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心理干预途径

时间:2015-06-05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4022字
摘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感恩”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中把“感恩”定义为“对别人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文化在西方也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甚至形成了关于感恩的宗教仪式以及相应的节日等。

  一、感恩与感恩心理结构

  1. 感恩的内涵。英文(Gratitude)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本义是人应该感谢上帝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面包和水,解释为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把“感恩”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感恩的阐释也很多,在哲学上,亚当·斯密将其定义为报答别人的情感,康德认为是赠与别人荣誉。在人类学上,人类学家解释其为“礼物的本质”.在社会学上,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强化物和人格财产。心理学对感恩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是主要倾向于从意识、情感和行为这三个方面来理解感恩心理。

  所以,要搞清楚感恩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感恩是如何产生的。

  感恩的源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个体的宗教信仰。世界主要的几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给信徒传递感恩的信仰,使之成为信徒对至上至圣者敬仰崇拜的宗教感情,也是宗教信徒感恩意识普遍强于无信仰者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是个体的自我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感恩思想形成的动力。当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感恩行为带来的良好社会评价效果使得个体可以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这就使得个体在主观上萌发感恩情绪。第三个是受惠所产生的积极后果,受惠者在获得他人的帮助之后有了积极的感知结果,把这种积极结果传递出去就成了感恩产生的基础。综合起来,本研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给予自己恩惠的外界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认知过程和反馈过程。

  2. 感恩心理结构三元素。现有的感恩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拓展建构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综合众多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主要从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三个方面研究感恩心理结构。感恩认知。Lazarus(1994)的感恩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人际共情情绪。个体感恩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其自身的共情能力。所谓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者们提出个体会对感恩认知做出三方面的评价:

  (1)施惠者做出此项施惠行为付出的代价多少;(2)该恩惠的价值大小;(3)施惠者行为是真诚无私还是另有所图。感恩情绪。Fredrickson(1998,2001)提出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指出感恩作为个体的积极情绪特质对感恩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Fredrickson等人(2004)及McCullough等人(2002)支持的积极情绪理论认为,感恩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特质。

  感恩行为。McCullough等人(2001)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施惠者对受惠者的亲社会行为使受惠者产生积极的感恩情绪,这种情绪促进受惠者的亲社会行为,并加强施惠者的亲社会行为。因此,本研究把个体由感恩情绪所诱发的亲社会行为称为感恩行为。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结合该理论,本研究认为感恩心理结构的三个元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据此,我们提出感恩的结构模型假设(图1):感恩认知是对环境的认知评价;感恩情绪是个体对感恩认知的具体表现;感恩行为是行为的具体行动。

 

  综合来看,感恩认知是指主体已有的价值观念在感恩事例刺激下所产生的效价反应,也就是对施惠、受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感恩价值进行评判做出选择的过程。感恩情绪是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对感恩行为(事件)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包括引起积极行为的情绪正能量和引起消极行为的情绪负能量。感恩行为是指主体根据价值判断做出的行为选择,即感恩实践行动。

  3. 感恩心理作用机制。一个完整的感恩心理和感恩行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其内部具体的运行关联机制却各有不同。在特定的感恩条件下,感恩心理三角模型主要沿“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一元决定模式进行;在连续感恩情境条件下,三角模型将主要沿循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和感恩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模式。

  因而,在感恩三角模型里,三个元素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从任意一个元素出发沿正反方向运行,和人的思想行为模式一样是复杂的,而不是单向进行的。根据感恩主体角色不同,受惠者的感恩心理机制是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动态过程,施惠者的心理机制是感恩行为--感恩认知--感恩情绪的动态过程。

  从受惠者作为感恩主体的角色来看,显然,感恩认知是感恩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体内心产生了因受惠而愿意寻求报答的心理要求和趋向,才会萌发感恩意识,才能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最终实施积极的感恩行为。感恩情绪是感恩行为的直接动力,主体如果能在感恩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在积极的心理感受上就会产生更加认同感恩价值的情绪并付诸行动。感恩行为则是感恩认知和体验情绪的载体。

  二、感恩教育及其作用机制

  感恩不只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馈,更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健全人格,是立足于社会的自尊意识和责任意识。

  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启迪大学生的回报意识,发展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 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虽然根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但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显意识和行为,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从而使感恩成为人的一种心态、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并且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因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在从自然、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便利或帮助之后,在其内心燃起真诚感激的道德认知,并希望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回馈的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开发大学生情商的教育,是一种寻求共鸣的情感教育,是树立人格品质的道德教育,回归人性本真的人性教育,是情感、道德和人性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

  2. 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作用机制。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建立感恩价值观、鼓励实施感恩行为这三种形式完成的。目前,学界对感恩教育的层次认可差异不大,一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那么,根据这三个层次,可以归纳出感恩教育干预感恩心理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导主体形成感恩认知阶段,因为只有主体在内心认可受到来自外界的恩惠,才能在其灵魂深处打下感恩的认知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塑造主体感恩情绪阶段,在认知的基础上给主体带去情绪上的快乐幸福的享受,才会使主体乐于接受和实施感恩行为,因而也是感恩教育能否成功最关键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鼓励实施感恩行为阶段,在前两个阶段成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主体有了正确的感恩认知,体验了积极的情感享受,可以产生积极的感恩实践行为。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心理干预途径

  通过对感恩心理以及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作用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纵向上应在三个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第一形成感恩认知,第二强化感恩情绪,第三促成感恩行为。具体而言,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构建一个统筹协调的立体式教育网络,需要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努力而形成感恩教育体系,需要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1. 形成正确的感恩认知。大学生处于从少年转向青年的重要人生阶段,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感恩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形成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作为大学生,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观念,同时也要知晓自己获得的哪些是来自他人的帮助。那么,只要是他人出于真诚或者无私的帮助,不管其对自己的价值有多大,都要予以感谢,一定要形成对他人帮助的真诚感激的道德认同。通过有意识地形成感恩认知,使大学生认识到并肯定外界给予的帮助,为感恩行为奠定情感基础。

  2. 强化积极的感恩情绪。感恩情绪是受教育者一种积极的主观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这种情感体验转瞬即逝,则基本不会引起进一步的行为。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强化大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使他们体验到这种得到他人帮助之后的快乐感受。由此及彼,推己及人,因为自己得到他人或外界的帮助,感到十分幸福,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人,那同样会给其他人带来快乐与幸福。现在我们所欠缺的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很多大学生在接受他人或外界的帮助的时候,只停留在感恩认知的阶段,这样就难以进一步付诸感恩行动。因此,学校可以采取比较多样的形式,比如召开感恩主题班会等,让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另外在大学生感恩情绪体验上,社会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弘扬感恩正能量,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3. 促成适当的感恩行为。己所欲,施于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青年群体,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参与志愿者活动、组织图书义卖、义务支教等等都是促成大学生感恩行为的具体方式。在促成大学生感恩行为的时候,还要注意适度原则,毕竟大学生还没有走出社会,所实施的感恩行为要在大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通过对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但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是受教育者在社会环境和教育者的影响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自身品质和素养的活动。因而,应鼓励和刺激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中来,通过感恩实践主题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能动地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成内在需要,进而使他们养成感恩意识,并通过积极的行为回报社会,回馈他人。

  参考文献:
  [1] 敖 霜。重庆市企业员工感恩心理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 莫 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感恩的心理结构研究[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1,(3)。
  [4] 蒲清平,徐 爽。感恩心理及行为的认知机制[J].学术论坛,2011,(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