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中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5 共2621字
论文摘要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 穿刺在临床应用已超过 20 余年,在肿瘤化疗、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近年来经济水平发展迅速,部分患者伴有肥胖或血管状态差等体征,对 PICC 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超声引导下 PICC 穿刺中的运用,笔者选取我院 2012 年 9 月至 2013 年 9 月收治的 38 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012 年 9 月至 2013 年 9 月收治的 38 例患者,其中乳腺癌 15 例,肺癌 13 例,食管癌 10 例,均经临床症状判断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排除: ①治疗前 3 个月内接受化疗治疗; ②合并全身感染; ③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19 例,观察组男 13 例,女 6 例,年龄 39-66岁,平均( 58.2±7.0) 岁,病程 1-8 年,平均( 5.1±2.2)年; 对照组男 11 例,女 8 例,年龄 38-69 岁,平均( 59.0±8.4) 岁,病程 1-9 年,平均( 4.6±2.4)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接受肘上PICC 置管。取仰卧位,于肘上贵要静脉穿刺,超声引导设备为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 5TM 系统及配套MTS 器械包,将探头置于患者上臂血管处,测定血管深度,确认血管状态良好后使用导针器进行超声定位,定位后将穿刺针插入导针器,穿刺至血管、见回血后进行固定,沿穿刺针置入导丝,局麻后扩皮,置入插管鞘,穿入静脉后取出导丝及扩张器,将 PICC 导管沿插管鞘送入上腔静脉,固定后进行 X 线定位。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抗炎、消毒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方案包括: ①术前准备: 术前向患者告知各项操作内容,并讲述成功案例、疗效及安全性,提高患者配合度; ②术中护理: 术中对置管长度、患者体位舒适度密切关注,并注意抬高上肢; ③置管后处理: 对穿刺点敷料进行定期更换,每日至少更换1 次,同时使用2%碘伏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75%酒精2 次脱碘,密切注意穿刺位置红肿热痛、炎症情况; ④拔管处理: 于病情改善后实施拔管,注意拔管力度,并对导管间断进行细菌培养。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送管、置管成功情况,并比较其术中、术后 24h 出血量,采用疼痛视觉评分( VAS)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 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 a= 0.05,当 P<0.05 时,认为其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 果

  2.1 置管成功率: 观察组穿刺 1 次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送管 1 次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2.2 出血量及疼痛情况: 观察组术中、术后 24 h 出血量及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共发生 2 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 5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 3.195,P<0.05) 。见表 3。【表2-3】
论文摘要
  
  3 讨 论

  由于肘静脉血管相对较细,皮下组织较为疏松,传统 PICC 置管成功率不高,往往需多次置管,在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也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近年来,超声引导下 PICC 穿刺有效改善了盲穿成功率低的弊端,使得穿刺的困难度和失败率有效降低,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 19 例患者进行了全面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例研究发现,观察组穿刺 1 次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送管 1 次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超声引导可使血管壁、官腔、静脉瓣和血流情况得到良好的显示,且成像清晰、定位准确,有利于深部静脉血管的直视下直接穿刺,即使对直径较小的静脉也具有较好的穿刺成功率,然而未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较观察组低,这主要是由于术中患者的心理波动较大、配合度较低,致使部分患者术中出现躁动、不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高热等强应激反应,影响了穿刺效果。同时,笔者发现,观察组术中、术后 24 h 出血量及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这主要得益于术中置管过程的护理,笔者在术中护理重点关注了患者卧位的选择,使静脉回流更加通畅,避免了肿胀、出血的加剧。在不良反应的观察中,笔者发现,观察组共发生 2 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 5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①长期大量高渗液体的输注可导致血管变硬,致使局部药液渗出,引发静脉炎、血栓等症; ②术后患者的躁动可能导致留置针脱落,引起导管异位,也给患者带来了二次穿刺的痛苦;③穿刺位置、角度不当,或患者术中上臂屈曲皆有可能导致导管折叠、阻塞,也使得术后出血量上升、患者疼痛感更为强烈。围手术期护理针对上述因素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具有显著优势: ①术前心理教育、健康宣教使得患者配合度和治疗信心均得到了加强,有利于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提升; ②术中对置管期患者体位的关注有利于血液回流,避免出血量的增加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③术后的定期消毒、更换敷料可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冲洗导管也使导管阻塞发生率得到了显著控制; ④在拔管时注意缓慢、轻柔,可防止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Wilson K M. Integrating procedural care with addiction sup-port: an example from a PICC nurse[J]. Medsurg nurs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Surgical Nurses,2012,22( 2) : 128-130.
  [2] 王月梅,禄淑娟,邹丽艳,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PICC)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4) : 696-697.
  [3] 黎容清,江岱琪,唐忠敏.肿瘤患者 PICC 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 7) : 681-682.
  [4] DeLemos C,Abi-Nader J,Akins P T. Use of 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s an alternative to central cathe-ters in neurocritical care units[J].Critical Care Nurse,2011,31( 2) : 70-75.
  [5] 郦鲁秀.390 例置 PICC 管结,肠癌患者化疗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 1) : 207-20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