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的成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5 共2839字
论文摘要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质量是超前水平的,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持续、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如输注化学疗法(化疗)药物者,需要反复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者,以及缺乏外周静脉通路者,其留置时间长(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 年)、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但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等,甚至导致留置管失败。因此,加强 PICC 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 2011 年 1 月开始采用 PICC,为提高 PICC置管患者护理质量,本研究将 CQI 理论应用于 PICC置管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以2011年1月-12月入住本科室且行PICC置管的 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管理,其中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25 ~ 84 岁,平均(43.52 ±4.93)岁;留置时间(14.32 ± 5.14)d。采用实地问询观察方式,就 PICC 置管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并发症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另选择 2012 年 1 月- 12 月 49 例置管患者为对照,实施 CQI 管理,其中男 28 例,女 21 例;年龄± 7.12)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 PICC 管理小组 由 5 名主管护师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中 3 人取得 PICC 置管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和专业奉献精神,负责质量监控、教育培训,其余 2 人为小组成员,负责观察,收集临床数据。管理小组就 PICC 置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施CQI管理。

  1.2.2 PICC 置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致使患者对置管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个别患者和家属忽视了知情同意权,PICC 置管的相关资料填写不全面,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置管过程中因操作者穿刺技术不规范而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指导不够,患者对出院后导管的护理技术未完全掌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1.2.3 PICC 置管并发症及其原因 穿刺后局部出现渗血。原因:穿刺前未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穿刺时血管选择不合适;穿刺不当位置移动;穿刺后患者活动度过大。 导管脱落。原因:固定不当;肢体活动过度;宣教不到位。静脉炎。原因:穿刺时血管损伤;未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封管技术差。 导管异位。 原因:穿刺前评估不准确;体位不正确。

  1.2.4 PICC 质量管理措施 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加强护士的培训及考核。邀请 PICC 导管公司的专职培训人员进行 PICC 专题讲座,完善 PICC 患者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考评,将 PICC 护理技术作为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内容,护士长进行监管。规范 PICC 操作流程。

  将 PICC 置管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制定成操作流程,如:置管流程、封管流程、冲管流程、换药流程、并发症处理流程,家庭护理流程等,要求按流程规范操作。加强导管维护。在冲管和封管时禁止使用< 10mL 的注射器,必须用脉冲式冲管以防止药液残留管壁;冲管应遵循 SASH 原则:S- 生理盐水;A- 药物注射;S- 生理盐水,H- 肝素盐水,用生理盐水封管;封管液量应 2 倍于导管 + 辅助延长管容积;肝素帽应每周更换 1 次,最多不能> 7 d;敷料 48 h 更换 1 次,透明敷料每周更换 1 次并标明更换时间,在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将体外导管放置呈 S 形弯曲以避免导管在体内移动,同时应盖于透明敷料下以防感染;不能将 PICC 通路用于高压推注造影剂,用乙醇消毒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静脉炎;在置管前、中、后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 PICC 置管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 PICC 家庭护理方案。给每位置管患者发放 PICC 置管家庭护理手册,要求患者每3 天进行复诊,在每周一、四对置管患者进行访谈。患者院外置管护理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指导,患者存在的疑虑和护理问题可在我院 PICC 门诊咨询并处理。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CQI 小组每个月对置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置管患者的满意度,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1.3 评价指标

  比较 CQI 管理前后患者 PICC 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对置管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采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值<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 CQI 前后 PICC 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实施 CQI 后,患者 PICC 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比 CQI 管理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论文摘要

  2.2 实施 CQI 前后 PICC 置管患者满意率比较

  实施 CQI 前 PICC 置管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65.0%(26/44),实施 CQI 后满意率为 87.8%(43/49)。实施CQI 后 PICC 置管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11)。

  3、 讨论

  Haider 等前瞻性研究报道 PICC 患者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约为 32.8%,郑艳等发现对肿瘤患者实施 PICC 综合护理干预使置管后异常情况总发生率下降 29.1%。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 CQI 后患者 PICC置管管腔回血、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实施前下降,说明 CQI 管理可降低 PICC 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与 Geng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通过 CQI,护理人员对PICC 置管技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能严格按 PICC 置管规范与流程操作,对易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易发生纰漏环节的把关,对导管维护更加重视和细致,从而取得一定效果。在 CQI 小组管理下,病房建立了可持续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定期考核和患者意见反馈,对发现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进一步强化 PICC 置管管理。

  本研究可见,实施 CQI 后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得到提高,护理服务态度及方式大为改进,患者在接受 PICC 护理的过程中能感受护士的关心、关怀,其和蔼的服务态度,规范化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倍感温暖。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方面,时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PICC 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演示,使患者加深对置管事宜的认知,掌握家庭护理的要点,对预防和减少患者置管意外的发生有积极的帮助,从而使患者满意率提高至 87.755%。

  总之 PICC 置管治疗为患者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很大程度减少了长期治疗引起的静脉炎,避免了长期用药对外周血管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避免置管后因各种并发症导致的置管失败,应加强 PICC 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正确掌握 PICC 置管及换药的操作程序,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症和并发症,加强健康教育。通过 CQI 的实施,护理人员更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患者在置管治疗过程中更密切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了科室的质量改进。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