的感受更加强烈;验证了预期水平会影响后悔程度的假设,被试的预期的水平将会影响后悔程度,在相同类型的决策中,被试对决策结果的预期越高,决策错误后体验到的后悔强度越高10.

  2.2.3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其有两个基本假设:

  第一,人们会主动去减少自己观念和行为中的不协调感,力求使自身行为和观念达成一致,而减少不协调的途径有三个:①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②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来消除不协调感.

  第二,当个体无法解决或减少不协调感,他还会选择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产生不协调感的情境因素.11.刘腾飞、徐富明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推论出,决策者很难同时坚持两种冲突的观点,而总倾向于寻求认知一致性。故作为决策者,不论自身决策成功或失败,他都会为当前和过去所做的决策进行辩护,通过将过去的选择合理化,并将这种合理化过程拓展到当前的决策中,来维持认知一致性,从而使个体在行为决策时表现出安于现状偏差12.

  2.2.4自我知觉理论

    DeliaCioffi和RandyGarner(1996)研究发现,让人们对某物或某事形成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拥有它,已有的行为能动员认知来行动,非行为通常不被认知为与态度和信念有关。行动比观念更生动、更深刻,我们会将自身行为作为推断的线索13.

  Kahneman和Tversky(1973)认为,人们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的类似,将过去相似的、熟悉的模式用以推断未来的模式,并不考虑这种模式重复的概率,这被称之为代表式启发.

  另外,张燕晖通过可用性偏见,认为人们是通过很容易想起的事例来判断概率的,对于容易记住的信息会给它分配较高的权重。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成果是:

  与陌生的信息相比,熟悉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当中获取,被认为更实际或更相关。

  仅仅在媒体上重复某一信息而不论它的准确性,会使该信息更容易获取,从而被错误地认为更准确14.同样,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决策行为会更深刻,在遇到同样的选择情境时,会更容易想起.

  Brown和Kage认为,在某些情境中,决策者会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其自身曾做出的决策,并从过去决策中来推断他对的态度和偏好,然后运用与当前的决策情境中,即他会将过去的决策作为未来决策的指导,而表现出安于现状偏差15.

  2.2.5小结

  安于现状偏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并不存在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情境下的安于现状现象。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导致安于现状的心理机制存在差异,某些情况下这种理论更具解释力,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其他理论更能解释。因此,我们不能断定哪种理论更优秀,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安于现状偏差,为研究的深入打下基础.

  2.3安于现状偏差研究的现状分析

  2.3.1国外相关研究

  自1988年Samuelson和Zeckhauser首次提出“安于现状偏差”到现在已经过了25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中,国外关于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对其结果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以下特点:①注重实证和应用研究,②注重对影响因素的探析.

  从最开始提出安于现状偏差之后,各研究者就开展一系列的实证研究,Samuelson和Zeckhauser(1988)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中证实这一决策偏差的存在.同时,他们在其他的情境中也证明了现状偏差的存在,如水资源分配、办公室迁移、职业选择等决策情境.Brown和Kagel(2009)发现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们的目标是寻找更好的股票并进行交易,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他们会忽略了那些能够带来更高收益股票的信息,而选择保留自己持有的股票,也表现出了安于现状偏差,导致自身收益无法最大化。同样在管理决策中,Ciccone(2004)发现由于安于现状偏差,管理者没能有效识别改革中收益,导致更高效的政策和方案流产.

  目前证实对现状偏差的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备择选项的数目,决策者的情绪、认知特征以及动机特征.早在Samuelson和Zeckhauser的研究中,他们就发现安于现状偏差的程度与备择选项的数目呈正相关关系,备择项数越多,现状偏差越明显.与只存在2个选项相比,当存在3个或4个备择项时,被试更多的选择现状选项。

  Kempf和Ruenzi通过对共有基金市场进行研究也发现,当超过100个备择项时,安于现状偏差是选项为25个时的3倍,故对那些有更多选择的基金投资者来说,安于现状偏差更加严重16.Luce等人发现当消费者处于情绪权衡困难的情境时,为了使决策产生的消极情绪最小化,个体也倾向于保留之前的决策,即表现出安于现状偏差17.另外,Yen和Chuang发现与消极情绪相比,积极情绪使被试更加偏好安于现状;且确定的情绪状态比不确定的情绪状态导致更强的安于现状偏差18.Mannetti,Pierro,Kruglanski研究发现在认知特征上,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更偏好现状选项,所谓高认知闭合需要是指个体不喜欢不确定的情境,而在进行思考和判断时倾向于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当选择其他选项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他们所极力避免的,故高认知闭合需要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现状选项19.除此之外,决策中转变选项所要付出的努力成本,决策者的动机,个人经验等都会对安于现状偏差的程度产生影响.

  2.3.2国内相关研究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孟子发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的感叹到现在,关于告诫世人不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以及提醒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的文献还只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开展,缺乏实证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国内只有刘腾飞、徐富民(2010)发表过1篇综述性文章,对国外的安于现状偏差进行了介绍,他们将安于现状偏差分为两类:内源性安于现状和外源性安于现状,内源性安于现状是指个体选择维持某种状态的原因来自己个体内部,比如:需要或者兴趣.内源的主要表现为维持过去的选择20;而外源性安于现状是指个体选择维持当前状态是由于受到外在影响,如:之前的决策者就是这么做的,或者我得到它时就是这个样子等.外源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维持当前的决策.

  孙蕴韬、顾红(2009)就“满意与否对维持现状偏差的影响”发表过一篇实证研究报告,主要是对安于现状偏差产生的条件进行探讨,并认为维持现状偏差并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决策偏差,仅在个体对现状满意时才会发生,当个体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时,维持现状偏差则不复存在.

  此外,孙蕴韬(2010)通过对决策情境、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卷入程度研究,发现决策者的应对方式和卷入程度对现状偏差有影响,现状偏差在应对方式上的主效应显着,应对方式和卷入程度的交互作用显着,而个体的卷入程度对现状偏差没有显着性影响。在连续决策情景中,积极应对者更倾向于改变现状.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研究,如企业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文章中也零星的探讨了安于现状这一现象,但并没有涉及到安于现状偏差的核心.

  2.3.3安于现状偏差研究范式

  在经典的安于现状偏差研究范式中,会提供给被试一个选择任务,通常是关于同一个任务的两个不同版本,版本一会让被试在所给的几个选项中自由选择一个,版本二则是设置了一个现状选项,然后再让被试选择,被试可以选择保持现状,也可以选择其他选项.理论上来说这两种版本是一致的,如果个体的偏好是有序且稳定的,那么个体在不同版本中的选择应该也一样.如果被试在两种版本中的选择存在显着性差异,且选择现状选择的次数显着高于其他选项,则可说明安于现状偏差的存在.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大多采取此类范式来考察安于现状偏差,如医疗保险,股票投资,都是通过对比决策者在现状版本和自由版本中的选择来证明现状偏差的存在.

  2.4问题提出

  2.4.1研究目标

  笔者对已有的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多采用与金钱有关的实验情境(如投资,医疗保险,购物等),而对于日常生活决策情境的研究十分有限.在与金钱有关的情境中,个体还可能根据金钱价值来进行比较和判断,但是在另外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许多情境里并不存在明显的金钱因素,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研究在此种情境中的决策行为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其次,已有研究多将个体从现实社会中隔离出来,让个体只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考虑其他外在因素可能对其造成影响,不受外在影响的决策情境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与西方人注重个人自我,将自我看作具有独特人格和特性的个体不同,东方人更加注重社会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因而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22.尤其大学生正是追求个性释放的阶段,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个体,但同时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又希望能通过与群体保持一致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

  第三,关于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目前有损失厌恶、后悔规避、自我直觉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四种,但没有达成统一,不同的情境中个体选择维持现状的原因是否存在差异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安于现状偏差进行研究可使我们对安于现状偏差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等有一定的了解.

  国外关于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起步较晚,关于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是近十年的事情。目前我国安于现状偏差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且当前国内在安于现状偏差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上.针对安于现状偏差开展的实证性研究几乎没有,已有的研究主要还是考察损失厌恶或者后悔对安于行为决策的影响.

  2.4.2总体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基于Samuelson和Zeckhauser设计的安于现状研究范式上进行修改的,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与金钱有关的情境中,而本文将研究情境扩展到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大学生会日常决策情境分为四类:学习情境、消费情境、实践情境和娱乐情境,在以上情境中,不存在明显的价值标准,被试不能通过得失金钱的数目来判断,更符合真实的决策情境.

  其次,本研究将涉及在现状情境下,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其决策产生影响,个体内在因素主要指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等;而外在因素主要指同学、朋友的建议和决定.通过实验来证实在现状情境中哪种因素的影响更大,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参考.

  第三,损失规避和预期后悔是安于现状偏差的主流解释,通过实验设计将两者分离,然后来分析引起大学生现状偏差的主要心理机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